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160章
第七卷 楊花落盡 第一章 前度劉郎

 陌紅塵撲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再次看著長安雄偉的城門以及寬廣的大道,盧鴻心中不由浮起這首詩來。 

  並非輕車簡從,盧鴻這次進京的排場,簡直有些炫耀的架式。 

  除了他自己那架精心制作的豪華馬車之外,隨從家丁,便帶了足有幾十號,前呼後擁,威風凜凜。 

  此外還有太極書院的一眾講學,乃是應邀到國子監中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數學、格物學術講習。還有十來名準備參加今年科舉的青年士子,以及為數不少的跟隨前來增長見識的學生。本來上官庭芝也鬧著要同來,參加科舉。後來盧鴻讓他到太極書院先去轉轉,又命人著實給他露了點實力看看。結果大受打擊的上官庭芝閉口不提科舉之事,回來便搬去了書院,據說每天里痛下苦功,倒是頗有長進。 

  後邊更長的一隊,則是範陽當地商戶。以奚家印書坊為首的一眾,攜帶了大量的書籍、家具、文房以及格物新法制出的精巧器具。 

  近幾年來,範陽已經成了大唐這類高檔用具的一個生產中心。雖然盧家依然還是世家身份,主要財產以土地為主。但其一些外房的族人,已經開始借著新興文房、書籍的熱潮,投身其中,並所獲甚豐。 

  事實上盧鴻猜想,盧家在其中佔有的股份,只怕遠比世人看到的多得多。自己的族長老爸看來事事不關心的樣子,但在家庭利益上,算得比世人都精。那一群長老,也都是成精地人物。哪有眼前這塊肥肉,不分一杯羹的道理。其實不只盧鴻,估計但凡了解這幾年盧家發展勢頭的人,沒有不抱有這種想法的。 

  這次大量的商隊同行,並不是盧鴻的主意,而是盧祖安想到的。除了為盧鴻造勢,也有深一層的考慮。唐時風氣雖然開放,但商人的地位依然不高。盧家這樣沾染商業氣息,很容易給朝廷造成一個假象——盧家已經把眼楮盯到了如何撈錢之上,甚至到了半遮半掩放下身段的地 步。而按唐時士大夫地理念。一個只知道掙錢的世家是不太可怕的。

  只怕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看出,盧家在得到大量金錢的同時,更在大量的花錢到族中人才的培養上。 現在即使在京城,盧家的眾多後起之秀的名聲也是極其響亮。此次與盧鴻同行的幾年青年才俊,也是借盧鴻進京之機,進一步加大各自地影響,為他們參加科舉造勢。 

  盧鴻听了盧祖安的打算,不由深嘆姜還是老地辣。世家地位說來不外財、人、勢而已。目前既然世家受到朝廷打壓,最妙的辦法不是強硬抗掙,而是放低姿態。只要有足夠的財力、不斷的優秀人才涌現。那盧家就永遠不會倒下。 

  看似自污,但卻可以得到大量的實際利益。隨著在學業、科舉以及風氣上的領先優勢。盧家的根基只會越來越堅實,而名聲也會隨著大量優秀人才的涌現不斷高漲。當然,這可能會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事了。  

  配合盧鴻此行,盧修兄弟自然早就在長安城中宣傳得幾乎盡人皆知,範陽盧九公子再返長安。盧鴻的名氣早已是婦孺皆知,而去年時離奇遇刺,今年遇刺案峰回路轉,居然將太子李承乾拉下了馬,種種匪夷所思之事,足夠寫本傳奇了。更兼前不久盧鴻地《芥子園畫譜》問世。不說文人畫一轉以前世人偏見的目前而方興未艾,就是那木版水印的效果,就將世人驚得不敢相信。 

  “這是印出來的?”每個見到地人,第一句話總是要這麼說。 

  確實是印出來的。不管這個答案如何地令人不敢相信。而聞知這是那位範陽的盧九公子地秘法時,最不願意相信的人也不會再提出自己懷疑。經歷的盧鴻的諸多鬼斧神工的手段,世人都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  

  這次。這位不斷創造奇跡、吸引著眾人關注目光的盧九公子,終于又回來了。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不是還鄉團,盧鴻一行在到達長安時,受到的歡迎簡直如得勝歸來的將軍一般。盧鴻雖然心理早有準備,但還是被眼前的熱烈場面嚇了一跳。  

  什麼時候長安集市搬城外來了麼?那場面,那是相當熱烈。那真是紅旗招展銀(人)山銀(人)海。(注︰某大媽的東北口音) 

  “九弟你可回來了,我們可——想死你了!”這是盧修哥幾個。 

  好說好說,自家兄弟。 

  “小九你不夠意思,怎麼這麼久了才回來。明天哥哥再行曲會,你可一定要出席。”這是祖述及獵熊三人眾這 

   。 

  好說好說,都是朋友。 

  “盧先生重履長安,學生不勝欣喜。待先生閑暇時多多請益,還望先生勿做推辭。——另家父因公務未能遠迎,特命學生致歉,明日定當登門拜訪。”這是好學不倦的褚行毅,旁邊的 立本連連點頭。 

   —  

  好說好說,豈敢豈敢。 

  “盧公子風采依舊,在下不勝欣慰。國子監眾人望眼欲穿,孔老夫子特命在下前來相迎。只是長安米貴——久居不易啊!”這是風度翩翩的馬嘉運低聲提醒。 

  好說好說,省得省得。 

  “鴻哥哥你好狠的心,這一去千里萬里,音信皆無。空余小妹望穿秋水,夢斷巫山,不見君身影,空有詩萬篇。唉,這番心思,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綠水悠悠~~此冊乃是奴家嘔心啼血,為君所作相思詩篇。彩箋新題斷腸句,灑向空枝見淚痕……今日持以贈 君,還望鴻哥哥珍重視之。”這是一位臉上抹著三斤白粉二兩胭脂一嘴口紅半錢綠黛微蹙粗眉輕捧豐胸的鐵桿女性粉絲。 

  好說好說……嗯?那個小妹——啊這位大嬸兒,我咋好像不認識你呢…… 

  “盧公子,奴家特地為君納新鞋一雙……” 

  “盧相公,這可是妾身專門為你做的點心哦……” 

  “九哥哥,偶就知道你會回來的……” 

  眾女一擁而上。 

  如果不是洗硯見勢不好將盧鴻拉了一把,又有眾親友奮不顧身救 駕,盧鴻很可能就會成為繼衛後又一活活被眾女看殺的偶像級隕落明星而載入史冊。 

  太恐怖了——誰要再敢提後宮種馬的事,我就和他急! 

  盧鴻憤憤地想到。 

  盧鴻一行徑直來到了盧承慶的府中,太極書院的幾位教學則被馬嘉運請到驛館安置。雖然太極書院與盧家的關系密不可分,但面上表現得依然不能過于緊密。至于一眾商家,則是到長安城中最大的一家“範陽會館”中落腳。這“範陽會館”也是才建不久,乃是為著範陽地方眾人往來提供方便的。名義上由範陽諸大商家共同籌建,但想想各地方大郡都同時興建這類會館,盧鴻也大概知道其背後的支持者及目的是什麼。

  盧承慶顯然已經知道了盧鴻此來的目的,臉上略帶一層憂色,看向盧鴻,又多有幾分感慨。 

  “唉,想不到我們這些老家伙們無能,反而要你這後生來冒險擔當大任。”歡迎宴席之後,盧承慶與盧鴻在書房中商議時,盧承慶不由慨嘆。  

  “叔父說哪里話來。佷子不過是在些許小事上能偶有些小小補益,大事還是全靠前叔父等前輩操持。何況家族所關,出力乃是本份。有什麼冒險大任可言。” 

  盧承慶搖頭不語。盧鴻也是他所看重的後起之秀,此次要盧鴻出頭去與衡陽合作,盧承慶乃是久經風雨之人,如何不清楚其中的風險。只是盧鴻的特殊地位,實在無人可以替代。 

  多說無益,盧承慶便也不再廢話,直接切入主題,開始為盧鴻介紹起現下京城的形勢來。 

  若說目前朝廷局勢,可說是各方角力,不分上下。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原太子一黨,大多轉而支持李治或李恪,也有少部分權貴以及以前搖擺不定的力量,轉投到了魏王李泰門下。 

  因為李泰目前的形勢一片光明,就連盧承慶對盧鴻的選擇,也多少有些不太看好。 

  “據說當今聖上已經親口許了魏王太子之位,只是因為局勢混亂,為著穩定,尚未公布罷了。以老夫之見,此行對那衡陽一方,還是應付一下,以保萬一即可,似不必過于認真。” 

  “佷兒對此略有不同看法。李泰雖然看來勢力頗強,但其實也有其致命缺點。一來便是其助力雖然數量眾多,看著勢力頗大。但其實多是沒有根本的權貴及出身寒門新冒頭的官員,缺少關鍵人物。觀其在此形勢下,久久未能達成太子之位,就是沒有能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人物支持。” 

  盧承慶听了點頭道︰“這倒確實如此。朝中不外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績數人才是真正能說動聖上,在此事上發揮作用之人。這其中長孫無忌因為以前力挺李承乾,對李泰關系不睦,因此這次立李泰之事反對最烈;房玄齡、李世績都是老滑頭,根本不用指望他們偏向某人,說來說去,這兩人還是全看聖上的主張。搞不定這幾個人,魏王若想坐上這儲君之位,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