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27章
第二卷 文房四寶 第十九章 百年相對眼青青

作者:集古字

 卻說盧鴻在准老婆的正確指引與關懷下,每日埋頭攻讀,閒暇便玩製筆、紙、硯等物,倒也樂在其中。盧秀兒夫婦早就回去,只鄭夫人並鄭柔住在盧府,只是這幸福時間總是太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鄭府之中著人來接,鄭夫人與鄭柔也要回家去了。

 分別這日,盧鴻早早來相送。見了鄭柔,見她依然沉靜溫婉,只是黑亮亮的眼中寫著幾分不捨。當著眾人,也不好多說話,鄭柔便說:“鴻哥哥莫以小妹為念。別後千萬保重身體,學業為重,不要荒廢了。”說完就上了車。倒是那紅袖,偷偷把盧鴻拉到一邊,對盧鴻示威般比了比小拳頭,擺出一幅惡狠狠的樣子說:“壞小子,你可要老老實實的,膽敢做出對不起小姐的事來,將來有你好看!”

 盧鴻這次破天荒地沒有與紅袖爭辯,卻從身邊拿出一個硯盒,對紅袖說:“這塊綠端,當日你家小姐甚是喜歡。我著人做了方竹節硯,人多眼雜的,我不好直接給她,麻煩你轉交給柔兒。”

 紅袖伸手接過,口中說:“算你還有點良心。”眼圈卻忽然紅了,又惡狠狠地說:“壞小子,不許忘了我們!”聲音卻是帶上了哭音,連忙扭頭跑著上車去了。

 盧鴻送鄭夫人及鄭柔等一行遠去,這才回轉書房,只覺得身邊少了什麼,心裏空落落的,頗不是滋味。

 此時鄭柔坐在車內,看著車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一言不發,也在呆呆地想著心思。

 紅袖擦了擦紅紅的眼睛,將盧鴻給她的硯盒捧給鄭柔說:“小姐,這是盧公子臨行前讓我給你的。”

 鄭柔定睛看這硯盒,乃是整塊核桃木挖就,不施重漆,紋理素雅。輕輕打開硯蓋,裏邊靜靜擺著一方竹節硯,遍體青綠,細膩柔和,不由心下感動。

 這綠端本是端硯別種,采於端州北嶺山。盧鴻著盧多採購佳石,隨便提了一句,盧多也采了幾塊回來。後世於綠端多不看重,盧鴻手中端石盡多極品,自然也不是特別在意。只是鄭柔見這幾塊綠端佳石,通體翠綠,純渾無瑕,頗為喜愛。盧鴻看在眼裏,便偷偷選了一塊最好的綠端石,製了這方竹節硯。所謂竹節硯,便如同一段從中破開的翠竹一般,在中空竹節的地方製成硯堂硯池,側邊與背面,雕成竹節、竹枝、竹葉等,配著綠端翠綠的顏色,著實是精美絕倫。

 此時世間各硯多為工整硯式,這等巧雕的隨形硯式極為罕見。鄭柔看這竹節硯,心下愛極,伸手拿將起來,只覺入手生涼,溫潤如玉。再看硯側,卻密密麻麻雕了數十小字,乃是盧鴻親手所製硯銘:

 此君可與契忘形

 何獨相延厭客星

 苔滿西階人跡斷

 百年相對眼青青

 鄭柔輕輕撫摸著手中竹節硯潤澤的硯堂,反復品味“百年相對眼青青”的句子,心中想著這幾個月來同盧鴻相處時的點點滴滴,不由心中又是相思、又是甜蜜、又有幾分苦澀,癡癡地靜坐無言。

 盧鴻自鄭柔去後,好幾天沒緩過勁來,可憐洗硯,因為伺候得不如盧鴻的意,很是挨了些訓斥。還好過得幾日,盧鴻也逐漸適應過來,學業功課又漸漸地走上了正軌。

 這些日子各種硯式所製漸多,那盧祖安有事沒事,也常來這邊繞繞,見了自己喜愛的硯式,毫不客氣地便要搶走。那紙坊、筆坊所出的紙筆,品種漸漸豐富,諸如抓筆、長鋒羊毫等都已製出,盧安更是在盧鴻的指點下,將熟紙、半生半熟紙一一製出,更有煮棰、玉版、虎皮、雲母、泥金、灑金等等諸多箋式,顏色多樣。其中有一種深紅色的小彩箋,盧鴻命之為“薛濤箋”,卻讓盧安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起這麼一個怪名字。

 文房之物越來越如意,盧鴻在攻讀學業之余,於書法上花費的時間也多了起來。這一段他將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大字真書、行草之上,自覺頗有進境。這一日寫了一篇大字真書之後,自己端詳著氣完神足,筆力勁健,不由心下得意。只是看著墨色略顯單簿,心下沉吟起來。

 此時世間製墨之法,主要便是松煙墨,以及少量的石炭墨。所謂松煙墨,乃是以松材為原料,經由燃燒,收集似煙的碳粒而製成的墨。松煙墨墨色層次分明,淡墨清明淡雅,作畫之人用它最是相宜;但若書寫大字書法,要求光彩黑亮,則略為遜色。

 盧鴻想到此節,便來找盧多。他將一個信封交給盧多,請多叔為自己到易州走一趟,找到製墨的奚家,請那奚家管事之人到盧府來一次。

 盧多聽了連連搖頭說:“這易州奚家墨名氣甚大,咱們家年年也要採購的。只是憑少爺你一句話,便要人家跑到咱們范陽來,怕是不行吧?”

 盧鴻卻神神秘秘地說:“多叔你儘管放心,我給你這封書信可不能輕易丟了。找到奚家,你便見那主事之人,將這信給他看了,我保證奚家人馬上就乖乖跟你來了。”

 盧多將信將疑,但看盧鴻一幅自信滿滿的樣子,也就不再多問。好在這易州距范陽不甚遠,回去稟過盧祖安,收拾一下,便奔易州去了。

 過了十幾天,盧鴻正在書房中練字,忽然聽到門口傳來盧多的聲音:“九少爺!你要請的易州奚老大我給你請來了!”

 盧鴻才說“快請快請”,那盧多已經進得門來,回頭卻找不到了人影,便又出門召喚道:“奚老兄,你怎麼還不進來?”

 盧鴻便起身到門口,見院中站著一人,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旁邊一溜各式端硯,對盧多的呼喊卻是充耳不聞。

 盧鴻打量這奚老大,身材極是高大,比盧多高了有一頭有餘,人也是相貌堂堂,倒似一個讀書人一般。與自己想像中渾身墨色不同,周身上下收拾得甚是整潔,只是兩隻手卻是頗為粗糙。

 盧鴻初見奚老大盯著硯臺不說話,忽然想起後世一則關於硯臺的傳聞,不由啞然失笑。

 原來這易州之地,不僅古松繁茂,出產佳墨,更有兩種上品硯石,是為玉帶、紫翠。雖然說較之端歙,略遜一籌,但石質堅潤,叩之無聲,發墨細膩,也是一流的硯材。盧鴻前世曾讀書中有載,這易水硯石便是唐僖宗時易州奚氏父子在易水之畔黃伯陽洞中發現的。看這奚老大的表現,必然也是一個愛硯之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