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東海屠》第25章
東門慶醒來時才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搖晃著的小房間內,他要動時,才發現自己的雙手被反剪在背後捆了起來,雙腳腳踝也被綁住了,他掙扎了好幾下發現沒法掙脫才暫時放棄。

  這個小房間似乎是密封的,只有頂上有一個孔透露了一些光線下來,東門慶在眼睛逐漸黑暗之後才發現房間內似乎還有其他人,又過一會,漸漸分辨出是四大一小五個人。東門慶用頭輕輕撞了撞牆,發現那牆也是木板,並起腳往地面敲了敲,也是木板,心道:「看來這是個船艙。」

  「主人!你醒了!」那個身形比較小的人聽到聲音掙扎了一下,一個東門慶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東門慶馬上就認出那是李純,卻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跟著,另外一個他也十分熟悉的聲音道:「你醒了?」卻正是佐籐秀吉。

  東門慶喉嚨嗬嗬作響,正要回答,因覺喉嚨痛,忽然想起自己啞了,便嗯了一聲。

  李純叫道:「主人,你為什麼不說話?」他聽不懂東門慶的話,但東門慶是否在說話還是分辨得出來的。

  東門慶卻聽不懂他講什麼,只是又重重用了個鼻音,跟著又滾到了他旁邊,身邊有了個可以信任的人之後東門慶才算寬了兩分心。他很想問到底出了什麼事,但出口卻是嗬嗬、嗬嗬的聲音。

  佐籐心中奇怪,心想:「他做夢的時候不是說了很多話麼?這會怎麼又不會說話了?是真的啞,還是在裝?」便冷笑道:「可憐啊可憐,居然變成了啞巴。」見東門慶沒有反駁,便知他可能真的說不了話。

  而東門慶被他這麼一說也是心中黯然,過了一會,他發現膝蓋還能伸縮,便想到了一個辦法,將腳伸到那個光孔映射下來的那一圈比較光亮的甲板上,一伸一縮寫起字來。他腳上沒蘸墨也沒蘸水,所以只是虛劃,甲板上並沒有顯出什麼字來。

  佐籐看了好久才猜出是「何故」二字,問道:「你問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東門慶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以示沒錯。

  佐籐嘿了一聲道:「簡單得很!他們說你和我都是倭寇,所以把我們都抓起來。」

  東門慶一呆,又用腳指了指船艙中其他人,寫道:「倭寇?」這兩個字也是來來回回寫了好幾次佐籐才看明白,但他的回答卻有些出乎東門慶的意料:「不是,他們好像是別的漂客。我們進來時他們已經在了。」

  漂客?怎麼會是漂客?東門慶不明白,又寫道:「何故?」

  因為虛劃不便,所以他用詞都甚簡單,但佐籐已猜到他要問的問題,憤憤道:「何故!何故!就因為這群朝鮮官軍也不是東西!我在被困在這裡之前曾聽一個軍官對另一個說:『這個倭寇首腦可以拿回去交差,至於這幾個,不如運五島去……』他們話沒說清楚,但我一聽就明白了——你也明白的,對麼?」

  東門慶也忽然想起了他被倭寇拘禁時聽到的一句話:「過些天五島的奴市就要開了,到時候一轉手,又是一筆錢!」心道:「不會這麼倒霉吧?」便寫道:「五島奴市?」

  佐籐看明白後冷笑道:「沒錯!沒錯!就是要把我們運到五島當人奴賣掉!」

  東門慶一聽心也涼了,他忽然發現自己鬆懈得太早了!當日發現倭寇首領就擒,朝鮮官軍已至便放下心來,卻沒料到會陷入更加麻煩的境地!

  一般來說,與對盜匪的戒備感不同,人們對政府人員、官兵都會有先入為主的信任感,就是東門慶也不例外,儘管東門霸曾教過他對公門之人要更加警惕,但這種不是靠自己的經驗而是靠別人的提點的感覺總是不能滲入骨髓的。

  「我還是太嫩了!老頭子不是經常說麼?兵匪兵匪,兵往往比匪更加可怕!」

  他自責了一會,但很快就拋開了這無意義的反思,心道:「其實我當時就算不鬆懈,不暈倒,也未必能改變現在的情況。」東門慶可以依靠夜色與運氣殲滅一夥倭寇,卻未必對付得了幾個官兵,這不一定是因為官兵比盜匪更厲害,而是因為官兵比盜匪擁有先天的道義優勢,在這種優勢下那些朝鮮平民都很可能會站到東門慶的對立面。盜匪要殺你你反抗了還是一種正義行為,但官兵要殺你你反抗了就變成了賊寇!

  東門慶冒著性命危險殲滅了一夥倭寇,但到頭來卻還是同樣的下場——當初若不逃走不反抗,一樣是被倭寇運往五島賣,與今日似乎並無區別。想起自己費了這麼多功夫,到頭來都成了無用功,東門慶忍不住發出一絲自嘲的輕笑來。

  「我後悔麼?」東門慶問自己,但很快就否定了:「後悔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就算明知道會失敗也該拚命試試!難道還能從一開始就逆來順受不成!」忽然看見李純,心道:「他可不是倭寇,連漂客也不是,怎麼也在這裡?」便又寫了「何故」二字,而將頭往李純努。

  佐籐秀吉似乎很能理解東門慶的心思,說道:「這小子是自己跟來的,嘿,其實我也不知道他跟來幹什麼!」

  這時李純也不斷用肩頭蹭他,似乎在說些什麼,佐籐道:「這孩子跟你說,無論到了哪裡他都跟著你。」

  東門慶聽了這話大為感動,他流落海外,遇上梁方那樣卑鄙的人、倭寇那麼凶狠的人、佐籐這麼狡猾的人他都覺得是應有之義,凡是遇到李純這樣講義氣的人讓他感到意外。

  艙中不易分辨日夜,只記得吃了三頓比豬食也不如的飯以後船便靠岸了。東門慶等被押到島上,被交給了島上的經辦人,一群人被驅趕到一個籬笆之內,脖子後面各插一根簽以標明所屬。插標待賣者在籬笆內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但手腳仍然被綁住了活動不便。幸而只是綁手沒有綁腳,而且也只是將兩隻手綁在一起而沒有扭到背後,所以他們可以走動和自己吃飯。

  東門慶等在島上呆了三天仍沒被賣出去,心裡慢慢變得頹喪,甚至對未來產生絕望,他看看身邊的佐籐竟沒什麼懊惱,便在地上寫字,問他「不擔心麼?」佐籐笑道:「有什麼好擔心的!左右不過是被賣出去,除了死,事情還會比現在更糟麼?」

  想想自己像牲口一樣被圈禁在籬笆內,東門慶心道:「他說得對。事情不會更糟了。」便放開了心情。

  這天下午籬笆裡忽然不斷有人竊竊私語起來,東門慶和佐籐都豎起了耳朵,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不久消息傳到了他們這一邊,原來是有一個大明商人將要來這裡贖買鄉親。

  在這個時代,馳騁於東海之上的中國人,無論是海商還是海盜,成分與行為都極為複雜,其中有一部分是唯利是圖,但也有一部分能兼顧義利,有一部分數典忘祖、通番賣國,但也有一部分能心懷故土、自重護國,有一部分是鼠目寸光之徒,但同時也存在目光長遠之輩。比如就人奴一事,中國人中也有作惡多端者參與其中,將國人甚至鄉人騙到海外當豬仔,但又有部分義商竟承擔起了政府也沒有承擔的責任,自掏腰包贖買淪落為奴隸的同胞、同鄉,幫他們回歸故土!

  東門慶本來已經放開了,對自己將遇到什麼買家不再在意,但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忍不住熱心起來!他還沒出海前,海外對他來說是象徵著自由,象徵著財富,但真正出海之後才發現了海外的另一面:陌生、危險、不可掌握!在這個最低谷的時候,有什麼比回歸中華更具誘惑力呢?畢竟那是他最熟悉的環境,到了那裡哪怕是進了監獄也可能比流落海外安全。

  不但東門慶,佐籐秀吉也動起了心思。在這個時代中國——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東南地區絕對是全世界最適合人居的地方,如果能去中國那當然是上上之選,就算只是上了中國人的商船,對佐籐秀吉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整個奴隸市場上,存著這種心思的人著實不少,不久各種各樣的信息便陸續傳來,佐籐打聽到下午將來到的那個贖主是福建人不由得大樂,口裡用福建話念叨著求救的話來——卻是在作練習要冒充福建人。東門慶聽他的口音絕似泉州口音便知道他是從自己這裡偷學的,心想:「原來我偷學他倭話口音的同時他也在偷學我的泉州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佐籐秀吉卻不理會他,繼續練習他的福建話。

  佐籐秀吉為什麼要練習福建話?原來東海上中華義商贖買奴隸有一條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先親而後疏。要知道大部分商人畢竟能力有限,贖買流落海外的同胞雖是好事卻也得量力而行,根據先親後疏的原則一般是贖買認得的人,其次是贖買有關係的人,再次是贖買鄉人,再次才是外鄉、外省同胞。佐籐秀吉因聽說這次前來贖買的義商是福建人,所以加緊練習福建話希望能優先中選。

  東門慶白白看著佐籐秀吉利用自己的口音意圖脫困,心裡不忿,眼珠一轉,向李純連使眼色,李純猜了好幾次,便跟著佐籐秀吉的話練習起來。他這幾日已跟佐籐秀吉學了幾句簡單的中國話,不過畢竟為時日淺,口音不正,那句求救的話在他口中說出來一聽便知道是外番土音。東門慶聽見不免失望,心道:「這樣沒用。再說李純還只會說主人、吃飯等幾句話,若是到時一被盤問也得露出馬腳。要想讓來贖買的人知道我是福建人可得另想辦法才好。」一邊動著心思,一邊動著耳目,忽然見不遠處一個中年人不知從哪裡找來一塊木板和一支炭條,在木板上寫字,東門慶伸頭望去,見那中年人寫的是:「小人福州侯官人氏某某」,想來是準備到時候舉起來引義商注意的,心道:「這倒是個好辦法!」

  他便挪了過去,要問他借時,忽然想起東門霸的教誨來,東門霸告訴他,利己利人的事情在某些場合下不一定人人都肯幹。比如就當前的事情而論,這個中年人將炭條借給東門慶雖然於己無損,但考慮到東門慶如果用這個炭條增加了被義商贖買的機會,那中年人自己成功被贖買的機會便相對降低,所以如果東門慶直接開口說借對方有可能會拒絕。想到這裡東門慶便改了主意,瞥眼見他不但字寫得極醜極歪,而且「福」字和「侯」字寫錯了,便歎了一聲,在沙地上寫道:「錯了錯了。」說著指了指他木板上的字。

  那中年人抬起頭來,訝異道:「錯了?」見東門慶點了點頭,又見他寫在沙地上的字端正漂亮,便向他請教。

  東門慶從他手裡接過炭條幫他改過,那中年人大喜,但看了看東門慶寫的那兩個字著實漂亮,夾在自己其它字裡面顯得極為突兀,便請東門慶幫他全部重寫,東門慶也不推辭,一揮而就,那中年人更是高興。東門慶這才指了指那炭條,在沙地上寫道:「借此物一用。」抓住那炭條的手卻握得極緊,若那中年人不肯答應他也不會交還。那中年人猶豫了一下,卻是答應了,過了一會道:「看兄台是讀過書的人,若能中選,船上還請互相照應。」便又取出一塊木板來送給東門慶。

  東門慶喜出望外,作揖為謝,挪回來後略一沉思,便在木板上寫道:「望八閩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無奈苦淹留!」

  改的卻是閩籍大詞人柳永的詞句,這幾句詞在幾百年間傳播得甚廣,稍有文化的人大多聽過。東門慶題罷覺得自己詩引得當,字也漂亮!心道:「我們福建商賈,多愛讀書人,待會若那義商來了,看見這木板斷不能無所動!」得意四盼,卻見左手邊李純滿臉的欽佩,右手邊佐籐秀吉卻是滿臉的妒火!顯然他也覺得東門慶的這題詩之舉比他學幾句福建話成算更高。

  東門慶卻不管他,收好炭條,護住木板,只等那義商的到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