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第三百二十二章 猛將陸柯
元景山接過軍報看罷,連連搖頭,心道,陸柯這個小子,老毛病又犯了。元景山以前是陸柯的上司,非常瞭解陸柯。
陸柯這人不打仗的時候,儒雅持重、處事練達,眉宇間流露著書卷氣,以及特有的貴族氣質,加上容貌俊朗、身體單薄,倘若他不著軍服,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他是飽讀詩書的先生,絕不會把他與戰功赫赫的將軍聯繫在一起。即使他身著軍服,別人也會稱他為智將,因為他的形象氣度非常符合世人對智將的理解。
其實,這只是他的表象,準確地講,陸柯屬於猛將型的將軍。因為他生性不喜用計,寧願在戰場上比拚實力,真刀真槍地與敵軍對陣,把敵軍擊敗。
瞭解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他一上戰場上,立馬像變了個人似的,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絲毫儒雅風度,整個人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在戰場上他非常專橫、霸道,只要是他認為是正確的、應該去做的,就會不顧一切地去完成,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在這種時候,即便是上級對他下達的命令,他也會視而不見。
換成一個人這樣做,別人還能稱他是智將嗎?恐怕連將軍都當不了,甚至早就被軍法處置了,但陸柯卻能這樣做,並且軍銜、職位越升越高。
他能這樣做、敢這樣做,有幾個原因。其一,是他的身份。他出身衛公陸氏家族,當今皇后是他的小姑,當今的太尉是他的老丈人,即使他違令一般長官不敢輕易處罰他。
其二,他能打勝仗。就像張銳說過的一句話,「對勝利者來說是沒有錯的。」他即使違背了命令,但是取得了作戰勝利。戰後絕大多數長官會自動忽略他違令的事情。
其三,他採用自己方式作戰的效果往往比戰前制定地計劃更圓滿、取得的戰績更輝煌。就如他指揮的白堡戰役,劉武周本來的計劃是全軍匯聚到白堡與突忽軍展開決戰,但他卻先繞敵身後,斷其歸路後再與之決戰。結果一戰下來,不僅消滅十餘萬突忽軍,還輕鬆奪取了蘭城郡,使得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即使沒有依計作戰,但取得了令人驚異的豐碩戰果,戰區總部怎麼可能以他沒有執行命令為由處罰他?而他被人稱為智將。這第三個原因還能算是他智慧的體現。他敏銳的大局觀,非常人所能及。他的決斷力。也非常人所能比。
這次,陸柯又犯了老毛病。本來,他應該等待戰區下達進攻命令。但他送來的這份軍報上稱,發現烏河防線敵軍有異動,兵力重心移向其左翼。
因此,他決定集中力量突擊鮮卑人的烏河防線地右翼。他將在鮮卑人右翼投入兩個軍團的進攻兵力,另一個軍團監視鮮卑人在三個大型軍事城堡中地機動部隊,剩下的飛騎軍兩個師充當預備隊。
軍報上稱,他將在7月24日發起全線進攻。還說。他這次的進攻將以奪下普六城為目標,希望總部能保證糧草、物資的供給。
軍報是他前天送出來的,而今天就是7月24日,也就是他制定的進攻日,他已經開始進攻了。這是典型的先斬後奏,難怪統帥劉炯得知後臉色驟變。
會議室裡的眾人傳閱過軍報之後,皆各懷心事沉默不語。元景山以前是陸柯的老上級。不便為他說話。劉武周也一時放不下面子,因為剛才議定地進攻日期是他提出來的,一聽陸柯提前進攻。就推翻自己原先的提議,那也太著痕跡了。
楊英倒是很想說幾句話,但顧及自己和陸柯之間的關係。唯恐貿然為陸柯說話反而落得個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也沒有吱聲兒。方戊和江少易自感身份略低了些,說出的話也沒有份量。索性保持沉默。
一時。會議室裡鴉雀無聲,靜的連一顆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動靜。楊英還在暗暗擔心。因為他知道劉炯這個人很好面子,特別是劉炯坐上西部戰區統帥地位置後,更是容不得下屬出現違令的情況。
劉炯就任統帥自今,已經撤換過三個將軍以上的將領。那些被撤換掉地將軍,所犯之事都很小,甚至可以說忽略不計。換在韓擒當統帥時期,是很難想像犯這樣的事情就被撤職的。楊英暗地猜測,劉炯這樣做是因為他缺乏自信。
以劉炯的威望、戰功、資歷來講,他根本不可能坐上統帥位置,戰區內如史萬歲、元景山等人都比他更有資格出任統帥。劉炯當上統帥之後,也擔心別人不服他,擔心下屬陽奉陰違,令不行、禁不止,於是表現得格外嚴厲,使得眾人不敢輕易違背他的命令。
楊英地猜測,與實際情況相差不遠,劉炯心理上地確有這樣的陰影。他既然沒有足夠地威望,沒有足夠的戰功、沒有足夠的資歷讓部下信服,那麼他只能用嚴厲的軍規來約束部下服從他。
這樣做的效果不錯,現在戰區內絕大多數將領,都不敢違背他的命令。現在在西部戰區,他的命令相當於聖旨。但這也不是全部,有兩個將領即使公開違令,他也下不了嚴厲處置的決
陸柯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當然是張銳。這兩個人,都是戰區內數一、數二的能打勝仗的將軍。他們到西部戰區後,所立的功勳非一般將領可比。
陸柯指揮過兩次大型戰役,消滅了突忽二十餘萬精銳部隊。兩戰下來,基本注定突忽人的滅亡。張銳更是在幾年中,帶著數千騎兵,打敗、消滅突忽人數十萬軍隊,從根本上削弱了突忽的軍事力量。
兩個將軍都很能打勝仗,而且都背景不凡,他怎麼敢隨意處置呢?就如張銳,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在草嶺遭遇鮮卑軍後,就擅自作主西進去突擊鮮卑人的都城,一連幾個月沒有音信。要是換成一個人,劉炯才懶的理他的死活,即使僥倖回來,也要嚴厲的處罰他。可是對張銳,他還要與總部將領坐一起商議去怎樣營救。
陸柯也是一樣,雖然他前段時間下過命令,在糧草、物資沒有備齊之前,不能發起進攻。但陸柯擅自提前進攻了,他肯定是有把握才這樣做的。既然他有把握突破烏河防線,自己還能下令讓他停下來嗎?現在除了支持他外,別無選擇。只是自己該怎樣說場面話,怎樣下這個台階,還得費一番腦筋。他一直在心裡默默琢磨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唯一能說話的史萬歲開口了:「陸柯是前敵指揮官。他身在前線,比我們更為瞭解戰事變化。戰局瞬息萬變,陸柯發現了敵軍的弱點,也來不及通知我們。依我之見,他既然提前發動進攻,我們就應該配合他的行動。」
劉炯終於有了台階,假意思索了一下說道:「太平侯言之有理,設立前敵指揮官的目的也是為了應付戰局突發事件。陸柯將軍既然認為提前發動進攻,更有把握突破鮮卑人的烏河防線,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拘泥於一個固定的日期。」
「對,對。第二階段作戰也是要突破鮮卑人的烏河防線嘛,早一點突破不是更好?」元景山也急忙表態。
正副三個統帥都認可陸柯的行動,劉武周、楊英等人自然也不會站出來反對。於是先前商議的進攻日期宣佈作廢,重新制定了以今日為進攻日期的作戰命令。
當戰區的命令送出風鈴城時,張銳正站在鮮卑人的松山營壘裡。「這是怎麼回事兒?」他望著空空如野的松山營壘,一臉不解地問先行到達的羅濟。
羅濟也是滿臉疑惑,回答道:「屬下也不知,我們到達這裡的時候,就沒有看見一個鮮卑人。屬下派人偵查了周圍五十里,也沒發現鮮卑軍蹤影。」
「這真是太奇怪了,難道鮮卑人也想給我們設套?就想白堡那次一樣?」范明看見,營壘內所有的東西都被鮮卑人帶走,不禁想起了白堡。
張通搖頭說道:「松山營壘不同白堡,我軍現在的目的也與白堡時不同。我們只求通過,又不是要佔領它,鮮卑人拿松山營壘做誘餌,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
張銳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他發現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每次都不會照著預定的軌跡發展,中途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就拿這次來說,他預想全軍達到松山營壘時,鮮卑人一定會嚴陣以待。要攻克松山營壘,必定會付出慘重代價。因此,他制定了詳細的進攻計劃,甚至詳細到那個連隊攻擊那個地方,什麼時間投入敢死隊都做具體的安排。
可是,鮮卑人像是故意讓他計劃落空似的,不僅沒有大批的軍隊阻擋去路,甚至還將松山營壘讓出。他一邊笑,一邊想,這也太有意思了。要是以後都是如此,那麼我每次把作戰想得殘酷些,是否每次都能不戰而勝呢?
張通、范明等人見他笑得開心,彷彿也明白了他在想什麼,也都同時大笑了起來。他們越笑越開心,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次西征,因為這次西征不僅給他們帶來了輝煌的勝利,也給他們帶來很多曲折、驚險的經歷。人的一生,能有這樣的經歷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