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信樊會戰(6)
連日早晨有霧,而今日卻萬里無雲,天空碧藍。”
“前日夜裡。我接到師裡一些人的密報,說周孝若準備帶著右師去投敵。我本不信。匆匆趕回師部,結果現一地的屍體,其中有很多都是我部下。”說道這裡,吳平的眼眶紅了,牙齒咬得咯咯直響。
那些死去的人中,有十幾個是跟著他從番州戰區投奔過來的老部下。都是他鐵行心腹。吳平與他們的感情如同兄弟一般,當初他向張銳請辭,這些部下毫不猶豫地跟隨他一同出走。
本來吳平認為投靠安樂帝,是明智的選擇。安樂帝是先帝在時的太子,是正統的皇帝。效忠他,為他剿滅偽朝叛逆。既是軍人應有的職責,也是很有前途的。他相信戰後,自己和跟隨他的老兄弟們都能得相應榮譽和封賞。
昨夜,當他看到那些老兄弟們冷冰冰的屍體時。猛然感覺自己錯了。兄弟們相信他。跟隨他,結果卻毫無防備的死在所謂“自己人”手中,既沒有得到榮譽也沒有得到實惠,只留下了一群孤兒寡婦。
他悔恨自己利益熏心參與到這場內戰中,結果害了信任他的兄弟們,讓他們以這樣憋屈的方式死去。
荀昊默 聽著。沒有做聲。不過,從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絲同情。軍人不怕戰死沙場。而以這種方式死去,卻是最大的不幸。
吳平稍稍平復了一下自己激動的情緒。又接著講述:“那候,我確信周孝若反了。就帶著一營人馬前去追擊。在路上,我又陸續遇見了一些我師的小股部隊,詢問下,得知他們也是在周孝若反叛前,被他以各種理由派出去巡防的。這些部隊的將領們,都不知道周孝若的投敵行為。我對他們說明情況後,他們都願意接受我的指揮,一同前去追擊周孝若。這樣我們匯集了二千四百餘人。”
“昨日入夜後。我們遭遇到一支騎兵部隊。一見面,對方就對我們起進攻。我本以為他們是周孝若所部,經過偵查才知道對方是南軍的近衛騎兵軍。至於能不能追上。追上了能不能將其消滅,他根本沒有考慮過。
被荀昊這麼一問,點醒了他。一夜過去了,便是插上翅膀也難將周孝若追上。報仇無望,他頓時感到心灰意冷,轉頭茫然望著南方。
荀昊見他一副失神落魄的模樣,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吳團長,現在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眼前的這部敵軍拖住,並等待援軍到來,一舉將他們消滅。只要消滅了這部敵軍精銳騎兵,我們戰役取勝的把握就大大的增加了。只要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你報仇的機會多得是,何必又急於一時呢?”
良久,吳平才長嘆一聲,無奈地點點頭說:“好。下官願聽從將軍調遣。”
荀昊也沒有客氣,說道:“那好,等會你引”馴從敵軍的頭尾講攻繼續騷擾他們前講乃務必在入夜前兒們拖在望再河以南
吳平沒有立即表態,考慮了一會兒,才猶豫著說:“望溪河距這裡只有四十餘里小而我們總共只有不到五千人。這恐怕做不到。”
吳平這麼提出疑問,荀昊非但沒有生氣。臉上反而露出欣賞的神色。但口中還是說道:“怎麼?怕了?。
被荀昊這麼一激,吳平彷彿又回到在飛騎軍時的那種豪情,大聲道:“飛騎軍前師的人從來沒有怕過誰!”
荀昊忍不住哈哈大笑:“不愧是張銳的兵,有膽子!”
被荀昊這麼一笑。吳平又冷靜下來,說:“我不怕死,但我怕即使我和部下全部戰死。恐怕也難以阻止敵軍前進。”
荀昊捋了捋唇上頗為漂亮的八字胡,自信地說道:“只要有不怕死的決心就好。我已經派人去破壞前面的道路和橋樑,加上我們拼死阻擋,我相信一定能在天黑前把敵人擋在望溪河以南
吳平聽荀昊屢次提到望溪河,便問道:“難道統帥派出的援軍會在天黑前趕到望溪河?”
“統帥派來的援軍?”荀昊搖搖頭說:“也許會有,也許沒有。
這些事情荀昊並不知曉,徐錦等人反時,他的部隊還駐紮在辛連縣。昨日夜間,負責外圍警戒的巡哨向他報告:距駐地東南方二十里處有廝殺聲,並且正在逐漸向北移動。荀昊當即集合部隊。無奈當時夜色過於昏暗,巡哨無法確定交戰雙方身份。荀昊只能一面派出大量人馬進行偵查,一面率部沿著交戰雙方十餘里外的道路向北而行。直到黎明時,探馬才傳來準確的消息:是一小部我方騎兵正在騷擾、阻擊數万向北突進的南軍近衛騎兵軍團。
荀昊最初的反應是不參與這場戰鬥,帶本部人馬迅向軍部靠攏。南軍數万騎兵已經突進到本方前沿防線身後的數十里外,意味著南軍已經全面突破本方的前沿陣線。在這部數万南軍騎兵身後必定會有大量的南軍步軍在跟進。自己這點人馬去了也是白白送死。不如暫時向後撤退,匯合軍部集結的其餘部隊再統一起反擊。
但不久他從南方偵查回來的探馬那裡得到消息,在這數万敵方騎兵的身後並沒有現南軍的其他部隊。荀昊有些糊塗了,這部南軍騎兵難道是孤軍深入?
之後,又有幾波從前沿防線返回的通信兵與荀昊的部隊相遇,從他們那裡荀昊才知道雖然本方前沿各部昨夜都遭遇了敵軍的猛烈進攻傷亡較大,有些地區已經在後撤,但總體上戰線並沒有崩潰,各部還在拼死抵抗。
這時,荀昊終於明白了這數万敵方騎兵的確是孤軍深入1他們是想趁著混亂之際一舉突破到我方身後。至此,他沒有再猶豫,立刻帶著部隊前來與吳平部匯合。
荀昊將這些情況大致對吳平說後,吳平有些失望了。他對荀昊說道:“將軍,恕下官直言。沒有其他部隊在望溪河對岸攔截,即使我們拼光這五千人馬,也很阻止敵軍渡河。而望溪河對岸就是一馬平川,一旦被他們渡過望溪河,我方就再也奈何不了他們,我軍信陽地區的整個防線也危險了。
荀昊笑道:“放心吧,只要我們能在入夜前將他們拖住,到時自會有我們的人馬在望溪河對岸攔截他們。聽到這個消息馬鈺和楊英都驚訝地站了起來。
馬鈺和楊英都是從彪騎軍遊騎團出身,別人不知荀昊也就罷了,而這個名字對馬鈺和楊英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
特別是馬鈺,他進入彪騎軍遊騎時荀昊就是他的頂頭上司,可以說是荀昊手把手將他教出來的,他的戰術都是師承荀昊。與荀昊對戰,他有著本能的畏懼。
他向楊英建議:“荀將軍的疾風大隊來了,我們突入敵後行動恐怕難以實現。趁現在敵人援軍還沒有全部到達,我們趕緊後撤吧。”
楊英進入彪騎軍遊騎擔任排長時。荀昊已經是遊騎團長了。雖然楊英沒有接受過荀昊的直接教導,不過他一到遊騎團,耳朵裡聽到的全是關於這位傳奇團長的各種英雄事蹟。
現在在漢軍中,也許荀昊的名聲沒有張銳大。但在彪騎軍中,特別是在彪騎軍遊騎中,荀昊的名聲一點不比張銳差,威望更是遠遠過張銳。這也是為什麼當彪騎軍分裂後荀昊決定去投靠安樂帝時,幾乎全遊騎團將士都跟隨他去了北軍。
楊英在彪騎軍遊騎時,親眼見識過荀昊的厲害,加之對這個老上司也是充滿了敬畏之心。再被馬鈺這麼一勸,也萌生了退意。
但除了馬鈺外,其餘的將軍都不同意撤退,而之前一直對這次突擊持反對意見的李寬,這時也改變主張堅決支持繼續向前突進。
他對楊英說道:“箭已離弦,豈有回頭之理?現在回撤,先不說回去會不會被追究罪責,就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也很難說。經過一夜時間。我們身後的敵軍早知道了我們的行動,而我們昨夜穿插過去的敵軍防線現在已佈滿了敵人,我們一旦回撤便會與之遭遇。再加上一直糾纏在甩圍的這些北軍騎兵,能突出一半已經萬牽。如此,還不如一鼓作氣突到敵後去。”
馬鈺反駁道:“正因為敵軍已知曉了我們的行動,越往前就會有越多敵軍對我們進行堵截。在他看來前隊這次傷亡之所以遠遠大於荀昊的疾風大隊,是因為前鋒隊中混雜了相當一部分原近衛軍將士,他們的戰鬥力當然遠遠不如都是由原彪騎軍遊騎團將士組成的疾風大隊的對手。
而他向楊英要的前師一團心女田原彪騎、飛騎的老兵組新編沂衛騎兵軍團的絕鳳,一他就不信憑這五千身經百戰的老兵 抵不過荀昊的不足三千人馬。
只是楊英依然沒有同意他的這項提議,楊英指著跟隨著中軍行動的數百重傷員,無奈地說:“有他們跟隨,即使你斷後,我也根本無法在中午前渡過望溪河。”
李寬一咬牙,說道:“你把傷員也留給我
楊英驚訝望著李寬,說道:“那怎麼行,你帶著傷員就更無法脫身。即使荀昊、吳平奈何不了你,但只要敵軍的其他援軍一到,你也難逃生天。
李寬決然道:“只要大部人馬能渡過望溪河,即使我戰死這次我們行動也勝利了
這個建議雖然讓楊英心動。但他仔細一想也放棄了。誠然有李寬帶著傷員斷後,他有很大的希望安全地率領大部人馬渡過望溪河。
但這次突進敵後本是他的擅自行動,再讓他拋棄一位將軍和近萬將士的性命來換取行動的勝利。即使這次戰役取勝,自己立了大功,也會有嚴重的後果。而且李寬和楊素是好友,如果被楊素知道自己是在這種情況下拋棄的李寬,他想,即使楊素與自己感情深厚,恐怕之後也改變對自己的看法。這種事情絕不能做。
楊英斷然拒絕,並大義凌然地對李寬說:“我絕不會拋棄自己的戰友。也絕不會拋棄傷員去換取戰功。如果非要這麼辦,我留下來斷後,你和馬鈺率領大部人馬先走。”
馬鈺連連搖頭,搶著說道:“我也不走,我留下來斷後。要么還是李將軍帶隊先走吧看來他也明白這其豐的道理,寧願留下面對深感畏懼的荀昊,也不願意先走。
4月口日,望溪河之戰結束。李寬等數名南軍將軍戰死,馬鈺被生擒,只有楊英等數十人狼狽逃回本方防線,其余其他南軍近衛軍將士皆戰死或被俘。
望溪河之戰網結束,孫員就下令參與包圍戰的十餘萬北軍精銳南下,對正在努力突進預營救楊英的王仲民所部動猛攻。雙方激戰半日,南軍的王仲民第四步軍團被擊潰,如不是楊素洞察了孫晨的計劃小連續從西面抽調三個南軍主力軍團馳援,信陽戰線早已崩潰。
4月舊日,南北雙 方的主力軍團都陸續匯集到了信陽附近,雙方激戰了十餘日,最後都無法將對方擊敗。這場本以南軍起的全線進攻的戰役,結果卻是以南北雙方軍隊都集中到信陽地區進行決戰而告終。
信陽戰役中,南北雙方共計損失了三十餘萬人馬,死傷了十餘位將軍。雙方的精銳部隊都遭到了嚴重的損失,故此無法再繼續作戰,接著戰局又進入了對峙期。
這一戰,也斷送了虞士基辛辛苦苦一二年的努力,事後虞士基暗地里大罵楊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材,對楊英也產生了怨恨。
楊素雖然想保楊英,無奈楊英這次闖的禍實在太大,只能解除了他的近衛軍指揮官職務,降了一級軍銜,並調他去東部戰區陸柯麾下聽用。
北軍的這次勝利,使孫員的聲望則達到了頂峰。在這次戰役中,他不僅瓦解了南軍的大規模進攻,剷除了軍中隱藏的南軍內奸分子,並且還消滅了南軍最精銳的三萬騎兵部隊,為此,安樂帝下令冊封他為一等候。同時在這次戰役中。立了重大功勳的荀昊和吳平也得到了冊封。
張銳得到這次戰役的全部戰況已是5月中旬的事情了,並興致勃勃地與部下們展開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