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漢騎軍》第514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斡旋

“將軍,下月陸柯和鄆國侯要向北起進攻,可有此事?”張銳問這句話時,劉武周正端起茶杯喝茶,聞言驚得差點將手上的茶杯掉落,忽又被茶水給嗆著,猛烈地咳嗽起來。如果張銳能出手相助,不僅能幫他渡過危機,也能有助自己。

 劉武周一直擔心,陸柯的東路和楊素的中路同時起對北軍的進攻後。史萬歲在絕境中極有可能孤注一擲起對西京的反擊戰。而自己的西路力量較為單薄,很難說能不能抵擋住史萬歲的瘋狂進攻。

 如果陸柯和楊素都勝了。而自己的西路卻敗了,無論最後對總的戰局有沒有產生影響,自己的前途都有些不堪相望,搞不好自己內閣大臣的位置還沒有坐穩當,就的被迫下台。

 而張銳能在這時出兵相助,就不會有此憂慮。但劉武周走了解張銳的,他知道張銳是個重情義的人,絕不會答應出兵攻打史萬歲。所以,他日前只勸張銳陳兵於雍州邊界。只要張銳照此辦了,史萬歲就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西線就能穩定,日後他也能聯合宇文苞等對張銳有好感的朝中大臣為其說項。只要有了間接出兵之舉,相信薛謂、曹臻等人不會再執意說要罷免張銳。

 本來這些話。劉武周還不想這時對張銳明言。一是小陸柯、楊素將要進攻的消息需要保密;二是,戰後再與張銳說這些事情,更能讓他對自己產生的感恩戴德之情。但現在精明的張銳已經看清楚了今後的局勢,再想瞞他已無可能,還不如如實把自己的打算道出。

 劉武周整理了一下思路,將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一對張銳說明。劉武周講述時,張銳只是靜靜地聽著,沒有插半句嘴。待劉武周說完,張銳又問道:“陸柯、楊素都將向北進攻,難道將軍不想有所作為?”

 劉武周不解地問道:“無鋒,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你覺得我應該出兵攻打潢關?。雖然他心裡已隱隱猜到張銳話裡的含義,只是不敢肯定。

 張銳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微微一笑,說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矣。”

 “不可能!”劉武周雖明白了張銳的意思,但把頭搖地如撥浪鼓一般,“這絕不可能。

 劉武周以為張銳不相信他,急了,說幾一“我可以用我的名譽起誓。只要史萬歲能讓出漳關,我兒川”再為難他與他的部下

 張銳抬眼看了看劉武周,說道:“只是你保證沒用。對我,他們之後都要追究罪責。更別說會輕易答應赦免北軍大將。”

 經張銳提醒。頭腦熱的劉武周也冷靜下來了。他想起來,他雖然也是內閣大臣中的一員,但這事的確不能由他一人說了算。

 而且他知道。薛渭、曹臻等人對北朝之人極端痛恨。即使自己在內閣中提議赦免史萬歲,也很難說能不能通過。

 劉武周低頭沉思好一陣。才想到了一個辦法。對張銳說道:“這樣,我直接給陛下上表,為史萬歲討來一份赦令,你看可好?”

 張銳聞之驚訝。他知道赦免令只有內閣和皇帝能夠下達,而且皇帝下達的特赦令比內閣下達的赦免令更加管用。劉武周只要能取得皇帝的特赦令,自然可以確保史萬歲等人的性命。只是在張銳的印像中,天估帝福常雖然比安樂帝世平年齡大一兩歲,但好像還沒有年滿十六。皇帝十六歲才能親政。是聖祖立下的祖制,如果沒有到年齡,朝中事務一切均由內閣代為處理。因此,張銳很是懷疑,劉武周是否能取來皇帝的特赦令。而且即使取到天佑帝的特赦令,能不能得到內閣的承認也是個問題。

 劉武周見張銳驚訝的表情,便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於是解釋道:“你有所不知,為了陛下能早日成長起來,內閣已經把一部分朝廷事務交予陛下親理。我想,一兩份赦令陛下還是能夠下達的。”

 聽了劉武周的解釋,張銳點頭答應下來:“那好,等你取得赦令後立即派人給我送來,其他的事就交給我去辦。”

 “好!”眼看大功告成,劉武周心裡一陣歡喜。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擔心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猶豫了一下,又問:“無鋒,你看這事有多大的希望?”

 張銳自信滿滿的回答說:“九成把握。馬琪本以為,這事外人絕對不可能知曉,誰想卻被張銳一語道破。也難怪他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張銳將他摁坐下。又說道:“可是你們不想想,戰後,如果上都一方獲勝,你們怎麼解釋出兵攻打魏公家之事?”

 馬琪呆楞一陣。說道:“只要這場衝突是個誤會。再給魏家賠禮道歉,應該能說的過去。”既然張銳已經道破真相,他也沒有必要再隱瞞。便將其父的打算,如實道出。

 張銳哈哈大笑。說道:“你們是不是想陳兵魏境。並不與之交戰?可是這樣一來。洛陽方面又怎麼相信你們?小。多。被張銳這麼一說,便失奔了方寸。

 “那該如何是好欺。馬琪猶豫地問道。

 張銳輕鬆地說道:“你們就真與魏家打一場嘛。只要真的交上手了,洛陽方面即使懷疑也無話可說。”

 馬琪聽罷,連連搖頭:“這怎麼行呢?真與魏公家交戰,無論最後輸贏,家中都會遭受損失。而且與魏公家交戰,也不是我家的初

 。

 張銳又笑道:“魏有容與我是結義兄妹,有我來安排你們兩家打上一仗,也不是什麼為難之事。”

 馬琪低頭不語。心裡盤算著這事的利弊。

 張銳又故意裝作坦誠地對馬琪說道:“玉成兄,實話告訴你。魏有容也有與你家一樣的憂慮,她寫信給我,想讓我為她想想辦法。所以,我想不如藉此。讓你們兩家都有所交代。”

 馬琪聞言臉色微變:“怎麼,上都方面也在逼迫魏有容?”

 張銳故意嘆息道:“是啊!現在南北兩方都在逼迫還沒有參戰的各家表態,魏公家自然也能不例外。馬琪起身行了一禮,感謝道:“無鋒老弟,大恩不言謝。以後但有用得著為兄的地方,你儘管開口,為兄及全家人都會竭力相助

 張銳一邊拉著馬琪說著:以你我兩家的關係,彼此相助也是應該的。之類的客套話,一邊心裡暗自得意。自認為這事自己做的較為圓滑,既藉此向上都方面示好,又讓涼公家承了自己的情。

 “那就這麼決定了。”張銳見馬琪沒有異議,便把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然後,又叫來李旌。對他說明其中緣由。並讓李旌去擔任馬、魏兩家的中間人,聯絡兩方把這場假戲演好。

 李旌自番州戰區整編後,就被張銳調去下面當營長。前些時候,聽說結義大哥的祖母辭世,這才匆匆趕回來幫著料理喪事。

 他知道這等機密之事,如不是張銳十分信任之人,是絕不可能被派去參與。為了不辜負張銳的信任。他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定會把這事處理的妥妥噹噹。

 經過半年多來的觀察,張銳對李旌的人品和集力都所有了解。加之又與李旌有結義兄弟的之情,所以派李旌去辦這事,他還是十分放

 。

 張銳又修書一封,讓李旌帶上,等見到魏有容時親手交給她。至於魏有容那邊,張銳完全可以肯定她會照著自己的話去做。

 等馬琪帶著李旌離開後,夜已深。張銳叫許旺去看看史萬歲睡下沒有,不久,許旺回來說,史萬歲還沒有休息。於是張銳打算,連夜就把史萬歲的事情一併解決。

 史萬歲這邊的事,可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將史萬歲說服,之前的所作那些努力,不說全然白費,也會效果大打折扣。

 張銳見到史萬歲後沒有再說客套話,話題直奔主題:“世伯,您是否真為部下的安危著想?”

 張銳深夜來見,史萬歲本以為他有緊急的事情與自己說。所以當張銳說。福常和世平都能當皇帝時,史萬歲也無話可說。

 見史萬歲沉默,張銳心中竊喜。只要史萬歲不是一味的反對,這事就有成功的希望。他接著又勸說:“既然都可能是正統的皇帝,您向天估帝臣服又有何不可?而且現在大局已定,您的選擇也可助國家早日恢復安定。”

 史萬歲反駁道:“既然你說兩人都是正統”糟爾為何不向安樂帝臣服?。張銳呵呵一笑,半是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道:“如果世伯認為小侄臣服安樂帝。有助國家早日實現統一,那也不無不可。由世伯出兵震愕西京的劉武周小侄率輕騎繞道進逼上都。只是這樣一來,豈不是在延長內亂?”

 張銳的詭辯,噎得史萬歲說不出話來。誠如張銳所言,張銳的騎兵如果出現在上都城下,先不說能不能攻下上都城,只是楊素和陸柯聽到這個消息後就不敢再向北起進攻。

 上都方面如果要想再起進攻,就必須先把張銳的騎兵消滅或是驅除。想圍剿張銳,又談何容易。如果張銳容易被剿滅,當初他也不可能從幾十萬鮮柬大軍的圍剿中;安然脫身返回。要說驅除他,他的游斗本事比自己都強幾分。進退之間,也能牢牢地把南軍拖住。

 因此,張銳加入洛陽一方,就能改變己方現在不利的局勢。只是戰事又要拖延多久。最後又會誰將取勝,史萬歲就無法算得清楚了。只有一點史萬歲非常清楚,張銳一旦參戰,雙方的死傷人數又會大大增加。以張銳殘忍好殺的性格。還不知有多人會被他屠殺。所以,史萬歲寧願看著本方失敗,也不願意遊說張銳加入,也走出於這方面的考

 。

 張銳不知史萬歲的心思,還在詣滔不絕地勸著:“世伯,這場戰爭打到現在,已經大大損耗了我國的國力。昔日九個甲等軍團的將士,現在還剩下多少?這麼多身經百戰的精銳都死在這場內戰中,以後我們拿什麼去抵禦外敵?世伯,這場戰爭該結果了。”

 這些話,打動了史萬歲的心。雖然史萬歲沒有把話說死。但張銳知道,只要史萬歲開口向洛陽要馬鈺。洛陽方面十之**會同意。畢竟涼公如果決定出兵相助,也會歸屬利史萬歲麾下聽命。有馬鈺在史萬歲手上,也能讓涼公更好的與之配合。

 待兩人商量妥當,天色已經漸亮。史萬歲便要告辭,張銳也沒有再挽留,只是派了許旺等十餘名親兵,跟隨史萬歲一同啟程。他暗地吩咐許旺,一定要將史萬歲的家人送去開遠。

 送走史萬歲回來,太陽已經高高升起。整整二天天一夜沒休息過,期間還絞盡腦汁調解周旋在各方之間,這時輕鬆下來,張銳忽然感到心力交瘁,渾身疲乏。

 張銳突然想起了前世時的教皇英諾森三世(注),覺得自己這兩天的經歷,和那位老兄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英諾森三世是心甘情願的充當政治沖裁人,是樂在其中;而自己則是被逼無奈,最後搞得自己筋疲力盡。

 張銳暗自搖頭嘆息,自己不是搞政治了料,以後得網羅一兩個這方面的人才,為自己分憂。

 正當張銳回到後屋,準備稍睡一會兒,有親兵來報又有客到。

 張銳強打精神,問來客是誰。待聽清來人是誰後,立馬變得精神百倍、神采奕奕,急匆匆朝門外跑去。這次的來人中,不僅有他的兄弟,還有一個他曾經誓要誅殺之人,聽見此人到來,又怎能不激動萬分?

 (注)英諾森三世(公元!,嘔年一切6年),8歲繼位教皇,立志要統一切民族和王國。為了達到統一“全世界小,的目的,他採取了種種外交手段。周旋於歐州各國君主之間。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後終於成為當時歐洲的政治仲裁人,將羅馬教廷的財政力量展到了極盛。地震紀念日,還有一些活動要做,所以拖到今日上傳,這章也沒有過多修改,大家先看著吧。最後,讓我們為在漢川地震中逝去的同胞默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