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有鳳來儀》第438章
第438章 辨忠奸

  遠遠跟著的是皇帝的兄弟們,他們雖然沒有怎麼說話,不過彼此間的目光不時交錯而過,大多數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五皇子的身上。福王的目光卻沒有離開過皇帝,偶爾的分神也只是在紅鸞的身上一轉。

  康王的目光最隨便,四處看來看去,看看前面看看後面,目光掠過黃匣子時也沒有停留或是生出變化來,終於行到孟統領附近,他招手叫過來人道:「鬧什麼妖蛾子呢,我就知道有人不會讓父皇平平靜靜的走——就真的不能多等上兩天?那匣子是你找到的嗎,我要是你就……,絕不會有什麼禍根了。你啊,和皇帝兄長一樣,死腦筋。」

  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可還是把孟統領聽出了一額頭汗水來,他一面用手擦頭上的汗一面回道:「王爺,是四殿下身邊的總管太監找到的。」

  不敢說得太多,但是卻答了康王所有的問話。

  康王的眉頭一皺,目光掃過去就看到了秦公公:「還讓他人模狗樣的站著?去,本王賞了他十個耳光,讓他自己打,一會兒完事本王會親自驗的,他如果不能體會本王疼惜他的心,本王到時候定會再多多的厚賞於他。」

  他很不痛快,因為皇帝死的時候,他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在他的相助、他二哥最後推了一把的情形,讓太子在靈前順利即位——他是不知道京城內外的兵馬,那時除了太子之外誰也調動不了,想著能讓父王安安心心去皇陵就寢,沒有想到今天就有人跳了出來。在康王看來,你就是鬧也要等老父下葬後吧?真是大大的不孝。

  可是粗枝大葉的康王卻沒有去細想,如果先帝入土為安後,那他的兄弟們再鬧騰不就是找死嗎?而且那個時候再鬧也太晚了,為了那把天下最大的椅子,什麼孝道不孝道的當然是被扔到了九天雲外。

  倒是太后因為經歷過,所以心傷兒子之死卻並沒有意外,如果此時沒有人折騰倒還真是奇怪了。

  魏統領看看秦公公點頭:「遵王命。」

  他很樂意啊,反正到時候就算皇帝和太后問罪,也有康王頂著。

  康王拍拍魏統領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是個好樣的,改天我向皇帝請求把你要來,我們天天去打個獵什麼的,不比悶在這宮裡強?去吧,回頭我再找你,給你留了些好東西呢。如果不是父皇大行,早就給你了。」

  他緊走了幾步跟上去,行到五皇子身邊時,他咧咧嘴:「父皇八成會想你,因為你不在靈棚的時日太久了,小心今天晚上父皇找你聊天。」說完也不看五皇子的臉,自追上四皇子走到了他前面,站到了福王的身後。

  福王回頭看看他,再看看那邊自己掌嘴的秦公公,瞪康王一眼目光又落到御書房的廊前:那裡立著的人正是紅鸞。

  御書房裡現在只有兩個人,是太后和皇帝。誰也不知道那祖孫二人進了御書房,為什麼不立時叫大臣和皇子們進去,這個時候,他們有什麼好談的?

  終於紅鸞抬起頭來:「太后有旨,請各位殿下、閣老們覲見。」

  由福王帶領眾人魚貫進入御書房,在經過紅鸞身邊時福王垂下的寬袖中落下一個小物件,正正就落在了紅鸞的腳下,因為眾人的心思都在御書房內,或是在五皇子的手上,沒有人注意到福王的小動作。

  人都進去後,紅鸞又把太后傳六部尚書的話吩咐下去,才看向落在腳面又彈跳到腳邊、被隱在群中的小東西:原來是個打著精緻絡子的玉環,就算加上絡子東西也不大。

  她沒有撿起來,這個時候不是自己的東西不碰要好得多,天知道福王是在打什麼注意,她用腳輕輕地撥了撥玉環,使它滾到了自己腳後。

  御書房裡。太后和皇帝正襟危坐,正在議遺詔之事。閣老們依然堅持由皇帝自己打開遺詔看就可以,而康王附和、福王沒有說話。

  四皇子顯然不同意只是並沒有說出口來,只是說如此對先皇不敬云云,五皇子沉默,六皇子、七皇子半懂不懂,左右看看他們母妃不在根本不知道拿什麼主意為好。

  而更小的皇子們根本不懂在吵些什麼,陪靈又極為辛苦此時只想能回去洗個澡睡覺,對於坐在這裡爭什麼先皇遺詔宣還是不宣,生出極大的不滿來,不時就有人偷偷打個哈欠。

  六部的尚書們到了,他們聽完之後大眼瞪小眼,不明白先帝這是什麼意思:你不打算傳位於太子就廢了他啊,你臨死的時候廢也來得及啊,你打算傳位於太子,還留下遺詔做什麼?這不明擺著給大夥兒找事嘛。

  現在,要怎麼做才好?遺詔按理說還是按禮說,都應該宣的,可是宣完是是另外傳位於其他皇子,豈不是讓他們這些大臣左右為難:你擁護哪個好?

  現在已經有皇帝啊!不宣吧,對先帝又有不敬,且六個人的心思不像閣老們那麼單純,自然意見就不統一了。

  兵部尚書斬釘截鐵:「先皇傳位於皇上,現在的遺詔當然是給皇上的,當然不必宣於臣下等人知道。」

  他是原本的太子一黨。禮部尚書有些遲疑:「依禮法而言……請太后明示。」

  他倒是誰也不想得罪。工部尚書很不耐煩,認為此事要多無聊就有多無聊:「現在國有君,先帝遺詔是國事自然也由皇上決定,如果皇家私事,皇上是先帝長子也應全權處置。皇上,陰雨不斷此事押後再議也成,先帝的陵寢已經沒有問題。」

  他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秋天了,夏天決過堤的大江大河現在正是要好好治理的時候,而且田地水利等等一腦門子的官司:哪一件不比現在什麼遺詔要緊?可是先帝一日不進陵寢他就一日不能奏事——對他來說,有個皇帝只要不昏庸就成。

  接著戶部尚書開口,他和禮部尚書意見一樣,不過話說的還要明白些,吏部尚書看看刑部尚書,也站到戶部尚書那邊,至於刑部尚書卻是和兵部尚書言辭一致。

  皇帝聽著六部尚書爭論,抬手壓了壓:「你們出去問問百官的意見,擬個名單呈於朕吧,朕剛即位,此時朕真的很為難啊,不如就依臣民之見,免得他日有人對朕非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