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農婦》第52章
52.

  清晨,院裏頭大棗樹上,棲息不少鳥雀,嘰嘰喳喳愉快鳴叫著,將農家小院襯托的生機勃勃,隔著不遠的河岸邊,不時傳來少女或是村婦清唱山歌嬉鬧聲。

  劉怡身子動了動,眼睫輕顫了下,右手搭在小腹上,輕輕揉動幾下,聽著外頭傳來徐二郎吆喝雞鴨的聲音,平靜恬淡的鄉野生活,劉怡嘴角噙著淺笑,起身攏著衣襟,靠著床頭,呵了口氣緩緩起身。

  隨意挽了個發髻,笑著從徐二郎手上接過柳枝,咬了口開始漱口,徐二郎已經將飯菜做好了,端了魚湯進屋,“媳婦醒來了,我煮了新鮮的魚湯,特地用姜去了腥味,多喝些,娘說這個喝了對身體好。”

  徐二郎面容柔和,將微熱的魚湯放到劉怡手上,示意她多喝些,這幾天忙著耕地,還有去溝渠分水,溝渠的水是下河村大夥挖通的,每年開春時,各家各戶分水的時間是固定的,所以每到分水的時候,就得去溝渠等著,時間一到下一家就會過來。

  因這個規矩,下河村極少遇上幹旱,莊稼收成都很不錯。  

  “二郎你做的魚湯真好喝,這湯奶白散發著清甜香味,看起來就很好喝。” 劉怡接過魚湯,問了問,真的沒聞到什麼魚腥味,反倒帶著淡淡清甜香味,驚喜喝了一口,味道很不錯,完全沒有魚腥味。

  “喜歡就多喝點,今早我特意趕去大河邊買的,這魚新鮮著。”徐二郎笑著,硬朗的面龐流露著欣喜,他一大早就去了大河邊,忙著耕地,沒去大河邊捕魚,便打定主意去大河邊買了條新鮮魚回來,給劉怡煮魚湯,特意問了萬福樓王掌櫃怎麼除去魚湯的魚腥味。

  王掌櫃原本不樂意說,沒辦法徐二郎纏了萬福樓的老廚子,問了老半天,後來得知徐二郎是想煮魚湯給他媳婦喝,想了下也就同意了,不過囑咐讓徐二郎不能把方子泄露出去,還讓徐二郎立了字據,這才放徐二郎離開。

  劉怡皺起眉頭,看著二郎眼下的黑眼圈,“二郎你身子受得住,我隨便吃些東西就可以了,不用那麼麻煩,你忙活地裏的活,還得回來伺候我,老黃叔也說了我身子穩了,家務活這些事你留著我來做就行了。”

  知道二郎心疼她,可看著徐二郎有些消瘦的臉,心裏有些不自在,這樣被一個人全身心照顧著,真的很開心,她也想為二郎做些什麼?不想看著二郎一個人那麼累。

  “沒事,今天不用下地,等下我進屋睡一覺就好,今天鎮上準備山歌大會,附近不少村的人也來了,媳婦今年是在家還是?”徐二郎擔心看著劉怡的肚子,然,山歌大會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他也舍不得讓媳婦一個人留在村裏。

  “哎呀!你不說我都忘了,今天是山歌大會的日子,鎮上今年有沒有準備山歌擂臺賽?”劉怡猛的想起,今天是澧縣最有名的山歌日,往年澧縣都會在這一天,舉行大型的山歌大會,搭建山歌擂臺,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能上臺鬥歌。

  去年,山歌王的稱號落到了十八裏坡一個叫做巧姐兒的農家女子身上。

  山歌大會是大日子,下河村不少人大早就起來忙活,準備今年參加擂臺的人數,待會村長要提前去鎮上,把單子交給山歌大會擂臺賽那邊,好編排名單。山歌大會分單人鬥歌,不同村子的混合鬥歌,男女情歌鬥唱,每年最火爆的就是男女情歌鬥唱,畢竟年輕熱情的小夥子小姑娘們,難得沒人阻攔,一起歡歌跳舞。

  吃了早飯,二郎進屋躺著打算瞇一下,待會跟村裏大夥一起去澧縣。

  劉怡閑著沒事,便拿著針線想著給徐二郎和小狗子做幾件衣裳,肚子裏的孩子不知是男是女,不過劉怡想著左右無事,小孩子的衣裳她不怎麼會做,等會問問小周氏他們。

  “二郎家的在家嗎?”鄭氏在外邊吆喝著。

  “在了,李嫂子有啥事嗎?”劉怡起身,將院門打開,讓鄭氏進門。

  “村裏準備山歌大會,大夥都在村長家,你要不要跟我過去瞧瞧熱鬧,老黃叔不是說你身子穩了嗎?我看你這段時間都在自家院裏頭閑著,怕是別把人給憋壞了,這有了身子的人,可不是多想那麼有的沒的,就得多走動,日後這孩子才好生。”鄭氏拉著劉怡的手,一路嘮叨進了堂屋,劉怡拿了些酥糖,放在桌子上,和鄭氏聊了起來。

  “今年村裏都有誰去參加山歌大會?”劉怡問著,這些天她一直沒出門,村裏準備山歌大會的事,她沒聽到什麼消息,看著她不大舒服,小周氏每次都是坐一會就走了,村裏頭的八卦也沒說起,只是囑咐劉怡自個註意著身子。

  徐母,這段時間來的很頻繁,每天都會過來坐一會,叮囑劉怡小心身子,別碰著肚子。

  “很多人,咱隔壁易家三丫頭也報了名,易家的讓我過去給她撐撐場子,我家那口子也想參加,被我說了一頓,不服氣,說是去村長家報了名,憑他本事遲早拿山歌王,也不瞧瞧他那樣,別說山歌王,上臺雙腿不打顫就算是有本事了。”鄭氏笑著,打趣說著李二傻。

  李二傻沒別的愛好,卻喜歡唱山歌,偏偏五音不全,每次一開口就開始走調。沒少讓人笑話,鬧笑話的次數多了,就連附近其他村子,都知道下河村李二傻五音不全,還喜歡唱山歌,每次山歌大會都要插上一腳。

  “哈哈……”聽了鄭氏這話,劉怡忍不住笑了起來。

  前幾年,劉怡鬧不明白,為啥李二傻一上去,整個村裏的人都出聲大笑,後來聽徐二郎這一說,才算明白過來,不過李二傻倒還真是有勇氣,這麼多年過去,依舊面不改色,每年山歌大會都會參加。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劉怡進屋叫醒徐二郎,跟著鄭氏去了村長家。

  村長家院子很大,這會已經有不少人站在院裏,院子裏頭擺放了十幾張桌子,坐滿了人,牛嫂子眼尖,看著鄭氏牽著劉怡的手進了院子,就上前喚過劉怡,讓她們進了西屋,院子裏頭來了不少人,人來人往了一個不好就會踩到人。

  “二郎家的你來了,來,去西屋坐,院子裏頭人多,別擠壞了身子。”牛嫂子樂呵跟周圍鄉親打著招呼,拉著劉怡的手邊說邊朝西屋走去。

  農村人都沒什麼講究,男女坐一桌,也沒人說閑話,大多都是一家子做一塊,要不就是親近的坐一起,徐二郎剛進院子,就被人給拉走了,說是去幫把手做事,劉怡跟著牛嫂子進了西屋,鄭氏跟著劉怡一起,楊二嫂子見著她們,也跟了上來。

  小周氏讓柱子帶著囡囡,也進了西屋,西屋裏頭擠了不少人,劉怡坐在炕上,下邊是鄭氏她們,靠邊的窗口是可以打開的,聽著外面傳來的嬉鬧聲,劉怡抿著嘴角忍不住笑了起來,眾人閑聊時,不時插一句,都是些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事,不過劉怡聽得很有趣。

  聽著楊二嫂子說起王氏,劉怡好奇問了句,“胡老三家的還沒回來?”

  “沒回,老胡家這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老王家那邊把胡老三家的接了回去,壓根就沒搭理過老胡家,聽人說老王家那邊,給胡老三家的又尋了門親事,好著了,哪還記得窮酸的老胡家?”楊二嫂子嘲笑說著。

  那會,柳氏趾高氣昂把王氏趕回了老王家,還放話說讓胡老三準備休書,老胡家的人是瞎了眼,才會娶這麼個惡婦進門,那話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說什麼東子是老胡家的種,不讓王氏帶回老王家。

  事到如今後悔了吧!眼看著王氏攀上高枝,壓根就沒想過回頭,老胡家急了,隔三差五鬧去老王家,想把王氏給接回來,老胡家這家境怕是沒人會願意嫁進他們家,再說胡老三那德行,誰家瞎了眼會把女兒嫁去他們家。

  “老王家咋就這麼快就給她找了門親事?”劉怡大吃一驚,老胡家這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把王氏趕回娘家,不過是想好好教訓王氏一頓,柳氏是個急性子,見著胡老三無緣無故在徐家挨了一頓揍,心裏火氣哪那麼容易消下去,便想借這由頭,尋王氏一頓晦氣。

  沒想卻中了老王家那邊的圈套,估摸這些年老王家早就對老胡家生了不滿,早就想讓王氏和離,可攤上胡老三這麼個不著調的主,老王家只得忍著,免得鬧出大事。好不容易老胡家松了口,把王氏趕回娘家,胡老三那邊又寫了休書,老王家立馬就給王氏敲定了另一門親事,斷了老胡家這層關系。

  “誰知道,估計胡老三家的早就想和離了,不然老王家哪會這麼快就給她尋了親事。”鄭氏不屑道,王氏瞧著就不是個好的,不過老胡家這算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

  “東子咋辦?”  

  “能咋辦,老胡家那天不是指著王氏的臉,說東子是老胡家的種,不準王氏帶他走。這會王氏巴不得東子跟著胡老三。”  

  “就是。”  

  劉怡輕嘆口氣,依稀還記得那日在村裏,遇上王氏,王氏心高氣傲指著她譏諷大罵,沒想三年過去,王氏性子大變,除了哭還是哭,或許這也算是王氏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畢竟攤上胡老三那種丈夫,日子怎麼都不好過!

  想著徐大郎離開下河村也有兩天了,不知道有沒有尋到曾曉娥,周氏在得知徐大郎去外縣尋人,氣得在徐家院子門前,破口大罵,徐大郎沒良心……罵著罵著哭了起來,哭的很委屈,劉怡卻是搖了搖頭。

  周氏若一心悔改,三年時間能做很多事,可惜周氏什麼都沒做,仗著是徐福他們的娘,沒少在徐家拿東西,長此以往再多感情都會被磨滅,連帶家裏幾個孩子都不待見她,總說徐大郎虧待她,她又何曾為徐大郎做過什麼?什麼都只想著周家,想著她自己,從沒為別人想過,怪不得徐大郎就算不娶,也不願讓周氏再踏進徐家大門。

  這三年,徐母也看清了周氏的脾性,明明被休離了,老往徐家跑,看著順眼的東西直接伸手拿,拿了還不算,還要破口大罵,什麼這些東西都是她這麼年,辛辛苦苦為徐家掙得,一兩次沒什麼?次數多了,連徐福他們看見周氏,都裝作沒看見,老遠看見周氏的身影,就把院門上了栓。

  比起周氏,王氏倒是聰明得多,不僅算計了老胡家,連帶徐家也被算計了!  

  瞇起眼,懶懶趴在窗口,和煦的春風拂面而過,陽光斑斑點點灑在院子每一處,護著自己的幸福,有人疼有人愛,真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