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第162章
《明》第三卷國難第十二章英雄(四)

 每個人都曾經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豪情鬥志,無論這份願望最後實現與否,待

到年老時,歷盡滄桑後,想想自己年青時代的夢想,總能對自己笑笑。儘管,有

時這份笑容有些黯然。

 郭璞當年的夢想是做個負責任的好官,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曹振

當年的夢想是讓大明帝國有一個人人能受到保護的律法,像他師父那樣的人可以

自由自在的活著,不會因為才華橫溢而被殺。而武安國的夢想,卻是所有中國人,

可以彼此稱一聲兄弟。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眾人走到目前這般,卻全是被命運推

著,未必是他們情願。

 那些人,那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連神態動作都如此生動而真實。

 方鳴謙帶領著舊部,浩浩蕩蕩逆流而上。在他的旗艦之後,跟著四十多艘巨

大的戰艦,片片白帆遮斷兩岸。當年帶著艦隊偷襲倭寇老巢,他也是這樣迎著風

站在船頭。

 方鳴謙的夢想是讓倭寇的船永遠滾回老家去。當年他給朱元璋的萬言平倭策

中明確闡述了解決倭患的辦法和自己的志向。

 當年太子朱標跨海東征,方鳴謙所帶分利用職務之便,打的是最關鍵的一仗,

幾乎整個大明艦隊都圍繞他在行動。

 “鳴謙,倭寇船又出海了,難道你真的希望昔日那些沒死在倭寇的炮火下的

好兄弟,死在你的炮火下麼?”

 前幾日,周無憂的問話還在他耳邊迴響。甲板上。士兵們忙碌的調整著風帆

角度,根據幾向和水流速度變化,保持整個艦隊的隊形。整支艦隊靜悄悄的,仿

佛是在進行一次長途拉練。江面上,幾艘漁船看到戰艦,遠遠的避開去。駕船的

漁夫滿眼迷茫。困惑的想:很久沒看見艦隊在江面上賓士了,大明水師不是被曹

大人帶走了麼,咋這麼快就恢復了實力?

 突然,有人注意到了戰艦主桅杆上飄蕩的軍旗,面孔瞬間變色。有人欣喜,

有人驚慌,更多的漁夫站直身軀,向那面烈焰鳳凰旗幟施以注目禮。

 沒有人騷動,也沒有人傻到這個時候去給京城報信。漁船速度快不過戰艦。

況且報了信,也沒有用。沿江那麼多炮臺,到現在為止還沒開過一炮。軍隊都沒

了戰鬥的心思,小老百姓何必為那個只會徵稅的朝廷操心呢。

 將主航道讓開。漁船靠近江邊,該下網的繼續下網,該收工的揚帆收工。仿

佛江面上那些逆流而上的戰艦本來就該存在。如今,它們只是遊子歸家而已。

 “那個建文朝廷,真值得你犧牲整個華夏的利益去維護他麼?”

 “況且,你又能維護他幾天。難道你以為耿柄文帶領的那幾十萬缺糧少彈的

討逆軍,真能抵擋得了燕王和武侯聯手一擊麼?”

 周無憂的問話,字字敲打在方鳴謙心頭。當天二人一番爭執。最後的議論焦

點從舉不舉義旗,慢慢轉向了允文的安危。

 “允文怎麼辦,難道咱們就眼看著先皇陛下的骨肉倒在屠刀下。自古帝位之

爭,無憂,你也知道其中的殘忍。”方鳴謙心事重得,他徹底迷茫了。

 無論怎樣努力。他保不住建文小朝廷,對這點他認識得很清楚。無論兵力。

士氣和後勤補給,討逆軍都沒有優勢。至於軍事指揮。北方的林風火、朱能、張

玉等人都是公認的名將,更何況現在多了一個擅長戰略謀劃的武安國統一調度。

但就此放棄,方鳴謙又覺得對不起朱標。古來帝位爭奪。失敗者從沒人能逃脫死

亡的命運。

 “曹大人也不想讓允文死,承諾……”周無憂從懷中拿出一幅小小的地圖,

交到方鳴謙手裡。

 方鳴謙接過地圖,先是楞了楞,待看清了上面的標記和位置,搖搖頭。還了

周無憂一聲苦笑,淒涼,卻如釋重負。

 方鳴謙忠於朱標,但他也相信武安國。近三十年來。武安國的承諾的事,從

來沒反悔過。按武安國的建議,與其讓南北再拼個你死我活,不如採取果斷措施。

結果這場已經沒有任何懸念的內戰。

 武安國答應,在戰爭後,將保證朝中大臣們的生命安全,並妥善的安排朱允

文的歸宿。所以方孝儒決定舉義。重歸大明水師。並且帶著大明水師去做一件他

認為正確的事。狼山,許浦、沙洲,繼長江口各要塞起義後,沿江要塞一一起義。

 江陰,長江在這裡分為南北兩路。兩路之間是靖江島。南北兩岸和島上的炮

台群將這裡隔成一個巨大的堡壘。一門門得炮從堡壘上探出頭來。黑漆漆的炮口

直指江面。

 這裡是長江的第二道防線。老將秦漢楓看著江面,無力的放下了望遠鏡。江

面上的戰艦他都很熟悉。當先的是方鳴謙的旗艦破浪號。而在中央艦隊中,那艘

高挑著烈焰鳳凰旗幟的,是曾經攻破倭寇老巢的功勳戰艦,定遠。它是水師的精

神象徵,數年前已經退役。今天站在這艘旗艦上的人,不用問,肯定是水師主將。

 “向定遠艦開炮,將他擊沉在長江裡?”秦漢楓握著面前的欄杆,手心裡滿

是汗水。

 “砰。”靖江要塞上騰起一個巨大的焰火,緊接著,北岸的定江要塞也有焰

火升空。是請示信號,將士們在向主將秦漢楓詢問,是否向“敵人”開火。

 無數雙眼睛看向秦漢楓,老將軍長歎一聲,摘下了頭盔,花白的頭髮在風中

飛舞。“降旗,請降。”一聲幾乎不可聞的命令從秦漢楓口中說出,蹣跚著。老

將走向自己的指揮部。一瞬間,仿佛老去了二十年。

 “噢。”江陰要塞中響起一陣歡呼,幾個不做抵抗的號炮接二連三被打了出

去,要塞的標誌旗快速從旗杆上滑落,大明日月旗幟卻依然在風中飄舞。巨大的

射擊聲在兩岸響起。不知道是哪個將官擅自做主,居然為艦隊打響了禮炮。

 難道我做對了麼?秦漢楓茫然的回過頭。看見炮臺上的守軍興高采烈,神情

居然比打了勝仗還輕鬆。

 難道我都做錯了麼,建文皇帝朱允文放下沿江各地的告急文書。無力的將身

體支撐在禦書案上。

 方鳴謙在吳淞口率邊防艦隊易幟,曹振和武安國帶領水師逆流而上,沿岸要

塞官兵不願內戰,在方鳴謙的勸說下紛紛易幟。數日內,越過江陰,揚中,力克

網中要塞。馬上就要殺到京城邊上。而庭議中。朝中大臣們卻拿不出半點應付主

意。黃子澄嚷嚷著要廷都。方孝儒則勸自己身死社稷。好不容易問到了李景隆,

這個傢伙卻讓自己下旨調耿柄文火速揮師勤王。

 那耶柄文的討逆軍駐紮在山東一線,若想回師,非但路上來不及,即使到了

長江邊上,沿途躲過了朱棣所部的截殺。也沒有戰艦敢在曹振面前大搖大罷的運

送士兵渡江。至於黃子澄的那個遷都主意,更是一個餿點子。如今朝廷控制的地

方只剩下巴掌大一塊兒。在京城,好歹還有一水三山作為屏障,遷了都,幾天只

內就得被人破城滅國。

 前來早朝的臣子不多。陽光透過窗子將人影打在地板上。稀稀落落,顯得金

殿愈發空曠。安泰、建文兩朝,高薪養士二十多年。大難臨頭,卻沒有幾個人真

正願意為它出力。

 平素與建文皇帝相得多,多是方孝儒舉薦的文人,其中亦有兩三個堅貞者,

誓與朝廷共存亡。但他們卻挽狂瀾與即倒的能力。只會呆呆的站著,偶爾擦擦昏

黃的眼角,抹去兩滴愁淚。方孝儒大人倒是依舊慷慨激昂,可惜,除了說一些慷

慨激揚的話外,他同樣什麼都不會做。

 看來只有身死社稷了,應了方孝儒這張烏鴉嘴。朱允文笑了笑,目光有些淒

涼。自己與方孝儒、黃子澄等精英交往了這麼多年,本以為其中會有一兩個國之

干城。誰知道都是些光會給別人挑毛病,自己幹啥啥不靈的主兒。還是常茂的後

人說得好,這些自詡的精英,只有在撈好處時才附和他們身份。到需要他們承擔

責任或做實際事情時,見識和膽量連不識字的村夫都不如。

 “萬歲,依臣之見,不如議各。”終於有個肯承擔責任的人站了出來。大聲

說了出了心中所想。眾大臣抬頭一看,卻是禁軍中的武將高巍,一個四品小官兒。

 到這個時候,建文皇帝也顧不上他職位低微,點點頭,和顏悅色的問道:

“依卿之見,朕空間要怎樣容忍,各地聯軍方才肯罷兵呢?”

 “這,這,臣,臣本武職,具體議和之事,陛下還得問各位大人。”高巍支

吾了兩聲,紅著臉說不出所以來。階前諸臣面面相覷,誰也不肯先開口。燕王和

武安國的勢力已經遠遠大過了朝廷,想平息這場戰火,恐怕只有皇帝退位,雙方

才能達成協議。可今天,這話要是說出來。誰說誰掉腦袋。眼前這個高巍未必真

的不知道,就是不肯說而已。

 金殿裡的場面有些冷,完全不是當年剛剛開戰時,眾臣踴躍,指點江山的樣

子。有人偷偷的用眼睛的餘光看建文的臉色,盼望他自己說出退位的話來。免去

大夥的麻煩。跟著皇帝降了叛賊,不能算不忠。況且到了燕王那邊,憑藉這些人

的鑽營本來。過上幾年,累官依然不失洲郡。

 “諸位愛卿,你們看,朕如何做,才能使得曹賊罷兵呢。”朱允文笑了笑,

示意高巍退下。他能承受的底限是放棄對各地的控制,朝廷只保留目前所佔領之

地和諸侯共主稱呼,就像東周後期的王室。偏偏這些話他自己不能說,而諸臣沒

一個知心的。黃子澄,方孝儒那僵硬的腦袋。打死也想不到這層。

 “萬歲,龍潭急報。”門口值守的侍衛跑進來。慌慌張張的彙報。諸位大臣

吃了一驚,金殿內立刻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戰亂時刻,顧不上太多規矩了。

如今城內一日三驚,隨便哪個信,帶來的都不是好消息。特別是沿江各地。他們

帶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要命。

 “念”朱允文揮揮手,大聲吩咐,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壞消息多一個不多,

少一個不少。

 “龍潭要塞失守,守將胡興陣亡。賊船已過儀真,兩日內必達江浦。”御前

侍衛打開加急公文,緊張的念道,還沒念完,只聽咕咚,咕咚兩聲,禮部侍郎王

崇德和戶部侍郎韓貴池雙雙昏了過去。

 “來人,扶兩位大人下去休息。”事到如今,朱允文反而看開了,掃視一眼

眾人,自己將議和的條件提了出來。“朕以為,如今賊兵了,掃視一眼眾人,自

己將議和的條件提了出來,朕以為,如今賊兵勢大。不如暫且示弱。朕擬下詔罪

己,應諸侯自治之請,至於朝廷,只留京畿諸地以奉宗廟,諸卿意下如何??”

 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靜,稀稀落落的朝堂上,大臣們低著頭,誰也不肯率先表

示支持,黃子澄楞了楞,向前走了幾步,看樣子要反對。但想了想,又退回了他

自己的本來位置。方孝儒兩眼赤紅,歎了口氣,也不再多說什麼。過了片刻,駙

馬李琪出班施禮。低聲奏道:“萬歲,臣,臣恐怕武安國和曹振此番前來。志不

在此。”

 “除此以外,朕還能怎麼辦,總不能將整個江山都拱手讓人。”朱允文揮手,

重重的拍了下禦案,打斷了李琪的話。

 自討苦吃吧,翰林院編修楊士奇看看李琪,肚子裡暗笑對方到現在還想給建

文皇帝尋找一條出路。如果數月前。朱允文肯聽從李琪的建議,放棄那些不切實

際的幻想,老老實實的立憲改革。危機應該不會來得這麼快,甚至,朱棣連號令

各路諸侯的機會都沒有。可惜,當初建文皇帝對黃子澄的驅虎吞狼之計抱著厚望,

根本不顧當時的實際形勢。而眼下,縱使朱允文答應立憲,有誰還會相信他的承

諾。民心可欺。但只能欺騙一次。當一個朝廷失去信譽後,他的所有承諾都會被

絕望的百姓看做花招,拒絕再信。哪怕,這次朝廷真的沒有惡意。

 楊士奇沒心思聽李琪和諸位大臣們對議和條款的爭議,這個爭論註定沒有結

果。他的眼睛偷偷看向窗外。已經是盛夏,梧桐樹的葉子已經在陽光的照射下變

成了深綠色,不斷有生了蟲的枯葉落下來。在樹根邊陷入泥土。當這些落葉在泥

溝裡腐爛後,就會成為大樹的養料。而那棵大樹,也因為擺脫了病痛而顯得生機

勃勃。

 “既然如此,臣願意去叛軍那裡斡旋,勸其體諒陛下寬宏之心。”駙馬李琪

低下頭,不再多費唇舌。

 “去吧,明日朕親自給你送行。若賊軍還有什麼額外要求。愛卿儘管虛與委

蛇。”建文皇帝輕歎一聲,話語中帶出些不甘心。如果能暫緩曹振和武安國的進

攻,也許還可以使用別的方法尋找出路吧。帶著些僥倖的想法。朱允文把心思又

放到了權謀方面。自幼的權謀教育給了他太多的影響。安泰皇帝手把手教導他如

何使用權謀,從來沒來得及告訴他,如果形勢已經無法挽回,再不顧一切去玩權

謀,只會給人留下笑柄。

 站在武將行列的徐輝祖抬起頭,快速看了李琪一眼。隨即,又回到低頭耷拉

腦袋的沉思狀態。就在這個時候,御前侍講大博士方孝儒站了出來。大聲啟奏道

:“萬歲,逆賊在水師素有聲望,沿江堡壘皆負君恩。依臣之見,李大人前去議

和的同時,沿江防務,需要重新部屬。”

 李琪和武安國私交甚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如果他以議和之名,暗中勾結

叛軍,京城更就沒有堅守的希望了。和方孝儒交好的幾個大臣聽出了弦外之音,

精神猛然一振,跟著站了出來。同心協力聲討沿江要塞水師的不忠。有人趁機提

議,將陣前投敵的將士家屬抓起來處以嚴刑。

 這些議論,朱允文聽著很頭疼。臉色漸漸發青,按耐了幾次,方才壓住了拂

袖而去的心思。末了,依眾人之言將京城防務交給了打了敗仗待罪在家的李景隆

和谷王朱穗。這兩個人雖然是一個在北平城外縷戰縷敗,一個尚未接戰就潰逃千

裡,好歹都是皇帝自家人。不用懷疑他們的忠誠。至於那些與武安國和曹振有牽

連的將領,朝廷下了一道旨意,要他們即日起退出軍隊,回家靜養。

 地方越打越小,公務自然也少了很多。一干大臣又議了幾個其他無關緊要的

事情,廷議草草的結束了。方孝儒冷冷的看了徐輝祖和駙馬李琪一眼,高昂著頭

向外走。仿佛又失敗了一次未遂的陰謀,為朝廷立下了不世功勞。

 駙馬李琪無奈的搖搖頭,不與這個剛愎的書生一般見識。

 “走吧,我們,”徐輝祖歎了口氣,拉著李琪走向馬車。原京城江防主將楊

振羽對朝廷的忠心固然可疑,但卻是個知兵善戰的名將。換了李景隆和朱穗為統

帥帶領守軍,已經不需要總參推演,守城之戰結果。徐輝祖心知肚明。

 “走吧。”諸位大臣各懷心事,無精打采出了宮牆,誰也沒注意到。剛剛上

任的京城防備主帥李景隆與岸防大臣朱穗彼此對視的目光,竟然充滿了興奮。

 那,絕對不是武將對戰鬥的渴望。

 九月論壇——絕情手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