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第31章
第二卷大風第十章較量(六)

 較量(六)

 “敲詐,這純屬敲詐。陛下,這手法和沐侯今年兵加西南如出一轍,後生可

畏,後生可畏啊”。李善長喘息著一邊評價一邊搖頭。自己真的老了,未來是年

青人的天下。“陛下,朝中大臣必然會有非議吧”!

 “可不是,如此緊要之事,朕沒敢在朝中公議,只是撿緊要的幾個大臣問了

問,結果聽到的幾乎是一片反對之聲,有人還拿元世祖伐倭失敗之事來驗證天命。

他奶奶的,什麼天命,天命就是他倭寇可以到中原打劫,我中原就不可以其人之

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此天命,也太不公平”!朱元璋有些忿忿不平,大臣們見識

短淺,幾個閣老尸位素餐,李善長生病的日子,實在把自己累壞了。

 “有些人啊,書是沒少讀,但也讀愚了,一味糾纏于道義,看不到這裡邊對

國家好處,嘿……”李善長把自己的後半句話吞了回去。

 “嘿嘿,他們怎麼會看不到,他們是心思不在這上面。這些人,如果處理國

家之事時可以像他們為私人謀利時一樣放棄表面文章,我大明何愁不號令天下”!

朱元璋想起李祺奏摺裡關於河南吏治的描述,心裡就覺得鬱悶,臉色漸漸難看。

 “萬歲臉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太勞累了”。李善長小心地把話題引開,自

古黃河清易官清難,朱元璋對付貪官的唯一辦法就是殺,可是貪官卻越殺越多。

李善長希望除了殺戮外,還有別的解決辦法。

 “你不在,朕每天兩百多個摺子要看,能不累麼,你還是給朕快些好起來,

什麼時候有人能替你為朕分憂了,什麼時候朕准你的假”!朱元璋知道今天不能

太累著李善長,笑著命令。

 李善長苦笑著搖搖頭,“謝陛下厚愛,臣若是這次能起來,定當粉身碎骨回

報陛下。可惜,唉……”。仿佛要發洩全部鬱悶般長歎一聲,接著說道,“陛下,

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言也哀。臣年近七十,也算高夀。此

時歸去,並無太多遺憾。只是臣有一事,希望陛下能斟酌,否則,臣,臣實在放

心不下”。

 “善長有話請講,別這麼喪氣”!朱元璋知道李善長說的一定是非常重大之

事,向前拉了拉椅子,危襟正坐。

 “唉,此事也是微臣之過,當年江山初定之時,陛下委臣以重任,大明典章

制度,皆經臣之手。臣當年自負有些才華,參閱唐、宋、元諸朝典章,本以為可

以讓自此陛下高枕無憂,誰知越到後來,臣發現制度疏漏越多。前些年相權太重,

已經讓陛下費了很多心思。如今廢中書省,罷丞相,去了些弊端,但新的弊端又

生,讓陛下如此操勞,每天都不能睡個完整覺,臣每念及此,心中著實不安”!

 “善長不必自責,善長所訂制度,已是古來最佳,人非聖賢,考慮不周之處

再所難免,你我君臣有的是功夫,一點點修補便是”!

 李善長又長歎了口氣,“陛下,臣如果身子骨還硬朗,當然願意為陛下修補

這些疏漏,怎奈老天不願意再給臣機會。說實話,看著萬歲每天披閱二百餘份奏

折,讓臣這訂制度的真的問心有愧。”!

 這是句頂實在不過的實話,在沒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之前,皇帝工作要少得多。

但是,大權旁落對朝廷的危害更大,胡維庸和中書省眾人勾結弄權,連禁軍都有

一部分給他們拉攏過去,險些鬧出謀朝篡位的亂子。想到這,朱元璋也跟著歎了

口氣,輕輕拿起手巾,擦了擦李善長額頭上因為激動而滲出的汗,解釋道:“善

長,當時朕的確委屈了你,朕今天好生後悔。但如果不撤中書省,朝中早晚會大

亂。朕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況且當年若不是太子和燕王星夜回師,改變了

京城力量對比,鹿死誰手都不一定。朕現在想起來,依然心有餘悸。,如今雖然

朕辛苦些,但總好過被人土偶木梗般瞞著”。

 “臣知道,臣亦覺得中書省非撤不可,問題是,臣卻再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更

好為陛下分憂的方法。陛下休要嫌臣多嘴,臣自知時日不多,有些話不說,今後

恐怕再沒機會。”李善長平生第一次不看朱元璋臉色,認真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一天二百多份奏摺,以陛下天縱英才,當然沒有問題。但陛下可曾想過,我

大明二百年後的君主,是否能和陛下一樣盡職盡責。倘若一旦老天不佑,遣一個

懶散的下來,把這二百份奏摺分為一個月來批,則國家會如何,百姓會如何”?

 “這”?朱元璋腦門子呼地竄起一股火來,李善長說的話,他從來沒想過。

這幾年,一心想的是如何保證大權不旁落,想的是如何讓朱家做大明甚至整個世

界的君王,卻沒考慮自己的後人是否和自己一樣盡職。答案非常明顯,除非是自

己打下來的江山,否則古往今來沒有一個皇帝像自己一樣辛苦。李善長所說把一

天的奏摺分為一個月來批還算給自己留了顏面,參照前朝幾個帝王的作為,不把

這二百份奏摺分做半年來批的,已經是少有的勤苦。

 “陛下,目前這個制度,古來歷朝制度,都太依賴於明君和清官,太依賴於

官員的品行。陛下心裡也清楚,那些所謂的君子,大多做的是嘴巴功夫,實際上

做事,聖人教誨不過是他們吸完了百姓血的擦嘴布。更有臉皮厚的,乾脆連擦嘴

布都不要了,明火執仗到百姓家裡去搶。這些貪官,光殺是殺不完的,殺了這個,

明天上任那個說不定貪得更狠,手段更隱蔽。到頭來朝廷把心思都放到了防家賊

上邊,還奢談什麼爭雄天下啊!”

 “這”!朱元璋知道李善長是擔心駙馬李祺巡視河南等地的奏摺上來後,自

己殺戮太重,希望自己能從制度上治本,而不是憑殺戮治標。但是,善長啊善長,

你雖然好心,朕如果不殺上一批,能鎮住這些越來越膽大的貪官嗎?

 “陛下,臣這些日子一直在想,武侯所說官員和國家的責任之事。上次庭議,

武侯站出來要承擔責任,陛下斥退了他。後來讓他巡視北方,也是變相承擔責任

的一種方式。武侯走後,臣一直在想,歷朝歷代,除了英明之主外,有幾人記得

君王對百姓的責任。士大夫千里為官,只為吃穿,有幾個是真心考慮過為百姓分

憂的!自古以來,我華夏子孫都被教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百姓生死安危,

國家是否也該負一點兒責任!碰上萬歲這樣心懷天下的帝王,算是百姓的福分,

若碰到商紂夏桀這般貨色,百姓去找誰訴苦!儒生們說,皇帝不好好幹,老天會

改元厥子,但哪次改朝換代,亡得是一家一姓之江山,哪次不是白骨堆成塔,鮮

血流成了河方才罷手”!

 李善長說得滿頭大汗,朱元璋聽著聽著,額頭上也冒出汗來,從坐位上站起,

來回踱了好幾圈,心頭鬱悶終是無處發洩,勉強坐回來,滿懷希望地問:“善長,

關於此事,你可有良策教我”。

 “陛下,臣如果有良策,就不至於心中不安了”!李善長終於把話說完,心

中擔子一輕,再也支撐不住,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善長,善長”,縱使見慣了生死,朱元璋依然大驚失色,對著外邊喊到

“來人,傳太醫,把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給朕叫來”。

 公主暗中叫來的太醫就候在外邊,聽到皇帝呼喊趕緊進來,匆匆給朱元璋見

了個禮,上前抱住李善長,一邊捋胸口給他順氣,一邊把熬好的參湯灌了下去。

折騰了半晌,李善長臉上又返回些生機,歎了口氣,把頭轉向了牆壁。

 太醫輕輕走到外間,來到在那裡小憩的朱元璋面前跪下,啟奏道:“陛下,

小臣已經盡力了”!

 朱元璋疲憊地擺了擺手,讓他平身,壓低聲音問:“還能堅持多久,能堅持

十來天等陳士泰趕到京城嗎”?

 太醫的喉嚨咕嚕滾了一下,把一口氣硬生生吞回肚子裡。做醫生的最氣不過

患者家屬在自己面前提及其他高手,無奈問話的是皇帝,發做不得,如受了氣的

小媳婦般委屈地回答:“萬歲,臣力及此,太師目前生機已絕,這幾天都是靠千

年人參在吊命,恐怕大羅神仙來了也難讓其熬過後天。趁現在太師還醒著,萬歲

還是宣其家人進來,每人見上一面讓他走得安心吧”!

 李善長一直叮囑公主將其病情瞞著李祺,此時駙馬李祺出巡未歸,李善長的

弟弟全家在遼東受苦,李家近親,如今也只有朱元璋的女兒和她的兩個兒子而已。

朱元璋心裡愈發感到愧疚,打發人去叫女兒和外孫過來,自己又走進了里間,站

在李善長床邊輕聲呼喚:“善長——,善長——”。

 李善長沒再回頭,臉沖著牆,瘦削的脊背挑著絨毯,淒涼地在燭光下抖動。

 “爹”!

 “姥爺”,李善長的兒媳和孫子跪在床頭低聲抽噎。

 看看李善長的刀削般的後背,朱元璋淚眼婆娑,恍然大悟般吩咐:“來人,

擬旨”!

 躲在窗外的大學士邵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爬了進來,把頭伏在地上。雙肩不

住聳動。

 “傳旨給宗人府,賜李家金牌兩塊,只要我大明朝存在一天,李家子孫世襲

俸祿,任何人不得加罪奪之。凡善長子孫,我朝永不得加其死罪……”。

 嗚咽的哭聲從李府傳出,劃破淒涼長夜。

 幾天後,就在長江盡頭的一所殘破的小屋中,原大明海事卿沈斌也走完了人

生最後一程,號稱鐵嘴鋼牙的姑蘇朱二和幾個昔日同僚守在他的床邊,無半句話

可說,只是用手輕輕的撫上他不肯閉合的雙眼。

 海關管理不利,導致大量糧食被走私出口,朝廷罷沈斌以謝天下。隨後氣勢

洶洶前來抄家的官員,在這個大明第一任海關總使,天下第一肥缺家中,僅僅抄

出了三十八兩銀子。沈家被發往雲南前已經傾家蕩產,前年沈斌升官時太子賜給

他的府邸至今還未曾裝修過,除了接待客人必經之處,不露在表面給人看的廊柱

上都有大塊的漆剝落。

 朱二走馬上任,發現沈斌所訂海關策略,皆經過仔細斟酌,連自己這個談判

場中能抓住對手稍縱即逝漏洞的人,每天下了心思千挑萬選都難尋出破綻。大明

的海岸線太長了,二十幾個海關怎麼可能堵住全國的窟窿,天下皆曰沈氏可殺,

有誰明白沈斌這幾年,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對抗著整個大明皇朝的走私犯,對抗

著數千年來的無序和混亂。用一個書生的肩膀拉住一架狂奔的馬車,試圖讓它改

變方向,真的可能嗎?

 每想到沈斌的結局,朱二總是不寒而慄。是以有了閒暇他總跑到沈斌賦閑後

居住的地方,向他請教海關管理的意見。每當此時,沈斌也是傾己所能,坦誠相

告。只有全力思考問題時,人們才能在沈斌身上看到生命的影子。誰都預料到,

終究會有一天這個影子要隨生命歸去。可是,有誰能安慰他,有誰能替他訴說心

中的委屈。

 “咱們出錢讓沈兄入土為安吧,我家境好,在這松江府的西邊,我已經讓人

看好了一塊風景秀麗之所”。朱二擦了擦眼睛,看看沈斌床頭那補滿了補丁的帳

子,心中無限悲傷。

 “葬了吧,沈家親屬還都在雲南,通知他們也來不及,沈兄妻子早喪,又沒

再娶”!一個同僚答應著。

 “我替老爺謝謝大家了”,帳子旁邊,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斂衽施禮,他是

沈斌的妾室,昔日秦淮河上的紅粉知己。

 正商議間,一個漢子大叫著闖進院子,“老爺,大喜,大喜,皇上要複老爺

的職了,皇上下旨,老爺複職,朱老爺去水師另有公幹了”!

 推開門,看著低垂的帳子,漢子手中的報紙無力地飄落到地上。上面有聖旨

的全文,是故舊用快船沿江送過來的,沾滿了汗漬。

 “……查沈斌署理海關,鞠躬盡粹,雖有小過,難掩大功,故官復原職,特

賜寧海子爵位,賜錦緞十匹,紋銀千兩……望奉公體國,勿負朕意……”!

 “老爺……。”婦人撲在沈斌尚溫的遺體上,放聲大哭。

 伴著乍起的秋風,遠處傳來淒涼的琴音,依稀是沈斌當年在秦淮上所做的挽

歌、“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志未死,你看它,姑蘇城頭,子胥恨難平,休道

是,國之干城,到頭來,一縷英魂秋風冷,江海掩悲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