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三國之我乃曹昂》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為了將來

回到將軍府中,曹昂並沒有立刻歇息,也沒有去查典軍師兵衛營,而是歷時找了司馬懿到書房。而隨同司馬懿一同而來的尚還有甘寧在巴陵派人捎回的信函。

  曹昂拿起甘寧的信,看了一眼便丟在桌子上,然後瞅著司馬懿笑道:“興霸兄果然有大將之風,短短時日就將其水賊盡皆說服歸許,八百手下竟無一人不從,真非等閒之人。”

  司馬懿卻搖首道:“懿倒是覺得,這些水賊若是不來,反倒清閒些,將軍打算如何處理這八百水賊?收入府中?八百家丁,休說司空大人,便是天子也少有這般陣仗。編入典京師兵衛?則必溢出兩萬編軍之制,不知將軍心下有何主意?”

  曹昂心中雖有主意,但尚在籌謀之時,且需得稟報曹操方可,故而暫未作答,接著從案上隨意取起一份文卷,一邊細讀,一邊皺眉道:“仲達可知這天下有一醫者名為華佗?”

  司馬懿聞言疑惑道:“華佗?....恕懿見識淺薄,懿在河內並無聽過此人名聲。”曹昂扶頭細思良久,想著日間咳嗽不止的郭嘉,想著自己前世讀的記載郭嘉身體極弱,因而英年早逝的野史,心中一顫,接著輕言道:“那張機這人你知道嗎?字仲景,應是在孝靈皇帝執天下時做過長沙太守。”

  司馬懿聞言疑惑,接著奇道:“此人懿亦不知,將軍若是急尋此人,或可在御史大夫那邊查證,其人既做過長沙太守,當有記載與冊。”曹昂輕舒口氣,接著急忙道:“現在的御史大夫是誰?”

  司馬懿淡淡言道:“自上月長安得定後,輔國將軍伏完因感昔日關中救駕無功,乃上印綬辭爵,天子拜其為中散大夫,並繼公子後為屯騎校尉。司空大人乘此時機又稍該朝置,卓令侍中守光祿勳遷升御史大夫。”

  曹昂聞言一楞,接著道:“現在的御史大夫是郗慮?”司馬懿點頭道:“正是,郗大夫與司空大人交厚,公子若去請他幫忙,當無所礙。”司馬懿說郗慮與曹操交厚,實乃臺面之詞,自郗慮上奏保曹昂為冠軍侯後,許都誰人不知郗慮已屬於曹操麾下,曹昂若是相請幫忙,他又豈敢不從?

  不過令曹昂詫異的是郗慮的遷升,不管怎樣,他這官也升的太快了,這絕對與歷史不符!看來因保曹昂為侯之事,郗慮公然的表明立場,已是讓曹操引為心腹。歷史的洪流雖然大致走向依在,但在不知不覺間已是有了些許的偏差。

  而且,劉協似乎也準備要與曹操爭權了,先是讓伏完以退為進,上獻印綬,辭去了有名無實的輔國將軍,然後在順理成章的接手自曹昂任冠軍侯後,便一直空缺的屯騎校尉,掌管了護衛京師的一支兵馬,而曹操則不甘示弱,立刻以調配名義,借機升遷郗慮為御史大夫。

  表面上看,劉協此次棄了個只是並無軍權的御史大夫,而令伏完接任了屯騎校尉這一軍職,佔有了京師的一支武裝力量,但卻也表現了他太過年輕,不忍躁動的不足。縱然他掌管了屯騎營,也不過區區七百防京師兵眾,相比於執掌防守京師的另外七營的曹操來說,還差了一大截,但卻增加了曹操對他的防範之心,只怕從今往後,曹操會對他限制更甚.....年輕的皇帝終究還是城府不深啊。

  想到“城府”,曹昂隨意的瞅了那位只比皇帝大兩歲的總管一眼,默然片刻,接著起身喊道:“備馬,本將要往郗慮府走一遭。”

  ——————

  “哈哈哈,後將軍駕臨寒舍,令郗慮受寵若驚,受寵若驚啊!”郗慮的府第倒是頗為簡樸,佈置既不浮華,也不奢侈,反倒有一股書香幽靜的美感。

  “郗大夫勿要如此,您如今以身為御史大夫,官位在曹昂之上,且還是曹昂父輩,此番大夫升遷,曹昂身在宛城,未有拜會,近日特來恭賀,還望郗大夫勿怪。”雖然是受曹操之命而為,但當日在朝堂之上,畢竟是郗慮保奏自己為冠軍侯,並與孔融為敵,所以對於此人,曹昂也算是頗有好感的。

  “將軍此言重了。”對於曹昂摯後輩禮,郗慮心中的虛榮心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位大公子近來混的風聲水起,且又身為嫡子,久後必是曹操託付大事之人,郗慮和曹操的五大謀事不同,荀彧,荀攸剛正不二,對與曹操後事不曾多想;程昱俠者脾氣,傲氣頗重,不屑此道:郭嘉浪子心態,且一心只為曹操,目前關注曹昂,也不過是感覺曹昂頗有能耐,是可塑之才,並無他意;賈詡雖眼光獨到,但心思城府極深,防人之心甚重,不到關鍵時刻,此人永遠也不會與曹操的任何一子有所瓜葛。除去庭議朝會,幾乎足不出戶,也不與任何人交友。

  但是,郗慮卻不同,他本是心思縝密之人,眼光深遠,且立志好名之心極重,如曹昂對他只有同僚之禮,他亦不會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親自去結好曹昂,但如今是這大公子主動送上門來,這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走進正廳,二人搭袍跪坐,侍婢奉茶上水,二人接著又互相寒蟬幾句,曹昂方才笑著說道:“大夫,曹昂今日前來,一則恭賀大夫升遷大喜,二則乃是有事請公幫忙。”

  郗慮扶須呵呵笑道:“將軍英才蓋世,不知還會有什麼事用到郗慮?”曹昂微一擺手道:“大夫過譽了,若無大夫,曹昂豈能得冠軍縣侯之封?大夫厚恩,曹昂時刻未曾忘懷,今日此來,乃是請大夫幫忙尋幾個人。”

  “尋人?”郗慮微一疑惑,接著續道:“以大公子今時今日之名望,難道身邊還缺人乎?”曹昂笑道:“世宗孝武皇帝被立為太子時,衛綰被封為太子太傅,其曾有言,令曹昂深以為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欲有所作為,當在於‘得人’!武帝問,匈奴犯我天朝,如何?衛綰言:得人!武帝再問,七國亂後,國家內憂不止,當如何?衛綰言:得人!武帝又問,民間百姓生活凋零,欲求殷實,又當如何?衛綰又言:得人!於是太子不復再問.....大夫可知我意?”

  郗慮聞言訝異道:“將軍之言和司空大人竟如出一撤,欲平天下,欲治天下,其中精要當都在“得人”二字!太祖高皇帝昔時只一亭長,然胸藏大志,善於用人,方可統率群雄,將西楚霸王逼迫于烏江自刎,開我大漢四百年基業,世祖光武皇帝出身稼穡,卻得雲台二十八將跟隨左右,南征北伐,平奸臣王莽,中興漢室基業,是以今日司空大人,惟才是舉,得而盡皆用之,雲集群賢,放可縱橫天下!”

  曹昂笑著點頭,心中暗道這郗慮果然膽大,竟敢把曹操與劉邦,劉秀同言而論,不過他既然當著自己面說想是將自己引為了‘自己人’。隨即笑道:“不錯,不過非是只有文者猛士方才要‘得’,為了將來,百家英才,我等盡當取之。”

  說罷,曹昂隨即將華佗,張機之事告與郗慮,請其帶為調查,郗慮聞言摸著鬍鬚道:“若果如將軍所說,那張機既曾為長沙太守,或有跡可尋,但那華佗,卻是有些難辦,其人未有仕官經歷,人海茫茫,著實不太好尋。”

  曹昂聞言急忙道:“不知大夫可否令人前往江南而尋,聽聞昔日孫策討伐六縣山賊時,其手下將領周泰身受十二處傷,便是為此人所醫。此人對於曹昂與父親可謂非常重要!求大夫務必幫忙!”

  郗慮長歎口氣,額首道:“此等事情將軍居然也知道....也罷,將軍既然開口,郗慮自當幫忙查詢,不過可能會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還請將軍勿要過於著急。”曹昂心懷郭嘉的身體,隨即點頭道:“勞煩大夫了。若有消息,還請大夫幫曹昂將二人尋回。”

  二人接著又閒聊幾句,曹昂便起身告辭,郗慮親自出府相送,待行至府門時,曹昂忽的想起一事,接著轉頭問郗慮道:“在下一時情急,忘卻一人,還請大夫代為調查。”

  郗慮心中暗道這大公子的事還真多,道:“不知又是何人得公子青睞?”曹昂笑著正色道:“我對其人也不太知曉,直知他乃是宛城張繡將軍的授業恩師,喚作童淵,據說是武術名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