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三國之我乃曹昂》第14章
第十三章 父子對論

更新時間:2009-10-29 21:24:18 字數:4510

  一支鶴翎羽箭架在崩的緊緊的鹿皮弓弦之上,鐵齒般的的箭頭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煌人的反光。「嗖」的一聲,便見那支長箭帶著一聲銳利的呼嘯,穿過百餘五十步的距離,正中場邊舵靶上的朱色紅心,白色的羽翎依舊是嗡嗡顫抖不止。

  夏侯淵平穩的放下了手中的雕弓,緩緩的轉過身來,只聽後面的曹昂輕輕的拍手讚道:「好!叔父神箭!」

  日子在平靜和規律中過得很快,轉眼兩月餘時間已過,天氣已屬深春,冬盡而歸的燕雀劃過天空,灑下一聲聲歡快的唧喳之聲。

  這兩個月多的時間,曹昂的本領著實進步了不少,夏侯淵的槍法以快至快,曹昂經過一個月的勤學苦練,目前也算是得了些門道,上戰場的話,自保應當無虞。

  「叔父,你的箭法真好。」曹昂羨慕的看著場地那頭射在舵靶朱心上的翎箭,羨慕的開口道:「叔父,昂兒的弓術與您比真是相差甚遠,不如您教我弓箭之術?」

  夏侯淵聞言樂道:「怎麼?槍術才剛剛通透了些,又要學弓?走路都不會,就想要跑了?」曹昂聽了,心中不由暗自抱怨,但臉上依舊是一副虛心求教的表情,「叔父,咱們今天練什麼?」

  夏侯淵對曹昂的態度頗為滿意:「槍的用法就是那麼幾下,扎、刺、撻、抨、纏、圈、攔、拿、撲、點、撥、挑、舞花,這一個月我已經都教給你了。為將者槍術再強,招式上也是跳不出這些招式。重要的便是力道,速度,以及運用的巧拙熟生而已。從今日起,你我便每日對練過招,從實戰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說罷,夏侯淵從一旁的木架上抽出兩根長棍,衝著曹昂扔過去一根,仰首續道:「來,你可先來攻我!」

  曹昂緊緊的握住手中長棍,雙目肅然淡定的看著夏侯淵道:「叔父,請小心了。」夏侯淵心中暗讚曹昂心細,但面上依舊不屑道:「你若是能傷了我,夏侯淵便拜你為師!」

  曹昂聞言也不生氣,只是善意的微微一笑,卻突然大步邁出,手中長棍直刺夏侯淵心口。夏侯淵心中暗讚,不錯!兵不厭乍,武道亦是如此。只是,目前二人相差依舊太大,只見夏侯淵手腕一擺,架住曹昂來路,接著瞬息後發先行,棍尖輕點,紮在曹昂的手背之上。曹昂虎口一麻,手中棍立時跌落塵埃。

  夏侯淵收棍矗立道:「適才你出手之機,確實選的不錯。只是槍法突刺,重在速度,你卻反以力道為先,讓我尋出了破綻。其二,你握槍不穩,且雙手太過靠前,那是使用朴刀之法。槍法重在距離,無論刺,挑,扎,還是舞花,都要以距離為主,後手為輔,緊握長槍後置,勿要撤手!前手做引,引導槍頭走勢,至於這左右手的前後調配,依你自己的喜好便是....再來!」

  曹昂見夏侯淵神情嚴肅,耐心指導,知道這都是他征戰沙場上實戰得來的經驗,隨即不敢怠慢,盡皆用心記下。

  晚間,曹昂一身疲憊的走出了夏侯淵的府邸,而楊元正牽馬在外等候曹昂。見他出來,急忙牽馬上前,「大公子,今日感覺可還好些?」曹昂聞言苦笑著指著自己渾身塵土棍痕的衣服道:「楊元,你哪只眼睛看我好些?」

  楊元看著一臉疲憊不堪的曹昂,出言開解道:「大公子,你白日要去屯騎營,午後還要來夏侯將軍這裡習武,如此下去,貴體可是會吃不消的啊。」曹昂一邊翻身上馬,一邊搖首笑道:「我身體吃不消?叔父他日間一樣有軍事職務,比起我那區區七百屯騎的事來說只多不少,他能堅持教我,我為什麼就不能堅持學?」見楊元還想開口,曹昂輕輕的搖了搖頭道:「楊元,有些事如果現在不做準備,等到將來後悔時就晚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楊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楊元低頭仔細想了半晌,道:「小的不知。」曹昂打馬先行,口中笑道:「你知道就怪了。」

  回到司空府後,曹昂方準備回房歇息,便見一個名家丁向急急向曹昂走來道:「大公子,您怎麼才回來,司空大人已在書房等你兩個時辰了。」

  曹昂聞言奇道:「等我?」那家丁急忙額首說道:「正是,司空大人回府後傳下話來,說大公子你若是歸府,直去書房便可。如今已是兩個時辰有餘了。」

  曹昂聞言無奈,不知道曹操這次單獨召見自己又是為的什麼,或許是與屯騎營諸事有關?念此,便直奔府中曹操書房而去。

  待到書房前,曹昂略略的整了整衣服,推門邁進書房,還未來得及看清房中的情況,便先見著了穩坐與書案前的父親曹操。

  曹昂衝著曹操微一欠身道:「父親,您找我?」沉默了片刻,只聽曹操出言道:「回來了,孤聽說這陣子你往妙才那裡去的很頻,諸事可還順當嗎?」

  「回父親,孩兒一切都好,在叔父那乃是為了學習他的槍法弓術,叔父武藝高強,孩兒這陣子收穫頗豐。」曹昂規規矩矩的回答道。

  「那就好。」曹操說道這裡,停頓了一下道:「妙才武藝高強,你跟他請教請教經驗也是對的,但武藝在高,不過匹夫之勇爾,勿要過於沉迷其中。」曹昂聞言道:「諾。」

  「不要一直站在那裡,坐下吧。」曹昂聞言額首,接著便從容的坐在曹操對面的跪踏之上。曹操臉上皺紋的痕跡更重了,但那一雙眸子中依然精光逼人,讓人彷彿無所遁形一般。

  「你且看看這個。」曹昂疑惑的從曹操手中接過一捆木簡,只見上面赫然寫道:臣奮威將軍布上表,萬民之尊,君上為先;尊卑之殊,天子為重。昔日關中巨變,陛下遭亂流離,布為漢臣,本當出兵保駕北走,怎奈徐州勢疲,地勢偏遠,故臣難以西歸,每每思之,只得望西嗜歎。陛下遭李傕,郭汜之亂,蒙塵與樂陽,後駕至弘農又為李樂相欺所辱,幸得楊奉、韓暹深知其謀,救駕東歸,實乃棟樑賢臣,漢之忠良也。今二人落魄徐郡,布不忍功臣折與荒郊,良將損與沼野,特上表奏韓暹為沂都牧、楊奉為琅琊牧,代陛下鎮守東南,復安社稷,則漢室幸甚,天下幸甚。」

  「奮威將軍布?」曹昂心頭暗跳兩下,接著抬頭問曹操道:「這是呂布向天子上表的?」曹操冷冷的點了點頭道:「楊奉、韓暹自敗於孤手下後,南奔淮南歸附袁術,據說一直受袁術猜忌,鬱鬱而不得志。現轉投呂布,呂布表奏二人為沂都牧,琅琊牧。如今臧霸、昌豨、孫觀、吳敦、尹禮等賊寇盡皆聽命與呂布。長此以往,楊奉、韓暹與泰山諸賊寇禍亂山東,到時只怕兗州難有寧日。」

  原來如此,曹昂聞言心中細細品味,看來曹操對呂布已是到了不除不快的境地。現在的呂布就是他心頭的一根刺,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曹操的地位。而且看起來呂布卻是也是野心不小,光此一件事,就可看出呂布也是在時時刻刻的謀計曹操。

  至於這表書,也不過是走個形式。曹操就是不准,呂布又豈能招楊奉,韓暹回徐州?如此說來,只有另想辦法才可以,只是曹昂奇怪,以曹操用兵之法,麾下謀士之智,難道真的會對呂布的戰略束手無策?

  「這是在考校我,提攜我!」曹昂心中念頭飛轉,接著沉穩出言道:「父親不如就應了呂布所奏。」曹操聞言面色不見改變,只是轉口問道:「為何?」

  「呂布虎踞徐州,帳下能人不少,如今他腳跟以穩,非等閒可動,父親若無充足準備,暫時當不可與其發生衝突。況且,楊奉、韓暹這兩個人志大才疏,昔日奪駕之戰,尚且不敵我軍一擊之力,就是任他們為此兩地郡守,想必翻不起多大的風浪。況且,泰山諸賊,儘是有勇無謀之輩,可暫不必過慮。」

  曹操聞言一邊輕輕的撫這下額長鬚,一邊輕輕言道:「只是若如此,也非長久之計。」曹昂聞言沉聲道:「父親不如與楊奉、韓暹修好如何?昌豨、孫觀不妨暫時也使以安撫之策。」

  「哦?此話怎講?」曹操聞言頗為好奇,只見曹昂細細斟酌一番詞語,道:「父親,楊奉二人乃白波賊出身,後入西涼軍,一生未得享受富貴。後成救駕大功,本指望封侯拜相,不想天子卻為父親移駕許都,想必這也是後來他們自不量力與父親對戰的根本所在。如今二人落魄,但想必,父親若能以天子名義,承認其功,二人必然漸離呂布,轉而傾向父親。」

  曹操目視曹昂良久,接著開口又道:「你剛才說泰山諸賊昌豨、孫觀等人可使安撫之策。此又為何?」曹昂笑道:「此等賊人,嘯聚一方,巨是屈伏名利,隨風而倒之徒。豈會真心相助呂布,如今幾人為呂布所用,蓋因呂布坐鎮徐州,幾人與虎毗鄰,故而不得不與呂布聯手。父親若以官爵誘之,再派善辯之士陳說以厲害,想必昌豨,孫觀,吳敦等人縱是不為我等所用,但也不會真心相助呂布。」

  曹昂這番言辭絕非胡編亂造,而是卻有根據。山賊最易出爾反爾。史上昌豨,孫觀、吳敦、尹禮等賊人在曹操入主徐州之後,並未採取有力的行動支援呂布,及呂布死後,幾人隨即便立刻歸曹,後來昌豨更是兩度叛曹,一次是見機不明歸順了劉備,結果被曹軍打敗,隨即又立刻歸順了曹操。後來袁曹大戰,昌豨見曹操注意力皆在河北,遂於公元206年又再度率軍反叛,卻被曹軍於禁擊敗,勢危之時,昌豨又再度欲投靠曹操,結果不為所容,被於禁斬與軍中,此些見勢望風之人,如何又肯真心相助呂布?

  曹操深沉的打量了曹昂兩眼,半晌方才悠然笑道:「子修,孤一向以為你是文武雙全,誰曾想,今日方知吾兒真乃雄者也,但憑你這份獨到的眼光與審時度勢的掌握,孤當對你刮目相看。」

  曹昂聽到曹操如此誇他,不由的面色一紅,頗有些不好意思。誰知曹操又接著續道:「不過你所說雖好,但卻有些疏漏之處。」

  曹昂聞言一愣,自己的這份「報告」再怎麼說也算的上的依據歷史而論,怎麼還會有疏漏之處。見曹昂目光疑惑,曹操隨即笑著起身,從身後的雕木架上取下一卷羊皮圖,接著在案上徐徐展開,指著圖上兩點黑色的城池道:「你且看沂都,琅琊二處有何玄機?」

  曹昂微微一愣,隨即趴在桌上,細細的盯著二處,曹操也不著急,只是撫鬚在一邊等待回應,少時,只聽曹昂恍然大悟道:「此二處與...豫州...毗鄰」

  曹操慨然的哈哈大笑道:「不錯!子修,你論勢著重大局,且眼光獨到。適才招撫泰山諸賊,分化呂布勢力的見解確實不錯,只是對於楊奉二人,你的對策雖然可行,但絕非最佳。」

  只見曹操眼中目光微寒,嘲諷般的笑道:「楊奉,韓暹昔日與孤奪駕,如今不過是趨附於呂布帳下的小人,孤豈會理睬他們,如今劉備依附我軍,奉天子之名守護豫州,孤雖抽不出手來對付二賊,但只需一份快馬書信,便有劉玄德從中周旋,韓諒區區楊奉,韓暹何足道哉!」

  曹昂聞言不由啞然,記得自己前世時所知,楊奉被呂布策反後,因騷擾百姓,為劉備誘殺。當時讀只是一看而過,並不覺得怎麼,如今細細想來,劉備雖領豫州牧,但卻是依附曹操,兵馬錢糧幾乎全賴曹操供應。自己尚自顧不暇,若非曹操授意,何苦平白去得罪楊奉,韓暹。

  想通此處,曹昂不由輕歎口氣,曹操能一統華北,為魏國代漢建立基礎,著實是深不可測,自己能瞞他到此,只因是身為他的兒子!早就得到了他潛意識中的信任。想到此處,曹昂站起身來,衝著曹操深鞠一躬,發自內心的感歎道:「父親神算,孩兒千般不及。」

  卻見曹操微微搖首道:「子修,無需妄自菲薄,你適才所言並無差錯,只是有所疏漏而已。依你現在的眼光見識,足以與孤一同蕩平四寇,匡扶寰宇。」

  只見曹操笑著起身道:「自從你勸服張繡之後,孤便覺得你變了,不但對人寬容了,也深通進退之道。今日又聽你一番論勢之語,為父當真深感欣慰。」

  曹昂聞言心中不由閃過一絲熱流,眼前被後人稱為「奸雄」的豪傑,此刻的眼中閃爍的全是驕傲,慈愛,和感慨。不管在別人眼中曹操是個多麼詭詐奸險的人,但在他的眼中,現在的曹操是一位等了自己兩個時辰,不過是為了藉著一份已經成竹在胸的表奏來考驗他的戰略眼光和指導自己不足的慈父。想到此處,曹昂心中不由閃過一絲熱流,心口亦是變的有些沉甸甸的重,乾涸的嘴角間第一次對曹操展開了一絲真摯的笑容:「父親,多謝!」

  (沂都,琅琊乃是演義中羅貫中虛構地名,其中琅琊地位與諸葛亮的故鄉琅琊陽都地理位置不符,因文章需要使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