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電腦回三國》第59章
第三十六章 鄭玄(2)

更新時間:2010-1-10 3:15:39 字數:3384

  陳府的客廳內。

  「老夫何德何能竟然讓陳別駕前來拜訪,真是受之不起啊。」招呼過後,鄭玄首先說道。

  「鄭老不必這麼說,您老人家是當今的經學泰斗。晚生後學慕名久矣,本想早日拜訪,奈何不知先生身在何處,今日陳小姐說鄭老就在陳府,乾便冒昧前來打擾了。請鄭老和陳老先生原諒。」陳乾說道

  「陳別駕不要稱晚生後學了,我們就平輩論交吧。你給娟兒講解的題目,娟兒記的筆記,玄看過了,別駕術算之才,遠在玄等之上。老夫只不過是長了幾歲而已。你就把玄當而一個兄長吧」鄭玄說道

  鄭玄現在六十多歲了,陳乾才二十七歲,現在要以平輩論交,陳乾哪裡敢答應,於是說道:「鄭老,千萬不要這麼說,乾才疏學淺,年紀輕輕,怎敢與老先生同輩。老先生不要叫我別駕,叫我的字就可以了。」

  「呵呵,後生可畏啊,,想不到補之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才能,難怪年紀輕輕就成了別駕」鄭玄笑著說道。

  「鄭老,聽陳小姐說,您老人家想見我,不知乾有什麼為可為鄭老效勞的」陳乾說道

  鄭玄想了一下說道:「自黃巾戰亂以來,特別是董卓之禍,大量的經書史籍失傳。老夫現在正在補注《孝經》。當今天下《孝經》齊全的只有兩份,一份已隨恩師葬入地下,另一份就在令岳父那兒,不知此經書現在還在否?」

  「這本書原件不存在了,前年董卓之亂時,陳留遭受戰火。蔡府化為灰燼。岳父家的藏書全部毀於這次戰火之中」陳乾說道

  「唉……」鄭玄歎息道

  「不過,鄭老先生不心灰心,岳父家的所有藏書,我知道那是全國人民瑰寶,所以我把它複製了一份。由於我與琰兒,俗務較多,沒有時間整理,乾此次來徐州,是因為軍務,沒辦法把它帶過來,無法答應馬上借給鄭老,請原諒。」陳乾說道

  「啊,補之的意思是說,你把令岳父的書籍全部譽抄了一份?」鄭玄剛剛失望的臉上發出了精光,是啊,這本書他可找了好幾年,為了這本書他冒險去了陳留,看到蔡府的遺址,認為這本書可能完全失傳了。這次問陳乾,只是抱著試試的想法。沒想到陳乾給了他希望。

  陳乾點了點頭說道:「岳父過世之後,回到陳留安葬,從叔蔡谷托我帶琰兒和這些書籍去襄陽。由於書籍太多,沒辦法帶走,我便全部複製了一份帶在身邊,這樣逃掉了那場戰火,現在這些書籍都在乾鄄城府內」

  「蒼天有眼啊,讓這些書能夠倖存於世,也虧了補之有心,」鄭玄感歎道

  「鄭老,不如這樣,乾過幾天就要回鄄城,您老人家這次與我一起遷往鄄城,現在處於亂世,您為我整理我岳父書籍。當天下穩定之後,乾資助您重建書院,我也把這些書籍全部貢獻出來,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讀到」陳乾想了一下說道

  我國兩漢時期,經學最為昌盛。西漢時今文經學盛行,當時立於學官的五經十四博士,全是今文經學。西漢末年古文經學逐漸興起,東漢則是古文經學興起、抗爭,直至超過今文經學的時期。鄭玄以古文經學為生,兼采今文經學之長,融會為一,而形成鄭學。鄭玄以畢生精力註釋儒家經典,《後漢書·鄭玄傳》說:凡玄所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凡百餘萬言。據清儒鄭珍考證統計,鄭玄的著述共約有60種之多。鄭玄在《戒子益恩書》中說,他致力於經學,是為了「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即是說,他的目的在於闡述儒家思想,使之發揚光大。

  陳乾對於存在電腦裡蔡邕留下來的書籍,當時也粗略地看了一點,裡面有些還是先秦作品,自己好多看不懂,蔡琰雖然比自己好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鄭率是一個經學大師,自己和蔡琰、張寧兩人把這些書從電腦裡抄出來,然後請鄭玄把這些書作注,翻譯出來,讓這些書發揮它的真正用途,自己也就可以對得起岳父蔡邕一生的心血了,想起蔡谷的囑托,陳乾沉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這麼做。

  「這……」鄭玄一時下不了決心。

  「鄭老不必擔心,您老人家去鄄城,乾不會要你老眼曹公手下為官,乾讓專門為鄭老辟一別院讓您安置家人,著書立傳,披注經書,一些用度由我負責。同時乾也好向您請教,乾現在深陷官場,不得不麻煩鄭老了」陳乾說道

  「既如此,補之盛情相邀,玄卻之就是做作了」鄭玄點了點頭說道。

  鄭玄和蔡邕是同時代的人,年紀相近,同儒學大師。彼些都非常的敬佩。現在陳乾請他整理蔡邕的書籍,這是把兩人的學派合二為一的好時候,他當然願意了。

  「陳別駕,鄭老,蔡中郎的書籍有數千冊,鄭老一個人整理恐怕難道很大,犬子長文(陳群的字)現在閒賦在家。是否能讓長文參入,幫助鄭老一起整理呢」陳紀這時說道。

  聽說陳乾要把蔡邕的貢獻出來,讓天下人都讀到,這正要是一個提高陳群名望的時候,這個時代,書籍很少,到時陳乾把書籍貢獻出來,這些由儒學大師蔡邕搜集,鄭玄和陳群紡注的書必定會引起轟動。說不定會流芳百世。

  「呵呵,元方是想讓長文搶老夫的功勞啊,不過有長文幫忙,老夫倒也願意。」鄭玄笑著說道。

  「陳別駕的意見呢?」陳紀對陳乾說

  陳乾心裡想道,讓陳群這個內政天才去整理書籍,這是用高射炮打蚊子,浪費了。陳群應當如歷史上一樣幫曹操處理政務。

  「長文先生年紀如果乾一般,不如我向曹公推薦。為國出力。太丘先生曾說長文先生能光大陳家門庭,我想長文先生應當出仕,不過這一切隨長文先生意願,長文先生能幫我岳父整理書籍,乾榮幸至致,只是這擔誤他前程了」陳乾說道

  「群才疏學淺,目前還不想出仕,倒是希望能時時跟在鄭老身邊學習。」陳群想了一下說道

  「父親,孩兒也想去鄄城,一來可以照顧大哥,另外陳先生精通算術,孩兒可以不時向陳先生請教」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娟看到陳群也要去鄄城了,便對陳紀說道

  「你一個女孩子家,現在也老大不少了,到了出嫁的年齡了。還四處跑做什麼?好好呆在家裡,學習女工。」陳紀責備道

  陳娟被陳紀說得滿臉憂怨。眼睛帶著哀求地看著陳乾。陳朝覺得自己這個第七十七代姑奶奶很可憐,天生聰明但性格卻很柔弱。有自己的想法,但又限於這個時代,不敢如現代的女孩子一樣表露出來。現在她向自己求助。自己當如何呢?

  「陳老先生,乾有一個建議「陳乾說道

  「陳別駕請說「陳紀說道

  「陳老先生原來居於穎川,因為戰亂遷來徐州,徐州富饒。為生命家必爭之地。現在的郯城,並不安全,隨時有可能發生將爭。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為了陳氏一脈能夠延續下去。老先生應當多多考慮遷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乾現在還不能確定是否與老先生為同一家族。但因我們同一個陳字,所以向老先生建議。不如這次與乾和鄭老一起遷到鄄城吧,乾之所以建議遷到鄄城,是因為鄄城為曹公的根據地,兗州首府,曹公肯定是重兵把守。這樣相對於其他地方要安全」陳乾說道

  「元方,補之說得有道理,郯城確實不是久居之地,因為徐州富饒,結果就成了各路諸侯爭奪的目標,現在曹公已經平定兗州了,依玄看兗州鄄城確定是一個避難的地方,不如你也遷入鄄城,到時玄也可以以不時地地向你討一杯水酒」鄭玄說道

  陳紀想了一會後說道:「這事容紀考慮吧,畢竟我族遷來郯城的人數不少.我要與族中長老商議才能做決定」

  「陳小姐天資聰明,假以日期,將來一定能成為一術算大師,陳老先生不如任其發展。在乾看來,如果不加以培養,實在是可惜了有些人說女子無才就是德。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以陳小姐的身份,將來必定為一大戶家媳婦。如果無才,如何輔助夫君齊家?」陳乾看到陳娟還在看自己。於是又說道。

  「紀也不是迂腐之人,也想她像尊夫人一樣名滿天下,但她老是麻煩別駕,別駕又不肯收她為徒,我怕於別駕不利」陳紀說道

  「不是乾不肯收他為徒,而是乾沒到而立之年,怎敢隨便收徒,如果陳老先生當心這個,不如讓乾認她做……妹妹吧,這樣就名正言順了」陳乾想了一下說道。說實在的,陳乾雖然知道陳娟是自己的七十革代娠奶奶,但由於她比自己看起來年少,與自己堂妹相像,經過長期的交往,心裡早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堂妹了。

  「娟兒,還不快快拜見義兄,你這次就隨鄭老和你的長文兄一起去鄄城吧。」陳紀聽到陳乾如是說後對陳娟說道。畢竟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子女都有出息。能夠跟著陳乾學到不少東西,他心裡當然願意了,只是礙於與陳乾的關係不清不白。才不願意女兒與陳乾過多交往。現在有了義兄這個身份。自己各種當心就可以放下了

  陳娟怔了一下,慢慢地走到陳乾身邊,含著眼淚行禮道:「娟兒……拜見義兄」

  陳乾正準備還禮,然而陳娟卻走開了,不顧地向內堂走去……

  Ps:新書不容易,各位書友給點支持吧.有推薦票的給點推薦票.覺得本書可以,就加入書架吧.痞子先謝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