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電腦回三國》第44章
第二十一章 田園生活

更新時間:2009-12-19 17:32:17 字數:3679

  陳乾這次被留地鄄城與程昱一起負責管理後勤,這是他夢想以求的事情了,說實在的,刀劍不長眼睛的,萬一自己運氣不好被掛了,那就得不償失了。再加上伴君如伴虎,天天陪在曹操身邊,那也是一件危險的事。現在這樣最好,曹操也走了,這裡除了荀或和程昱,就自己的權力最大了,但對於後勤之事,那也不用他操心了,畢竟有荀或和程昱兩人超級能臣在上面頂著,也沒有他這個老三什麼事了。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一個閒人。儘管每天還是要大約是六點鐘的時刻起來到州牧府內去應卯,但曹操不在,應卯後也就沒有什麼事了。本來關於後勤之事就是荀或和程昱兩人的事,現在加了陳乾進來,他們多少有點不願意,誰願意把自己的權力分出來呢?看到陳乾如此懶散,他們什麼事也就沒有經過陳乾了,陳乾也不想多管,開始他還找些借口溜出州牧府,後來就是借口也不找了,應了卯後就直接回府。

  陳乾現在的俸祿是一千石,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也就是十二萬斤糧,家中現在包括家丁、奴僕、丫環在內,有一百五十多人。自己傣祿也僅僅只能保證這些人的口糧問題,給家丁,下人發的月錢和一切用度全靠張邈和曹操賞賜的那些金了。賞賜不是時時能有的,要想這個家能維持下去,陳乾就不得不另想辦法了,畢竟誰也想吃好點,穿好點把自己老婆打份得漂亮點,走出去體面一點是不是?所以陳乾對這塊地還是比較看重的,沒辦法啊,生存壓力啊。

  鄄城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稱。鄄城生態環境優良宜人。屬黃河沖積平原,河流縱橫,綠樹成蔭。曹操賞給陳乾的三百畝地,在鄄城北城門外五六里處,離官道一里的地方。陳乾沉得地太少了,於是找到荀或,叫荀或把旁邊的地也賣給他。荀或在陳乾死磨硬纏下便宜地並半賣半送地把這塊地旁邊的七百畝地賣給了陳乾。畢竟這些地都是無主之地,總是要人種的,不賣也是荒蕪了,賣給了陳乾還可以為政府收點地租。這樣陳乾原來三百畝的地,現在成了一千畝了。

  現在既然在鄄城安家了,那麼就得經營產業,陳乾溜回府後,就帶著蔡琰、張寧、黃忠、張大膽以及一些護院家丁來到曹操賞賜給他的一千畝的土地上。一行人經過半個時辰終於到達了這個讓陳乾看重的土地上,這塊一千畝的地上中間是一個大約為五十畝的小山丘。山丘不高,但很平,只比其它地方高出六七米的樣子,大家來到這個山丘上,一起巡視這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夫君,你準備如何處理這塊土地」看到陳乾站在那裡望著山丘下的田地出神,蔡琰走到陳乾的身邊問道

  「呵呵,我現在是地主了,有了這塊地真是好啊!「陳乾答非所問道

  「夫君這就滿足了?這才一千畝呢?我聽父親說過,在陳留圉鎮,我們蔡家的地比這大得多,有五千畝。「蔡琰說道

  「啊,琰兒還可以要得回不?「陳乾聽到後高興地說道

  「可能要不回了,我們手裡沒有地契了「蔡琰笑了

  「唉,可惜了,不然我們就是大地主,現在只能是小地主了「陳乾歎息道。

  「你怎麼這麼世俗?都成財迷了「蔡琰笑著說道

  「呵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了這塊地,就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啊,琰兒,你看到那邊那個小河沒有,我準備把它旁邊的那十幾畝低窪濕地挖空,做成一個小池塘,池塘裡種些藕,養些魚,池塘邊上種些樹,你想想,到了夏天,我們可以漫步在那樹蔭裡下,聞著那荷花的清香,談論著詩詞。累了就釣釣魚,坐著小舟,躲進那荷花坐中小睡,那是多麼的賞心悅目啊。「陳乾指著不遠處的一邊小河對蔡琰說道

  蔡琰點了點頭,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想像之中,

  「還有你看這山丘下的這些地,沒有水源,我們可以在這裡種上各類果樹,,果樹下放下凳子,桌子,茶几之類的,到時我們就在果樹下讀讀書,撫撫琴,下下棋。餓了,伸手摘個桃子,渴了摘個桔子,我們有小孩子的時候,他們在樹底下捉捉迷藏,歡歌笑語的,你說這日子開不開心!」陳乾繼續說道。

  蔡琰順著陳乾的手看了看,又是點頭,得到蔡琰的鼓勵。陳乾繼續說了下去:「還有就是在我們現在站的山丘上修一個別院。院子不要很大,只要能住下我們所有的人就行了,然後院子外面種些高大的樹,把我們的別院全部掩蓋在樹蔭之中,冬暖夏涼的,想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蔡琰正要點頭,被旁邊的張寧笑住了:「琰姐,你也信他吹啊,他這些都是拿來哄我們這些妻妾開心的,不要上他的當,他是藉著曹公不在的時候出來遛達遛達,到這裡來散散心,曹公一回,他哪裡還有時間出來,呵呵,到時這裡就好了我們姐妹兩人了」

  陳乾有點氣急,看著張寧笑著罵道:「你這小妖精笑什麼,我說的是事實,我馬上就開始建設,以後我就與琰兒長住這個地方了,你啊,哪裡涼快哪裡去吧。」

  ……

  陳乾知道自己的時間也正如張寧所說的,確實不會有很多空閒。現在正是曹操發展的時期,各方面都需要人。根本就不會讓自己這樣只拿傣祿而不做事。但是自己也不能委屈自己,蔡琰和張寧以及其他人為什麼這樣跟著自己,無非就是想過得好點而已。所以在他們這次回去之後,陳乾就開始行動起來了,於是陳乾城裡招了五十戶的可靠的流民。對於這些流民陳乾的條件是幫助自己建造別院,保證提供伙食,但沒有工資,完工後可以在自己的地地上建造他們的房子,同時上繳四成的地租租種他的地。對於這些流民由於無地少地,加下戰亂,變得一無所有了。只好流落街頭。一日三餐都沒有著落,他們不是沒有力氣不肯做事,而是現在流民太多,招收勞力的人又少。所以很難得找到事做,一家人只好在街上挨凍受餓了,現在陳乾能保證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當然願意來幫陳乾來做事了,而且陳乾以後還給他們農具,上繳四成的地租想對於現在普遍的上繳六成七成的地租來說是非常的低了,讓他們在那塊地上建個住宅安家,從此生活就安定下來了,生活也有了盼頭。這樣的好事當然人人想了,如果不是陳乾考慮到自己的地少,安置不了這麼多人的活,陳乾想招多少戶流民就可以招多少戶流民。

  一般流民一家有二到三個主要勞力,這樣每天就有一百多人在陳乾的那塊地上勞動,陳乾要造的別院,其實也很簡單。也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個兩層的別墅,相對一百多人來說,工程量並不是很大,他們之中也有不少是工匠,秦磚漢瓦,石灰,對他們來說,大多數人都會燒製。但這個別院的設計獨特,結果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到193年3月初才完全。

  對於樓板和橫樑這次他們沒有用木材。陳乾叫他們先把石灰石、粘土在燒石灰的窯中烘乾磨成粉,各按一定的比例與木炭粉混合,再放入石灰窯裡鍛燒後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後得到一種青灰色的粉末,然後陳乾叫他們把他給他們準備的鋼條編成樓板和橫樑的樣式。倒少先前鍛燒出來的粉末與沙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干後就成了建造別院的樓板和橫樑。這種樓板和橫樑後來有人試驗,竟然比同樣大少的木材做成的樓板和橫樑要結實十倍以上。

  對於牆體他們也按陳乾的指導,做出了有別於這個時代的處理。這個時代的牆體一般是實心牆,而建造別院的牆體則是空心的。也就是說,這牆有兩層牆體。牆的兩邊是磚砌的,用那種青灰色的粉末與沙子和水的的混合物為沾合劑,兩層牆體互相牽連,中間空隙處填充的是稻草之類的東西。

  外牆用那種青灰色的粉末與沙子和水的的混合物粉刷,房間內四壁加上天花板全部用石灰與石膏與水的混合物粉刷,地面以及樓板上也按照陳乾的安排先在下面用沙子,卵石加那種青灰色的粉末的混合物填充,最後再用那種青灰色的粉末抹平……

  這些日子,幾乎天天在這個別院落工地上。反正曹操率兵出征了,也沒應排自己什麼事,荀或和程昱那裡自己初來乍到,一切不熟悉幫不上忙,自己也不願意去幫忙。到193年四月,別墅和那些流民自己的房子都建立好了之後,這裡在陳乾的設計下,開始像一個莊園了。雖然這裡還沒完全建造好,通往官道的路才修好,別院前面的路也才平整出來,圍牆也剛剛才建起來,果樹也剛栽了下去,池塘還沒開挖,,陳乾就迫不及待地帶著蔡琰、張寧、張大膽、四個丫環、幾個奴僕和二十個護院家丁就住了過來。那些流民現在也安置下來了,因為現在是四月,正是春耢的時候,所以陳乾一切沒有完工的事情都停了下來,全力進行生產。

  蔡琰由於性格比較文靜,便留在別院後看書,撫琴,陳乾和張寧兩人閒不住,則帶著幾個護院家丁來回於田間,按照後世的一些方法,指導那些流民如何耕作,同時也從電腦上查找一些資料,對農具進行改造,製造出後世八十年代的曲轅犁、耙等工具。還與那些流民交流如果進行育苗、田間管理等等……總之生活得非常的開心,有時連陳乾自己也不相信這一些是真的,早些日子他還惶惶不可終日,而現在的日子,卻讓他感覺著自己到了桃花源,或者回到了後世和平年代的農村,一切都是那麼的樸實,祥和……說實在的,這種日子正是他自己最想要的。在這裡,他有嬌妻美妾陪著,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著新鮮空氣,與那些流民開心地交流,有時也一起勞作。不必擔擾什麼.,真的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然而,他這種好日子還沒過幾天,曹操回到鄄城,他不得不離開這裡……

  PS:新書不容易,各位書友給點支持吧.有推薦票的給點推薦票,(推薦票是不花錢的)讓本書在新書榜上有一個好的排名.覺得本書可以,就加入書架吧.痞子先謝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