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鹿鼎做王爺》第111章
第一一一章 寶王簪花

 那吳之榮雖然恭敬回話,但是這慕天顏似乎不想放過他。

 只聽那慕天顏道:「平西王是咱們揚州府高郵人,吳府尊跟平西王可是一家嗎?」

 張天寶聽的慕天顏這一問,心下瞭然,這慕天顏看來是設坑給吳之榮這廝跳,如此也好,免的我多費手腳拿這廝。

 吳之榮其實並非揚州高郵人,本來跟吳三桂沒什麼干係,但其時吳三桂權勢薰天,他趨焰附勢,頗以姓吳為榮,忙笑說道:「照族譜的排行,卑職比平西王矮了一輩,該稱王爺為族叔。」

 張天寶心中冷笑,這廝如此之蠢,合該落到我手裡。

 慕天顏聽後微微一笑,就不再理他,向張天寶道:「大人,這金帶圍芍葯,雖然已不如宋時少見,如此盛開,卻也異常難得。今日恰好在大人到來賞花時開放,這不是巧合,定是有天意的。卑職有一點小小意見,請大人定奪。」

 張天寶道:「哦,請慕大人但說無妨。」

 慕天顏一躬道:「大人喜愛揚州的芍葯要帶回京師去種養,卑職等欣喜不已,這幾日卑職便吩咐人員大量收購,運去京師大人府上。至於這裡的芍葯花,念著它們對大人報喜有功,是否可暫且留下?他日大人掛帥破賊,拜相封王,就如韓魏公等一般,再到這裡來賞花,那時金帶圍必又盛開,迎接貴人,豈不是一樁美事?據卑職想來,將來一定是戲文都有得做的。」

 張天寶哈哈大笑,心道:「我說你這廝拐個大彎做什麼,搞了半天就是為了這芍葯啊,罷了,你既然捧了我,我就不能一意孤行,叫揚州通城的官兒臉上都下不來,看你機智靈變就給你個面子。」

 「嗯,慕大人有心了,這裡的芍葯就讓它在這裡吧。」

 慕天顏道:「卑職等謝過大人。到時戲裡定要一個俊雅威武的小生來扮大人,還有些白鬍子、黑鬍子、大花臉、白鼻子小丑,就扮我們這些官兒。」

 眾官都哈哈大笑。

 張天寶想想笑道:「那這齣戲叫做什麼?」

 慕天顏向巡撫馬佑道:「那得請撫台大人題個戲名。」他見巡撫一直不說話,心想不能冷落了他。

 馬佑笑道:「天寶大人將來定要封王的,這齣戲文就叫做『寶王簪花『罷?」眾官一齊讚賞。

 張天寶心裡被眾人拍的高興,心想:「老子做宰相是做不來的,大破吳三桂這廝,那我的『忠勇軍』自是幹得過,等以後只要對我華夏不恭者,老子必然帶兵去掃蕩,免的留下遺憾,到時候混個。」

 隨即抬眼望出去,看著花圃中的金帶圍,心想:「這布政司慕天顏十分懂事,學問也好,嗯,可以提拔提拔。當下也不再提芍葯之事。」笑道:「將來就算真有這一齣戲,咱們也都看不著了,不如現在看看諸位大人安排的節目!」

 眾官齊聲稱是。

 吳之榮早有預備,連忙吩咐下去。只聽得花棚外環珮玎璫,跟著傳來一陣香風。

 張天寶瞧去,見一個女子娉娉婷婷的走進花棚,向張天寶行下禮去,嬌滴滴的說道:「欽差大人和眾位大人萬福金安,小女子侍候唱曲。」

 只見這女子三十來歲年紀,打扮華麗,姿色卻是一般。笛師吹起笛子,她便唱了起來,唱的是杜牧的兩首揚州詩: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笛韻悠揚,歌聲宛轉,甚是動聽。

 張天寶閉目靜心的聽完,覺得此女唱歌好聽之極,杜牧的詩他在後世也是喜歡的很。

 那女子唱罷,又進來一名歌妓。這女子三十四五歲年紀,舉止嫻雅,歌喉更是熟練,縱是最細微曲折之處,也唱得抑揚頓挫,變化多端。唱的是秦觀一首「望海潮」詞:

 「星分牛鬥,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花發路香,鶯啼人起,朱簾十里春風。豪傑氣如虹。曳照春金紫,飛蓋相從。巷入垂楊,畫橋南北翠煙中。」

 這首詞確是唱得極盡佳妙,張天寶聽到『豪傑氣如虹』時不由擊掌叫了聲好,這歌喉簡直比後世那些個所謂的明星要高出太多。

 那「望海潮」一詞唱完後,吳之榮甚是乖覺,見欽差大人興致很高,隨即笑道:「大人,這兩個歌妓,都是揚州最出名的,唱的是揚州繁華之事,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張天寶聽得吳之榮問起,便道:「不錯,不錯,很是好聽,重重的賞。」

 吳之榮道:「是。」隨即讓人打賞二女子。

 打賞完畢,只見吳之榮又拍了二下手掌。

 這時一個歌妓走進花棚,張天寶見著這歌妓五十尚不足,四十頗有餘,鬢邊已見白髮,額頭大有皺紋,眼應大而偏細,嘴須小而反巨,很是不好看。

 張天寶心想:「這婦人怎地如此難看。」

 還未想玩,就聽這歌妓手中琵琶絃索一動,宛如玉響珠躍,鸝囀燕語,張天寶心中頓覺一靜。只聽她唱道:

 「淮山浮遠翠,淮水漾深綠。倒影入樓台,滿欄花撲撲……依舊有蘆屋。時見淡妝人,青裙曳長幅。」

 歌聲清雅,每一句都配了琵琶的韻節,時而如流水淙淙,時而如銀鈴丁丁,最後「青裙曳長幅」那一句,琵琶聲若有若無,緩緩流動,眾官無不聽得心曠神怡,有的凝神閉目,有的搖頭晃腦。琵琶聲一歇,眾官齊聲喝采。

 慕天顏道:「詩好,曲子好,琵琶也好。當真是荊釵布裙,不掩天香國色。不論做詩唱曲,從淡雅中見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

 張天寶也大是佩服,站起來道:「慕大人說的不錯,淡雅中見天然,很好,很好。」

 眾官聽張天寶很是讚賞,盡皆大喜。

 那歌妓更是激動,對著張天寶福了下身子,也不答話緩緩的退出去了。對她來說,能得欽差大人的讚賞,她此生足矣,何況這位年少大人不同於其他的大人,這位大人可是天下盛傳的少年英雄。

 張天寶也不挽留,見這歌妓走後說道:「這女子好好打賞。」

 慕天顏點頭稱是,這歌妓的琵琶和歌喉,在揚州久享盛名,不但善於唱詩,而且自己也會做詩,名動公卿,揚州的富商巨賈等閒要見她一面也不可得,這次是專門為這位少年大人而來,張天寶的一句很好,就代表了張天寶對她的技藝滿意之極,心下自己欣喜、滿足。

 隨後張天寶舉起酒杯,笑道:「來,我敬諸位大人一杯。」

 眾官員紛紛站起共飲了此杯。

 又喝了一會酒賞了一會花,張天寶便起身告辭。

 巡撫、布政司、按察司等一干官員齊出花棚,送他上了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