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厚黑傳》第209章
第二一一節 玩的就是心跳

  (漢時的羌不是現在的羌族,而是藏族)

  對于法正的民族論我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在法正看來民族應該按血統劃分,不過我所受到的21世紀應試教育中民族好象是按文化劃分。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回族(不是回紇,曆史上的回紇是新疆唯吾爾族),明明是漢人,卻因為信仰伊斯蘭教被劃分成了回族。另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我以前有個同學,身上只有八分之一的土家族血統,卻因為中央的優待少數民族抑制漢族的‘不平等’政策,所以在戶口本上填土家族,我FT!如果真要是按血統來劃分,還真不知道幾百年後那些所謂的少數民族裏面有多少是真正的少數民族。21世紀不是還有科學家證明中國人其實是非洲人的後裔嗎?想想跟那些烏七嘛黑碳頭一樣的黑人稱兄道弟叫同胞我不禁感到一陣惡寒!

  如果真要是按血統來劃分,以現在大漢的人口基數,恐怕在我有生之年也很難走出亞洲,即使走出去了也無法有效占領,實在是有必要想個辦法加速同化少數民族!不過這個問題還是暫時擺在一邊,等以後有空的時候再慢慢想,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對付羌族,“孝直,漢成帝時陳湯(說犯強漢雖遠必誅的那個牛人)曾說一個漢人可以對付三個胡人,為什麼現在一個漢人對付一個胡人都難?”這是一個令我非常困惑的問題,戰國時區區一個趙國能把匈奴打得望風而逃,一個秦國能把羌族打得幾近滅族;到漢朝統一全國後卻要舉國用兵征討匈奴還只是互有勝敗,可陳湯卻說一個漢兵能對付三個到五個胡兵,難道那時匈奴的人口比漢還多?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曆史中三國時期,曹操的北魏人口不到一千萬也輕易的將烏桓滅族,司馬懿更是只派了一個刺客就鬧得鮮卑內亂,可為什麼到了晉朝時居然弄到了五胡亂華的地步?那時的漢人口可有一千五百萬!即使是晉朝的皇帝再昏庸也不至于弄到如此地步吧?

  法正望著我出了一會神,最終搖頭不答,不知他是不知道還是不想說。

  “嘿!”一旁的賈詡卻在這時說話了,“法孝直是知而不答!我大漢是被董仲舒(將儒學推為國學的人)給害了!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固然不對,可全面推行儒學卻更是錯上加錯!其一,儒可對內教化于民,卻不可對外施禮于蠻夷!陳湯斬郅支之時,我漢兵對胡兵可以一敵五,那時我大漢冶煉和制甲、制弓的技術遠強于四周蠻夷,胡人的武器在我大漢將士面前不堪一擊,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出征的補給問題。可蠻夷有個長處,他們每次打不贏了就稱臣納貢請求和親,我大漢的曆代皇帝就遵循禮儀之邦的教導,送美女送工匠去安撫,結果等到陳湯老了的時候漢兵對胡兵尚可以一敵三,可惜漢成帝不趁陳湯尚在之時進一步削弱周邊的蠻夷,以致陳湯之後無人可用之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四周蠻夷逐漸強大,且因工匠的輸出導致蠻夷冶煉和制甲、制弓的技術也逐漸追上我大漢,現在除了荊州軍,恐怕也只有馬騰的西涼軍能胡人一較長短。其二,儒以文害武,揚文抑武之策使我大漢百姓血性盡失,昔日戰國之時,強齊以文治國,國力日下,被樂毅幾近滅國猶不知悔改,最終為以武立國的西秦所滅。“胡服騎射”的趙國卻能和秦國分庭抗禮,如果不是曆代帝王太昏庸,贏政也未必能得天下!如今我大漢南有苗蠻、西有西羌、北有匈奴、東有烏桓鮮卑,俱有威脅我大漢之勢!若想我大漢日後安生,丞相可需細細思量一番!”

  這倒不用賈詡擔心,我一直在逐步將儒學拉下神壇,為的就是恢複民族的血性,多培養一點“憤青”,“文和不用擔心,長遠之策,我心中自有考慮,我只想知道現在對羌是剿還是撫!”

  法正、郭嘉、賈詡三人異口同聲說到,“當撫!”

  “為何?”

  這次是郭嘉接口,“其一,我軍才剛攻下成都,如今西蜀四方尚且未平,不宜對羌用兵,勝了事小,如若敗了只怕我等回不得荊州!其二,羌兵十余萬,我軍兵力只四萬精銳加兩萬降卒,且無騎兵,即使勝了也不能大勝,無法傷及羌人元氣,徒交惡爾!其三,如今馬騰、張魯擁兵自重,與羌交惡不如與羌結好,如此可時時壓制此二人!有此三利,丞相當撫,待他日掃平四海之後方可徐徐圖之!”

  說的也對~看來暫時還是得忍!對了,剛才郭嘉說什麼來著?張魯?靠,完蛋了!一時急著北上,把張魯的事忘了,“孝直,張魯親屬可在成都?”

  法正也馬上反應過來,“屬下立即派人回成都扣押張魯親屬!”

  ……………………

  因路上遇到虎豹騎告急,在太史慈到達培關的兩天之後我帶著主力部隊趕到了這裏,只不過我看到的是遮天的黑煙和能把人熏死的屍臭。

  並不是虎豹騎發生了什麼事,相反他們的鬥志相當昂揚,也沒有發生什麼重大傷亡。沖天的黑煙和熏人的屍臭是他們在城樓下大規模的焚燒屍體,這樣既能防止瘟疫也能短時間內限制羌人的進攻。只不過這種在荊州軍隊已經達成普遍共識的處理屍體的方法顯然沒有得到西蜀降軍和習慣天葬的西羌人的認同,他們現在是一個兔死狐悲另一個隔著老遠在嗷嗷嚎叫。

  “這裏的守軍還有幸存者嗎?”

  太史慈對于我的問題顯然早有准備,“還有十七個有氣的,不過其中七個不知道能不能挺得下去!”

  “問問那些活著的,看看有沒有這裏守軍的名單,如果能找到一律按荊州標准發放撫恤費!從今天開始,這個關改名為‘鐵血英烈關’,追封高沛為培城侯,由其長子襲其爵位。活著的那些人全部官升三級!”

  雖然我有意把音量提高了那麼‘一點點’,但還是‘很不小心’的讓那些隨同前來的成都降卒聽見了,一陣唧唧喳喳的聲音過後整個關上關下頓時從前到後黑壓壓的跪倒了一地,“願為丞相大人效死力爾!”

  震天的喊聲不僅把我嚇了一跳,連關外那些鬼喊鬼叫的羌人都安靜了下來。HOHO~這個順水人情做得爽,反正到時也是從劉璋的官庫中掏錢,他買單我請客,先從軍隊中把劉璋的影響力消除,等到回去的時候再宣布一個益州免稅三年來收買民心,以後劉璋是扁是圓還不是只由得我?

  想好了以後如何徹底收服民心,心情也不由得爽歪歪,立刻派上一個士卒出關去送信,准備和羌人議和。

  誰知剛才還在大喊效死命的降卒一個個翻臉比翻書還快,“丞相大人,不能議和啊!如果議和,高將軍和那些弟兄不是白死了嗎?”

  怎麼可能會白死?他們不是賺了一筆撫恤費還贏得了生前身後名嗎?當然,這話不能直接跟他們說,“弟兄們,你們以為我不想給他們報仇嗎?就因為我想給他們報仇,所以我必須忍!我們漢人有句老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現在我們的兵力只有敵人的一半,而且沒有騎兵,我們只能憑關死守,而敵人卻可以隨時撤退,此時與敵決戰實乃不智!我所需要的不是擊敗他們,而是要將他們連根拔起、徹底鏟除,所以我要求你們現在必須忍,等到我們下次准備充足之時再將敵人一舉殲滅!高將軍和那些守關的將士有白死嗎?他們堅守在這裏是為什麼?他們是為了讓關後的百姓不受羌蠻荼毒!為什麼我要給他們按荊州軍的標准發放撫恤?因為他們在這裏戰鬥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救人!你們要記住,你們是士兵,不是土匪!你們拿著武器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保護百姓!等你們什麼時候明白了這一點,你們才可以和荊州士兵享受同樣的待遇!”正好,又給我找到一個借口可以省幾個月的薪餉。

  就在我唾沫星子亂飛的長篇大論中,送信的士兵回來了,羌大王已同意議和,估計他也看到了關上新來的援軍,如果再打下去只會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安撫好了那些降卒,我立刻命令法正作為使者前去和談,同時我還做了一個讓幾乎所有人反對的決定——我作為副使親自前去談判!不是我腦袋發燒,而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起碼目前羌族還沒違反過這個規則,何況羌人也沒人知道我是誰,去一趟只是有驚無險的旅游而已。有句話說得不是很好嗎?玩的就是心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