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厚黑傳》第91章
第九十三節 謀有誤,周郎顧

  看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城牆,孫策興奮之情逸于顏表,高興的對著父親問到,“父親,前面就要到舒城了,我們要進城拜訪一下周伯父嗎?”

  孫堅微笑著答應到,“當然要去,我和你周伯父也很久沒見面了!這次順路經過,怎能不去拜訪一下!不過你小子什麼時候這麼關心你周伯父了?是想去看望周公瑾吧?”

  孫策被父親揭穿,只好尷尬的笑笑,“嘿嘿~都一樣,都一樣!一起看望!”

  孫堅雖然口頭答應了兒子,不過還是感到有些煩惱!雖然自己是主帥,但是在不在這裏停留還要去和樂就他們打聲招呼,雖然自己堅持的話,樂就他們未必會反對,但是心裏面肯定會有疙瘩,若是因此造成將帥不和,將會給以後的征戰帶來隱患,而且將來自己還要反袁術,先和這些將領打好關係是必要的!想到這裏,和程普、孫策打了聲招呼,立即策馬向三位副將跑去……

  落日的餘輝下,孫堅帶著兒子孫策來到了周府。待管家通報後,一中年文士和一瘦弱俊美少年出門來迎,正是周異和兒子周瑜。

  周異見到是老朋友來訪,隔著老遠就滿臉幸喜的打起了招呼,“文台兄,什麼風把你吹到我這寒舍來了?多年不見,我還以為文台兄把我這朋友忘了呢!”

  孫堅被周異說得一臉歉意,慌忙解釋著,“孫某豈是這等人!只是前次兵敗于陳平之手,落得個無家可歸的下場!唉~這幾年東奔西走,直到近日領兵經過舒城,方才有空來見老弟啊!”

  周異聽了此話,趕緊將孫堅拉入屋內,“此處說話不方便,我們到屋裏談再談!”

  那邊周瑜也和孫策跟在兩個大人身後攜手而入。

  進得書房,摒退下人後,周異首先開口問到,“文台兄,你此次領兵過舒城是不是想攻打廬江?”

  孫堅點了點頭,“不錯!陳平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次他出兵江東,廬江正是他的糧道和退路,如若此戰成功,大仇得報已!”

  周異有些擔心的問到,“那陳平並非泛泛之輩,廬江是他此次東征的死穴,他又如何會不防?且廬江城高牆厚,又豈是輕易可以攻下來的?”

  “不怕!原來為了對付陸康,袁術在廬江城裏埋伏了不少細作,據他們傳回的消息,廬江只有陸康的七千降卒防守,而且守城的將領是擅攻的曹仁。陳平以擅攻之將禦狐疑之兵守未安之城,此戰我們還是有些機會的!”

  周異聽了孫堅的解釋後,同意的點了點頭,“如果確是如文台兄所說,此戰倒也有幾分機會!”

  “此戰必敗!”

  清脆的嗓音雖然動聽,但是話的內容卻讓孫堅和周異大感突兀,兩人同時扭頭看去,原來是一旁的周瑜突然插話。

  “放肆!大人說話,小孩子豈可隨意插嘴!”周異見兒子如此不懂禮貌,立即大聲訓斥!罵完了周瑜連忙向孫堅賠禮,“讓文台兄見笑了!劣子缺乏家教,文台兄千萬不要往心裏去!”

  孫策也怕周瑜被責怪,連忙幫著辯解,“剛才我和公瑾在談陳平攻打江東,公瑾是說陳平此戰必敗!”

  這話豈能瞞得了孫堅,狠狠瞪了一眼孫策後,孫堅哈哈一笑對周異說到,“無妨,出戰之前,德謀也說此戰獲勝的幾率不大!我等是能成則成,不成則當練兵之舉!”說完望著周瑜,親切的問到,“公瑾賢侄,何以認為此次攻打廬江必敗?但說無妨!”

  周瑜剛才聽了兩個大人的談話也是一時衝動脫口而出,現在正後悔著,聽到孫堅沒有責怪,方才大著膽子解釋到,“方才孫伯父說此戰可勝的原因,小侄聽後認為不妥。第一,伯父說守將曹仁擅攻不擅守。但是那曹仁到目前為止只聽說過一戰,就是陳平伏擊伯父那次,曹仁領著騎兵突襲了伯父後隊。不過,我們並不能就因此判斷曹仁不擅守。陳平乃用兵高手,廬江又為其東征命脈之處,然其卻不用上次袁術攻打荊州時立有大功的夏侯淵鎮守廬江而用曹仁,必是曹仁有過人之處!陳平現在是進攻江東,廬江也只留有七千降卒,顯然其目前沒有北上的意圖,那留下曹仁就只是用來防守,以陳平屢次從無名之士中提拔賢才的眼光,能留在如此重要之地鎮守的曹仁肯定是這次荊州東征將領中防守能力最強的!”見孫堅聽了後默默的點了點頭,周瑜膽子更大了點,馬上接著分析到,“第二,伯父聽說廬江只有七千降卒,是認為廬江的防守兵力不足,但是在離廬江不到五天水路的九江卻有黃忠的三萬荊州水軍駐守,一旦伯父進攻廬江,算上曹仁求援的時間,伯父最多只有十天的期限攻打廬江,伯父有把握十天之內攻下廬江嗎?”

  孫堅的眉頭已深深皺起,緩緩的搖了搖頭。

  “第三,伯父與荊州水軍交戰多次,應當非常熟悉荊州水軍的戰鬥力吧?那麼即使伯父在十天之內攻下了廬江又如何頂住荊州水軍的反撲?第四,伯父認為廬江乃陳平新得之地,尚不安穩。但陳平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廬江又是其兵不血刃拿下,進城後更對百姓秋毫無犯,這對城內百姓來說廬江只是換了個更加強大的靠山,又有何不穩之處?相反,袁術之名暴虐,伯父領兵攻打廬江必激起廬江守卒拼死相抗,那些戰死在伯父手上的士卒的家屬會恨誰?一旦荊州軍反撲,只怕不安穩的是伯父!第五,如若此戰失敗,袁術已無可用之兵,不說壽春,起碼合肥將拱手相讓,伯父可還記得張勳、陳紀兵敗的後果?那時伯父只怕……!”

  這一番話說下來,屋內其餘三人聽得臉色聚變,而孫堅更是冷汗直冒,前面和程普合計還認為有一成希望,而且即使兵敗也沒什麼大不了。現在聽了周瑜的分析,此戰根本就沒有一絲獲勝的可能,反而會把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斷送掉!

  屋內頓時陷入了深深的沉寂之中……

  好半天之後,周異首先打破僵局,“文台兄,小孩子的話不可盡信!”雖然周異自己也知道周瑜的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看著孫堅已經面無血色的臉,只好說著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安慰孫堅一番。

  正陷入沉思中的孫堅被周異的話驚醒,此時也顧不得周瑜是自己的晚輩,非常虛心的向周瑜請教到,“那公瑾是否認為我應當退兵?”

  “退兵是最穩妥的辦法!”見孫堅滿臉失望之色,周瑜忙將話鋒一轉,“不過這樣將讓陳平安穩的得到江東,那袁術和伯父只怕以後沒有安穩日子好過了!滅亡將只是遲早的事!”

  聽了前半句,本以不抱什麼希望的孫堅聽到周瑜後面的話好象別有深意,連忙追問到,“那公瑾的意思是我還應當進兵?”

  周瑜點了點頭。

  這個動作讓孫堅更是疑惑,“可公瑾你方才不是說此戰必敗嗎?”

  周瑜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到,“按照伯父的進攻辦法是必敗!”

  孫堅立刻被這話勾起了興趣,顯然周瑜另有辦法,“哦?那公瑾以為我當如何進攻!”

  “偷襲!”

  “偷襲?”

  周瑜非常肯定的點了點頭,“不錯!偷襲成功的話,伯父的兵力不會有多大損失,而且可以短時間內拿下廬江城,有足夠的時間做好防禦準備,這將增加成功守住廬江的機會!”

  孫堅搖了搖頭,歎息到,“可廬江乃與我方相鄰之城,又是兵家重地,那曹仁亦非蠢材,豈能輕易偷襲成功?”

  周瑜輕笑了一聲,“陳平一方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可極易讓對手偷襲城池!”

  陳平的缺點?自己作為其老對手都不知道,難道周瑜能看得出來?這話讓孫堅更是興致昂然,“哦?怎麼說?”

  周瑜侃侃而談到,“陳平過於仁義,其一直在接收各地逃往荊州的難民,尤其是袁術領地內的居多!伯父當先領軍做出返回合肥的樣子,放鬆曹仁的警惕,再先以精銳假裝難民混入廬江,待伯父領大軍趕至廬江城下之時再用聲東擊西之計將守城主力調到北門,等天黑之時悄悄將兵力轉移到西門或東門,與混入的精銳約定時間賺開城門,廬江城一夜可定!”

  孫堅聽了大喜,“好!好計!哈哈哈哈哈……陳平死期不遠已!”

  見孫堅如此得意忘形,周瑜有些尷尬的插話到,“如此亦只有五成機會!”

  “呃~”孫堅差點被周瑜的話嗆到,“為何只有五成機會?”

  “因為我們未必頂得住荊州水軍的反撲!”

  聽到荊州水軍,孫堅也冷靜了下來,“沒關係,即使守不住,我們也可成功撤退!只要將廬江的糧食全部燒了,荊州軍就必須先想辦法安頓廬江百姓,無力亦無時間追擊我軍北攻合肥!再說成功攻下廬江,也一定會讓陳平心急如焚,荊州東征部隊將會兵無戰心,即使他們重新奪回廬江城,陳平以後也會心有顧及,不敢全力進攻江東,劉繇的機會將大增!而且,根據我多次和荊州水軍交戰的經驗,我發現荊州水軍並不是無敵的,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

  關於周瑜的描寫

  “不對嘛大哥,。小周同志那時才好大???雖然是天才也不可能有那麼凶嘛??他在那個時候就對我們主角的勢力一清二楚了嘛?不管怎麼說沒出去見過市面沒經歷一些事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這麼猛嘛。”——暴力

  上一章節中周瑜十八歲~他所做出的判斷只是根據孫堅所說的話和外界一些大的事件推斷的~大家仔細看看就知道!現在周瑜出來了,你們還有誰認為程普太聰明嗎?程普可是後來東吳僅次於周瑜的副都督。

  “仁義???厚黑的傢伙能仁義到那???”——月夜*狼嚎

  主角在民眾眼裏可一直都是表現得很仁義,這也恰恰說明了上面一個問題,周瑜只是根據外界的傳聞和當時孫堅的話做出的判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