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步步生蓮》第400章
第008章 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楊浩接掌銀州以來,忙著擴軍定民,制戶籍定賦稅劃定行政區劃,勒肅軍紀、遣任官吏,表面上看他只是走走看看,隨便說說,其實各種安排處置、協調決定、任命會見的事宜十分繁忙。所以一直還沒顧上與黨項七氏,橫山諸羌,周圍。吐蕃,回紇和漢人部落、山寨的頭人首領們見個面。

 而這個面是必須要見的,光從禮儀上來說,各部落山寨的族酋首腦也不能連自己追隨的老大的面都不見,楊浩也需要親自接見一下這個領,瞭解一下他們的需求,聯絡一下彼此的感情,有許多需要他們支援、配合、服從的東西,都需要和這些領們做一個面對面的接觸,往更深層次上說,這也是楊浩宣示統治主權的政治需要。

 所以需要他馬上著手辦理的許多大事剛一有了眉日,這件事便立即提上了日程。這些事比行軍打仗還要勞神費力,擬定邀請名單、排列先後位次、敲定大會章程,諸般細節不一而足,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疏漏,一旦出現疏漏,就可能在本來就關係微妙的諸部族間,諸部族和銀州之間鬧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種細緻的事情楊浩手下官員之中還真沒幾個人能夠勝任,原唐國吏部尚書徐鉉明明是個善於治理政治、調配人才的宰相之才,卻長期被李煜當成了外交大使,對這種事情長期錘煉之下倒是駕輕就熟,所以這件事便交給了他去辦,楊浩與徐鉉廝磨了一個下午,敲定了一些細節,這才起身回到楊府。

 這楊府未必比楊浩在蘆州所建的知府衙門寬深,不過蘆州府邸是依山而建,鱗次疊高,順應自然韻味,而這原銀州防禦使府卻是正規的五進院落,中規中矩。

 走到後宅,忽然聽到一陣悠揚動聽的簫聲,如同天籍一般,楊浩不由心神一暢,因為思索諸多瑣事引起的頭痛也輕快了許多。他抬頭看了一眼,見那簫聲來自吳娃兒所住的院落,便會心地一笑,這位清吟小築主人,是他四位愛妻之中第一才女,平素小周後往來,不管談起詩詞、琴棋、服飾、梳妝、美食,亦或佛道兩教經典,都能對答如流的,也只有娃兒一人,這些學問雖說對國家大事沒甚麼助益,可是要想樣樣精通,所下的功夫卻絲毫不遜於一位博學鴻儒十年苦讀了。

 楊浩本想去逗弄一下自己那個日見可愛的嬌嬌愛女,聽到這簫聲,便半途轉了道,沿著曲苑回廊向娃兒的住處走去。

 娃兒院中有一方曲池,池上有小橋木亭,池中有怪石嶙峋,池邊還有幾株冬夏樹木。此刻正是冬季,池水已結了冰,上面覆蓋了一層白雪,池中嶙峋的怪石中生出的藤蘿也已乾枯,枝條上染著一層茸茸的白雪,唯有池邊兩棵素心臘梅綻放著金黃色的花朵。

 小周後穿一襲白裘,站在臘梅樹下,望著假山怪石上若隱若現於白雪之下的藤蘿枝條,扶一管長簫,一縷清清柔柔的聲音便自那紫色的長簫中傳出來,悠悠回蕩,與這雪、與這花、與這人,完美地構成一副如詩如畫的風幕,空靈飄緲,可她的黛眉間卻仍是帶手一抹揮之不去的寂寞憂愁。

 這些時日,她每日都到帥府點卯,漸漸地她也發現,楊浩對她似乎全無敵意,或許那日他無意中吐露的心聲,並未引起他足夠的警覺,又或是他已把自己看成了一隻籠中鳥兒,根本不擔心自己會對他造成什麼威脅?

 是啊,就算自己知道了他的志向那又如何?自己能說給誰聽?趙官家那裏?她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至於其他勢力,她更沒有舍楊浩而洩露他的秘密給那些人知道的道理。

 想通了其中關節,小周後總算是鬆了口氣。死不是最可怕的是,如情勢所逼,她不惜一死,但這並不代表她願意趕死,如果能活著,當然還是活著的好。

 儘管知道自己的擔心實屬多餘,可楊家她還是常來,一方面是因為冬兒、焰焰她們的好客,經過這段時日的往來,小周後和她們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閨中蜜友。小周後是寂寞的,哪怕在她做為高高在上的皇后的時候,前呼後擁、眾星捧月,圍攏在她身邊的也只有畢恭畢敬的奴婢侍女、妒羨莫名的宮中嬪妃,還有諂媚敬畏的官宦夫人,若非如此,她也不會見到一個把她看成正常的女人,而不是一個尊重的皇后來交往的莫以茗莫姑娘,就那麼歡喜,很快把她引為知交好友。

 自從到了銀州之後,她更加的寂寞,她每天只能無所事事地呆在那片小小的天地裏與寂寞為伍,沒有事情做,沒有話題聊,雖然安靜,卻寂寞的可怕,這樣的日子一天兩天或許是享受,天長日久卻是一種無形的折磨,尤其是對小周後這種天性浪漫活潑的女性來說。

 她那處住宅,除了根本無話可談的幾個僕人,就只有一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李仲寓,兩人本來就沒幾句話好說,如今楊浩在蘆州建通譯館,李仲寓閑極無聊,毛遂自薦,自告奮勇地跑到蘆州通譯館找了份皓首窮經的差使做,整個府中就只剩下她一個人,冷冷清清,沒有半點生氣兒。

 所以不知不覺間,她喜歡上了到楊府造訪的感覺,與冬兒、焰焰、娃娃、妙妙在一起,她會很充實、很快活,這種感覺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可是,當她看到冬兒為女兒哺乳的時候,當她與娃娃正相談甚歡,焰焰卻突然捧著帳本趕來,兩個女人鑽進書房專注地核對帳務的時候,小周後便會突然驚覺,這份熱鬧、這份溫馨,完全與她無關,她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看客而已,於是莫名的憂傷便像雲舒遮月一樣,悄悄掩上她的心頭。

 她本以為國破了、家亡了、夫君也死了,剛剛二十六歲的她,就像一朵凋零了的花,慢慢地枯萎,乾枯,就像那掩在雪下,再無一絲翠色的藤蘿,可是……現在她才知道,她的心還活著。

 只要活著,誰能逃得出軟紅十丈的誘惑?區別只是你向哪一種誘惑低頭罷了。她渴望活著,精彩地活著,有滋有味地活著。然而,當積雪消融,春滿大地的時候,那死去的藤蘿就能重新綻放活力,而她這個人呢?

 心潮起伏,簫音便帶上了淡淡的一抹憂傷,就在這時,耳邊忽然響起幾聲清脆的掌聲,小周後霍然回首,只見院中寂寂,根本沒有半個人影。一時間,小周後以為是自己出現了幻聽,她轉過身,剛剛以簫就唇,就聽身後又響起一個動聽的聲音:“呵呵,那個不守清規的風流老鬼果然找到了衣缽傳人,這時師徒收集美人的本事還真是一脈相承呢。”

 “誰?”

 小周後下意識地清斥一聲,可她再度回頭,身後還是一個人影也沒有。小周後驚訝地退了幾步,幾乎疑為白日見鬼,卻聽身後又有人道:“嘻嘻,你不用怕,本仙姑不是鬼,也不是妖。”

 小周後猛地一個轉身,身後仍然不見人影,身後就是曲池,池中積雪平平,一隻雀兒落上去都要印個爪印,可是上邊全無痕跡,小周後更是恐懼,顫聲道:“你……你是神仙?”

 “呵呵,不錯不錯,你叫我神仙姐姐那就沒錯啦。”

 這一回聲音就在她耳畔響起,甚至唇齒之間的微弱氣息都已拂到了她的臉上,小周後急退一步,再度看去,眼前已憑空出現了一個俏生生的人兒。這人穿一身杏黃道袍,背一口綠鯊皮的寶劍,杏黃色的劍穗兒拂灑在肩頭,頭上挽一個道髻,一隻綠意盎然的碧玉簪子橫插在道髻上,襯得她那張俏臉清雅脫俗,麗光照人。

 雖然驚於此人出現的古怪,可是聽她話語客氣,又是這樣一個絕色道姑,小周後怯意稍去,不禁問道:“這位仙姑……是……是什麼人?”

 她此刻倒有些懷疑這個美貌道姑是白天上而來的仙子,憐她淒苦,要引她往極樂世界去了。隨著李煜誦經念佛那麼久,也難怪她會有此想法。

 那美貌道姑歪著頭上上下下仔細打量她一番,一雙精光閃爍的眸子,偏就透出一股迷離空濠的柔媚勁兒,這股活色生香的媚勁兒,簡直是顛倒眾生,打量一個女人時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風情尚且如此,如果她存心媚惑一個男人的話,恐怕天下間沒有幾個人能抵擋得了她的魅力,這種神態可就不怎麼像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上仙子了,不過小周後剛剛見識了她神鬼莫測的出現方式,一時倒沒想到這一點。

 那美貌道姑仔細打量她一番,嘖嘖地讚歎幾聲道:“國色天香,我見猶憐呢,你是唐焰焰還是吳娃兒?”

 小周後一聽這麼問,登時清醒過來,她在唐宮時,李煜找了許多佛道兩教的高人來傳授經義,其中不乏能高來高去的世外高人,如今看來,這位美貌道姑也是這樣一位異人了。前些日子楊浩遇刺的事,小周後也是知道的,楊浩雖控制了銀州,可是暗中對楊浩懷有敵意的仍不乏其人,如今見運道姑來的古怪,開口就問及楊浩的兩位夫人,小周後便難以揣摩她的來意。

 她得楊浩相助,逃脫了趙光義的毒手,唐夫人和吳夫人待她又十分的熱忱,被她視做閨中蜜友,她如今活的還有一絲生趣,全國這一家人而起,對她們自然起了維護之意,眼前這古怪的美貌道姑也不知來意善惡,焰焰和娃娃如今就在書房中盤帳,如果這道姑不懷好意的話,她的武功又這麼高……

 想到這裏,小周後毫不猶豫地冒充了與她最談得來的吳娃兒,頷首說道:“奴家是吳娃兒,不知這位仙姑是?”

 那道姑一聽笑顏逐開,神色間竟透出幾分的親熱來:“呵呵,吳娃兒,清吟小築主人,色藝俱佳的大樑第一行首麼?楊浩信上提過你的出身來歷,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如此容色比我當年在洛陽……呃……,。不錯,不錯,真是個拒招人喜歡的孩子……”

 小周後聽得暗暗納罕:“大樑?自朱溫滅唐稱帝改稱大樑為東都,汴梁城就再沒叫過大樑這個名字,怎麼還叫這麼古老的名字?孩子?看這道姑頂多比我大上兩三歲,說話怎麼如此老氣橫秋?”

 心裏這麼想著,小周後面上卻絲毫不敢表現出來,要說起來,小周後也算是冰雪聰明的人物,否則也不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舞樣樣俱精了,應變起來倒也不露破綻:“不錯,奴家正是吳娃兒,仙姑還未告知奴家法號,不知仙姑法駕駕臨,意欲何為?”

 那仙姑抿嘴一笑,頰上便露出兩個迷人的小酒窩:“本仙姑的法號麼,呵呵,你喚我一聲靜音師傅就可以啦,我這次來,是受了楊浩那老鬼師傅的託付,要得本仙姑的一身藝業傳授給你們,我本住在雁門關外紫薇山,接到楊浩的信,得知你們要到少華山隱居,我本來是想直接趕往那裏的,幸好半路上隨意問了一句,才曉得你們竟然到了銀州……”

 小周後聽她並無惡意,便不想冒充吳娃兒了,小周後正要對她說明身份,忽聽她說受楊浩的師傅託付要傳授她們武藝,不由怦然心動,她平時與焰焰她們閒聊,楊浩曾拜傳說中仙人一般的呂洞賓為師的事她也是知道的,眼前這美貌道姑竟是受呂祖所托來傳她們技藝的?

 一念及此,到了她嘴邊的話兒便又咽了回去,遲疑問道:“仙姑…仙姑是要把您這來去無蹤的武功傳授給我麼?”

 靜音道姑嘴角一翹,笑得有點兒邪性,不曉得她笑得為什麼如此古怪:“就算是吧,差不多,嘻嘻,反正……本仙姑的這身本領,都是要傾囊相授的。你的年紀雖然大了些,不過比我當年……當年剛剛習練這門道法的年歲也差不多,看你根骨也是上乘,只要不太笨的話,應該學得來。”

 剛剛說到這兒,靜音道姑耳朵動了動,又笑道:“有人來了,本仙姑此來的消息,不想對人張揚,我就住在棲雲觀,這銀州城裏,只有這麼一座道觀,好找的很,你和唐焰焰就來那兒見我吧。至於你家官人麼,你想把我的消息告訴他也無妨,不過……不要叫他來拜見我啦,他是那老鬼的徒弟,見了他怪難為情的。”

 靜音道姑說罷雙肩一晃,整個身子淩空而起,足尖在假山石頂再一點,整個人便翩然不見。

 “隨她……學藝?”

 小周後心頭一熱,一個冒名頂替的大膽念頭忽然浮了上來。

 經歷了國破家亡的創痛,顛沛流離的生活,小周後才發現自己自幼所學全無用處,在往昔以為高雅的,在這亂世只能用來娛人,倒是她以前看不入眼的雕蟲小技才足以傍身。

 一個女人,尤其是一個擁有美貌,卻沒有足夠的勢力保護自己的女人,那她的美貌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悲劇。如果自己也能像這位靜音仙姑一樣,擁有這樣一身大本事,雖不能挽回國運,但是面對著趙光義那樣心懷不軌的人,至少卻能保護自己。

 有生以後,周女英頭一回生起竊名盜藝的念頭,心中不由怦怦直跳,她在唐宮時與那些仙長高僧們來往多了,也知道那些高人重視衣缽,不是什麼人都肯將一身藝業傾囊相授的,為了學那高來高去的本事,這才存了冒名頂替的念頭。

 那仙姑既把我錯認成了娃娃,不如我就冒充了她吧,她本來是要把一身武功傳授武藝給唐焰焰和吳娃兒的,待我……待我學會了再毫無保留地轉教她們,那還不成麼……

 剛想到這兒,忽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小周後趕緊舉簫就唇,裝模做樣地吹了幾個音節,卻因氣息散亂難以成曲。這時身後便傳來了楊浩的笑聲:“娘子曉得為夫來了,竟然歡喜的曲不成調了麼?"

 小周後急忙回身,赧然道:“啊,原來是太尉到了。”

 小周後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嬌柔玲瓏,體態纖細,穿著這一襲皮裘時背影與娃娃酷肖,楊浩又是先入為主,認准了這站在娃娃院中、挽著墮馬髻的少婦除了娃娃再無旁人,不想竟認錯了人,他張開雙臂,眉開眼笑地正要上來擁抱,一見竟是小周後,不由鬧了個大紅臉,訕訕地收回雙手道:“啊,夫人恕罪,在下……在下一時認錯了人,實在冒犯了……”

 小周後剛剛打了冒充人家娘子盜學武藝的念頭,心中發虛,一顆芳心也自急跳不已,卻故作從容,淺淺一笑道:“太尉客氣了,這也談不上冒犯……”

 這時書房門兒一開,唐焰焰和吳娃兒娉娉婷婷地走了出來,四雙美眉一起瞟來,瞟得楊浩心驚肉跳,忙斂起笑容,一本正經地肅手道:“夫人,請。”

 一行四人進了花廳落座,唐焰焰便道:“浩哥哥,我與娃兒剛剛盤了一回帳日,你要購買耕井、糧種、農具的錢勉強湊得出來,不過稍嫌緊張,要不要再向商賈借貸一些?"

 楊浩搖頭道:“既然湊得出,那就不要借貸。不只是利息的問題,我們必須嘗試自己承擔壓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脊樑骨始終是別人的,那人家一旦抽身而去,你還怎麼站得住?"

 唐焰焰俏生生地白了他一眼,嗔道:“好啦,你說一句不可以不就成了,偏耍囉哩囉嗦講一番大道理出來,誰耐煩聽。”

 楊浩笑道:“習慣了,習慣了,平時有什麼事吩咐下去,總要將前因後果交待個明白,讓下邊的人詳細瞭解我的意圖和我想要達到的目的,囉嗦慣了。呵呵,等我把人用熟了,不需要事無巨細都交待得清楚明白的時候,你想要我說這麼多,我還懶得說呢。”

 唐焰焰撇嘴道:“稀罕。”

 娃娃走到楊浩身後,輕輕給他按揉著肩膀,笑道:“姐姐不過是跟官人撒撒嬌,官人怎麼如此不解風情呢。對了,宴請諸部酋首領頭人的事安排的怎麼樣了?”

 楊浩道:“具體事宜,交給徐大人去辦了,你知道,這種事裁也不甚了了。不過許多東西,徐大人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比如說咱這銀州城,幾番戰亂下來,拿得出手的廚師寥寥無幾,既是宴請,這酒宴當然不能馬虎了,可我想做幾道他們不常見的美食,卻沒個著落。娃娃,你的烹飪手藝那是沒得說的,不過你做的菜肴都大過精緻,不適宜這些西北大豪,你可懂得些既有中原菜式精緻、又有草原菜式風味的菜肴?”

 娃娃遲疑了一下,為難地道:“官人也知道,汴梁那些食客,都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主顧,那一碟子菜三筷子下去就沒了蹤影,的確是不適合這裏人口味的,不過奴家……"

 小周後見他們夫妻當著自己的面打情罵俏毫無顧忌,簡直把自己當了透明人,心中十分的不自在,本想起身告辭的,聽到這番話,不由脫口道:“太尉耍製作些既有中原菜式的精細,又有草原風味的佳餚麼?或許……或許妾身可以提供幾道菜肴。”

 楊浩一呆,奇道:“夫人知道些別開生面的菜式?

 小周後臉色微暈,有點難為情地道:“昔日在唐宮,平素閑來無事,於烹飪之術,妾身確曾仔細研究過,於宮廷禦宴之外,特取四夷特產,或制菜肴,或制點心,或做羹湯,精心研製菜式共計九十二款,想必……想必正合太尉所用。"

 小周後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之外,還明瞭風靡江南的天水碧衣料,親手裁制了各種款式新穎的衣衫,研製了多種粉餅胭脂、研多款菜式等等,要擱現代,小周後就是舞蹈家、音樂家、詞曲作家、服裝設計師、美容專家以及通曉各系菜式的食神等等,一連串的頭銜足以使她成為世界最全能的一流才女。

 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東西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若是尋常女子說她擅女紅、烹飪倒也罷了,可是一國皇后研究這些東西可就為人詬病了。小周後不問政治、不談國事、不講權術,也沒有像某些賢德的皇后那樣,用心良苦地整日勸誡夫君耍勵精圖治,一心撲在國家大事上。

 說到骨子裏,她就是一個一心一意只想做個幸福小女人,喜歡把生活藝術化的小資女青年,她要是王侯將相的夫人,這麼做那可是賢淑之極了,說不定皇帝陛下還要封個誥命給她,贊她識大體。如果她是公卿名士的夫人,就憑這些創舉,也足以與李清照、薛濤之流比肩了,可是她是皇后,這立場與責任便不同了,江南文人痛惜國亡之禍,已經有人於詩詞之中追索因由,把唐國覆滅的原因糾結於小周後這個禍水了,也難怪她提起來時怯生生的有些難以張口。

 楊浩卻沒有絲毫鄙夷之色,反而鼓掌大笑:“真是無助我也。多謝夫人,這些菜式都是夫人親手研製,想必大多都還記得,這就事情就請夫人親自主持其事如何?”

 娃兒握起小粉拳,在他肩頭輕輕捶打了一下,輕嗔道:“官人得意忘形了麼?夫人的身份,怎好拋頭露面,這些事情又怎好要一個婦道人家親自去做?請夫人寫出菜譜,那些三腳貓的廚師按圖索驥,還做不來麼?”

 楊浩一拍額頭,連聲笑道:“對對對,還是這樣妥當。”

 小周後終於現自己所學原來也有一點用處,心中歡喜地很,而且她此時也掛念著那個掛單棲雲觀的仙姑,便就勢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妾身立即回府,謄寫菜譜。”

 “好好好,此事說來還真有些緊急,不但要讓廚師們照著先行燒制一下,調理口味,恐怕有些難得一見的食材也得及早購買,那就有勞夫人了。”

 娃娃嫣然笑道:“那我送送夫人。”

 小周後向楊浩和唐焰焰淺淺一笑,頜首為禮,與吳娃兒款款走了出去。由於心中歡喜,那步履輕盈起來,依稀便恢復了幾分昔日的神采飛揚,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的小周後嫋娜行去時,那是怎樣的風情萬種?就連楊浩也不禁投以欣賞的目光,可惜他的日光隨著人家剛剛走出不遠,耳朵便被唐焰焰提在了手中。

 “喂,再看眼珠子就掉地上啦。”

 楊浩哈哈笑道:“你這丫頭,呷得哪門子乾醋,你家官人也就是看一看嘛。真要好色,當初某人投懷送抱,主動色誘時,你家今人早就餓虎撲羊了,你說是不是呀?”

 唐焰焰性情潑辣,可自打嫁作人婦,反而喜歡害羞了,聽他拿自己當初的事取笑她,不禁大嗔,跺腳道:“好呀你,又拿這事兒取笑我。”

 楊浩伸手一攬她的纖腰,唐焰焰便坐到了他懷裏,楊浩輕撫著她手感誘人的翹臀,柔聲道:“娘子,這些時日為我做內當家,累壞了吧?以前做唐家大小姐的時候,你可從不來不需要你操這些心的。”

 唐焰焰白了他一眼道:“哼,現在才來甜言蜜語嗎?累倒不累,自家的基業,不幫你看著,我還不放心呢。只有一件事我不甘心。

 楊浩奇道:“什麼事不甘心?”

 唐焰焰道:“人家先嫁了你……以前那段時間不算喔,可是冬兒姐姐卻先有了孩子,人家到現在肚子還沒一點兒動靜,你說是不是你偏心?”

 楊浩叫起了撞天屈道:“這可怨不得我,老爺我鞠躬盡瘁、辛勤耕耘,用在娘子身上的功夫可不少哇,你自己不生,怪得誰來?”

 唐焰焰大恨,在他唇上咬了一口,瞪起俏眼道:“喂,你是夫,你是天噯,本姑娘生不生還不是你說了算?自己沒本事,還要怪人家,虧你還是一個大丈夫。”

 楊浩一把抄起了她,把她打橫抱住,哼道:“敢說你家夫君沒本事?嘿,這可是犯了男人的大忌呢,小娘子,今天我就與你盤腸大戰三百回合,且看是你不行,還是你家夫君不行。”

 “喂喂喂,天還亮著呐……"'

 “亮就亮唄,又不是頭一回了,亮著還省的點燈呢。你不曉得如今油價很高麼……”

 蕭儼走進大堂的時候,徐鉉正埋在一堆文案之中,他回到自己的官衙處理完要緊的公務之後,便攤開了群雄大會的詳細章程,仔細推敲疏漏之處。

 蕭儼見他神情專注,便毫不見外地自己倒了杯茶,在椅上坐了下來蹺著二郎腿看著他,過了半晌,見他還未發現自己,這才咳嗽一聲,徐鉉一抬頭,不禁笑道:“老蕭,什麼時候回來的?"

 蕭儼笑道:“有一陣了,看你專注的樣子,你這公堂被人搬空了你都發覺不了。”

 徐鉉笑著捏了捏眉心,起身離開公案,在蕭儼旁邊坐了下來:“你那邊的事都辦妥了?”

 蕭儼道:“目前就只有這麼多了,原府庫之中的書籍、豪門大戶人家捐獻的書籍,還有謄抄的孤本、珍本,以及本地有名的文人,全都送往蘆州去了。”

 徐鉉感慨地道:“我本以為楊太尉是一介武力,只曉得爭奪土地、人口,建立軍隊,想不到對這些文人才關心重視的事居然如此上心,通譯館、博史館、印書社都迅速建立起來了,還有太尉發明的那個什麼活字印刷,了不起呀,實在是了不起呀。有時候我真想不通,太尉裏裏來的那麼多奇思妙想。”

 蕭儼頗有所感地點點頭,說道:“是啊,興工商,立農牧,恩威並施,寬猛相濟,可求一時之治。同之以利,化之以文,融之一族,方能長治久安。天文曆算、地理方志、詩詞歌賦、兵書戰冊,乃至儒道釋法墨諸子百家的典藉,這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東西,卻不是一方諸侯的當務之急。楊太尉所圖甚大,眼光更是長遠啊。”

 楊浩有意將蘆州打造成一個宗教、文化中心,把銀州建設成為政治、經濟中心,為此不但在蘆州建造了譯書館、藏書館、印書館,兼收並蓄百家學說,吸納各族思想文化,還開設了幾家學府。知識的收集要發揮實際的作用,就需要許多人去學習它。而楊浩如今還不過是西北四藩中的一藩,就開始著手做這些事,自然難免連徐鉉、蕭儼這樣的人都要贊他一聲:“胸懷天下,志向遠大。”

 蕭儼說到這兒,忽又想起一事,說道:“喔,對了,回來時在棲雲觀前遇到了夫人,夫人剛從楊太尉府上回來,似乎要到觀裏進香。真是奇怪,佛道兩家,夫人一向是比較崇信佛家的,怎麼放著佛寺不去,現在改信了道教?”

 自唐亡國,他便不能稱小周後為娘娘了,唯有以夫人稱之。他提起夫人,徐鉉自然知道他說的是誰。聽他提起小周後,徐鉉的臉色忽然有些不豫起來,沈默半晌,他才有些低沉地道:“老蕭,夫人……這些時日往楊府裏去的太勤快了……”

 蕭儼“唔”了一聲,不置可否。

 徐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又點撥道:“民間雖不識夫人身份,但是亦有許多風言風語,難聽的很。這個……你可曾聽聞?”

 蕭儼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問道:“鼎臣以為唐太宗這樣的人物算得上一世明君麼?”

 徐鉉脫口道:“當然,茂輝兄何出此言?”

 蕭儼不答,又問道:“鼎臣以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之流,算得上一世能臣麼?"

 徐鉉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沈默不語起來。

 蕭儼道:“隋煬帝是李世民的表叔,又是李世民的岳父,李世民卻納了隋煬帝的蕭皇后為妃。玄武門之變,又納弟婦為妃,宮闈之潔較之楊浩如何?怎不見賢相房杜之流對太宗私闈之事耿耿於懷?大醇小疵,瑕不掩瑜,自古以來,哪個英雄不風流?你想讓楊浩做聖人嗎?聖人能成為好皇帝嗎?”

 蕭儼比徐鉉還年長九歲,十歲中童子試,後入朝為官,道德學問那是沒得說的。南唐中主李璟曾造華樓一座,群臣都稱讚不已,當時唯有蕭儼說:“可惜樓下少了一口井。”

 皇帝問他什麼意思,他說:“因此比不上景陽樓啊。”

 南北朝時,後主陳叔寶不理政事,沉緬淫樂,寵張麗華,建景陽樓,樓下有井。禎明三年,隋將賀若弼、韓擒虎攻入陳的國都建康,“玉樹後庭花”的張麗華投井自盡,陳後主束手就擒,從此人們便稱此井為“辱井"。蕭儼因為這句話惹得中主大怒,被貶謫到了地方。

 等到後主李煜繼位,他又回朝做了大理寺卿,楊浩和耶律文在唐國禮賓院大打出手、第一次發生衝突時,就是他入宮稟報,因見李煜沉迷棋道,不聞不問,怒而掀了李煜的棋盤。唐國諸大臣中,蕭儼乃是第一諍臣,徐鉉素來敬重的,聽了蕭儼這番話,徐鉉面上不豫之色漸去,但還是猶豫道:“可……可她終究是你我舊主之妃,臉面上須不好看……"

 蕭儼歎息道:“她有傾國傾城之姿,就一定會成為男人追逐的獵物,不管是誰,如果能掌控她的命運,豈會不把她變成自己的戰利品?逝者已矣,何妨讓生者有個好一點的出路。母儀天下,命帶桃花,這……本就是她的宿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