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陌上行》第337章
第九章(05) 陣前軍議(中三)

  孫仲山的大膽猜測並沒有錯,片刻之前段修派人送來的那份緊急公文,內容的確是和突竭茨的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有關。

  大前天的傍晚,左營派出遊弋的一隊騎兵在黑水河以西大約百許裡的一個小湖泊巡邏時,被一隊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的突竭茨兵偷襲;倉促應戰的趙兵吃了點小虧,死了兩個人。當時左營的人都判斷這股敵人是鹿河被擊潰的突竭茨人余部,因此並不是很在意,也就沒有把消息報告中軍。前天上午,前去驅趕這批殘敵的一哨騎兵又被打回來,左營這才稍微有了點重視。但是他們依舊沒有警覺。直到昨天晌午派去肅清「殘敵」的兩個多哨人馬遭遇到人數差不多的突竭茨騎兵並且被敵人擊潰,作為左營指揮的段修還是沒有重視。

  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左營就應該把三次戰鬥的經過和結果向中軍作詳細的匯報。但是這一回,打了半輩子仗的段修也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卻偏偏沒有這樣做。他調動了手頭能夠抽出來的兵力去那個小湖泊,非得把那股敵人剿滅了不可。結果臨時拼湊起來的六百多趙軍一頭就撞在鐵板上,被數倍的敵人前堵後截包了餃子。要不是黑夜來臨幫了趙軍的忙,亂戰中幾股趙軍聚在一起死力殺出一條血路,指不定連帶個報信的人都逃不出來。在這場戰鬥中戰死和失蹤的趙軍至少超過兩百人,無論是人數還是比例,都是左營遭遇的最大傷亡,也是中路軍出兵以來在單次戰鬥中的最大傷亡。而且能夠確認,左營所遇到的並不是從鹿河逃竄出來的所謂殘敵,而是從別處而來的敵人援軍,還是左營枋州兵的「老交道」一一突竭茨的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

  意料之外的失敗讓段修不能接受,而敵人的援軍更是令他措手不及。在集中兵力迎戰和收縮戰線向中軍靠攏這兩個想法之間搖擺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光大亮以後,他才記起來,這樣重大的敵情不是他能夠做決定的事,而是要立刻向商成報告……

  現在,中軍帥帳裡一片肅穆。帳篷門並沒有捲起來,但是帳篷裡的光線卻絲毫都不顯黯淡。立在帥案後帳角的兩架燭山上,十幾隻羊油大蠟上火苗子躥起二尺餘高,耀得大帳內一片紅光。郭表、王義還有文沐,三個人分坐在帥案前,都是滿臉的凝重,低頭咬著腮幫子費勁腦筋地琢磨敵人的下一步動向和戰局的可能發展。商成鐵青著一張惡煞般的鬼臉,眼睛裡噴著怒火,甩著手在帳篷裡走來走去。

  「稟督帥!後營湯校尉報,留鎮今天上午送上來的輜重給養中少了一馱傷藥,據查,是留鎮出發時錯漏。湯校尉請大帥明令,該如何處置?」有人很不合時宜的在帳外大聲報告。

  商成驀地停下腳步,揚起臉望著帳頂,似乎壓根就沒有聽到。文沐站起來,預備出去處理這件事,商成突然兩步跨過去一把掀開帳簾,惡狠狠地盯著那個冒失的文書:「該如何處置,湯宓難道不知道?這點屁事也來問我,那我要他這個後營指揮來做什麼?你去告訴他,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先處理了藥材錯漏的事,然後自己去知兵司領二十鞭子!」

  文書被他嚇得倒退了兩步,腳下一絆摔倒在草地上,嘴裡一連聲地答應「是!大將軍令,湯校尉自領二十鞭」,一面手忙腳亂地爬起來,頭也不敢抬,行個軍禮就落荒而逃般地飛也似去了。這一幕全被帳外不遠一群蹲草叢裡吃喝的軍官瞧在眼裡,剛才還有說有笑的軍官們一齊噤了聲息,躡手躡腳地都溜回了帳篷。

  商成似乎還有點餘怒為消,帳外最後一個軍官的背影都消失了好半天,他重重地摔下帳簾,回身問道:「段修說,左營遭遇的是大騰良和完奴兒兩部,你們怎麼看?」

  文沐沒有答話,先說道:「大將軍,對湯宓的處分有點過重了。後勤上出了點差池,湯宓不敢擅斷而請大將軍令,雖然是有點小題大做,可也不至於為此就領二十鞭子。」

  商成翻著眼皮看他一眼,面無表情地問:「那依你說,該怎麼處分?」

  「不處分。」文沐倒不懼怕他的眼神,在椅子裡坐正,昂頭直視著商成說,「假如這種事情也要領受處分,那以後有人犯了無故軍中嬉鬧喧嘩或者延誤失期的過錯,又該如何處置?假如他們也領二十鞭,湯宓該如何想、別人又會如何看?」

  他的話還沒說完,商成就已經明白自己的錯誤。他是被段修遲鈍的反應和失當的處置給氣昏頭了,所以就把一肚子的怒火都撒在了湯宓身上。既然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那就應該及時改正錯誤。他馬上叫進來一個衛兵,讓他馬上去通知湯宓,前令取消,那二十皮鞭不用去領受了。另外,他還讓衛兵警告湯宓,要是再拿雞毛蒜皮的事情來麻煩自己,那他這個後營指揮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他搖搖頭,苦笑著回到帥案前,拿起桌案上的眼罩。眼罩剛才被他在案上砸到了硯台裡裡的毛筆,黑墨汁濺得到處都是,連段修的文書也染了幾滴。好在文書被污的地方並不多,染墨的地方都不是很緊要。他戴上眼罩,可並沒有馬上蓋住有點干辣辣燒痛的眼睛,而是又拿起文書,再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可他越看下去就越生氣,忍不住又把文書摜到案上。

  論說起來,段修當兵吃糧的時間比自己的歲數都大,怎麼偏偏就在這節骨眼上犯這種低級的錯誤?

  不僅生段修的氣,同時他也生氣自己。自己怎麼會在出兵前臨時改變決定,把左營交給了段修?按段修的資歷和職務,當個左營指揮當然是綽綽有餘,可這個人的長處是在練兵上,並不善於對陣接敵,這一點自己明明知道,為什麼還會犯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現在好了,就是因為自己當初的不能堅持,所以現在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已經前進到大軍百里之內,自己才剛剛收到消息……

  帳篷裡安靜極了。只有蠟燭芯燃燒時偶爾爆出一聲細微響聲。帥帳外也沒有什麼聲響;看來商成剛才處置後營指揮的一番舉動把所有人都嚇住了。轅門的士兵在交接崗,集合整隊的號令一聲接著一聲。遠方傳來幾聲清亮的鶴唳;隔了片刻,又有幾聲鳴叫從更遙遠的地方傳過來,離得太遠,聲音有點模糊不清……

  商成黑著臉不說話,除他之外勳銜職務最高的郭表又默坐不吭聲,王義和文沐互相望了一眼,王義輕輕地咳了一聲,說道:「其實,我覺得大將軍倒不用擔心西邊過來的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有西門勝將軍在枋州作牽制,兩部的敵人絕對不敢輕易出動。段修將軍在文書裡提到,敵人只有三千人不到一一要是大騰良和完奴兒一起出動,怎麼會才來這麼點人?我想,興許西邊的敵人也就只有這麼多。他們不過是兩個部族不得已才派出的援軍而已。畢竟咱們出兵才剛剛半個多月,敵人不可能馬上知道枋州是在虛張聲勢,也就絕不敢大舉出動。」說完,他就目視著商成,等著商成點頭表示認可和贊同。

  可是商成只是微微低垂下頭凝視著段修送來的文書,什麼話都沒有說。他甚至都沒出言指出王義的推斷到底是對還是錯。

  文沐的嘴唇動了一下,卻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咂了下嘴,最後把湧到嘴邊的話變成了一聲長長的無聲歎息。但是他不停攥起來又鬆來的手掌卻完全暴露出他現在的心思一一他對王義的看法有異議!

  文沐的神情舉動,王義一絲一毫都看在眼裡。這並沒有脫出他的意料;在說那番話之前,他就知道文沐一定會反對。從幾年前開始,他和文沐的關係就一直不大好,他現在也不想再去修復。他估計,文沐和他是一樣的心思,不然剛才文沐剛才也不會說那麼一篇大道理!他在心裡冷笑了一聲一一什麼勸誡商成不要亂了軍法尺度,其實字字句句都是奔著他來的,不然文沐為什麼一口一個「二十皮鞭」?很顯然,文沐至今還在對那天晚上他嚴厲處分了一個違禁吃酒的軍官的事而耿耿於懷,明裡是在規勸商成,暗裡卻是在指責他處罰過重……

  文沐的態度,王義不在乎。但是商成也保持沉默,這就難免令他很失望。雖然他不想看到商成出於友誼而贊同和支持他的看法,但是他心裡卻真是很想得到商成的認同。同時他也不能理解,商成到底是出於什麼考慮才不直言表態。是因為他錯了嗎?這不太可能。這番結果是他深思熟慮了很長時間才得到的結論,反覆推敲自覺得絕無差錯;是礙於與文沐的情面?更不可能!商成總能分清楚什麼是公務、什麼是私誼吧!

  就像他想不通為什麼他拋卻國公的架子去和小兵拉家常,挽起袖子和馱夫一道推馬車卸糧包,別人卻還是像避瘟神一樣地躲著他,他也想不通商成為什麼會對他的判斷不置一詞……

  總不會是不屑一顧吧?他眼神複雜地瞄了一眼還在低頭看文書的商成。也許吧。說不定在商瞎……在商子達眼裡,自己不過是個只會誇誇其談的公侯貴冑而已……

  既然沒有人應聲,他就很尷尬地煞住了話頭。

  商成倒不是對王義的判斷不屑一顧,而是根本就沒朝心裡去。他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和別人一樣,也把王義看作一個來燕山撈取戰功的傢伙,而是因為他無意中在文書的字裡行間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一西邊過來的兩千出頭三千不到的敵人,怎麼會突然在黑水以西一百多里的地方停下來了?他們是在等待後續的大隊伍,還是因為和別的突竭茨人失去了聯繫?假如是在等待大隊伍,那麼這支隊伍的首要目的是什麼,是截斷趙軍的歸路,還是對趙軍展開側擊和騷擾?要是援軍就他們這一支,等他們發現在黑水以西已經成了孤軍,那麼他們下一步會怎麼辦?還有,既然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來了,那麼阿勒古三部會不會也要趕來;五個部落距離鹿河差不多遠近,為什麼抵達的時間卻有前有後,這又說明什麼問題?是敵人內部的號令不統一,還是綢繆計算中出了偏差,再或者,乾脆就是敵人內部有矛盾,有人想借刀殺人……

  一系列的問題就像走馬燈一樣在他腦子裡盤旋往復,往往一個問題還沒得出結論,另外一個問題就接踵而來。而且這些問題之間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每一個問題的每一種可能存在的答案,都會牽扯到另外一個或者幾個問題的最後結果。這實在是太複雜了!即便他皺起眉頭苦苦地思索,也無法撥開眼前的迷霧去窺視隱藏在問題背後的真相!

  他徹底地陷入思考之中。

  商成對王義的判斷不置可否,郭表就不能不發表點看法。

  實際上,郭表才是帥帳裡最尷尬的人。他的尷尬處境來自兩個原因。首先,段修能出任左營指揮,就是他一力推薦的結果。事實證明,段修在這個位置上的表現有點不盡如人意,儘管進入草原之後左營的戰果也可圈可點,可段修在指揮上瞻前顧後的毛病也暴露無疑,假如不是商成不停地派人催促和督促,左營很可能無法與中軍的前進速度保持一致,也就很有可能把大軍的左翼暴露給敵人。眼前段修失機不報的事更是無可置疑的大錯!他簡直不明白,為什麼段修會把如此重大的敵情壓了整整三天?這不是三個時辰,而是整整三天,足夠突竭茨人完成一次倉促的佈置了!不管趙軍接下來是進攻還是防守,或者是撤退,都很可能遭遇到比之前更大的困難……

  這個段修!歲數都活到狗身去了!

  他忍不住學著商成剛才的話,在心底裡狠狠地啐了段修一口!

  另外一個令他尷尬的地方就是他的身份。明面上,他是奉令帶著一批年青軍官來燕山衛學軍事的將軍,暫時還兼著一個燕山衛大司馬的職務,可實際上他卻是揣著上三省的密令來的燕山,假如戰事出現危急,他有權把商成就地革職然後接任燕山提督,總攬燕山軍政事務,到時候是戰是守是走,完全由他來做主。當然,在回到燕山之後,他也就是下一任的燕山提督。這一點毋庸置疑。

  作為一個東元十三年就已經是四品下的懷遠將軍,他當然早就期待著自己能有坐鎮一方的那一天;而作為一個從軍以來身經大小二十餘戰卻從來沒有過獨當一面的將軍,毫無疑問,他更希望自己能獨立指揮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一一他郭表,絕對不是那種憑藉裙帶關係爬上來的人。他妻子是鄱陽侯嫡親的次女……

  他一直期盼著自己能有鎮守北方重鎮的一天,也有兩三次機會差一點就能成為渤海衛或者定晉衛的提督,可無論哪一次機會都比不上眼前一一他離燕山提督的位置只有咫尺,只要他願意,他隨時都可以掏出懷裡的錦囊,擎出錦囊裡的詔令,然後接管整個燕山衛……現在,他坐在這裡,朝廷的任命詔令就在他貼身內衣裡揣著,他隨時都能感覺到裝著詔令的錦囊上綢緞的柔軟、光滑和細膩。可就是這幾乎覺察不出份量的錦囊,又時時刻刻地讓他覺得無比沉重,就像在他身上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不論他是站是立是坐是走,錦囊隨時都在提醒著他什麼。甚至就是他的說話和呼吸,似乎都受了錦囊的影響,變得不那麼順暢。而且看起來精緻的東西還有另外一樁壞處,就是讓他在商成面前總是有種心虛的感覺,既不能坦坦蕩蕩地說,也不能坦坦蕩蕩地笑,彷彿他就是一個想從別人的兜裡偷東西的蟊賊。更糟糕的是,商成對他來燕山的目的毫無覺察,還像過去一樣的熱情和赤忱,處理許多事情都會和他一道商量,並且虛心求教一一這就更令他有一種做賊的感覺!

  商成越是熱忱,他就越是惱恨自己:為什麼放著京城裡好好的清閒日子不過,非得吃苦受累地跑來燕山做賊?

  王義的一番論斷,他都聽在耳朵裡。礙於情面,商成不願發表看法一一至少他是這樣看的一一文沐位微言輕又說不上話,那麼只好由他來說了。

  「顯德所言,稍有謬誤啊。」他才輕飄飄地給王義的判斷下了個判語。「我大軍出征以來,有黑水源頭、黑狼灘和雀兒山三場戰事,雖然戰果都不算顯著,」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臉上也顯露出一絲難堪。三場戰鬥中,以黑狼灘一戰最為可惜,假如左營不是和一小股敵人糾纏而沒來得及封閉包圍圈缺口的話,也許鹿河以南甚至是莫干以南就再也沒有成建制的突竭茨騎兵了。那樣的話,現在的中路軍就不用在鹿河停留,在焦慮中苦苦等待李慎在端州方向的消息;商成大可以率大軍越過鹿河,跨過莫干,兵鋒直指黑水城;而以黑水城的守備力量以及倉促集結起來的部族兵,很難說能不能堅持到突竭茨的主力回來,畢竟突竭茨人都是騎兵,擅攻而不善守……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又在心裡咒罵了一句:

  這個該死的段修!

  他馬上又在心裡罵了自己一句:

  還有你這個混蛋東西!

  他按下心頭的惱恨,接著說下去:「……可突竭茨人接二連三地敗北也是不爭的事實。到現在為止,我軍進兵已經有十九天,深入草原也有三百里,要說這麼長時間阿勒古左岸五部都沒收到消息,這顯然不可能。可是他們卻一直沒有動靜。這可以解釋為他們要戒備枋州的西門勝,所以不敢分兵救援。既然這樣,問題就來了:既然之前他們不敢動作,為什麼現在我軍打下鹿河遙指莫干了,他們的增援又來了?」

  王義張了張嘴,似乎想爭辯什麼。

  郭表不等他開口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的判斷,既然阿勒古左岸五部有增援,假如不是西門勝的虛張聲勢被識破,就是莫干到黑水城的實際兵力已經空虛,阿勒古各部不能不增援。」他扭頭看了一直默不作聲的文沐一眼,親切地喚著文沐的表字問道:「昭遠,你的看法呢?」

  文沐也沒有推辭和謙讓,就說道:「我和郭將軍的看法差不多,只是有一點不同之處。」

  「哦?哪一點不同?」郭表饒有興致地問道。燕山的有名將校之中,他最欣賞的就是孫仲山和文沐。這大概是因為他們三個人出身經歷有不少的共通之處:他們的家世也相差不離,都是世代耕讀傳家;他們自己也都是讀書人;郭表和文沐還有秀才的功名在身;孫仲山也進過縣學,假如不是少不更事闖了禍,考個功名並不算難事。另外,三個的性情脾氣也很相近,話也說得到一起。

  「我以為,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其實並沒有真正識破西門將軍在枋州的佈置,之所以突然派援軍來鹿河,只是因為兩點:其一,鹿河一失,莫干就很難守住;莫干失守,黑水城就是門戶洞開。屆時我軍兵臨黑水城下,即便不能攻下黑水城,可三年中我大趙兩次兵困黑水城,其中的意味就很值得別人思考琢磨。」

  郭表非常地讚賞地點了下頭,並且毫不忌諱地說:「你說得對!我就沒想到這一層!是了,我們三年裡兩戰黑水城,草原上那些歸附了突竭茨的部落不是瞎子,當然就得在心裡重新盤算盤算,跟著突竭茨人和我大趙作對,到頭來究竟會落個什麼樣的下場!」

  「郭將軍謬讚了。」文沐謙虛了一句,又說道,「其二,他們雖然一時沒有識破西門將軍的佈置,可畢竟心裡存有疑心,派出點不傷筋骨的人馬增援鹿河和莫干,未必就不是一種試探西門將軍的辦法……」

  他們倆說話時,王義一直沒有插嘴,這時候突然問道:「既然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來了,為什麼阿勒古三部卻沒有到?」

  文沐頓時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他的確還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不用再討論了,西門勝在枋州的動作已經被敵人識破了。」良久沒有出聲的商成站起來說道。他走到帳篷一角支起的輿圖前,凝視著輿圖上的點點線線看了很長時間,才慢慢地接上剛才的話,「枋州的那麼一點點兵,居然唬了大騰良部和完奴兒部差不多半個月,足見西門克之的本事。」他轉過身,把三位同僚環視了一遍,似乎是把心思重新歸攏總結了一番,這才再說道,「大軍行動,道路,糧草,水源,三者缺一不可。道路就不說了,我們再盡力,也只能遮護大軍左右,百里之外就無能為力。糧食也不題;敵人肯定是有備而來,至不濟也能就地解決。唯一的問題就在水源。和左營接觸的敵人之所以不再移動,與左營相隔不遠也不再主動進攻,就是為了守住水源。我估計,阿勒古五部的主力說話就到;說不定就在這兩三天裡。」

  郭表的神色一下變得凝重起來,不疾不徐地說道:「阿勒古五部合在一起,至少能有兩萬人馬,我們只有一萬四,其中還有一半是步卒……」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其實不需要他來提醒,可是情況如此緊急,他也只能藉著說話來舒緩焦慮的心情。他掰著指頭緊張地運算著敵我雙方的兵力和部署,半晌才無比擔憂地說道,「我軍有一半是步卒,騎兵不到七千,如果倉促撤退,必定會被敵人銜尾追擊,假若不敵潰散的話……」

  商成呵呵一笑,揶揄了郭表一句:「奉儀不夠坦誠啊。現在撤退,我們就不是『假若潰散』了,而是必定會有一場潰敗。」

  郭表嘴角流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也沒反駁,算是默認了商成給他的評價,接下去說道:「……潰敗不怕,我們大不了也就是戰死殉國,可燕山怎麼辦?燕山中路從留鎮到燕州,衛軍還不到一個旅,邊軍不及三千人,徵召各地的鄉勇壯丁守城也需要時日,一旦我軍失利,只是一場前年秋冬的糜爛局面。」

  這話還是不夠坦誠。前年趙軍大敗於莫干是不假,可大軍至少有一半的人馬最後是退回了燕山,這四萬多人便是後來所謂「燕山大捷」中的主力,而眼下全燕山所有衛軍邊軍加在一起還不到四萬,二者豈能並談?今日只要商成在鹿河一敗,頃刻之間整個燕山就會遭到一場天塌地陷的浩大劫難,縱然端州還有李慎的一萬多兩萬的兵馬,也是獨木難以支撐。到時燕西空虛,燕中淪陷,東廬谷王又從如其北鄭攻燕東,李慎要想再來一場「燕山大捷」那純粹就是癡人說夢!他能不能保全端州都在摸稜兩可之間……

  郭表默了很長時間,忖量了再忖量,終究還是沒有把懷裡的錦囊掏出來。他給商成出主意說:「這樣,你帶一半的騎軍,護著步卒糧草民夫先走。我帶一半的騎軍,憑藉鹿河和黑水河和他們周旋。」他看商成沉吟不語,生怕他擔憂自己的安危不肯就走,就開玩笑說,「怎麼,信不過我?怕我斷後護不住你們?」

  「信不過你?」商成把心頭驀然湧起的那股感激心情先強自按捺下去,也笑起來,說,「你扯卵淡吧!你來斷後也成,問題是一一」說到這裡他故意停下來,直到郭表一連聲追問到底有什麼問題,他才說道,「一一誰告訴你我現在要撤退了?」

  郭表和王義都是大吃一驚。他們簡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就是很熟悉和瞭解商成的文沐,乍一聽說他不下令撤退,也有過短暫的愣怔。

  「子達,」郭表神情嚴肅地說道,「記得去年你進京述職時,曾經和我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天我也要用這句話來規勸你。眼下的敵我局勢,已經不是咱們退不退兵的問題,而是咱們能不能退回去、能退回去多少的問題。當前敵人三面合圍,除了退兵一條路,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王義和文沐一齊點頭。郭表的話說得半點不錯,眼前的局勢確實凶險萬分。西邊的阿勒古五部說話就到,北邊莫干的敵人已經同鹿河的敵人合兵一處,東邊的敵人潰而不散,也是蠢蠢欲動;北東西三面都是敵人,隱隱有合圍趙軍的態勢。如此險惡的環境,稍有遲疑大軍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商成(商瞎子)竟然還不做撤退的打算?

  「我也沒說不退兵。」商成臉上擠出一抹笑容,內心裡卻是無比地苦澀。從去年仲秋開始,整整的八個月,他幾乎一直都在為這次的出兵忙碌,不停地完善計劃,不停地和朝廷以及渤海定晉兩個衛鎮協調,可忙來忙去,最後他得到一個什麼結果?至今李慎還駐紮在北鄭,說好的渤海和定晉佯攻牽制也沒看到一星半點的影子,只有他帶著的這一萬多兵士在鹿河邊駐紮,說好聽點叫孤軍深入,說難聽點就是深入的孤軍,這種情況下不退兵,他還能幹什麼?再說,留鎮囤積的補給也只能勉強支撐大軍在草原上行軍作戰兩個月,眼下時間已經過去一半,想不考慮退兵的事都不可能。

  退兵是必然要退的,可關鍵是怎麼退。現在這種情勢下撤退,稍不留意就會變成潰敗。不管是對他個人來說,還是對他肩負的責任來說,他都無法接受一場潰敗,所以他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因此,在真正的退兵之前,他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化解敵人三面合圍的不利態勢。

  要打破這種局面很簡單,擊敗或者消滅一路敵人就可以達成目的。

  可是,應該挑哪一路敵人動手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