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游龍隨月》第53章
最無敵是弱書生 ...

  公孫和趙普出了酒樓往回走,一想到耶律明要吃兩百個雞蛋,公孫就想笑,趙普樂呵呵在一旁走,見公孫忍著笑的樣子尤其可愛,就湊過去道,“唉,書呆。”

  “嗯?”公孫看他。

  趙普又靠近了一些,道,“來,親口?”

  公孫臉刷白,死命瞪他,剛想開口罵人,不提防小四子托著他的腦袋往前一送……

  “啾……”公孫無防備地,被趙普親了個正著……

  “小四子!”公孫終于反應過來之后,趕緊躲開,伸手要打小四子屁股,趙普眼疾手快一把救出了小四子,轉身就跑。

  “站住!”公孫在后頭追。

  于是,開封街上的行人,又一次目睹了趙普扛著小四子在前面跑,公孫在后面追的奇景,小四子邊拍手邊笑的聲音,惹得路人無不羨慕地贊嘆……真是恩愛的一家三口啊,全然無視公孫已經氣白了的臉,和無比兇悍的神情。

  回到了開封府里頭,公孫氣喘吁吁靠在墻邊喘氣,趙普摟著小四子在他眼前蹲著氣他。公孫抬手要打趙普,趙普接著公孫軟綿綿的拳頭心情大好,公孫抬腳踹,又怕誤傷到了小四子,氣得就想狠狠啃趙普那流氓兩下。派~派~小~說

  趙普見公孫鬢發微亂,雙唇微啟喘息的樣子,心里是又癢又難熬,將小四子放到了地上,伸手一把抱起公孫。

  “啊!”公孫大驚,“你干嘛?放我下來!”

  趙普抱著公孫就往房里跑,小四子拽著趙普的衣角小跑著跟進去。

  開封府眾人都不禁搖頭……小四子長大了,知道幫著趙普調戲他爹了。

  趙普將公孫抱進屋,也就只能大致地占些便宜,并不敢真干些什么,對于這一切,趙普在很久之后總是會回憶,自己為什么當時就那么傻呢?沒有多占些便宜?

  公孫氣哼哼地坐在桌邊,看著小四子笑嘻嘻跟在趙普身后,跟個小跟屁蟲似的,一口一個九九叫著,說不出的親昵,有些吃味,死流氓,搶他兒子。

  小四子蹭到了公孫身邊,仰臉道,“爹爹。”公孫瞇起眼睛,一把抱起來,在屁股上拍了一把,小四子揉了揉屁股,最近爹爹經常打他屁股。

  公孫橫他一眼,問,“誰親?”

  小四子瞄了趙普一眼,道,“爹爹。”

  “然后呢?”公孫問。

  “嗯……九九。”小四子很不爭氣地挑了趙普,公孫嘆氣,伸手掐小四子的腮幫子。

  正鬧著呢,就聽到有人敲門。

  趙普跑去開門,一看,就見門口站著包拯……包拯臉色并不好,似乎有些心事。

  “包相?”趙普開門讓包拯進來,問,“出什么事了?”

  包拯輕輕嘆了口氣,問,“王爺可有空么?”

  趙普和公孫對視了一眼,點頭,“自然,包相,有何事?”

  包拯  愁眉緊鎖,點了點頭,道,“有些事情,我已經命人去請展護衛和白少俠了……是關于白少俠抄錄來的那段墓志銘的案子。“

  趙普一愣,問,“包相,有線索了?”

  公孫也抱著小四子站了起來。

  “嗯。”包拯點了點頭,“我和八王爺商量了一下,還是告訴你們比較好。”

  這時候,馬漢來回稟,“大人,展大人和白少俠都在您書房等候了。”

  趙普道,“包相,我們也去您書房吧?”

  包拯點頭,帶著兩人回到了書房。

  眾人落座,包拯拿出了那首白玉堂抄來的詩,道,“這首詩,關系到前朝一樁舊案。”

  “前朝舊案?”趙普和公孫對視了一眼——果然么。

  唐伯舍做 一琴軒 銘記

  吾族系忠良

  尚書拜中堂

  未酬鴻鵠志

  死亦愿未償

  速水但相思

  來而焉不往

  相見兩重天

  救世且當前

  兒 唐啟 拜撰

  包拯將那首詩放到了桌子上,讓眾人看,問,“唐伯舍你們大概都沒聽說過,但是,唐文銘,可曾聽說過?”

  “唐文銘?”趙普一愣,“被滿門抄斬的那個唐文銘?!”

  展昭和白玉堂也對視了一眼。

  小四子往公孫懷里鉆了鉆,有些不解地問,“滿門抄斬?”

  公孫拍拍他,道,“當年據說唐文銘身為尚書一職,卻叛國投遞,勾結遼國,以至于汪明翰老將軍對遼一役戰敗,我大宋四十萬軍馬折損過半,讓出了五座城池,幾十萬災民流離失所,連汪老將軍的長子也戰死。所以唐文銘這個名字,簡直就是遭萬人唾棄的千古罪人,本來三司衙門是意欲判他滿門抄斬,唐文銘凌遲處死的,不過據說先皇仁慈,判了他個斬首。”

  包拯點頭,“正是如此。”

  “唐伯舍就是唐文銘?”眾人都有些不解。

  “這唐文銘乃是個才子,特別善琴藝,彈得一手好琴,也會做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開琴軒的,他有一個外號,叫伯舍,據傳是他贊賞伯牙為了知音舍名琴的氣度。而最諷刺的是……唐文銘最好的朋友,就是將軍汪明翰。”包拯道,“唐伯舍子嗣眾多,唯一一個幸免于難的兒子,就是唐啟。”

  “既然是滿門抄斬,為何唐啟沒有被處以極刑呢?”展昭有些不解。

  “唐啟是否就是唐玉山?”公孫突然問。

  包拯點頭的,道,“沒錯,這個名字先生應該比較熟悉。”

  “這唐玉山是何人?”趙普不解。

  “唐啟唐玉山是前朝一位神醫,年紀輕輕便于江湖之中行醫,醫治了很多人。”公孫道,“那一年瘟疫肆虐,多虧了他發現了救命的藥草,因此先皇賜予 無敵是弱書生 ...

  他免死金牌……才能免過一截。”

  “若是按照詩文之中的意思……當年豈不是唐文銘的死,另有隱情?”白玉堂問。

  包拯點點頭,道,“奇怪的是,那首詩竟然是唐文銘求救……這實在匪夷所思,唐文銘滿門抄斬,這事誰都知道的……若是算起來,這也有三十年了吧。”

  公孫想了想,道,“若是能找到唐啟問一下就好了……關鍵是,他那首詩是何處得來。”

  “八王爺已經派人去找唐啟了。”包拯道,“可是時隔多年,唐啟又云游江湖行醫,音空信渺,所以想將他找到很難。”

  公孫點了點頭,“的確啊。”

  “這案子和汪明翰又有關系。”趙普用一根手指輕輕敲著下巴,笑問,“包相,覺得只是巧合?”

  包拯臉色嚴峻,道,“如果說……當時的案子真的有隱情,王爺可知道這意味這什么?”

  趙普笑了笑,“那先皇可是做了孽了,天大的罪過讓一個無辜之人擔當了,被滿門抄斬的,是幾百口的忠良……呵,真正有問題的人,卻逍遙法外。”

  “嫌疑最大的,就是汪明翰老將軍么?”展昭問。

  包拯嘆了口氣,道,“老將軍軍功卓著,我真是不希望他終老,卻落下個如此的罪名,這讓我們這些同朝為官之人,情何以堪啊。”

  公孫聽完后,突然問,“唐啟會不會在開封府?”

  眾人一愣,都轉臉看他。

  公孫突然站了起來,對包拯道,“大人,我出去一趟。”說完,轉身走了。

  “呃?”包拯有些不解,趙普趕緊跟了出去,問,“書呆,怎么了?”

  公孫邊走邊道,“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好像看到過。”

  “什么?”展昭和白玉堂也跟了出去,不解地問。

  “開封府的城北有個尋期琴軒軒。”公孫道,“如果說伯舍是伯牙舍琴為知音,那么尋期就是拾琴只為尋子期,我曾經看到過一眼……只是覺得有些奇怪。那琴行附近有開封府幾家比較大的藥鋪,而且遙對著將軍府,這一切都太過巧合……”

  公孫話還沒說完,趙普就打了聲口哨……

  黑梟躍出馬棚直接穿過開封府的回廊,沖出了大門,停在了趙普的身邊,趙普摟著公孫翻身上馬,趕往城北。

  展昭和白玉堂對視了一眼,展昭問,“你怎么看?”

  白玉堂想了想,道,“十之八九吧。”

  “你是說那尋期軒是唐啟開的,還是這案子和汪將軍有關系?”展昭問。

  白玉堂看了看他,微微一笑,轉身走了,展昭問,“唉,你不跟去么?”

  白玉堂笑了笑,道,“我比較想去另一個地方。”

  展昭一愣,隨后也笑了起來,追了上去,兩人并肩王前走,閃進了路口的一個小巷子……不多久就消失在了將軍 府附近的一條弄堂里頭了。

  公孫和趙普到了尋期琴軒的門外,就見琴軒里頭擺著幾張舊琴,有一個滿頭白發的老頭正在擦琴。

  趙普抱著公孫下馬,小心翼翼地將他放到了地上,小四子早就不怕馬了,還和黑梟處得很好,黑梟顯然也喜歡小四子,在小四子身邊時,還會安靜下來,這可是極為難得的。

  公孫抱著小四子和趙普一起,走進了琴軒。

  那老頭看到有人來了,就問,“客人要琴么?”

  公孫緩緩地環視四周,最后視線落到了墻角落的一張破琴上面,走了過去,看那張琴。

  “呃……”那老頭道,“這位客人,這琴是我家主人的,不賣的。”

  公孫看了看老管家,問,“你家主人呢?”

  “哦,在后面。”公孫點了點頭,他已經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藥味。這是在配置丹藥時會發出來的味道,這里頭有陳皮、金銀花……公孫轉念一想,這幾日開封因為晝夜冷熱差別極大,因此有很多人傷風,這種藥,便是最便宜也最有效的風寒散。公孫想到這里,忍不住挑起了嘴角……這風寒散,只有老郎中才會用的,現在好多郎中都不用了。

  趙普看著公孫的表情變化,就知道——有戲了!

  公孫問那老頭,“老伯,這家主人是不是姓唐?”

  老頭有些吃驚,問,“先生認得我家主人?”

  公孫點頭,道,“我找他有事,能不能去通稟一聲?”

  “呃……”老頭似乎有些為難,道,“我家老爺不見人的,要買琴的話,跟我說就成了。”

  公孫想了想,問,“有紙筆么?”

  老頭一愣,就指了指一旁桌案上面用來記錄定做的琴的尺寸的紙筆,示意公孫上那兒去寫。

  公孫走到了桌邊,提筆,寫了一首詩,交給了老頭,道,“麻煩你交給你家老爺,就說我們是開封府來的。”

  老頭聽到開封府幾個字,愣了愣,低頭一看那張紙,就見上頭寫的是……

  沉沉三十載

  冤情深似海

  得詩速水莊

  雪恨唯中堂

  老頭看了那首詩良久,抬頭看公孫,公孫道,“你去問問你家老爺吧。”

  老頭點著頭,匆匆進了后院,腳步似乎因為惶急而有些踉蹌。趙普經過上一次,已經會看這種藏頭詩了,公孫這首詩里藏的就是那句——沉冤得雪。

  不消片刻,就聽到了急匆匆的腳步聲傳來……公孫和趙普轉臉,就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儒生跑了出來,手上拿著那首公孫寫的詩。

  公孫看了看他,那渾身的藥草味道,不用問,是個郎中,就問,“唐啟,唐玉山?”

  那人看了公孫半晌,點了點頭,問,“閣下……”

  “在下是開封府的主簿公孫策,這位是九王爺趙普。”公孫道。

  唐 啟顯然很是吃驚,看著趙普和公孫,好久,才終于坐到了桌邊。唐啟年紀已然過了半百,兩鬢斑白,他抬眼問,“包大人要動當年的案子?”

  公孫點頭。

  唐啟猶豫了一下看他,道,“那等于是判先皇的錯,全天下的人都是錯,包相有這膽子?”

  公孫微微愣了愣,問,“這跟有沒有膽子,有什么關系?事實就是事實,和犯錯的是不是皇上,人多不多,根本沒關系。“

  唐啟看著公孫。

  趙普道,“跟我們回開封府吧,先皇去世了,皇上還在呢,若是當年當真是錯判了冤情,欠你家的命還不回來,但是起碼可以恢復名譽,真正的兇手也該付出代價了。”

  唐啟點頭,“我去……我怕什么,我蹉跎半生,含冤三十年,只要能為我父我族人昭雪,讓我做什么都行。”

  趙普和公孫對視了一眼,帶著唐啟出了門。

  可是剛出門,趙普就抬手一攔公孫和唐啟,隨后……就見赭影和紫影擋在了眾人面前,手中刀劍一揮……當掉了四處飛來的幾枚袖箭。

  “呵……”趙普冷笑了一聲,“果然有人盯梢的么,耶律明這消息傳得挺快的,不知道雞蛋吃完了沒,早知道剛剛就讓他吃四百個了。”

  公孫也意識到,有人伏擊,抱著小四子,和唐啟退到一旁,站在趙普的身后,趙普看了看四外,道,“都出來吧。”

  不一會兒,就見附近的墻角和巷子里,出來了好幾十個黑衣人。

  同時,公孫就見四面落下了不少影衛,四面八方各有幾個,小四子好奇地張望著,一個個地數,發現十六個影影都齊了。

  那些黑衣人對視了一眼,似乎有些猶豫,趙普卻冷冷來了一句,“一個都別放跑了,給我抓!”

  一聲令下,十六個影衛分頭抓人……那些黑衣人哪里是對手,起先還頑抗一陣,但很快就被抓了個正著,趙普和公孫帶著唐啟,趕回開封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