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嫡女成長實錄》第84章
嫡女成長實錄- 風雨

小五房和老七房雖然暗地裡聯手了一次,但這件事並不太正大光明,也就是那天善桐乘著中午人少,自己又是個孩子,輕輕巧巧地往老七房院子裡走了一次。之後兩邊行事,多半都出於無聲的默契,溫老三這樣面色凝重登門而來,倒是讓家裡人都吃了一驚。榆哥和梧哥正好剛下學回來吃飯,一聽他來,兩個孩子就直衝出去,王氏哭笑不得,連著幾聲將兩個兒子喊回了身邊,榆哥猶道,「娘——娘,他就是來找麻煩的!」

三老爺和四老爺就要從容得多了:他們到底也影影綽綽地聽說了老太太和老七房之間的那點勾當,兩人得了母親的眼色,便魚貫出了屋,站在院子裡略帶戒備地瞟著溫老三,又抬高了聲音道,「三侄子,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是來找誰有事?」

楊善溫瞥了院外一眼,見這一條巷子幾家都有人遠遠地站在門外指指點點,他心知肚明,這話是說給這些人聽的,自然不會往心裡去,隨意應付了幾句,就拉著四老爺,「心裡有事,找你喝酒!」

如今連口糧都要沒了,還有誰捨得釀酒?四老爺一臉的無奈,和溫老三拉拉扯扯了好一會兒,到底是跟著他去到了村兵們巡邏時慣常休息的大祠堂內,和溫老三喝了一肚子的清茶,又嘮了半晚上的嗑,回來就進堂屋向老太太匯報,「他心裡還是不穩當得很,口口聲聲,要快些將老四給趕出村子裡,不然,怕老四死到臨頭,反咬他一口。」

老太太還沒有換上寢服,盤著腿坐在窗前,善桐有一下沒一下地給她打著扇子,王氏在一邊陪侍:這祖孫三代是誰都沒有休息,硬生生地把四老爺等回來了。只從炕桌上的針線就能看出來,一整個晚上,二太太和三姑娘都陪在老太太左右,同她說話解悶。

這一兩年以來,二嫂和母親真是越走越近了,從撕破臉走到面和心不和,眼下看起來,竟似乎是一團和氣連最後一點心結都已經消弭。更別說三姑娘是出落得越來越剛強,越來越有主意,也越來越得老太太的喜愛和信重……四老爺腦中思緒一閃即逝,見老太太還望著自己,忙又補充了幾句自己的見解,「他也不肯多說什麼,反反覆覆就是這幾句話,說是自己也要自保,不能不為老七房考慮……兒子琢磨著他的意思,還是想催我們快些發話,或者推波助瀾,不讓事情就這麼平息下去。」

老太太掃了善桐一眼,不期然就嘆了口氣。

這個四小子,沒有功名也好,就憑他這個性子,到了官場上,還不定怎麼被人坑呢……

「他也有他的難處。」她習慣性地想要去摸水煙筒——手指一動又想起來,手頭的青條只剩幾包了,抽完了可再不知道往哪去淘換了。便又將這股子菸癮硬生生地嚥了下去,才慢慢地道,「三妞,你怎麼看?」

這件事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善桐一手操辦,若不是她到底是個女兒家,沒有和善溫這個二十啷噹歲的大小伙子把酒言歡的道理。善溫來找人喝酒的時候,她都恨不得自告奮勇出去和他周旋。如今聽了四老爺這幾句話,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她微微一抿唇,略帶不屑地道,「他這是已經把底牌給自己揭出來了嘛。這件事面上是完了,私底下可還沒完呢,族人們一下從議論我們小五房,變作了議論他們宗房的族庫。這和瘟疫又不一樣,本來也有七八分就是實情,究竟是真相不巧洩露出來了呢,還是背後有人搗鬼,宗房能不查個水落石出?溫老三真是上不得台盤,我要是他,現在死扛也扛住了,索性就和老四決裂,等到這一波饑荒過去了,咱們能拉扯他的地方多了去了,才幾天啊,就頂不住了,往我們身上一推了事。」

四老爺眨巴著眼,一時竟還沒能明白過來,只覺得善桐雖然說的都是貨真價實的西北土話,但一句話串在一起就成了天書,偏偏除了自己之外,母親也好,二嫂也罷,都露出會意神色。他又琢磨了一會兒,才模模糊糊地明白了過來,「善溫那個王八羔子,是特地上門來找我們說話,把關係挑開的?」

老太太略帶欣慰地掃了兒子一眼,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四老爺倒還不算糊塗到了十分。

其實說起來,宗房老四和小五房之間也沒有太大的仇怨。無非是因為十三房的過繼,兩邊過了一招,老太太雖然看不上他的行事,但小五房財雄勢大,宗房根基深厚,說起來也算是相當的對手。兩邊雖然有了不快,但宗房四爺想要算計小五房,還沒有那樣的膽子。卻不想老太太一旦不做,要做就要做絕,先後力勸族長退位,把位置交到宗子手上,家裡人是到現在才回過味來,一旦宗子繼位,兄弟們分家出去單過,四爺海明不再頂著宗房的名頭,不論是對付他也好,還是防著他也罷,都要比從前更容易得多了。

至於饑荒開始之後,捏著糧食要把四爺挑出來做替罪羊,的確是有幾分冤枉了他。但其實用意還是在於培養小五房的民望人心,楊海明不過是這一番謀算的犧牲者罷了。在小五房,你不仁我不義,少了宗房後盾,楊海明能奈小五房何?但在四爺海明本身來看,自己卻是連番走了霉運,自然是巴不得饑荒過後,這族庫的事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是能陪些好話,自己便不用做這個替罪羊了。至於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麼就是求小五房鬆鬆手,要麼,就是直接利用局勢把小五房給……

善桐推測瘟疫謠言背後有他推波助瀾,倒也不算是無的放矢。雖說溫老三堅持不肯吐口承認,但他態度閃爍曖昧,越發是令小五房諸人都信實了此事溫老三絕對有份。而小五房反擊招數一出,局勢翻覆過來,被逼到牆角的還是四爺本人……他自然要千方百計查明真相,弄清楚究竟是誰說走了嘴而已,還是有人在背後蓄意對付自己,對付宗房。會者不難,要順藤摸瓜查到溫老三身上,對他卻不算什麼難事。溫老三既然會上門來找四老爺喝茶,而四老爺也真的跟他去了,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四爺表明,老七房背後的主使者,的確是小五房無疑。

兩三次含含糊糊隔山打牛的過招,都是各自隔了幾層,其實時至今日,善桐都沒有和這位四叔打過幾次照面。但如今眾人心裡也都清楚明白:和宗房四爺之間的這點過節,已經結結實實地上升到了仇怨。彼此之間雖不說不死不休,但小五房也得防著他狗急跳牆,又攛掇著宗房利用如今這特殊的形勢,來為難小五房了。

善桐再一尋思,不由得就蹙起眉頭,多少帶了幾分自責,「還是我沒有把話說頭,楊善溫是下九流的小混混,官場裡的事未必清楚……早知道,還是要點明爹同桂老帥、許國公的關係。」

「他頂不得多久的。」老太太淡淡地道,「你還是看差了一層,溫老三會把咱們給揭出來,不但是受不住宗房那邊的壓力,其實也是為了自保……宗房要把事情推到老四身上,老四呢?就不能也找個替罪羊?你也知道你的主意是個餿主意,可餿主意既然當真去辦了,也辦好了,這結果再苦澀,也得捏著鼻子往下嚥不是?」

見善桐猶自怏怏的,就又多提點了一句,「別以為世上就你一個聰明人,什麼事都能由著你的安排來辦,就你一個人能把所有人都算進來了……兩房過招,猶如兩軍對壘。你聰明,人家也聰明,見招拆招快著呢,能贏個九成,就已經是大勝了。這一次就算讓宗房知道是我們小五房在背後安排,也沒什麼不好的,不然,還以為我們都是傻子,只能任其揉捏。」

她唇邊現出一個冷笑,這一刻竟是老謀深算威風十足。「不說整件事攤開來說,我們小五房是事事佔理,就說如今整個村子的防務都握在許家兵爺手上,他們就得掂量著來。我們容他讓他,是敬他,不是怕他。真要干起來,誰輸誰贏,還難說得很!」

老將鎮宅,善桐心中冒起的三分心虛,頓時煙消雲散。她敬佩地望著祖母,這才知道原來祖母是早已經看到了這種種可能,心中竟是智珠在握——又掃了母親一眼,這才羞澀地道,「三妞不懂事,瞎擔心了。祖母您罰妞妞兒吧——」

童言童語說到一半,又想起來問,「那咱們……以不變應萬變?」

——面上僅剩的一點童真,瞬間已被正色取代,好似她的童稚嬌憨一樣,漸漸的終於已經只剩一個背影。

#

村子裡暗潮洶湧,水面下一連串過招是又快又狠,你有鴛鴦腿我有絕命鏢。雖然宗房和小五房之間的矛盾,被溫老三的來訪直接挑到了檯面上,令兩家人之間僅餘一層薄薄的和氣,但這些族中密事,外人根本無由得知。也就是小十六房老太太並外九房、老二房的幾個當家人,心裡或者影影綽綽地有點數兒。族人們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夏收上。

「神佛保佑,真是沒有下雨!」十六房老太太就來找小五房老太太嘮嗑,一邊說,一邊喜動顏色。「聽村外頭路過的人說,糧食已經進了西北了,若是真的,咱們村子可是又熬過了一場大劫了!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自從過了年,所謂糧食進西北的說法,三五天總有一個,大家從欣喜祈盼聽到麻木,如今善桐聽在耳中,幾乎只想冷笑,卻也不禁有幾分企望——這已經拖得夠久了,再拖下去,北戎入關,事態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要動搖國本。朝堂上那些個尸位素餐死有餘辜的大臣們,還有那個心思莫測的九五之尊,總算該以天下為念,也要緩解了西北的危局吧?

雖說這想法無疑是極自私的,但善桐肯定地知道,按照楊家村的人脈地位,一旦西北有了糧食,至少一族人是沒有餓死危險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也許她曾經有,但時日過去,隨著她漸漸成長,善桐也逐漸明白:很多時候只有自己能夠衣食無憂,才有傷春悲秋,為天下事憂愁激憤的心情。

「這一回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說的。」老太太也和孫女兒一樣,對朝廷幾乎不抱希望。「就是前線的事,也是一天一個消息……唉,從前只覺得故土難離,在西北經營了幾輩子了,窮苦些也罷,始終是難捨一村的親戚,如今倒是更願意住到城裡去,好說消息也靈通些。」

十六房老太太不禁也跟著嘆了口氣,「還是村子裡好,背靠著大山,真沒飯吃了,還能到山裡去。城裡餓死人來更是一片一片的——」

她瞟了小五房祖孫一眼,又不無顧忌、不無猜疑地望瞭望善桐,一下壓低了聲音,把話題又轉到了另一個方向。「聽您的意思,這事兒過去以後,是不想在村子裡住了?」

老太太一怔,倒沒有回話,只是含含糊糊地嗯哼了一兩聲。十六房老太太見有話縫,又道,「說起來也的確是,按您的身份,不論是進西安城,還是去安徽、去甘肅,都是說得過去的。就是我們,也都想著進城裡去住呢。」

為什麼要進城?無非是覺得在村子裡住沒有太大的意思。為什麼覺得村子裡沒意思?還不是因為宗房不能令人信服。

小五房之所以一再委曲求全,就是害怕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族人心散了,四散起來也就是幾年的事。在這世道,有個強大旺盛的宗族籠罩,要比單槍匹馬闖世界強得多了。小五房一房還好,如今這個高度已經很難用得上宗房的勢了,可還有那幾百個才具平庸的族人,是要背靠著寶雞楊這一株大樹謀生的。

老太太遲疑了一下,到底還是沒有吐個准信兒,只是漫不經心地道,「去不去的,都是後話了,還得看村子裡的情形怎麼樣了。要是寶雞這一塊再這樣不太平,倒是寧可住到西安去,也省點心了。」

十六房老太太頓時就道,「哎喲喂,可算是把您的真心話給騙出來了——老嫂子,您聽我一句話,葉落歸根,都這麼大把年紀了,在家頤養天年多好呢?親戚們走動著,老妯娌們嘮嗑著……可不是比在西安冷冷清清的強多了?」

她又帶了幾分推心置腹地道,「不說別的,就是宗房,眼看著過了這一段,老爺子就要退下來了。海林和我說了幾次,說是自己年紀輕,遇到事情還要請教你呀、老二房大爺這樣的長者呢。什麼事也得您看著,才辦得公道,才讓人放心哇……」

影影綽綽,就露出了十六房的態度:對於族庫的事,是已經收到風聲了。這一次過來,固然是受到宗房的委託,表明態度,維護一下宗房和小五房的關係,不至於在艱難關頭,村子裡自己鬧起來。另一方面也是表明了,十六房在這一次不見血的鬥爭中,還是站在小五房這邊的,對於宗房頗有幾分不以為然。

老太太掃了善桐一眼,見善桐露出會意神色,不禁就嘆了口氣。

真是將種天生,鼠虎不同。四個兒子帶著老三,從小到大教養上是沒有一點分別,四個人就是四個樣子。就是檀哥,也是跟著自己長起來的,唯恐他沒了心眼,日後在族裡要受到欺負。這些彎彎繞繞,自己是把話說得不能再透了。檀哥怎麼樣?似聽非聽,一心讀書,一心講求他的光風霽月。三妞呢?都沒怎麼教她,自己就明白過來了,不時還附送驚喜。就不知道小十六房老妯娌的這一番話,孩子品出了幾層意思。

她正要打一打太極拳,把話題給糊弄過去時,屋外忽然又起了一陣騷動。似乎有人驚惶地從遠處喊叫了起來,聲音一路蔓延過來,還帶了鍋碗瓢盆撞擊地面的脆響。兩個老太太都變了臉色,善桐更是早直起身子要往外瞧——正是驚疑不定時,卻見王氏疾步進了屋子,面色罕見地帶了幾絲驚恐,連聲音都有微微的顫抖。

她說,「娘,嬸子——是鬍子們來了!」

善桐腦際嗡地一聲,頓時就想起了那蒙面人的話。

果然今年春夏,他們真的瞄準了楊家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