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皇后別鬧了》第151章
153、回家的誘惑

  五月的京城已有了夏天的樣子,和暖的風吹得人恨不得馬上就換了夏衫,小太子這些天就鬧著自己身上的衣服熱了,可身邊的宮娥,卻不敢輕易給他減衣,生怕早晚的涼意,侵襲了小太子的身子骨,叫小人兒受了風寒,生起病來。

  「也不知道這對沒良心的父母現在到了哪兒。」張太后抱著小孫子,試了試他的額頭,見上頭有了汗,便吩咐青紅,「這麼熱的天,還是脫一件衣服吧,免得他東奔西跑的,又熱出了汗。」

  青紅笑著點了點頭,張太后抱著小包子問道,「小包子想不想爹娘呀?」

  小包子含著手指點了點頭,嗲聲嗲氣地道,「想爹!不想娘!」

  「怎麼?」張太后笑嘻嘻地逗他,「娘對你不好?」

  「娘才出門沒多久嘛!」小包子忽閃著大眼睛,「爹出門都很久很久了!」

  「就是!」張太后念及荒唐的兒子,不免恨恨地罵了聲,「這個孽子,一出門心就野了!」才又露出笑容,和小包子滴滴嘟嘟地說著今天學到的新字眼,又想著小包子開蒙的事。

  不多時,青紅便捧了一堆奏章過來,笑著說道,「這都是給娘娘蓋印的。」

  張太后嘆息了起來,抱怨道,「從前孝廟成天到晚的在乾清宮忙碌,哀家還不知道他的難處,抱怨著他怎麼老在乾清宮不出來,現在要自己看這些奏章了,才知道原來處理國事是這樣的難。」原來張太后雖然只是履行蓋章的職責,但是她生怕自己不看奏章,難免被底下人抓住空子舞弊,因此每份奏章都要細看了,知道了其中的意思才肯蓋章,這一來工作量就大了,每天都要花兩三個時辰在這上頭,自然讓太后娘娘十分辛苦,抱怨個不休了。

  青紅笑嘻嘻地看著張太后眯著眼,一字一句地讀著蠅頭小楷,又叫小包子唸給她聽,一副天倫之樂的景象,便悄悄地進了殿,整頓了一碟鮮果,端到廊下給小包子放在手中邊玩邊吃,免得他無聊,小包子也很是懂事,並不把果汁滴到奏摺上,小口小口的啃著林檎果,一邊拿著手絹擦拭著嘴邊的果汁。張太后看了,心都要化了,對著青紅誇獎道,「尋常人家的四歲孩子,哪有這麼聰明!」

  小包子自從進了四歲,雖然不能說一下就開竅了很多,但認字的確也輕鬆了起來,現在奏章上不大艱深的字眼都認得出了,一邊吃林檎果,一邊含含糊糊地為張太后唸著奏章,咸熙宮裡是一片熱鬧,過了一會,養娘又抱著小餛飩從院子裡出來,笑道,「二皇子也曬曬太陽!」

  正是天倫之樂時,高順忽然顛顛地跑進了咸熙宮,滿面紅光地喊道,「回稟太后娘娘!皇上並皇后已在豹房下馬,現正在洗漱換衣,馬上就來仁壽宮、咸熙宮請安了!」

「什麼!」張太后頓時站起身來,顧不得那疊奏章,「他們回來啦——怎麼事前一點信都沒有?」

  「皇上並皇后乃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恐怕信未必比他們走得更快,因此便沒有送信!」高順是滿臉的喜氣洋洋——這麼討喜的消息讓他來報,賞錢是少不了的。再說,芳華也隨著帝后兩人回宮,更讓這小太監樂不可支了。「小太子,皇上皇后回來啦!」

  小包子現在已經能把皇上皇后和爹娘對應起來,眨巴著眼睛懵懵懂懂地聽了高順叨叨了一大堆,卻是直到這最後一句話才明白了高順的意思,當下就跳了起來,「我要爹!我要娘!」抹了張太后一臉的果汁。

  張太后自從生了朱厚照,又何嘗和兒子分別過這麼久?也是思唸得很,不計較孫子的魯莽,一邊讓青紅為她擦臉,一邊笑道,「高順下去領賞吧——這個孽子!這次我非得好好教訓教訓他不可!」又忙派人到仁壽宮傳訊,請太皇太后王氏進咸熙宮來,免得還要兩邊參拜麻煩。

  因為樂琰說是去追人的,但卻和朱厚照一道下了廣州,太后心裡其實對這個媳婦也有些微詞,不過念在她的確是成功地把兒子帶回來的份上,也就主要把火力集中在朱厚照身上了,要知道朱厚照這次出行,可是拋下了懷胎中的媳婦,怎麼說都不像是被樂琰指使的。否則太后心裡,恐怕依然要把主謀者的位置讓給媳婦:畢竟母親都是這樣偏心的。

  沒過多久,果然就見得帝后兩人精神奕奕,聯袂進了咸熙宮,倒頭便拜倒在地,朱厚照口稱,「讓祖母,母親擔心了!朱壽特來請罪!」

  樂琰也道,「沒能第一時間把朱壽捉拿回來,是媳婦的無能,請祖母、母親責罰。」

  一個是請罪,一個是責罰,王氏與張太后對視了一眼,和藹的道,「皇后先起來吧,這裡沒你的事。」

  樂琰才做完月子就去捉老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要不是她藥倒了這小子,現在朱厚照恐怕還在海上漂著呢,雖然兩宮太后現在還不知道這茬,但她也是胸有成竹,見王氏這麼說了,便就勢起身,湊到了養娘身邊,看了看肥嘟嘟的小餛飩,又沖小包子微笑招手。小包子掙開了張太后的擁抱,衝進她懷裡喊道,「娘!我好想你!」這小子看到娘,卻又不要爹了。

  朱厚照跪在地上聽兩宮訓斥,不免妒忌地看了樂琰一眼,心道,「說是來捉我,你也玩得很開心麼!怎麼卻是我一個人挨訓。」不過他也知道樂琰身為媳婦,不比他可以不顧臉面,因此還主動為樂琰表了幾句功,惹得兩宮太后好氣又好笑:這小子,的確是心疼媳婦的。

  好容易王氏訓完了,施施然起身回宮禮佛去也,張太后便開口訓了朱厚照幾句,看他面露痛楚之色,終究是不忍心兒子跪太久,瞪了他一眼,不輕不重地道,「你這麼大人,娘是管不了你了,以後要再出去可以,必須先說好何時歸來——免得你媳婦還要勞動去追你,讓我來批勞什子奏摺,也不為你娘想想,都那麼大把年紀了,還要勞動筋骨!」便甩著袖子進了咸熙宮裡。

  朱厚照頓時一躍而起,奔到養娘面前笑道,「這就是小餛飩吧!來,爹抱抱!」說著就伸手要去養娘懷裡抱小餛飩。

  小餛飩睜著大眼睛看著朱厚照,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朱厚照大感沒有面子,樂琰幸災樂禍地道,「活該!兒子真的不認你了吧!」

  朱厚照看了小包子一眼,見他也縮在樂琰腿邊,圓瞪雙眼盯著自己,心中大感痠痛,彎腰叫道,「小包子,到爹這裡來呀!」

  小包子看了看娘,又看了看爹,終於是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撲倒朱厚照懷裡一陣踢打,大罵道,「爹混蛋!爹偷偷溜走!」朱厚照也是心疼得雙眼泛紅,抱起小包子嗅著他身上的奶香道,「爹以後再也不走這麼久了!」

  樂琰嘆了口氣,也安下心來:男人就是這樣,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忘記家裡的兒女,等到回了家才知道心疼。朱厚照有了這句話,想必日後是真的不會太胡鬧了,免得重演小餛飩不認人的慘劇。

  小包子和朱厚照膩歪,她也懶得去摻和,走到養娘身邊笑道,「小餛飩,還記不記得娘呀?」便伸手要抱,小餛飩卻也是不賞臉地以哭聲回應,樂琰臉一垮,白了朱厚照一眼罵道,「早不出去晚不出去,這時候出去,現在兒子連我都不認了,你開心了嗎?」

  朱厚照也不敢多說什麼,當下嘿嘿笑道,「放心放心,我以後不胡鬧了就是!」他心中卻是盤算:下次出行,就是名正言順,帶著大兵去討韃靼的時候了,的確不能算是胡鬧。

  #

  接下來的好一陣子,朱厚照除了處理積壓的國事,就是專心致志地和小包子重建親情,又是誘哄小餛飩和他這個爹多親近一些,竟真的一次宮外也沒有去過。樂琰自是更不想出門了,只是在家享受著天倫之樂,不說別的,古代的交通條件不好,在外顛簸,遠比現代受罪得多,她短期內也真的沒有出門的興致了。

  秦氏、樂瑜知道她回宮,自然是上門看望,樂琰也有打點程儀相送,還有黃娥那頭也派人來問過楊慎平安,樂琰自然是備細說了平安,楊廷和也鬆了一口氣:這畢竟是他最疼愛的兒子。

  永淳公主也被召進宮中,樂琰親手把宋嘉德送的小玩意兒交到她手上,又說了宋嘉德平安無事。永淳公主很是歡喜:雖然宋嘉德和她只相處了不到三個月,但是還是把她這個妻子放在心上的。

  樂琰看到她喜出望外的樣子,心中倒是一動,便追問道,「說是相處了三個月,你身邊的管事嬤嬤好說話嗎?三個月裡,可是天天見面?」

  永淳公主頓時臉色一暗,樂琰已是曉得了個中底細:她也不是沒看過二月河的三部曲,其實清朝公主的待遇和明朝公主是一脈相承,出嫁後都由管事嬤嬤來決定她們的房事頻率,公主只要是軟弱些的,非得被拿捏住不可。當下便自責道,「是嫂子沒考慮周全,當時就不該給你派人到府上的。」

永淳便含羞道,「駙馬偶爾也會翻牆進府……不過他忙,次數也不多。」她卻是熟知嫂嫂乃是離經叛道之輩,也不會為此發怒,才敢把實情告知。

  宋嘉德和永淳的感情越好,在大明落地生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多了這個人少了這個人,對海外貿易來說可是差別很大的。樂琰當即就笑道,「好,等駙馬這次回府,必定是很驚喜的——回頭我和你哥說一聲,就把這事辦了。」

  永淳公主滿面喜色,先謝過了樂琰的好意,才又含羞帶怯地問,「永福妹妹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嫂嫂打算為永福說上一門怎樣的親事?」

  樂琰最近東奔西跑的,一時還真沒有想到這茬,愣了愣笑道,「總歸要說個性情溫柔的人家才好。」說著便先含混了過去不說。

  一月無話,到了六月,寶船平安無事進了天津港,北京城內無數人到天津圍觀,運送貨物的軍隊足足走了十多天,才把貨物運進了內承運庫中,還有好大一部分沒有擺下,寄放到了民間倉庫,日夜派兵看守。據說當時運送貨物的隊伍,到了晚上都能看到寶光從木箱縫中洩露出來。

  這當然是笑談,不過與此同時,民間也興起了關於朱厚照下江南的故事,傳說中,夏皇后乃是大腹便便之餘,一聽說皇上下江南的消息,便翻身上馬,連連揮鞭追了上去,怕的就是皇上見了江南美女,樂不思蜀。甚至當時在廣州樂琰詐稱自己是男寵的事,也被拿來做了八卦的材料,說是皇上為什麼沒有從江南帶回妃子,便是因為他只好男色,倒是在江南尋訪了好些美貌的少年回宮,弄得樂琰和朱厚照哭笑不得,也沒有辦法,畢竟八卦皇室,乃是大明百姓的獨特愛好。

  不過隨著寶船回京,最終這點故事,也被王陽明、宋嘉德、羅祥等人的傳說蓋過,王陽明在歐羅巴計退萬國艦隊的傳說,已是被好事者編成了評書在各大酒肆宣講,一時是風頭無兩,叫內閣開始傷腦筋了:該給王陽明安排個什麼樣的職位才能配得上他的功勞呢?

  樂琰還是堅持讓他去開發東北,不過內閣報上來的意見,是為他封爵:文官而封爵,固然是很大的榮耀,但是有了爵位,職務就可以平級調動,不需要再上升了。現在的內閣還沒有位置可以給王陽明,而幾個尚書也都還是當打之年,不到退休的年紀。也不好硬生生把人家趕下來,就為了給王陽明一個有實權的差事。

  朱厚照不免是難以決斷,一時與樂琰商量道,「不如封了爵位再讓他去西北?」

  「你是巴不得別人不知道你在猜忌王先生?」樂琰沒好氣,「要我說,你封他一個將軍的職務,讓他到東北屯田,不是很好嗎?」

  這就是要讓王陽明往武將的方向發展了,畢竟現在建州女真在漸漸地強大起來,東北方面也時常有摩擦的消息傳來,王陽明到了東北當將軍,那就是要打仗了。

  「先生的能力我是很放心的。」朱厚照卻有些猶豫,「但是他到底沒有帶兵打過仗……」

  樂琰卻知道王陽明這一生就好像開過作(19lou)弊器,從來沒有做過不成功的事,帶兵打仗更是強項,因此對他是信心滿滿,握拳道,「沒準王先生還能把建州女真崛起的腳步,扼殺在搖籃裡呢。我對大明的王牌有信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