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33章
第33章

嘉靖帝看著小媳婦受氣模樣的兒子,心頭就來火。

他即位的時候,面對強臣如楊廷和一干人等毫無懼色,以一敵百,將反對自己意見的人統統趕出朝廷,最後終於沒人再敢管自己,這份魄力,別說大明朝,即便放眼唐宋,他也是頗為自傲的。

誰知自己英明一世,卻攤上兩個不成器的兒子。

這就像是好好的一張白紙被潑上墨點,讓人怎麼都覺得不舒坦。

「你進宮來,就是為了問朕用飯沒有?」他盯著兒子,語氣不善。

「啊不是,兒臣,兒臣……」裕王緊張之下,大腦一片空白,忘記自己要說什麼了。

「皇爺爺,鈞兒想您了!」兩父子大眼瞪小眼之際,朱翊鈞奶聲奶氣地插進來,邁著小胖腿朝嘉靖走去,張開手,意思是要抱抱。

嘉靖的臉色略略緩和一些,看著朱翊鈞軟乎乎向自己撲過來的身影,下意識伸手,抱了個滿懷。

朱翊鈞咯咯直笑,他最喜歡和趙肅玩這個遊戲,猛地撲過去,讓趙肅接住他,然後在對方懷裡打滾耍賴,兩人鬧成一團,現在他也對嘉靖如法炮製,倒弄得嘉靖帝微微一愣。

嘉靖帝共有八個兒子,照理說也不少了,可這些兒子像是養不大似的,都一個接一個地早夭,就連他最喜歡的太子朱載壑,也在嘉靖三十一年就薨了,彷彿應驗了術士的那句話:二龍相見則不祥。

自那以後,他就很少再在兒子身上投注感情,更別提孫子了。

朱翊鈞出生那會兒,他還挺高興的,畢竟這是唯一的孫子,不僅親自賜名,也送了一堆賞賜到裕王府,但祖孫倆見面的機會還是微乎其微,自朱翊鈞記事起,也就是過年的時候進宮覲見了兩回。

然而遠遠看著和懷裡抱著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或許是血緣天性,又或許是很久沒有抱過小娃娃,嘉靖只覺得心頭柔軟,像是有什麼東西融化了一般,不由露出笑容,捏捏他的臉頰。

「你今年也有五歲了吧?」他隨口問道。

朱翊鈞卻很懧真地扳出四個手指:「今年剛剛四歲。」

嘉靖被他的動作逗笑了:「平日裡啟蒙了嗎?」

裕王連忙代答:「已經開始念一些《三字經》、《千字文》,還沒正式請師傅來教。」

嘉靖不悅:「朕又沒問你,讓他自己答。」

裕王連忙諾諾應是,不敢再開口,索性杵在一邊裝啞巴。

皇帝不待見兒子,連高拱和陳以勤也是前幾年才進了王府講學,所以老爹不能指望,裕王和李氏原本早就商量好了,打算等趙肅得了功名,就請高拱上疏讓他來裕王府當將講官,專門教授小世子。

可誰能料想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等殿試,就出了這檔子事,連帶整個裕王府都被拖下水,裕王差點沒愁白了頭髮。

要說他寧可待在王府裡安居一隅,高高興興過自己的小日子,也不願意跑到這裡來看自己老爹的冷臉。

裕王在底下默默發愁,嘉靖帝卻似乎對考校孫子起了興趣,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尋常人家講究含飴弄孫為樂,到了嘉靖這裡,所有正常人的興趣全部被他換成修煉成仙,但這並不代表他內心沒有對親情的渴望,此刻看到聰明伶俐的朱翊鈞,這種情緒自然都調動起來了。

「看你模樣,莫不是成日像隻猴子似的淨貪玩了?」

「孫兒很乖很聽話的!」朱翊鈞在嘉靖身上扭股糖似地扭著,對上嘉靖含笑戲謔的眼神,有點心虛地低頭,「只是偶爾玩一會兒……」

照理說祖孫二人幾乎從沒這麼近說過話,以朱翊鈞的年紀來說應該怕生而且拘謹,但他挺自來熟,對待嘉靖的態度就像普通人家的孫子對爺爺撒嬌一般,偏偏嘉靖還挺吃他這一套,對兩個兒子都很淡漠的他忽然覺得有這樣一個孫子也很不錯。

嘉靖大笑起來:「那你說說,平日裡都學了什麼了?」

朱翊鈞開始一個個數:「肅肅給孫兒講故事,孟母三遷、精忠報國、聞雞起舞,還講秦朝二世而亡,漢朝休養生息,三國很多英雄,兩晉偏安一隅,南北朝很亂!」

嘉靖撲哧笑出聲:「那麼多朝代,興亡多少年,怎麼就給你講成七零八落的一句話了,教你這些的人是誰?倒還有幾分見識,沒有一味讓你背那些書。」

別看嘉靖帝現在成天修仙,他當年繼位的時候年方十四,就已經讀遍經史子集,嘉靖帝的父親興獻王博學多才,嘉靖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在學識方面的基本功還是非常紮實的,所以在他對兩個兒子失望之後,又看到孫子小小年紀便有他當年的影子,不由越發驚喜。

卻聽朱翊鈞興高采烈地回答:「都是肅肅教的啊!」

裕王暗道不好。

嘉靖帝奇道:「肅肅又是誰?」

「就是現在被關起來的趙肅。」朱翊鈞眨巴著眼睛,「皇爺爺,你放了肅肅吧,他是個好人!」

嘉靖的臉色沉了下來:「你說的趙肅,就是那個會試舞弊的趙肅?」

裕王連忙跪下:「鈞兒年紀尚小不懂事,隨口胡言,請父皇息怒!」

嘉靖冷哼:「隨口胡言,竟胡言到朕這裡來了,若不是有人教唆,他小小年紀懂得這些?」

裕王有嘴難辯,只能連連叩頭。

朱翊鈞不驚不懼,聲音依舊清亮:「皇爺爺,父王說,做人要知恩圖報,肅肅對我有恩,所以我來替他求情。」

嘉靖不怒反笑:「喔?他對你有何恩情?」

「當日孫兒在外面貪玩迷路,是他帶孫兒回來的,還教了孫兒很多道理。」

嘉靖喜怒不辨,也沒接話。

朱翊鈞不甘寂寞,搖著他的胳膊:「孫兒要先問皇爺爺一個問題!」

「你說。」嘉靖被氣笑了,沒想到他還會反客為主,怒氣倒被好奇沖淡了一些。

「父王的師傅曾經說過,愛錢的讀書人,都不是真正的讀書人,這麼說是對的嗎?」

嘉靖心頭一動,面色卻仍是淡淡的。「乍然一聽,像是有些道理的。」

「但是肅肅說,只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取得,就是君子。真正的讀書人,才更要想著怎麼為國家,為百姓,為皇爺爺賺更多的錢。」

最後那個「為皇爺爺」純粹是朱翊鈞自己加上去的,更難得的是,他還能把趙肅的話記了個七八分,雖然說得顛三倒四,嘉靖也大致聽得懂。

嘉靖不動聲色:「他還說了什麼?」

朱翊鈞絞盡腦汁,努力地回想:「還說,還說……有錢了,才能吃好吃的餛飩,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大家吃飽穿暖,不會凍死餓死,也不用為了搶一塊餅打架,天下就太平了。」

「天下太平,」嘉靖微微冷笑:「說得好,連一個舉子都知道的道理,怎麼滿朝文武就沒人明白!」

他這句話,並不是在回應朱翊鈞,純粹只是自己的發洩。

在一旁的裕王與黃錦知道他的心病,越發不敢吭聲。

追根究底,這位皇帝其實是在為錢發愁。

去年,太湖大水,農民起義,倭寇進犯浙江。

今年剛剛入春,又傳來福建瘟疫的消息,十戶死其九。

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毀於大火,去年萬壽宮失修,因為沒錢,這些宮殿至今都沒修繕。

除此之外,供奉神仙香火,甚至養活那些為皇帝煉丹祈禱的道士們,哪一樣不需要錢?

嘉靖素來是寧可委屈別人也不能委屈自己的主兒,最後兩項加起來,尤其令他難以忍受。

朕不就想住得舒服一點麼,不就想對神仙虔誠一點麼,連這點願望你們都不能滿足嗎?

國庫空虛,只好伸手向戶部要錢,結果戶部苦著臉搪塞:陛下,今年連北邊的軍費都不夠了,南方那邊還嗷嗷待哺呢,臣等實在擠不出錢了。

所以嘉靖覺得自己當這個皇帝,實在當得太憋屈了,省吃儉用,為國事操勞,居然連個住得好點的地方都沒有,每年收上來的稅,被六部尚書一瓜分,就像那流出的水,嘩啦啦一去不復返。

沒錢這個問題,就成了嘉靖帝最大的心病。

在嘉靖的印象裡,那些書生大多只會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嘴上說要報效國家,要為民請命,可真做起來,能臣幹吏卻沒幾個,要像嚴嵩、徐階這樣既會辦事,又會寫青詞,還能與他心有靈犀的貼心臣子實在是鳳毛麟角。

所以當他冷靜下來,再思索朱翊鈞轉述的話,便有些意動了。

「這個人,他真是這麼說的?」

朱翊鈞點頭如搗蒜,瞪大眼睛表示自己的誠意。

「那他有沒有說,該如何賺錢啊?」嘉靖漫不經心,抱著朱翊鈞的手臂有些酸了,黃錦察言觀色,忙從天子手裡接過人,小豬包子也乖乖地沒有掙扎。

這個問題太有難度了,朱翊鈞想了半天,急得滿頭大汗,也說不出答案,還是裕王在下面期期艾艾地回答:「回父皇,兒臣與趙肅相交,一開始是因為他於翊鈞有恩在先,後來才發現此人確實有些才學,也曾與他討論過國家財稅的問題。」

「兒臣記得,記得他說過……」裕王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其實當時高拱與趙肅等人在討論的時候,他正在神遊物外,現在要讓他從記憶裡努力挖掘出點東西來,實在是很痛苦的事情。

「開海禁……對,要開海禁!」裕王靈光一閃,接下來的話就流暢多了。「與其節流,不如開源,一個國家處處要用錢,斷沒有省吃儉用的道理,只有多多賺錢,才能滿足所需。海禁便是一例,當年太祖皇帝罷市舶司,皆因當時張士誠等餘黨未滅,輾轉勾結倭寇出沒海上為患,本是形勢所迫,但時移世易,如今東南倭寇,其中就有不少內陸豪強商賈與倭寇勾結在一起,只為非法貿易攫取巨額利潤,究其根底,還在於海禁不開。所以海禁一日不開,倭寇縱然一時被打退,總有捲土重來的時候,而朝廷為此花費在上面的錢財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也不知是不是緊要關頭潛能爆發,裕王一反常態,侃侃而談,倒沒了平時那種懦弱的神態,很有幾分王爺的風範了。

嘉靖不置可否,只問道:「那照你的意思,只要開了海禁,就不用打倭寇了,他們會自己跑掉?」

「自然不是,兒臣的意思是,要雙管齊下,一方面倭寇還要照打,而且要狠狠地打,另一方面,海禁也要開。」他想起出門前李氏交代的話,連忙補充了一句:「國庫充盈了,父皇也能過上好日子,兒臣方才來請安,見您瘦了許多……」

說到後面,聲音沙啞,裕王低下頭,抬起衣袖拭了拭眼角。

「父皇為國事操勞,日漸消瘦,兒臣卻沒來探望,實在大不孝,心中,心中難受得緊……」

這句話是李氏教他說的。

實際上裕王沒能進宮見他老爹,自然是嘉靖不想見他,但他卻說自己不孝,沒有來探望老爹,同樣的意思,反過來,聽在嘉靖帝耳朵裡的差別可就大了。

果不其然,嘉靖心頭一軟,看兒子的目光也跟著有了些溫度,這麼多年了,雖然自己沒把兒子當回事,可畢竟父子天性不可磨滅,兒子還是關心老爹的。

「多大的人了,還作這副小兒女情態,成何體統!」他板著臉,語氣裡卻沒有多少訓斥。

馬屁拍到點子上了,老爹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事情大有轉圜的餘地。

這點眼色裕王還是有的,連忙擦乾眼淚笑道:「兒臣就是許久沒見父皇,一時語無倫次了!」

「真沒用!」嘉靖笑罵一聲。

黃錦連眨了好幾下眼睛,差點懷疑自己看錯了,對兒子如同後爹的陛下,居然還有對裕王露出笑容的時候,這可是天大的稀奇事了。

朱翊鈞沒忘了自己的任務,抓住機會趕緊撒嬌:「皇爺爺,皇爺爺,放了肅肅好不好,他是個好人,肯定沒有作弊,肯定是有人冤枉他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就這麼篤定?」嘉靖斜睨他一眼。

太深奧的話朱翊鈞直接跳過,後面的倒是聽懂了,連忙點頭:「是啊,肅肅是戴公公的學生,高師傅說戴公公是個直臣,所以肅肅肯定也是好人!」

嘉靖一頭霧水:「戴公公?」

裕王乾笑:「回父皇,是戴公望,想來是這孩子記岔名字了。」

「戴公望,」嘉靖帝沉吟片刻,「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的那個戴公望?」

「正是,父皇記得此人?」裕王有點意外。

嘉靖帝嗯了一聲:「楊繼盛下獄之後,他曾上疏幾次,朕有點印象。」

他見兒子臉上惴惴不安,也不點破,只淡淡道:「此人敢於任事,不避艱險,倒如高拱所說,是個直臣,趙肅能當他的弟子,想必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裕王聞聽此言,揣摩著這事解決有望,不由大喜。

「罷了,等殿試之日,朕倒要親自來考究一番,看他是不是真值得朕的兒子和孫子一齊來為他求情。」

嘉靖終於開了金口,臉上露出疲態。「朕乏了,你們先退下罷。」

裕王又說了兩句請父皇多注意龍體,便帶著朱翊鈞告退。

嘉靖帝揉揉眉心:「拿丹藥來。」

黃錦連忙奉上一個青色碟子,嘉靖拈起一顆放入口中,和水嚥下,舒了口氣。「你是不是挺奇怪的,朕明明下旨嚴嵩徹查,為何又因為裕王一席話,便輕易放人?」

「陛下心中必有主張,哪裡輪得到奴婢來多嘴呢!」黃錦笑道,他確實是有些好奇的。

「你看看這個。」嘉靖神色淡淡,遞過一封摺子。

黃錦莫名所以,依言接過翻開,看了幾行,便大為吃驚。

「陛下,這……?!」

那三十鞭和拗斷手指帶來的痛楚實在太過強烈,趙肅還沒等那人詳細解釋什麼叫梳洗,就已經兩眼發黑,人事不知。

意識模糊中,身體彷彿被上上下下折騰搬動了很多次,耳邊傳來嘈雜的人聲,也不知道是誰在說話,趙肅只覺得很吵,忍不住想拍死他們,卻一根手指也動彈不了。

蒼蠅似的聒噪沒完沒了,他被煩得不行,只好用盡全力撐開沉重的眼皮。

「閉……」嘴。

「肅肅!」一個黑影從天而降,朝他撲過來。

趙肅一句話還沒完整吐出來,差點被壓得生生嘔出一口血來。

嘉靖為什麼對這件事情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這裡面有2個原因,1是包子和他爹的進宮,親情攻勢還是有用的,2是結尾嘉靖收到的摺子,2個原因促使嘉靖作出這個決定,至於金口玉言帝王一諾神馬的,嘉靖同志表示自己沒有那玩意==

——今天的小隨筆——

小的時候看衛斯理,有一篇讓我印象很深刻,叫極刑。

從此之後我對古代的種種酷刑上了心,曾經花過一番心思去翻閱各種資料,歎為觀止。

這裡舉幾種比較有名,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

一個是淩遲,就是把漁網往你身上套,然後收緊,把被勒出來的肉一片片割掉。

經驗豐富技藝高超的儈子手,能割上很多刀,卻又不會讓人死掉。

最有名的就是明朝太監劉瑾,被割了3357刀,割了整整3天才死,創下淩遲史上的世界紀錄……

還有一個腰斬,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方孝孺。

這娃因為不肯給朱棣起草招數,被誅了十族(連學生也沒放過)。但他有個很著名的典故:據說被斬成兩半之後,氣還沒斷,用自己的血,寫了十二個半的篡字。

這個人心中的執唸得有多深,才能在身體都成了兩半之後,還不忘自己的堅持,就這點來說,非常值得敬佩。

但對於他因為不肯起草詔書而連累無數路人的行為,我持保留意見。

當然除了這兩個之外,還有炮烙、剝皮、人彘之類的。

大家可能要問,哪種酷刑是最痛苦的?

要我說,只要是酷刑,就沒有不痛苦的,這種痛苦程度,好比把生孩子的痛和斷手斷腳的痛來相比較,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人要到怎樣一種變態的境界,才覺得殺了這個人還不解恨,要用酷刑來折磨他才行?

這種人性的黑暗面,自古就有,而且現在還存在著,只不過換了個方式,更加隱蔽。

所以只有心中常存光明,才能戰勝黑暗,雖然困難,但希望仍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