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國相爺神算(神算系列)》第23章
23 毀譽參半

  皇上夸獎了羅梓銘幾句后,最后輪到了探花郎陳勉。

  “你就是陳勉?”陳靖臉上的神情微微一變,吃驚不已,對陳勉說話的語調也是柔和了幾分,“我早就聽聞四大才子之中,陳勉彈得一手好琴,能否為朕撫上一曲啊?“

  陳勉看了殷寂離一眼,心說殷大哥真是神了,之前他就跟自己說,今日皇帝絕對會叫自己撫琴,可謂是正中下懷。

  陳勉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點頭,“是。”

  陳靖心中歡喜,很是喜歡陳勉,光看他的樣貌才智,就甚合自己心意。當然,陳靖歡喜不是因為找到了為國效力的人才,而是又得了一位他想要收入后宮的佳人。

  陳勉到了殿前的琴桌邊坐下,太監送上了琴,放到桌上。陳勉整肅衣冠,動作盡量顯得沉穩大氣一些,剛剛殷寂離跟他說了,讓他彈奏那日在書市比試之時,他彈奏的那段大別曲。

  殷寂離料定陳勉那樣的性子,肯定會回去揣摩那大別曲該怎么彈了,不學會是不肯罷休的。果然被他料中了,陳勉回去后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學會了這首曲子。直到彈出來,莫笑竹他們都說聽著和殷寂離彈的差不多了,陳勉才罷手。而他也真正明白了,殷寂離是用一種什么心情在彈奏這樣的曲子,為了殷寂離的這種胸懷和原件,陳勉感慨了好幾天,對于人生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殷寂離剛剛對陳勉說,“若是皇上叫你彈琴,你可彈不得風花雪月,必要彈奏大別曲這種悲涼壯麗的。并且還要隨口吟誦歌頌邊關戰事、大漠蒼涼,要顯得你很關心國家大事、主戰、激進、豪邁、雄心萬丈……等你彈完唱完,皇上估計也就倒胃口了。你處處咄咄逼人、誓要征戰,他就再也對你提不起興趣了。你若是再諫言平定四方一統中原,皇帝估計以后見了你,有多遠就躲多遠了。”

  誰不知道陳靖晚年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昏君,喜歡的是些風花雪月的靡靡之音,最怕就是打仗動亂,陳勉覺得殷寂離這法子聰明極了,絕對值得一試。

  果然,起先陳靖還興致勃勃,但是等到陳勉這一首大別曲一彈完,他臉色都變了。

  整個大殿里頭鴉雀無聲,幾位朝臣除了轅冽、季思等知道這曲子是殷寂離即興做的之外,其余大臣都以為這曲子是陳勉所做。

  陳勉剛剛進來的時候,眾武將都不太看得上他,覺得他太過陰柔,男生女相。而且眾臣深知陳靖喜好,心說,得……看他弱不禁風的樣子,鐵定做不成韓子高,別又來了個鄧通董賢,禍國殃民的料子啊。

  可一聽到陳勉撫琴,群臣都愣了,好多武將更是眼圈泛紅,齊王爺不斷點頭,嘴里喃喃,“好曲啊,好曲!”

  眾臣聽了這曲子,不免想到了如今的形勢。雖說,南景當下富庶,兵強馬壯,一派的繁榮,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周圍還是群狼環伺,特別是西南藩國和北疆的外族。

  時下南景名將如云,國力大盛,那些外敵卻是青黃不接,正在難時,為何不去征戰,將那些地方平定了?!偏要給他們時間休養生息,等到他們實力恢復了,必然攻打南景,到時候再抗爭就來不及了。可偏偏皇帝安于享樂,不愿發兵,白白錯失了這大好機會,現在想想,那些為了趕走外敵而犧牲的將校究竟是為了什么?他們是要南景百姓世世代代的平安,而不是只有這短短幾十年的享樂!

  一時間,大殿里群臣嘆息的嘆息,抹淚的抹淚,氣氛從剛剛的喜慶一下子降了下來。

  陳靖覺得無趣,這陳勉光生了一張討人喜歡的面孔,怎么那么不識趣?這若養在后宮,每日跟我念叨什么一統天下、霸業功績,那自己豈不是要被他煩死?再說了,看他如此剛直的性子,估計也不能隨了自己的愿。陳靖暗自搖頭,算了,這天下之大,美人何其多,這樣麻煩的還是別招惹了。

  “咳咳。”陳靖咳嗽一聲,道,“探花郎果然好才情,這樣吧,朕封你做學士,季相爺前段時間正整理史料,準備編纂一本史書,你給他去幫忙吧?也在太學。”

  陳勉本來就無心為官,一聽陳靖的安排便很是欣喜,趕緊答應下來,謝了皇恩。

  陳靖心說,別謝我了,你趕緊回去吧,這曲子也別再彈了,不然那群武將又該諫言嚷嚷著要打仗了。

  陳勉退到一旁,抬眼看了殷寂離一眼,滿是感激與佩服。

  而殷寂離此時,眼珠子從左邊移到右邊,又從右邊移到左邊,不知道是在看什么呢,還是在想心思。陳勉突然想笑,殷寂離這人總是精神奕奕的,隨時隨地都能想出些好玩兒的點子來,跟他在一起,鐵定很有趣。

  而同樣有這種想法的還有轅冽,只是轅冽此時不是高興,而是擔心。殷寂離眼珠子一轉,他就怕著小子又出什么幺蛾子,要人命啊!

  “對了。”陳靖突然說,“榜眼的官職還沒封呢,趙赟可有什么想法?”

  羅梓銘剛剛一顆心都在陳勉身上,生怕陳靖看上陳勉,將他抓進宮里去做了禁臠,如今一看,松下一口氣來,也虧得殷寂離能想出這種餿主意來倒了陳靖的胃口。聽到陳靖問他,就看了殷寂離一眼,殷寂離此時正站在轅冽身旁,趁眾人沒注意,踩了他一腳。

  轅冽皺眉抬眼看他,就見殷寂離對他使眼色——要過來!快!

  轅冽稍微一猶豫,就見殷寂離瞇起眼睛——你不聽話我可鬧了啊!

  轅冽大驚,心說,祖宗,你可別在金殿上鬧,趕緊就踏前一步,對陳靖道,“皇上,我軍中需要一位贊軍,我看梓銘行文之間,對用兵軍法甚是了解,不如就讓他在我軍中幫忙吧?

  趙啟彤一聽,心花怒放,他原本就想攀上轅冽這層關系,沒想到轅冽主動要了羅梓銘,也幸虧是沒讓他那不爭氣的兒子上殿,趕緊也踏上了一步,“皇上,如果能讓我兒到轅將軍軍中幫忙,別說是贊軍這樣的重職,就算只是端茶倒水那也是福氣。”

  “哈哈哈。”陳靖笑了,“趙王怎么那么客氣,二公子高才,哪兒能端茶倒水啊,既然轅將軍開口了自然要答應,趙赟啊,朕封你贊軍,以后跟著轅將軍,好好辦事。”

  羅梓銘趕緊謝恩,他是真沒想到自己一下子從要流亡發配變成了贊軍,還能跟著轅冽處理軍務,真合了殷寂離那句——前途無量!

  “好!”陳靖一笑,“今日我南景得了這樣三位人才,是在是大喜!三位才子每人賞賜金銀布帛,稍后飲宴。朕身體不好就不去了,讓孟兒招待,眾卿家,喝個痛快。”

  群臣謝恩,當即退朝。

  下朝后天也黑了,御花園之中酒席早就擺下,陳孟轉了一圈沒看著齊靈來,悶悶不樂,只好端著酒杯一桌桌敬酒,而眾臣則是一個個端著杯子往轅冽他們那桌跑。

  陳孟好不郁悶。

  酒足飯飽后眾人散去,趙啟彤走出了皇宮后,單獨找到羅梓銘。梓銘對他恭敬行禮,趙啟彤問,“你哥呢?”

  眾人都吃了一驚面面相覷——羅梓銘真的是次子啊?

  羅梓銘早就聽殷寂離說了,轅冽已命人將趙斌放回了家,就回話,“已經到家了吧。”

  趙啟彤點點頭,道,“你心中氣我么?”

  羅梓銘趕緊搖頭。

  趙啟彤嘆氣,“我本是覺得你大哥不爭氣,你那么能干,這次不行,還有下次。”

  羅梓銘點頭,“我懂的。”

  “嗯……不過這樣也好。”趙啟彤囑咐,“好好跟著轅將軍做事,日后必有大出息,至于你哥,我會將他帶回去,免得你們見了尷尬。”

  羅梓銘又給趙啟彤行禮,趙啟彤便與轅冽等作別,離去了。

  等人走了,眾人往回走,迎面來了得到消息趕來的齊柏山和莫笑竹。

  “梓銘。”眾人拉著羅梓銘問,“這究竟怎么回事?”

  “讓你們擔心了。”羅梓銘也有些抱歉,道,“剛剛我爹說的都不假,我并非羅家后人,而是過繼的,那日爹給我寫信,說讓我幫著趙斌考試,讓我自己等一年,明年再考。”

  “荒唐!”季思在一旁聽到了,直搖頭,“如此對你豈不是不公?萬一事情敗露,你前程盡毀不說,他還要吃官司!”

  羅梓銘笑,“也可以理解,如今他在南海也不是很順,據說外強環伺,他很想找個靠山好保全藩國,我畢竟是從小給出去的……不如趙斌穩妥。”

  “嗯。”轅珞點頭,“如今算是最好的結果了……”說著,又轉臉不解地問殷寂離,“寂離,你怎么猜到梓銘和趙啟彤關系的?”

  殷寂離聳聳肩,“聰明吶。”

  “行了。”轅冽瞪他,“誰不知道你聰明,我們問你怎么知道的”?

  殷寂離斜了他一眼,道,“南海地方志有記載,趙氏藩國一帶,有一個讓子村。據說當年藩王趙啟彤在妄嶺大戰中不幸受傷,又被敵人圍困,他的副將羅鑫背著他,翻山越嶺步行了三天三夜,將他救出重圍,自己卻是身負重傷,險些喪命。后來羅鑫在一個小村里頭養病,趙啟彤與他八拜結交,誓言,‘吾妻即汝妻、吾子即汝子’。因而得名,讓子村。”

  眾人都睜大了眼睛看他,季思捋著胡子點頭,“寂離,好記性!”

  “原來是這么回事。”轅冽見殷寂離一臉得意,冷笑一聲,“不過是撞大運。”

  殷寂離瞄了他一眼,嘿嘿一笑,踩著轅冽的腳面就踏過去了,嘴里哼哼,“叫你不服氣,誰讓你不看書。”

  轅冽氣得鼻子都歪了,轅珞在后頭悶悶地笑,跟上問,“寂離,你搬進樂都府用不用人幫忙?我找人去。”

  “要的要的。”殷寂離點頭,“對啦,告訴賀羽,讓他給我做仵作來,小兔啊,你有空給我做師爺吧。”

  陳勉愣了半天,才明白過來小兔是叫自己。

  季思笑著跟上,問,“寂離,樂都府里頭的積案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你得審個一年半載吧?”

  殷寂離一笑,“嗯,必然有趣。”

  次日一大早,新科狀元殷寂離作為樂都府尹,入主衙門,頭一天,他就下令,在衙門門口貼出一張大大的黃榜,上頭只一句話——來來來,鄉親們,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

  一時間,樂都如同煮熟了的一鍋水,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