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短歌行
趕情節,赤壁即將開始。
容老新梳謂后續情節,今日只有一更。
越徐無山,過盧龍塞,偷襲柳城。
其間數百里之遙,即便道路荒涼,百里不見人煙,曹操雖竭力隱藏行跡,但最終還是被袁熙蹋頓發現。遼西烏丸調集數萬兵馬,在白狼山攔截曹操。論兵力,曹操不占優勢;論地理,曹操是客,而蹋頓是主。這原本應該是曹操一場慘敗,卻最終以曹操獲勝,告一段落。
時,曹軍插重在后,甚至少有甲士。
而烏丸數萬突騎來襲,曹軍卻絲毫不亂。
曹操命張遼結陣,阻攔烏丸騎軍。而后與荀攸登高膘望,見烏丸軍人數雖眾,卻陣勢不整,毫無章法可言。于是,曹操命曹彰牛剛各領一支騎軍,自兩翼突擊。曹彰更身先士卒,率部殺入敵陣,身中流矢數支,與亂軍之中,斬蹋頓首級。
蹋頓一死,烏丸軍頓時大亂。
在亂戰之中,袁熙被曹彰以曹公矢射殺,死于亂軍之中。
蹋頓袁熙一死,烏丸軍群龍無首。張遼趁勢掩殺,斬首數千……烏丸軍盡數歸降,曹操命張遼趁勢繼續攻擊,于七月二十日,攻克柳城,收攏胡、漢降卒二十命萬,可謂大獲全勝。
白狼山一戰,遼西精銳盡失。
而柳城的丟失,更使得肥如牽招和蔣義渠兩人,無心繼續抵抗。
郭嘉在無終,敏銳的觀察到袁軍的動向,于是命夏侯尚等人立刻發動攻擊,強渡濡水成功。
牟招和蔣義渠見大勢已去,索性不再抵抗。
兩人派遣使者,向曹軍請降。由于曹操不在軍中,郭嘉假承相之名,接受牽招蔣義渠二人歸降,又收攏袁軍降卒近十萬人,徹底掃清了遼西通道,兵鋒直指遼東,對公孫氏虎視眈眈。
八月初,遼東公孫康請降。
曹操任張遼為渡遼中郎將,統兵五萬,渡遼水,直取襄平。
歷史上,白狼山一戰,也許是袁熙袁尚二人尚存的原因,加之郭嘉病逝,曹操不得不停止攻擊,來了一個坐山觀虎斗,任由袁氏兄弟逃奔遼東。后來,遼東公別康雖殺了喜氏兄弟請降,但是曹操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占領遼東。直到曹不登基,曹氏與公孫氏聯手應對高句麗,曹軍才算走進駐遼東大地。然而在今世,由于袁氏兄弟已亡,公孫康也已無力抵抗。
于是在荀攸的建議下,曹操命張遼進駐遼東,占居襄平。
同時,曹操又交給了張遼一個任務,那就是命張遼攻擊高句麗,已緩解呂氏漢國所承受的壓力。
在幽州之戰開始之后,呂氏漢國依照約定,將高句麗死死拖住。
也正是這個原因,高句麗雖然答應袁熙出兵相助,卻始終未派發兵馬。而高句麗和新羅兩國聯手壓制呂氏漢國,短短數月,已使得呂氏漢國損失巨大。若曹軍再不出兵,呂氏漢國只怕難以堅持。這呂氐漢國,是曹操登承相位的功臣,更是他的一大功績……所以,無論如何,曹操都不可能坐視呂氏漢國被高句麗消滅。若呂氏漢國滅亡,則再無人牽制高句麗……
建安十二年八月末,張遼自襄平出兵,以牛剛為先鋒,順大粱水入高句麗,攻克迄升骨城,虎視高句麗國都,國內城。這國內城,即后世鴨綠江畔的集安。位宮聽聞曹軍入侵,大驚失色。他連忙從南線抽調兵馬,迎擊張遼。呂氏漢國在歷經數月苦戰之后,終于聽到了好消息!
呂藍立刻命周奇,乘船至遼東,與張遼會面。
十二月,呂氏漢國與張遼聯手,共擊高句麗,令位宮大呃……
曹操原本,準備一鼓作氣,干掉高句麗,徹底平定遼東。
可是,冬季即將到老,遼東那獨特的氣候,迫使得曹操,不得不臨時改變決定,收兵返回。
遼東酷寒的冬天,絕非曹軍士卒能夠承受。
據袁氏降將鮮于輔介紹,遼東入冬之后,氣溫很低,可滴水成冰。若不能適應遼東那特殊的環境和氣候,就盡量不要輕啟戰端,與高句麗決戰。高句麗人久居此地,對遼東的天氣和環境更加熟悉。最好是先熟悉一下這里的氣候而后在準備與高句麗空鋒,此方為上上策。
事實上,攻克遼東,已經達到了曹操的目的。
有張遼牽制高句麗,緩解呂氏漢國的壓力,也算是仁至義盡。
而且,入遼之后,曹軍出現了大面積的水土不服癥狀。雖說有所準備,可面對這窮山惡水,曹操也只能改變主意。
最重要的,還是郭嘉派人帶了一句話。
“承相可做好了承擔起高句麗數百萬民眾的責任?”
人常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這治天下,首先就是要讓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高句麗原本就是一個苦寒之地,沒有妥善的安排,曹操還真不敢輕舉妄動。之前,他留下并州不打,而強攻幽州,也正是因為這民生問題。
消滅高干容易,可承擔起并州百萬民眾的衣食住行?曹操還沒有做好準茶……
既然而今不適合攻打高句麗,那就只能暫時放棄。
不過,即便如此,曹操還是留下了張遼,并任曹彰為北中郎將,鎮守遼西,平定鳥丸,同時監視鮮卑動靜。
曹彰此次出征,功勛顯赫。
且不說其他,單就說征伐柳城,他斬蹋頓,殺袁熙,可謂首功一件。
只是,那位原本負責領路的田疇,在白狼山之戰中戰死,令曹操感覺好生可惜。原本他打算讓田疇留在遼西,輔佐曹彰。可現在,田疇卻戰死于疆場之上。好在,
曹操手下能人不少!雖失了一個田疇,卻還有漁陽人田豫……曹操任田豫烏丸校尉,留袁氏降將,牽招、解俊二人輔佐。郭嘉建議,在遼東郡沓氏設立船塢,建造丹
船,加強與呂氏漢國之間聯絡。
建安十二年十月,曹操在沓氏登船,離開遼東。
在回程路上,曹操途經礙石,于是棄船登高,眺望大海,豪情大發。
“東臨竭石,以觀滄海。水何謗瘩,山島辣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頌畢,曹操心生無盡得意。
他回身與隨他一同登高眺望的典韋笑道:“昔日袁紹雄踞河北,可知孟德有今日之快意乎?”
想當初,袁紹何等的厲害。
可是,他能想到,有朝一日……我會登臨此地嗎?
言畢,曹操仰天大笑。
卻不知在一旁的郭嘉,臉色微微一變,露出一抹苦澀笑容……
承相,似有些得意忘形了!
只是他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樣的言語。雖然明知道曹操此時志得意滿,卻無法開口勸諫。
待有機會,再與承相知曉。
“對了,南陽情況如何?”
下褐石山,曹操踏上回程之路。
他把郭嘉荀攸喚來,詢問南陽郡的狀況。
之前,曹操忙于征戰,所以無暇顧及南陽郡。而今,他橫掃幽州,雄踞遼東,再無后顧之憂。
至于高干?
不足為慮……
“南陽郡,尚好。”
“呃?”
“據文若傳來消息,阿福已奪回宛城,全面占領南陽郡。只是,劉表將劉備召回,卻派出兵馬,進駐新野,意欲和阿福決戰。”
“劉表,好不曉事。”
曹操聞聽,勃然大怒。
“此前,劉景升屢次與我作對。我念他漢室宗親,故不與其計較……可他卻不知進退,著實該死。奉孝,即刻傳我命令,讓程昱在祁城開鑿湖泊,操演水軍。你我即刻返回許都,商議討伐荊州事宜。”
要對荊州開戰了嗎?
郭嘉聞聽,眉頭一蹙……
當晚,曹操夜宿昌黎。
他宴請文武,在昌黎大擺酒宴。
酒宴之上,曹操壯懷激烈,豪情滿滿。
就在他與眾人推杯換盞之時,忽有小校前來稟報:“承相,許都來人。”
“啊?”
曹操連忙止住鼓樂,命人將許都信使喚來。
“承相,下官奉荀尚書之命,六百里加急傳報:十日前,劉表病死于荊州!荀尚書請承相,速返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