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下》第523章
第五百三十一章 涇州匪患

 儘管李慶安準許郭子儀率三千軍進京,但郭子儀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他始終沒有進入關中。不久,李慶安便得到消息,郭子儀已經率十萬大軍返回了靈州,而靠近關中的關內道各州內沒有一名駐軍。

 這個消息令李慶安感到一絲愕然,他明白郭子儀的意思,郭子儀很可能是把關內道讓給了朝廷。得到消息的當天下午,李慶安便立刻命人將嚴莊找來。

 大帳內,李慶安背著手來回踱步,郭子儀為什麼會放棄關內道,是對自己勢弱嗎?還是他在故意試探自己?

 “我想先聽聽大將軍的想法!”嚴莊坐在一旁笑道。

 李慶安眉頭輕輕一皺道:“我在想郭子儀到底屬於哪一面,至少他肯定不會效忠我,那他效忠誰?那個不滿兩歲的小皇帝,還是太后?或者是朝廷?這是我們首先需要確定的事情。 ”

 嚴莊點了點頭道:“屬下以為郭子儀現在尚處於一種觀望,他應該還沒有決定自己的歸屬。”

 “問題就在這裡!”

 李慶安接著他的話道:“如果郭子儀沒有決定自己的歸屬,那麼實力就是他最大的本錢,他只有具有雄厚的實力,才有討價還價的本錢,既然如此,郭子儀為什麼會放棄關內道?”

 “大將軍的意思是,郭子儀已經做出了決定?”

 “是!應該是這樣,否則他手中有十萬大軍,沒有了關內道,他拿什麼養活這些軍隊?”

 嚴莊也沉默,他也覺得李慶安的分析很有道理,最關鍵是郭子儀如果真的放棄了關內道,那他拿什麼來供養十萬大軍,而且他很可能是投靠朝廷,如果投靠李隆基,糧食也無法運過來。

 這時,李慶安又道:“現在我想應該是兩個可能,一是他有意為朝廷效力,刻意對我做出讓步,其次便是他在做一次試探,看看我會不會立即出兵佔領關內道。 ”

 “大將軍,我覺得兩種可能都有,現在關鍵是大將軍打算怎麼辦?”

 李慶安走到帳門口,望著北方關內道方向,緩緩道:“這也是我請先生來的主要原因,希望先生能給我一個建議。”

 嚴莊凝思片刻,便笑道:“不如大將軍也試探一下郭子儀。 ”

 李慶安回頭問道:“怎麼個試探法?”

 “可以用一種非正常的手段,創造一個機會。”

 嚴莊對李慶安低語說了幾句,李慶安沉吟片刻,便點了點頭,道:“這個辦法可以一試。”

 說完,他立刻回頭對親兵令道:“傳我的命令,命胡沛雲火速來見我! ”

 ……………………………………………

 關內道也就是今天陝北和寧夏一帶,關中平原以北,被黃河幾字形所包圍的廣大腹地,唐朝的關內道氣候濕潤,隨處可見大片的茂密森林。

 這里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向來是盛產糧食的戰略之地,得了關內道,也就意味著糧食和兵源的充足。當年安祿山便是計劃先佔領關內道,以關內道為跳板和基地,再向關中進軍。

 郭子儀自從奉命鎮守關內道以後,他手中的兵力也漸漸增加,從五萬人增加到了十萬人,而且軍隊素質較高,戰鬥很強。雖然比不過李慶安的安西軍那樣百戰之師,但比起李亨的關中軍,卻又綽綽有餘了。

 但自從李慶安擁立新帝李迅登基後,郭子儀便突然放棄了關內道,撤軍到靈州和關內北道一線,這讓關內道各州縣都一時無以適從。

 涇州安定縣,也就是當年安西軍全殲安祿山先鋒部隊之處,這一帶為六盤山餘脈,山勢高聳延綿,山高谷深,生活著許多山民山賊。

 這些所謂的山民山賊以前也是關中或者關內道的普通農民,因為土地被兼併,不堪成為農奴或者佃戶,而被迫逃離土地,淪為逃戶。

 逃戶是中唐以來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一方面土地被兼併,而另一方面,大莊園主將沉重的稅賦轉嫁給他們,使他們難以生活,只得舉家逃入深山。

 '苛政猛於虎'的故事便是敘述逃戶的悲慘生活,而在逃戶之外,除了農民之外,一些逃亡的府兵也躲進了深山之中。

 有的開荒種地,過著原始的刀耕火種的生活,而有的凶悍之徒便占山為王,成為了禍害一方民眾的山賊。

 而在安定縣的深山之中,便活躍著一股山賊,山賊頭領姓苗,官兵幾次進山去清剿他們,皆無功而返,並不是打不過他們,而是根本找不到他們影子。

 時間已經到了六月中旬,安定縣眼看將到麥收的時節,這也是安定縣上上下下最提心吊膽的一刻,每年的麥收時節也是山賊最活躍的時刻。

 這天晚上,夜黑風高,月亮在薄薄的烏雲中穿行,天地間時而被一片昏沉黑暗所籠罩,時而又光亮如銀,圓月的光輝照耀著大地。

 安定縣以南的涇河河畔有幾座巨大的倉庫,由於可以走水路從這裡進入關中,安定縣也成了附近十幾縣向關中運糧的主要中轉站之一。

 儘管夏糧還沒有收割,但涇河河畔的倉庫中還存放著去年未運完的幾萬石糧食和不少絹麻等輕貨。

 這座倉庫原本由郭子儀的一千軍隊駐紮看守,由於郭子儀的軍隊突然撤離,使這幾座倉庫立刻失去了監管。涇州太守怕倉庫出事,一方面組織大量民夫把糧食物資運進城內,一方面又派一百餘名衙役在倉庫守夜。

 一連搬運了五天,這時倉庫中的存糧已經不多了,存糧不到四千石,衙役的看守也鬆懈下來。苦熬了五天,很多衙役都終於忍不住了,偷偷溜回城去尋找樂子。

 可就在這第五天的晚上,一支約八百人的隊伍出現在了倉庫外五里處,這是一支穿著斑駁雜亂的隊伍。他們中有人穿著軍服,有人穿著農民的短衫麻褲,有人穿著讀書人的長袍,手中拿著各種各樣的兵器,刀矛弓箭,也有鋤頭鐵耙。

 他們若被安定縣的民眾撞見,肯定有人會大喊起來:“山賊!”

 從他們這身打扮和參差不齊的兵器上看”他們確實像極了六盤山的山賊。但這八百人卻一個個身手矯健,步行如飛,他們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涇水河畔的五座大倉庫。

 此時,八百人離倉庫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不到一里的距離,山賊首領明亮而銳利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倉庫。這時,月亮從薄雲中鑽出,淡淡的銀光再一次照亮了大地,五座巨大的倉庫矗立在涇河河畔,儼如五尊黑黝黝的巨神像。

 它們彼此相隔三十步左右,沒有柵欄圍護,只有旁邊有一排平房,那是照看倉庫的人所住,現在住著一百餘名州縣衙役,而今晚只剩下了三十餘人。

 房間內燈火通明,窗戶毛紙上人影晃動”只聽見房間裡不時傳來賭徒們的吆喝聲,“盧!盧! ”

 時機到了,山賊首領手一擺,低聲令道:“上!”

 八百人如八百支脫弦的箭,迅疾向五座大倉庫射去,恰好此時,一名衙役出來小解,一眼看見了密密麻麻人向倉庫和他們這邊奔來,嚇得失聲大喊:“山賊!山賊來了! ”

 他提著褲子轉身便逃,他這一聲叫喊使屋裡彷彿炸了窩一般,幾十名衙役有的跳窗而逃,有的衝出屋向後面的山林中狂奔。只一眨眼的功夫,三十幾名衙役逃得乾乾淨淨,一個人都沒有留下。

 “他娘的!跑得比兔子還快。”

 山賊首領望著空空蕩蕩的屋子,低聲罵了一句,他隨即命令道:“點火,燒毀倉庫!”

 片刻間,五座倉庫同時被點燃了,熊熊的烈火直沖天空,火勢滔天,將安定縣以南的天空都映照成了紅色。

 ……………………………………………

 安定縣的城牆上,幾十名州縣官員都聞訊趕來了城頭,他們每個人都感到異常震驚。姓苗的山賊雖然凶悍,但從來不會做竭澤而漁之事,一般搶一點糧食便回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燒毀倉庫,難道他們以後不想再搶糧食了嗎?

 涇州太守裴矩望著五團熊熊的大火,他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他本來還有一點同情這些山民和逃戶,而現在,這些混蛋竟然敢燒官倉,他們真的要造反了。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指著遠處大喊:“你們快看,他們來了!”

 只見黑暗中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黑影,足有上千人之多,為首是三名騎馬之人,他們並不隱蔽,而是狂呼亂叫向縣城方向衝來。

 涇州長史趙緒明嚇得失聲大叫道:“快!把城門關上,把吊橋拉起來!”

 “趙長史!”

 裴矩不滿地瞥了他一眼,他著實瞧不起這個長史,學問雖然不錯,但人品低下。關內道所有的官員都抵制李亨登基,這個趙緒明雖然口口聲聲喊抵制,但實際上卻私下向李亨上了歌功頌德表,被李亨所欣賞,從盤陰縣縣令提升為涇州長史,著實令人不齒。

 裴矩見一夥小小的毛賊便將他嚇得驚慌失措,不由更為鄙視,便冷冷道:“你可是一州長史官,別忘記自己的身份。”

 “是!下官是第一次見到山賊,失態了。”

 趙緒明不敢再亂喊,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道:“這些山賊想做什麼,造反嗎?”

 “他們是看見軍隊撤走了,便來向我們示威,哼!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烏合之眾,千餘人就想來劫掠縣城!”

 趙緒明乾笑一聲道:“裴使君說得對,這一點小毛賊,咱們不必理睬,他們搶不了縣城,自然會退去。裴使君,我看咱們也不必驚動朝廷,你說呢? ”

 裴矩明白這個趙緒明的心思,他是害怕朝廷清算到自己頭上,裴矩心中冷笑一聲,卻沒有理睬他。

 趙緒明碰了一個釘子,臉上十分尷尬,心中大罵裴​​​​矩,這時,近千名山賊洶湧而至。一百名山賊衝上前便向開弓放箭,數十支箭呼嘯著向城頭的官員們射來,箭勢強勁,官員們嚇得連忙躲避。

 趙緒明險些被一支箭射中,他驚叫一聲,抱頭蹲在牆跟,嚇得渾身顫抖,口中帶著哭腔喊道:“完了,我這回完蛋了!”

 裴矩見他丟臉​​​​之極,恨得他重重一跺腳,轉身便下城去了,黑夜中聽他吩咐衙役道:“去挨家挨戶通知民眾,讓大家合力殺賊,殺死一個山賊賞錢五十貫​​! ”

 裴矩先回州衙去了,裴矩是裴旻的族弟,今年約四十餘歲,原是延州長史。因連續三年的吏部考評都是上上考,便被李豫提拔為涇州太守。

 裴矩為人剛正不阿,嚴厲正大,在民眾中口碑極高,他是裴氏家族繼裴旻之後的另一名官場希望之星。今天晚上,儘管他斥責趙緒明膽小怯弱,輕蔑地稱山賊為烏合之眾,但實際上他也憂心忡忡。就算這些山賊攻不破城池,但住在城外的民眾可就遭了殃,唉!郭子儀軍隊一撤走,這些山賊便猖狂起來。

 他剛走到州衙門口,一名衙役迎了上來,神情有些古怪地禀報導​​​​:“使君,有人找你,就在州衙內等候? ”

 “是什麼人?”

 “不知道,他說是從京里來的。”

 ‘京里? '裴矩有些疑惑,難道是族兄裴旻派人來了嗎?他前幾天也得到了消息,李慶安率大軍進了關中,偽帝李亨已經望風而逃。

 儘管裴矩對李慶安立兩歲小兒為帝也有些不滿,但他對李慶安不做監國,而把權力交給政事堂,這一點他卻很欣賞。政事堂的七人都是名望之臣,像他族兄裴旻、張鎬、王縉等人都是清廉正直之人,而且李慶安曾率安西軍將入侵關內道的安祿山驅逐,這也使他一直心懷感恩。

 裴矩以為是裴旻派人來給自己送信了,再過十天就是裴寬的九九之祭,他將進京參加裴氏家族的聚會。

 他走進州衙內的客房,一進門,卻見房內坐著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長得身材高大魁梧,英姿勃勃,此人見裴矩進門,便拱手笑道:“在下已等候裴使君多時了。”

 “你是……”

 裴矩見此人很陌生,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便詫異地問道:“你是何人? ”

 這男子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笑道:“在下是長安胡沛雲,奉我家大將軍之命,前來給裴使君送一封信。

 …………………………………………………

 三天后,涇州太守裴矩向朝廷政事堂寫來緊急求救之信,說境內山賊猖獗,焚燒官倉,攻打城池,嚴重危害涇州民眾的生活,他懇請朝廷發兵涇州,剿滅山賊。

 政事堂一致決定出兵剿匪,得到了政事堂地指示,李慶安隨即命令大將田珍率軍五千人,出兵涇州剿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