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下》第482章
第四百九十章 且城決戰

 天濛濛亮了,且末城昨晚鏖戰的情形在陽光的照耀下顯露出來,這是一種觸目驚心的慘烈。護城河被染成了紅色,南城牆下屍體累累, 屍堆最高處超過了三尺,燒焦的城梯依然在裊裊冒著青煙,空氣中充滿了一種刺鼻的臭味。在遠處的戰場上,到處是砸爛的皮斗和排筏,一塊塊大石周圍躺滿了血腥的屍塊。

 賀婁餘潤站在城頭,望著城外遍布的屍體,他心中也有一絲餘悸。從眼前的情形來看,吐蕃軍的死傷至少在萬人以上了,一場兩個多時辰的戰役,竟然會死傷萬人,可以想像的戰鬥昨晚是何等慘烈。

 唐軍皆已疲憊不堪,身上裹著軍毯或鑽入睡袋,各自蜷縮在城垛下的背風處中呼呼大睡,城頭到處是片片血跡,令人觸目驚心。

 這時,一名軍士奔跑過來,躬身道:“啟禀將軍,已經清點完畢。”

 “多少?”賀婁餘潤回頭問道。

 “將軍,我軍陣亡一千二百六十六人,傷一千九百八十人。”

 一場戰鬥就傷亡近半,賀婁餘潤不由嘆了口氣,若不是後來的兩萬吐蕃軍突至,吐蕃人也不敢如此投入,還是兵力太過於懸殊的緣故。

 “將軍,民夫那邊也死了兩百餘人。”

 “不要給我提那群垃圾!”

 提到民夫,賀婁餘潤便一陣惱火,昨晚城西若不是他們闖禍,也不至於這麼被動,城池都差點陷落了。賀婁餘潤的目光落在孤零零的三架投石機上,它們也被昨晚的大火波及,幾乎都被燒毀了,​​只剩下一副燒得漆黑的架子。

 賀婁餘潤嚥下了一口氣,現在他人手不足,還需要這些民夫來幫忙,想到這,他便命左右道:“凡陣亡的民夫人家,每家給一百銀元,好好安撫。另外再去把其他民夫徵集來,讓他們把東西兩邊的投石機各拆五架來這邊安上。”

 左右將領答應一聲,分頭去辦事了,賀婁餘潤目光又向吐蕃大營望去,吐蕃軍還有四萬餘人,如果他們再一次發動和昨晚一樣的進攻,恐怕自己就抵擋不住了,他們援軍究竟何時才能來?

 就在這時,幾隻小黑點從天空飛翔而來,“信鴿!”有士兵大喊起來。

 賀婁餘潤精神一振,他看清楚了,果然是信鴿,只見三隻信鴿盤旋了片刻,落入城中,片刻,一名士兵奔了過來。

 “賀婁將軍,是大將軍來信。”

 賀婁餘潤接過信管,還是紅色金環,但沒有了地址。賀婁餘潤有些困惑,他拔下信管,裡面卻是空空,沒有信。他疑惑地向送信的士兵望去,士兵嚇得連忙搖頭,表示不知情。

 賀婁餘潤怔住了,為什麼會沒有信?而且信管上還沒有刻地址,這是怎麼回事?這時,他忽然問道:“那信鴿呢?去問問弩支城的幾個校尉,問他們是否認識。”

 士兵飛奔而去,這時賀婁餘潤隱隱有些明白李慶安的意思了,但他還需要確認。在沒有充分證據之前,他不敢妄猜。過了一會兒,報信兵又來了,他興奮地道:“賀婁將軍,那三隻信鴿都是典合城的信鴿。”

 “果然是這樣!”

 賀婁餘潤激動得拳掌相擊,李慶安的大軍已經到了,他是怕信鴿被吐蕃軍射落,才沒有放信,卻用另一種辦法來提醒自己。

 想通了這一點,他探頭向東邊極目望去,沒有看見了唐軍的身影,但賀婁餘潤的心情變得異常暢快,他猛地回頭大喊道:“去告訴全軍,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要大夥兒振奮起精神來!”

 消息傳遍了且末城,滿城歡呼,且末城上下一片歡騰。

 …………………………………

 儘管李慶安非常謹慎,但他的到來還是被吐蕃軍察覺到了一絲端倪。問題並不是出在李慶安的主力軍隊被吐蕃探子發現,而是昨天晚上送糧草的隊伍遭到了五千人左右唐軍大隊的伏擊,兩百車草料和三百車牛羊肉全部被攔截,近三百名押送給養的士兵和五百名後勤人員被殺,最後只逃出兩個人。正是這兩人將唐軍襲擊給養車隊的消息傳回了大營。

 尚嘉素不由大驚失色,五千人的唐軍,這就意味著唐軍的後援來了,更讓他感到憂慮的是五千唐軍向南而去了,他們會去哪裡?這想都不用想,他肯定是烏蘭湖了,那裡是他們四萬大軍的後勤所在地。

 尚嘉素心中焦慮萬分,儘管他部署了三千軍隊防禦烏蘭湖,但還是人數偏少。如果真被唐軍襲擊烏蘭湖得手,那後果不堪設想,他的四萬大軍何以為生?且末城不像河湟,河湟還可以劫掠平民,這里數千里去都是荒無人煙,讓他去哪裡弄糧食。

 目前他們只有三天的存糧,戰馬的草料更少,僅夠兩天,可從這裡去烏蘭湖,至少也要三天。尚嘉素開始惶惶不安了,如果大軍撤退到烏蘭湖,而烏蘭湖的後勤又沒有了,那時四萬大軍糧食斷絕,又在荒蕪千里的高原野外……

 尚嘉素只覺得兩股戰栗,後果之嚴重讓他心中感到一陣陣害怕,怎麼辦?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尚嘉素望著遠方高高的且末城牆,他其實知道,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那就是攻克且末城,城內的糧食一定能解決他眼前的生存危機。

 雖然皮斗沒有了,但他們手上還有八十架左右的登城梯,還能再搏鬥一次。從昨晚的戰鬥,他也發現了守城唐軍的弱點,那就是兵力不足,如果再戰一次,且末城就一定能攻克。想到這,尚嘉素下定了決心,他毅然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再次攻城!”

 清晨,朝陽剛剛照在城頭,戰場還未來得及打掃,吐蕃大營中的進攻鼓聲便再一次敲響了。

 “咚!咚!咚……”

 一隊隊的吐蕃士兵開始湧出大營,迅速在大營前的空地上集結。尚嘉素再次投入三萬大軍,這一次,以後來的兩萬生力軍為攻城主力。

 鼓聲震天動地,在一場大戰剛剛結束後又再次敲響,使人的心臟都放佛停止了跳動,進攻的鼓聲卻使賀婁餘潤的心墜入了深淵。原以為吐蕃大軍在得知老巢被襲擊後會南撤,卻沒有想到吐蕃軍竟然發狠,再攻且末城,這讓賀婁餘潤不得不佩服這個吐蕃主將的策略,無疑是火中取栗。

 “他娘的,老子升官一級竟然這麼難!”

 賀婁餘潤發狠了,狠狠一腳向身邊熟睡的唐軍士兵踹去,“全部都給老子起來!他娘的,吐蕃人又打來了。”

 城頭上只聽見賀婁餘潤的怒吼,他將沉睡中的士兵一個個踢醒,士兵們太疲憊了,以至於吐蕃人的鼓聲都無法將他們驚醒。

 “起來!混蛋,別睡了,快點起來!”

 士兵們紛紛被推醒,他們睡眼惺忪站起身,茫然地望著遠方開始集結的吐蕃大軍。這時城頭的鐘聲再次敲響了,聲音異常尖銳刺耳,'當!當!當! ’

 所有的唐軍奔上了城頭,除了重傷兵外,輕傷兵也包紮了傷口,重新上陣了。他們抖擻精神,張弓搭箭,準備再一次進行血戰。

 “弟兄們,大將軍的數万援軍​​就在百里外了,我們只要再堅持兩個時辰,只要兩個時辰,我們就能徹底擊敗敵人。各位弟兄,今天的戰役,必將載入大唐的史冊!”

 賀婁餘潤沙啞著聲音在向士兵做最後的戰鬥動員,唐軍也在迅速的集結,算上輕傷兵,擁有戰鬥力的唐軍還有五千人。賀婁餘潤最擔心就是吐蕃軍從南北兩面同時進攻,他們還有四萬人,應該辦得到。現在唯一指望昨晚的血戰後,吐蕃軍已經沒有那麼多攻城武器了。昨晚摧毀了數百架攻城梯,他相信吐蕃的攻城梯不多了,無法進行兩面作戰。

 事實證明了賀婁餘潤判斷正確,吐蕃軍確實沒有那麼多攻城梯了,他們無法組織兩面進攻。唐軍剛剛進入戰備,吐蕃軍第一波攻城隊伍,約一萬五千人便殺來了,黑色的三個方陣大軍排成了縱線,如大河奔流,從且末城的西南角鋪天蓋地殺來。

 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儘管昨晚吐蕃紅牌軍耗費了過多的時間用於毀壞投石機,錯過了最佳的戰機,但今天便顯示出了昨晚吐蕃軍看似愚蠢的戰果。移動安裝新的投石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要耗費大半天的時間,所以此時西城頭上已是空空蕩盪,唐軍失去了遠距離打擊的投石機。

 吐蕃軍便是抓住了唐軍這個空擋,以五千排筏軍為先鋒,浩浩蕩盪殺來,排筏是為了渡過護城河,但也是為了抵擋唐軍的床弩。

 當吐蕃進入七百步內,城頭上的三百架床弩同時發射了,三百支母箭和二千一百支子箭呼嘯著向吐蕃軍射去。吐蕃軍刷地豎起了排筏,力量強勁的鐵箭紛紛射在排筏上,發出一連串'哚!哚!哚! '的響聲,大部分都釘射在排筏之上。

 這就是經驗,在經歷了一次血戰後,雙方都會發現對方的弱點而加以利用。如果沒有了投石機的巨石沖擊力,吐蕃人對付唐軍的床弩就會從容得多,吐蕃人和唐軍打仗近百年,他們知道該怎麼對付床弩。

 同樣,唐軍也知道了該怎麼對付吐蕃人的登城梯,他們的梯子是組合梯,用一段段的木梯臨時捆綁拼接而成,外麵包裹牛皮,由於梯子需要七丈長,因此梯子的形狀是下寬上窄,下粗上細。

 這就使得吐蕃的登城人數成為金字塔形,下面人多,而上面最多只能並列兩人,如果數量不多,唐軍便可以以隊為單位,五十人對付一架城梯,除了弓箭和滾木礌石外,唐軍又使用了火油,這是對付吐蕃軍的利器。

 經過了一夜的血戰,唐軍也吸取了昨晚的教訓,昨晚唐軍傷亡過多主要是被城下的箭矢所傷。這一次唐軍士兵便不會再像昨晚那樣探身向城下射擊了,他們會利用城牆上的射擊孔和戰友的盾牌掩護來進行射擊。

 唐軍的床弩沒有發揮太大的威力,吐蕃的第一個方陣軍便衝到了城下,'轟隆! '一聲搭上了排筏,將一架架梯子豎向城牆。城頭上頓時萬箭齊發,滾木礌石從城頭砸下,箭如密雨,石如冰雹。最先沖過護城河地近千名吐蕃士兵被箭射中,被石頭砸中,骨斷筋折,哀嚎一片。這時吐蕃軍也開始反擊了,他們兩人一組,一人舉盾,一人射擊,箭矢鋪天蓋地向城上射去,上下密集的箭矢形成了一片箭網。

 隨著幾十架城梯先後搭上了城牆,吐蕃士兵蜂擁而上,第二批攻城吐蕃軍一萬五千人又一次投入了戰場。此時吐蕃軍已經投入三萬人,而唐軍只有五千人,以一敵六的懸殊比例和吐蕃軍進行殊死血戰。

 十幾架城梯先後被澆上了火油,大火在一片慘叫聲熊熊燃起,城梯上的百餘名吐蕃士兵被燒得難以忍受,紛紛跳下城梯……

 兩名唐軍拎著坩堝,將坩堝中燒融化的鐵汁向城梯上吐蕃士兵群潑去……

 在幾處吐蕃軍重點進攻之處,不斷有凶悍的吐蕃士兵衝上城頭,又不斷被頑強而英勇的唐軍殺下去。雙方血肉橫飛,生死以搏,一名唐軍士兵被長劍刺穿了胸膛,他迸發出最後的力量,抱著吐蕃士兵一起摔下了城牆……

 一場血腥而殘酷的攻防戰在且末城進行。

 吐蕃軍就彷佛來自地域的魔鬼軍團,拿下且末城已經成為他們最後的生存機會,最後一萬人也投入了戰鬥,他們已經不顧死亡,用盡了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

 吊橋下,幾十名吐蕃人踩著堆積如山的同伴的屍體爬上了吊橋,他們奮力砍爛了拉拽護城橋的鐵楔木頭。長鏈脫飛,護城橋轟然倒塌……

 護城橋倒下使戰局開始急轉直下了,三千名披著生牛皮的吐蕃士兵抱著十五丈長的撞城巨木,在千餘盾牌的密集防護下,一次又一次地向城門衝擊。這時,唐軍的弓箭、巨石、火油都無法撼動這只千足鐵甲蟲。

 “轟!”

 城門在晃動,且末城在顫抖,城磚和泥土撲簌簌落下,千足鐵甲蟲再次後退百步,在一陣如野獸般的嗷叫聲中,巨木攜帶著千萬斤的力量,再一次向且末城門瘋狂地衝去。

 又是一聲驚天動地的悶響,城牆在劇烈晃動,城上唐軍士兵站立不穩,紛紛跌倒,且末城門已經搖搖欲墜,且末城的失陷眼看難以避免,許多唐軍都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而就在此時,遠方的原野上忽然傳來了低沉的號角聲,儼如原野上的風暴,山中的雷鳴。

 “進軍!向且末城進軍!”

 李慶安揮動戰刀,他的王者之馬縱身飛奔,白色的鬃毛飛揚,飄到他的金色頭盔之上,在他身後,大旗在風中掩卷。千軍萬馬在原野馳騁,三萬五千騎兵呼嘯向前,滾滾馬蹄下沙礫翻飛,塵土鋪天蓋地,遮蔽了早晨的陽光,殺氣彷彿荒原上的風暴,向吐蕃軍席捲而去。

 籠罩著且末的黑暗在這一刻被驅趕走了,吐蕃軍隊在哀號,極度的恐懼籠罩著他們,他們放棄了攻城,茫然不知所措。

 “集結!抵抗!”

 尚嘉素嘶聲叫喊,但唐軍衝進了他們的大營,他們留在軍營中的戰馬成為了唐軍的戰利品。戰刀揮動起刺眼的亮光,長矛儼如森林,大地上迴盪著唐軍的怒吼,鐵騎滾滾,向尚未來得及集結的吐蕃士兵掩殺而來。

 困獸猶鬥,吐蕃軍雖然沒有了戰馬,但他們依舊拼死抵抗。他們簡單地站成隊列,有的手執長矛,有得手拿盾牌和長劍,有的張弓搭箭,企圖拼死抵抗。但黑壓壓的唐軍騎兵瞬間衝到了眼前,衝擊的風暴氣勢讓他們睜不開眼,不少人發出絕望的叫喊。

 三萬五千騎兵如暴風驟雨般衝進了吐蕃軍中,衝出了一條血路。在這條血路中踹踏一切,壓倒一切,披靡一切,吐蕃士兵在馬蹄下翻滾,橫刀劈斷了他們的脖子,長矛刺穿了他們的胸膛,人頭滾滾落地,四肢血肉橫飛,血霧在空氣中瀰漫,喊殺聲、慘叫聲響徹了原野。

 唐軍如水銀洩地般穿透了吐蕃軍的大陣,將他們一一分割包圍,儘管吐蕃軍負隅頑抗,但步兵和騎兵的戰鬥力過於懸殊,使他們節節敗退,死傷慘重。

 城頭上,賀婁餘潤終於找到了李慶安的王旗,王旗所過之處,所向披靡,他激動得難以自抑,回頭大吼道:“兒郎們,隨我出城作戰!”

 且末城城門大開,數千唐軍騎兵從城內飛奔而出,他們像一把尖利的匕首,直插尚嘉素的親兵隊後背。霎時間便殺開了一條血路,賀婁餘潤大刀翻飛,在他的刀下吐蕃軍死傷累累,這時他們距離尚嘉素已不足二十步,賀婁餘潤大吼一聲,“取胡酋人頭者,官升三級,賞錢五千貫!”

 唐軍士兵在重賞的激勵下,變得如狼似虎,人人爭先恐後,向數十步外的吐蕃主將殺去,殺得吐蕃士兵節節敗退,死屍遍地,眼看離尚嘉素不足十步了。

 這時,一名唐軍校尉張弓搭箭,飛馬斜射,尚嘉素躲閃不及,被一箭射中了左胸,翻身落馬,被他的親兵救起。尚嘉素的數百親兵見唐軍兇猛無比,難以抵擋,而主帥又傷及前胸,無奈之下,只得簇擁著他們的主帥向西奔逃。

 隨著尚嘉素率先逃走,帥旗被唐軍砍倒,數万吐蕃大軍在絕望和恐懼中終於崩潰了。他們爭相逃命,丟盔卸甲,在原野上四散奔逃,但他們跑不過唐軍的鐵騎,紛紛倒地,憤怒的馬蹄從他們身上飛馳而過。

 塵土在空中散盡,勝利的曙光再一次籠罩了浴血中的且末城。

 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

 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

 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

 揚旗拂崑崙,伐鼓振蒲昌。

 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

 …………………………

 (且末城就是播仙鎮,天寶十一年的播仙鎮戰役就是發生在這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