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口蜜腹劍

二礱慶圭府,整夭,府中安靜異常,兩名丫鬟躡年躡聯出口了中院。屏住了呼吸,大氣也不敢出一口,遠處隱隱傳來哭喊聲,一名丫鬟歎口氣低聲道:“老爺今天發什麼脾氣,已經打了五人了。”

 “誰知道呢?珠兒就是上茶晚了一步,被打慘了,一個月都下不了床。”

 “你們兩個!”

 寂靜的院子裡忽然傳來一聲怒斥,將兩個丫鬟嚇了一大跳,見是二管家對她們吹眉瞪眼,她們連忙垂手站住,二管家哼了一聲,“不准妄議老爺,聽見沒有,否則打死你們。”

 “是!奴婢不敢。”

 “去吧!”

 兩名丫鬟嚇得匆匆走了,二管家也歎了口氣,搖搖頭走進了後院。

 李 綜的暴怒是從天網亮時開始,程千里送來的一份加急快報讓他墮入了怒火的深淵,李慶安竟然殺了西州都督趙廷玉,趙廷玉最早是他的侍衛官,被他安插進金吾衛, 又到北庭任職培養,過幾年準備再調回金吾衛任大將軍,現在居然被李慶安宰了,令李綜暴跳如雷,但程千里的快報上也寫得很清楚,是不遵軍令被殺,還涉及挾持 監軍,使李綜一口怒氣悶在心中,唯有拿下人出氣。

 書房裡,李綜鐵青著臉聽兒子李俅的勸說。

 “父王息怒,孩兒以為僅憑李慶安是不敢如此大膽,不用說,這是太子在後面給他使力,殺了趙廷玉,也就折了父王一翼。”

 “趙廷玉還談不上我一翼,死了就死了,只是這口惡氣我難消,不好好教刮一下那李慶安,這口氣我絕咽不下去。”

 “父王,李慶安不足為慮,關鍵是太子,把他幹下去了,李慶安自然不保

 不等兒子說完,李綜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我當然知道,能把老三整下去,我還在乎一個李慶安嗎?但他就那麼好動嗎?這麼多年來,他什麼時候真的下去過,眼看要廢了,又忽然活過氣來,我有什麼辦法。”

 李俅微微一笑道:“父王,關鍵是從前是李林甫來對付太子,所以到最後總有高力士來保他。可現在不同了,是楊釗來對付太子,自從韋家之事後,兩人結下了仇怨。父王,楊家可和李林甫不同,這一次,我有七分的把握,太子會被廢。”

 李綜一驚,“難道是我兒發現什麼了嗎?”

 李俅緩緩點頭。笑道:“昨天我的一名手下在東市一家叫“高陵丁記。的綢緞店裡竟發現了一個熟人。“誰?”

 “太子原來的心腹宦官,馬英俊,他現在居然是綢緞店的掌櫃。

 “這有什麼奇怪嗎?”

 “父王,我查過了這家綢緞店的背景,它的東主竟無從得知,我怎麼也想不通,有哪家開店的東主會聘請一名宦官來做掌櫃,父王不覺得蹊蹺嗎?”

 李綜愣住了,半晌他才反應過來,“你是說這家店鋪是他開的嗎?”

 “應該是吧!否則在史官的嚴密記錄下,他那些見不得人的暗事怎麼安排?”

 李綜頓時心花怒放,趙廷玉被殺的不快立刻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他急切道:“你立刻抓住證據,我要親自去父皇面前彈劾他,哈哈!這次看他怎麼交代。”

 李俅嚇了一跳,連忙勸阻,“父王,這件事可千萬不能立刻動手。”

 李綜有些不悅,拉長了臉道:“為何不能?”

 李俅暗暗歎了口氣,這個父親著實不怎麼樣,枉自己剛才給他講了那麼多楊家的事情,他就一點不明白嗎?他只得忍住心中的鬱悶,解釋道:“父親,這件事只能算作是引火之物,耍想燃起大火,光靠它可不夠啊!”

 “原來如此!”

 李綜這才恍然大悟,他滿意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笑道:“有你這樣的兒子,是我的幸運,你放心,將來我若為帝,一定立你為太子,以慰九泉下的老二。”

 “多謝父王垂青!”

 想到入主東宮的可能,李俅的心中也不由激動起來,他連忙建議道:“父王,後天是韓國夫人的壽辰,父王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多和楊家接觸。爭取得到楊家的支援。”

 “我知道,壽禮我準備今天就送去,你就替我跑一趟吧!”

 興慶宮。幾名宦官正忙磚地收拾禦書房,聖上已經有十天沒有來禦書房了。儘管禦書房是天天打掃。但入春以來長安下雨偏多,房間裡還是添了股淡淡的黴味兒,宦官們一個個心急火燎,聖上半個時辰前忽然說要來禦書房,若被他聞到這股味兒,後果可不堪設想。

 炭盆點燃了,烘熱的炭火味掩蓋了房內的黴味,隨即開窗,一股涼風吹來,房間裡立刻變得清新乾爽,香爐裡也撒下了幾把檀香,房間裡彌漫著淡淡的香味,這時,遠處一聲高喝:“聖上駕到!”

 清掃禦書房的宦官們嚇得退出房門,房內一片寂靜,片刻,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隨即是李隆基的笑聲,“聯好久沒有來了,辛苦大將軍了。”

 “為陛下分憂,是老奴之責。”

 “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北庭有快報。”

 “哦!速給聯看看。”

 李隆基大步走進了禦書房,房間的清新乾爽令他心情愉快,他在自己位子上坐了下來,這個位子儘管他坐了幾十年,但十天未處理朝務,他竟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陛下,這就是北庭的快報!”

 高 力士將一本摺子遞給了李隆基,這是李慶安的正式軍報,通過驛站傳來,路上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李隆基在半個多月前已經得到了監軍中使王廷芳的密報,趙廷玉抗 令不尊,欲挾持監軍,已經被李慶安斬首示眾,這一點李隆基到沒有什麼意見。若連個北庭都控制不住,李慶安還有什麼本事,因此對趙廷玉之死,他只是一笑了 之,相反,他對北擊葛邏祿。向西擴張一事卻非常感興趣。等他看完李慶安的報告,他不由拍案叫好,“好!好一個步步為營。”

 他興奮地對高力士道:“其實聯最擔心李慶安揮師直擊碎葉,那樣會重蹈牛仙庭占而不得的後塵,現在他步步為營,逐漸向西新建守捉,鞏固後勤糧草,聯以為,這才是真正行得通的戰略。”

 高力士也眉開眼笑道:“李慶安為陛下教葛邏祿人,又暗中教了想趁火打劫的回訖人,令葛邏祿大酋長裸身向天朝請罪,老奴聽說葛邏祿二王子已經在來長安的路上,若能徹底收服葛邏祿人,再扶持他們為大唐抵禦大食東擴,倒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笑道:“大將軍是讓聯封賞李慶安麼?”

 高力士嚇了跪下,“老奴不敢!”

 “大將軍起來吧!聯和你開個玩笑的。”

 李 隆基沉吟一下道:“聯一直在拿楊國忠和李慶安對比,楊國忠已經是劍南節度使,兼劍南道採訪使,而李慶安只是一個節度副使,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出現他斬殺趙 廷玉的事件發生,這也是聯考慮不周,原本以為他資歷不夠,不宜過高提拔,卻沒想到會釀成內訌,這樣吧!聯再把他高提一步。”說到這,李隆基吩咐道:“把相 國給聯叫來。”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傳寥一陣環佩聲響。緊接著是楊花花嬌細的聲音傳來:“皇帝是在書房嗎?”

 這些日子,李林甫心情也格外愉快。由於皇帝李隆基對朝中的大小事務愈加厭煩。高力士替他代筆批閱也只限於大事,很多本該上奏的倒大不小的事務,都不再要求他上報,這些事情到了李林甫這裡就是最後的一步,無形中李林甫的相權大漲。

 儘管他每天忙於處理政務直到深夜,但他卻樂此不倦,對他來說,辛苦一點是次要的,權力增加才是第一。

 不僅是權力得到了提高,另外他和太子李亨的關係也所有改善,昨天他命人給東宮送奏摺抄本時。太子竟然回了一張紙條給他,建議兵部應派人去各地監查陣亡將士家屬撫恤錢糧的發放情況,這個建議雖然不大,但重耍的是太子通過這張紙條釋放出的和解暗示。

 李林甫知道,李亨的政敵已經漸漸轉到了楊家的身上,也就是說他禍水東引的策略已經成功,太子願意與他和解,為此他也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他立刻下令兵部著手調查陣亡將士家屬撫恤錢糧的發放情況。

 今天一早,李林甫把兵部轉來的李慶安的正式軍報送進了宮中。他知道,李隆基很快就會召見自己。

 果然,不到中午,一名宦官便匆匆跑來找他,聖上命他立刻去覲見。李林甫整理衣冠,匆匆上路了。

 很快,李林甫來到了興慶宮,足足等了半個時辰,宮中才傳來消息,聖上命他覲見。

 李林甫走進禦書房前,聽見裡面隱隱有談笑聲傳來,還有女人的聲音。他不由有些猶豫,正要問旁邊的小宦官。高力士卻從書房裡出來,見到他便低聲道:“相國,快進去吧!聖上用完午膳就要回宮了。”

 李林甫只得硬著頭皮走進了禦書房,一進門卻愣住了,李隆基正和豐神冶麗的鍵國夫人對桌而食,有說有笑。

 李林甫不由暗暗歎息,前段時間市井裡有傳言,說聖上和三姨子關係曖昧。為此,他還下令捉拿傳言之人,可現在看來,傳言也並非空穴來風。

 他只作沒看見,躬身施禮道:“臣李林甫參見陛下!”

 李隆基正端起酒杯欲飲,聽見稟報,他回頭笑道:“相國可用午飯?”

 “回稟陛下,臣回去再用。”

 李隆基也是隨口問問,他笑了笑便對楊花花道:“三娘的事聯准了,你就先回去吧!聯要和相國談談正事。”

 “哪有吃飯到一半就趕人走的,我不管。我要吃完飯再走。”

 楊花花秀眉一挑,對李隆基的逐客令毫不理睬。

 李隆基無奈,只得尷尬地笑了笑,走回自己的位子坐下,楊花花卻坐在書房一角,慢悠悠地喝酒。目光不時向這邊膘來。

 李隆基取過李慶安的軍報。先問道:“河東移民和匠戶西進之事辦得如何了?”

 “回稟陛下,一千匠戶半個月前便已經啟程了,河東移民正在抓緊招募。”

 “辦得好!”

 李隆基點點頭,便把軍報遞給他道:“相國,北庭的軍報想必你已看過了吧!”

 “回稟陛下,臣已經看過,臣贊成他向西修築五城的方略,臣以為這為將來收復碎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國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李隆基笑道:“這次李慶安能以攻打葛邏祿為藉口,突破蔥嶺邊界,將我大唐實際控制地推進到嶺西的夷播海一線,隨著補給線建立,攻打碎葉就不會再像開元十八年牛仙庭那樣,最後無法在碎葉立足,為了能早日恢復碎葉軍鎮,聯考慮想給李慶安更大的自主權,相國以為如何?”

 “臣願意辭去北庭節度使和都護雙職,推薦李慶安接任。”

 “陛下!”

 已經吃完午飯。正坐在一旁喝茶的楊花花終於忍不住插嘴了,“那李慶安天寶五年才從軍,這才過了幾年,就要做到節度使了,是不是升官太快了一點?”

 李隆基臉一沉,不悅道:“三娘不要過問朝中之事,先去吧!”

 “你們朝中之事我才不想過問呢!但李慶安確實資歷不足,大唐比他強的軍官多得是,為什麼非耍用他,不會是我那四妹夜夜給陛下吹枕邊風的緣故吧!”

 饒是李隆基寵她,此刻臉上也掛不住了,他重重一拍桌子,指著門怒道:“你給聯出去!”

 楊花花嘴一撇,“我就知道你會”

 她輕輕哼了一聲,腰肢輕擺,不屑一顧地走了。

 房間裡有些尷尬,李林甫乾笑一聲道:“愛屋及烏,由此可見陛下對貴五珊娘的寵愛。”

 “聯不想和女人一般計較。”

 李隆基苦笑了一下,又繼續剛才的話題道:“聯決定任李慶安為北庭節度使兼北庭都護,相國不再兼任這二職。另外,聯再任命他兼任西州都督”

 楊花花怒氣衝衝走出興慶宮,李慶安那該死的賊男人居然要升為節度使了。真是豈有此理,她網走到宮門,卻聽見外面一陣騷亂,隱隱有人在大喊:“你們放開我,我要面見陛下,彈劾李慶安濫殺朝廷重臣。”

 楊花花一怔,她加快了步伐,只見宮門外,十幾名侍衛正將一名男子死死摁在地上,那男子掙紮著。伸直脖子拼命地叫喊:“陛下,李慶安在北庭一手遮天,濫用權力,臣要控告他。”

 幾名侍衛堵住他的嘴,但他還在吱嗚大喊:“陛下,臣要控告”,

 侍衛們勃然大怒。準備下重手打暈他,就在這時,楊花花一聲喝喊:“住手!”

 侍衛們見貌國夫人阻止,便慢慢放鬆了男子,楊花花走上前問道:“你什麼人,為什麼要控訴李慶安?我是貌國夫人,你有什麼冤屈可以告訴我。

 男子見終於有人四心 飛。連忙道!“夫人。卑職是庭州金滿具具令。名,臣要控告李慶安挑起與葛邏祿的戰爭,趁機排除異己,西州都督趙廷玉被他逼迫致死,副都護程千里被他奪去一切權力,他任人惟私,北庭政務大權皆被他幕僚掌握,柬職有確切證據。”

 陳忠和掙脫侍衛的手,從懷裡取出一本冊子,遞上頭頂道:“這是卑職收集的士兵及軍官證言,北庭軍民皆可以證明李慶安在北庭的詣天權勢。”

 楊花花接過冊子翻了翻,裡面的正驗證詞果然對李慶安不利,她大喜道:“那好,你更我去見皇帝。”

 楊花花要帶陳忠和進宮,興慶宮的侍衛們卻不幹了,一名直長拱手道:“夫人,未得聖上召見,外官一律不得入宮,這是宮中規矩,請夫人見諒。”“連我的面子也不給嗎?”

 “抱歉,夫人,就是娘娘也不允許,這是孕職們的職責所在。”

 “一群看門狗罷了。”

 楊花花。當了一聲,轉身又進宮了,她來到大同殿外,恰好李隆基與相國李林甫有說有笑從殿內出來,見楊花花又回來了,李隆基不由一怔,笑著問道:“三娘不服,又要和聯辯理不成?”

 楊花花俏臉凝著霜雪,冷冷道:“陛下。宮門外有人在喊冤,陛下是見還是不見?”

 “喊冤?”李隆基和李林甫對望一眼,不由啞然失笑道:“喊冤可以去萬年縣衙,跑到聯的興慶宮喊冤,是走錯地方了吧!”

 話音網落,遠處一聲高喊:“貴妃娘娘駕到!”

 只見一身濃妝豔裹的楊玉環在百名宮人的簇擁下浩浩蕩蕩走來。李林甫連忙躬身行禮,“參見貴妃娘娘。”

 “相國免禮!”

 楊玉環含笑點點頭,一雙美眸卻向李隆基和三姐楊花花膘去 目嚨,裡帶著一絲懷疑,有人偷偷向她告狀,三夫人在和聖上共用午膳。恰好這幾天她也聽到了一些流言蜚語,她心中著實放心不下,便趕來探視。

 “陛下是準備回宮嗎?”

 李隆基有點心虛,他呵呵一笑道:“聯處理了幾件公務,正準備回宮,正好三娘說宮外有人在告狀,聯覺得有些奇怪。”

 “哦!”楊玉環秀目一轉,又瞥向楊花花笑道:“三姐,怎麼管起別人的告狀了,有縣令有京兆尹。還有禦史台,最後還有李相國,再怎麼也輪不到聖上呀!”

 “哼!宮外是北庭縣令,要告李慶安專權,縣令敢管嗎?京兆尹敢管嗎?”

 楊花花把彈劾書遞給李隆基,道:“陛下,人家萬裡迢迢趕來,要告你的封疆大吏,你怎麼能不過問?”

 楊玉環粉臉微微一沉。她心裡清楚。楊花花其實是對李慶安不滿而借題發揮。

 “三姐,國之大事,陛下會和朝廷大臣商量,我們不要參與。”

 楊花花秀眉一挑,冷冰冰應道:“四妹。我並沒有參與聖上的國事,不是嗎?該怎麼處置是聖上的事,我只是傳個消息罷了。”

 她又對李隆基道:“是明君還是昏君全在陛下的一念之間,陛下自己看著辦吧!”

 楊玉環也毫不讓步道:“陛下。若開了先例,以後人人都跑來告禦狀,那時陛下是想做明君還是昏君呢?”

 李隆基夾在兩個女人之間有些左右為難。這時李林甫笑道:“臣是百官之首,不如讓臣先聽一聽這個北庭來的縣令有何冤屈要訴,然後臣在稟報聖上,三夫人以為這樣可好?”

 李林甫的話說得很白了,縣令有冤最多只能向他應訴,告禦狀就是越權了。

 李隆基得到臺階,他故作為難態,對楊花花解釋道:“三娘有所不知,聯只管從三品以上的官員。四品以下是相國的許可權,聯不好越權啊!”

 楊花花”亨了一聲,不屑道:“處置那個韋參軍時,卻又不嫌他官了。”

 “三姐!”楊玉環不高興地打斷了她的話,連忙對李隆基道:“陛下回宮吧!告狀之事讓相國來處理。”

 李隆基被楊花花嗆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把狀書交給李林甫。冷冷道:“此事就麻煩相國了。”

 說完,他一拂袖。帶著楊玉環向宮裡走去,楊花花盯著他們的背影。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李林甫躬身道:“臣一定秉公處置!”

 李林甫和楊花花一起走出宮門,見侍衛們依然把陳忠和押在一旁。李林甫便走上前笑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陳忠和當年中進士時見過李林甫,連忙躬身道:“卑職是庭州金滿縣縣令。從庭州趕來,是要彈劾北庭節度副使李慶安任人惟私,擅殺朝廷重臣。”

 李林甫點點頭,溫和地安撫他道:“我沒記錯的話,陳縣令是開元二十七年的探花郎吧!哎,一晃十年了,現在居然不遠萬裡從北庭趕來,其志可嘉,本相會嚴肅處理此事。”

 陳忠和見相國笑容友善,態度和藹可親。居然還記得自己,不由感動得滿臉淚水,一路受盡的艱難此時也心甘情願了,他哽咽道:“卑職只想替北庭的官員們說一句公道話,就算丟官棄職,卑職也絕不後悔。”

 “是一個正直的官員啊!”

 李林甫歎息了一聲,又回頭對楊花花笑道:“三夫人放心,朝廷自有法度。禦史台會嚴查此事,不會袒護任何人。”

 楊花花見李林甫態度誠懇。笑容親善,也放下心來,便笑道:“那好吧!這事就交給相國辦理了,我先走一步。”

 說完,她登上馬車,馬車飛快地走遠了,李林甫一直見她馬車消失,這才吩咐左右道:“把陳縣令送去禦史台,不准無禮。”

 “卑職多謝相國主持公義。”

 陳忠和深施一禮,歡天喜地跟著李林甫的手下走了,李林甫上了馬車。車簾放下,他臉上溫和的笑容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冷哼了一聲,對書童道:“你去告訴王棋。這個北庭來的縣令判他妖言惑眾。重打八十棍,押送北庭交給李慶安處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