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下》第442章
卷三 雲譎波詭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同室操戈

 實際情況並沒有像哥舒翰想的那樣,李慶安先禮後兵。李慶安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依然保持著兩軍對峙狀態。時間又過去了幾天,時間進入了七月,早晚開始有了一絲涼意,河谷中的哥舒翰軍隊也不再像前些天那樣度日如年,軍隊躁動的心也漸漸安靜下來。

 兩軍就這樣保持著對峙狀態,這正是哥舒翰所期盼的,不用和安西軍進行惡戰,等高仙芝那邊先出戰果,他自己保存實力。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喝喝李慶安送他的藥酒,然後就是不停催促後方的糧食物資。李慶安送的藥酒還確實有效果,雖然沒有根除腳痛,但疼痛程度明顯減緩了,讓哥舒翰大為興奮。為了能長期得到這種藥酒,他便寫了一封感謝信,派人給李慶安送去,稱讚藥酒有奇效云云,並願出重金購買這種巨蠍。

 李慶安又給他回了信,說這種巨蠍產量極少,只有信德和旁遮普終年赤熱潮濕的森林中才有。他會派人去捕捉,他又命人送來了幾瓶藥酒,讓哥舒翰好生調養。

 一觸即發的戰爭氣氛在兩個主帥的藥酒外交中明顯地減緩了,同室操戈的衝突可能性也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就在西線戰場局勢趨緩的同時,東線戰場上卻一連發生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

 駱谷道又叫儻駱道,漢中至長安,取駱谷,凡六百五十二里,谷長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盤,有儻谷和駱谷兩大谷口,重崗絕澗,危崖亂石,自古為形勢之地。

 它是漢中到長安最便捷的道路,比褒斜路要近三百餘路,自古是關中前往漢中乃至巴蜀的必經之路。李隆基便是和高仙芝走這條路前往長安,在此之前,關中軍有一萬人便先在駱谷關部署,阻攔住了劍南大軍北上之路。隨著雙方大軍齊聚,爭奪駱谷關便成了雙方戰鬥的焦點。

 鼓聲如雷,駱谷關上戰旗飄揚,黑壓壓的劍南軍一波又一波向位於老君嶺的駱谷關陣地發動進攻,箭如密雨,喊殺聲震天。

 郭子儀目光嚴峻地望著潮水般的劍南軍衝至,他一聲令下,“射擊!”

 五千弩手一齊發射,鋪天蓋地地向密集的人潮射去,頓時慘叫聲大作。成片成片的士兵栽倒在地,密集的箭雨將進攻士兵死死壓制住,令他們難行一步。

 數里外,李隆基騎馬立在一頂杏黃色的幡蓋之下,目光焦急地望著兩軍作戰,楊國忠也騎在馬上,陪伴在他身旁。從長安逃出的宗室權貴大多走子午道前往漢中,而楊國忠則走駱谷道。由於他地位崇高,朝廷也沒有阻攔的命令,駱谷關的守軍便沒有為難他,直接放他過關,正好在半路上遇到了劍南大軍北上。

 李隆基對楊國忠的到來欣喜異常,立刻封他為中書令右相,​​隨自己一同向長安進發。

 這時楊國忠見駱谷關久攻不下,不由憂心仲仲,便提醒李隆基道:“陛下,臣擔心北朝之軍會走子午谷斷了我們的後路,尤其是糧道。如果糧道被斷,我們前進不了,後退不行,我擔心我們會被困死在谷中。陛下,要逼迫士兵效死命攻城。”

 李隆基眼中的焦慮更加深了,他立刻令道:“傳朕的旨意給高仙芝,命他再加派軍隊攻關,不計代價,一定要拿下駱谷關!”

 旨意傳到了前軍,高仙芝更加心焦。他也知道漢中空虛,如果關中軍走子午谷奇襲漢中,斷了他的後勤糧草,後果將不堪設想。

 其實高仙芝的本意也並不想進攻關中,他們的實力並不強大, 而且關中有李慶安的七萬安西軍,還有五萬朔方軍,這就是十二萬大軍了。雖然人數比他們少,但實力卻要遠遠超過他們。尤其是李慶安的七萬大軍,都是安西的百戰之師,高仙芝比誰都清楚大食軍的實力。安西軍能一戰又一戰地擊敗他們,這說明李慶安手下的安西軍要遠遠強於當年他主政下的安西軍了。

 另外關中還有近二十萬大軍,儘管這些軍隊大多是新招募之軍,但很多人都是從前的府兵,只需稍作訓練便可投入戰場。再加上哥舒翰兩面三刀,在褒斜道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估計他也不敢和李慶安的安西軍對抗。這樣的軍隊,這樣的配合,各自同床異夢,怎麼可能打得過李慶安和郭子儀的聯軍?

 但李隆基攻取長安心切,高仙芝只得勉強出兵。這時,一騎奔來,高聲道:“ 聖上有旨,高帥再派軍隊進攻,不惜代價,拿下駱谷關。”

 “不惜代價,人死光了,進關中又有什麼意思?”

 高仙芝暗暗埋怨,只得令道:“第三、四、五軍悉數投入戰鬥,第一個攻上駱谷關者,賞錢一方貫!”

 劍南軍又投入了三萬大軍,形成了近五萬大軍攻打駱谷關的強大壓力。大軍如海潮,兵戈似森林,士兵們抬著長長的梯子向前奔跑,鼓聲密集敲響,喊殺聲震天。

 在駱谷關前已挖了三道防禦深溝,每道深溝寬兩丈,深一丈五,需要藉助木板才能搭橋過去,這給進攻方增加了極大的難度。而且郭子儀在三道防御溝背後部署了八千弓弩手,又在溝壑前百步內撤下了上萬枚細小的鐵蒺藜,形成了一道道有效的防禦體系。

 這時,刷南軍中鼓聲再次大作,三萬人組成了五組方陣,再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這是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經過幾次進攻的失敗,高仙芝吸取了教訓,不再強攻,而是採取陣地戰,步步推進。他使​​用了突騎施人防禦弓箭的辦法,臨時製做了二十部皮架,這種皮架用木頭釘成,正面是木板,木板上覆蓋生牛皮。每架長十丈,高兩丈,由兩百士兵舉著向前推進,用以抵禦弓箭,每一部皮架後可以躲藏上千士兵。進攻時,每名士兵都高舉盾牌或木板,這樣,皮架和盾牌便形成了一層堅硬的外殼,兩萬軍隊不再懼怕敵軍犀利的弓箭了。

 在轟隆隆的鼓聲中,劍南軍的進攻浪潮已經推到了距離溝壑一百五十步外,也進入了弩箭的射程。這時,郭子儀冷笑一聲,令道:“床弩準備!”

 弩軍閃​​開,從後面推上來三百部床弩,每部床弩前有兩名士兵拉緊了弓弦,每部床弩上有九支箭,一射九連環,威力極大。

 “射!”

 隨著郭子儀一聲令下,三百部床弩,二千七百支箭一起射出。箭如奔雷,力道強勁,劍南軍皮架雖然能擋住弩箭,但它擋不住床弩的力量,頓時,皮架紛紛被射穿。兩尺長到鐵箭擊碎了木板和橫梁,皮架變得支離破碎,強勁的弩箭射穿了木板和牛皮,也射穿了躲在後面的士兵。只聽見慘叫聲大作,成片的士兵慘死倒地,皮架翻倒,露出了大群茫然失措的軍隊。

 這時,八千弓弩手發威了,弩箭斜向天空,一片片箭雲騰空而起,儼如飛蝗撲至,射進了密集的大軍之中。劍南軍的盾牌和鎧甲難以抵擋一陣陣的箭雨衝擊,在關中箭陣的沉重打擊下,進攻的劍南軍死傷慘重,溝壑前死屍籍枕,血流成河。

 高仙芝站在高台上觀戰,他見郭子儀的軍隊弓弩犀利,佔據著最有利的地勢。劍南軍沒有帶床弩和投石機之類的重型武器,難以突破對方的箭陣。這還沒有進行短兵交戰,他的軍隊便已死傷近八千餘人,強行進攻的代價太大。

 高仙芝暗暗嘆息一聲,大家都是唐軍,只為了皇室之間的權力鬥爭,便自相殘殺。沒有死在胡人手中,卻死在自己人的箭下,陣亡的士兵們死不瞑目啊!

 “收兵!”

 高仙芝一咬牙下定了決心,不管李隆基怎麼大發雷霆,他都不能再讓士兵們去送死了。

 ‘當!當!當! ’

 收兵的鐘聲響徹戰場,劍南軍如退潮般的下去了,一直退到三里之外,戰場上只留下滿地的屍體和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士兵。

 郭子儀也嘆了口氣,下令道:“去把受傷的士兵全部抬回,好生醫治了。”

 他搖了搖頭,這種自己人之間的自相殘殺也使他心中充滿了反感和難受,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

 …………………………………

 李隆基卻臉色鐵青,高仙芝竟然撤軍了,這太讓他失望。他感覺到高仙芝並沒有盡全力,他還有保留,這些大將一個個都是嘴上說得好聽,什麼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真要他們赴湯蹈火之時,卻一個個推三推四,唯恐自己的軍隊吃虧太大。

 李隆基極為不悅道:“去!把高仙芝給朕叫來。”

 片刻,高仙芝匆匆趕來,他單膝跪下道:“臣高仙芝參見陛下!”

 “你為何要撤軍?”李隆基毫不容情,劈頭蓋臉便質問道。

 “回禀陛下,我們準備不足,難以突破對方的箭陣。僅僅一天,我們便死傷了八千將士,而對方卻絲毫不損,陛下,這場戰役取勝很難。”

 “這就是你撤兵的理由嗎?打仗會沒有死傷嗎?”

 高仙芝昂聲道:“回禀陛下,打仗當然有死傷,但無謂的死傷,臣以為沒有必要。”

 李隆基惡狠狠地盯著他,恨不得將這個敢頂撞自己的人一刀宰了,但他不敢過於逼迫高仙芝,只能忍了一口氣道:“那你說怎麼辦?”

 “臣以為不要那麼急著進攻,應該等待機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