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原配嬌妻》第108章
  ☆、第108章 108 朝堂爭執

 眾人都以為上早朝的時候是文家最難熬的日子,元宵節一過,皇上宣佈早朝,一改之前幾日彈劾文戰嵩的情景,齊家貪污受賄被翻了出來,禦史台的言官有了證據,齊家今非昔比,可伴隨齊家的事被翻出來的還有當年沈懷淵死之死,禦史台熱鬧起來,便是朝堂上眾人都猜不透今時吹的是什麼風,本以為文戰嵩失蹤,文家逃不過一劫,如今齊家貪污受賄在前,沈懷淵的死因也有蹊蹺,其中有什麼陰謀,眾人稍微一猜想就能明白一二,總之,三件大事湊在一起,皇上下令徹查齊家之事,之後再查沈懷淵的死因,事情涉及到大理寺少卿謝長安,皇上讓他避嫌,讓刑部尚書張兆志大人協同覃家一起。

 眾人隱隱察覺到了風向的轉變,覃家和周家親家,周家和文家聯姻,覃家自然是偏幫文家的,等前面兩件事情查清楚了,文家的事情估計也明朗了。有官員站出來反對,文戰嵩的生死事關重大,沈懷淵的死已經是事實,齊家已經沒了當日的繁盛,三者權衡下來,文戰嵩的事情更緊急,官員上書道,「文家自來掌管城外軍營,聽說文大將軍失蹤,博武將軍也離開了京城,文家二少爺乃文官,怎麼能撐得過去軍營事務?微臣提議另請人代掌軍營事務,等文大將軍或博武將軍回京後再說?」

 皇上坐在龍椅上,明晃晃的龍袍襯得一張褶皺的臉愈發滄桑,深邃的眼神卻冷若玄冰,「愛卿說博武將軍不在京城?可是親眼看見他出京了?」皇上年紀大了,人卻不糊塗,最近朝堂的變化意味著什麼他大概猜到了,孩子大了有了其他心思,他管不著,可誰將目光落到他和太子身上,別怪他不留情面。

 皇上語聲一落,宮殿上針落可聞,說話的大臣神色一凜,毫不畏懼道,「文大將軍失蹤,博武將軍身為人子自然要以文大將軍安危為重,離京尋文大將軍乃人之常情,何況近日不見博武將軍人影,微臣猜測……」

 「真是夠大膽的猜測,軍營一直是文家兩位將軍管著,愛卿的提議就是我也不敢貿然應下,愛卿不是說文家還有位二少爺嗎?不如問問他的意思?」皇上懶得搭理這種人,文博文面上是個好說話的,骨子裡和文博武沒什麼兩樣,實則心思毒辣著呢。

 果真,皇上的話一完,文博文就站了出來,心思一轉,明白前兩日軍營有人鬧事的原因了,竟是有意試探文博武是否在軍營,文博文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望著李大人,「李大人對軍營的事情如此在意,家父失蹤一事雖然是事實,下官大哥還在呢,李大人覬覦我文家的權力莫非想要趁機謀劃什麼事?照李大人的意思,家父失蹤了,大哥有事忙得脫不開身,文家就活該被取而代之,不如這樣好了,待會走出這所宮殿,下官就拉著李大人喝兩杯酒,鬧得您好幾日都不能上早朝,然後以失蹤不在京城的名義提議下邊官員暫代您的職務如何?」

 李大人氣得拉長了臉,張了張嘴被文博文抵了回去,「下朝後還請李大人給下官個面子,說起來,在朝為官多年竟然還沒有和李大人好好痛飲過,李大人不要嫌棄下官年紀輕才是。」

 李大人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在朝為官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他如今的官職算不上高,起碼是個京官,覬覦他位子的人不在少數,而且,文博文一番話讓他找不到反駁的話來,眉色一沉,靜默下來,身後有幫李大人的官員,擰著眉道,「李大人提議暫代軍營的職務和你說的性質完全不同,喝酒誤事可以告假,軍中事務耽擱一兩日還行,久了唯恐下邊的人會生事,就微臣所知,前兩日你出京就是處理下邊的事情去了吧?」

 文博文面上漾著輕和的笑,嘲諷道,「從來不知曉,下官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監督著,下官確實出京處理事情去了,下邊的人不聽話,自然要教訓一番,下官要讓他們看看,只要我文家在京城一日,不管誰包藏禍心,都能收拾得他服服帖帖,家父有這個能力,下官自然也有這個魄力。」說著,臉上的笑容更甚,卻是讓抬眸打量他的李大人心下一驚,在他看來,文博文不過是依附文戰嵩和文博武過安生日子的來,本身沒有多少能力,今時來看,卻是錯了,有些東西是骨子裡的,平日掩飾的光終究有衝破天日的時候。

 文博文一番話分明是告誡在場的人,哪怕有朝一日文戰嵩文博武不在了,他也不會讓那些別有心思的人好過,視線森然的掃過一行人,李大人身子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下,許多人都噤若寒蟬,不敢多說一句,書案前的皇上滿意地盯著下邊站著的眾人,「誰還有異議可以趁機提出來,文愛卿在,和他當面對質即可,沒有異議的話,一切都按著順序來,一樁事一樁事的查清楚……」

 滿堂靜謐,不少人低著頭,沉默不語,文博武到底在不在京城誰都說不準,有消息稱博武將軍是在和太子殿下商議事情後不見的,很有可能是替太子辦事了,既然是給太子辦事,皇上只怕也是知曉的,太子不置一詞,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二皇子五皇子,文博武懷疑其中是兩人所為,不過沒有證據罷了,太子早些年的時候相信二皇子,如今是一點都不敢相信了,生在皇家,兄弟相殘的事情太多了。

 二皇子感受到太子的目光,微微一沉,齊家一完,無非斷了他大半的勢力,不過文戰嵩失蹤的事卻不是他做的,他還沒有這個膽子和能力,文戰嵩身邊跟隨的都是高手,這樣的人都能悄無聲息地沒了蹤影,二皇子目光一滯,如果文戰嵩的失蹤和文博武離開京城都是幌子,那麼文家和太子到底在密謀什麼?

 如果是在密謀,齊家這次只怕是凶多吉少了,二皇子這些年所依靠的很多都是齊老太爺在謀劃,為避免出事後挑出了事端,齊家將所有的產業都系在文家二夫人齊氏身上,這件事他之前是不同意的,可這麼些年一直沒有出事,哪怕之前,刑部和大理寺也沒查到任何事,他心才漸漸穩定下來,不料齊氏莫名其妙生病了,且不讓任何人探望,齊家這才急了,沒有了齊氏在中間打掩護,齊家的人只有自己聯絡,不可避免會暴露出來,眼下的情形來看,齊家的事情已經瞞不住了。

 從宮裡出來,二皇子陰沉著臉,身後的宮人也眉頭緊鎖,想了想,蹙眉道,「二皇子可要想好後招,齊老太爺不是糊塗的,別被攀咬上一口才是。」齊家這次少不得會落得抄家流放如果皇上心情不好,滿門抄斬都有可能,這時候,和齊家保持距離,明哲保身才是最穩妥的法子,「要不要老奴去趟齊家,先警告對方一聲。」

 「不用去。」這時候,太子的人指不定盯著齊家等著他往坑裡跳呢,萬萬不能出了岔子,二皇子想了想,道,「皇后娘娘生辰快到了,記得替本王被一份好禮。」從小,皇后娘娘對她還算不錯,二皇子目前的保命符就是皇后娘娘了,有皇后娘娘在,哪怕齊家的事情波及到他,最多也就是提前去封地罷了。

 宮人明白過來,了然道,「老奴記著了,之前北邊送了一套千手觀音的玉佛,皇后娘娘宮殿早前的花瓶遂了一直沒遇著合適的,今時正好補上。」宮人低著頭,琢磨著齊家的事情絕不能聽天由命,還得想法子給齊老太爺送個信才是。

 文博文從宮裡出來就去翰林院告了半個月假期,李大人嚇破了膽,真怕文博文拉著他去喝酒,他不怕喝醉了出事,他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醉酒後喜歡說胡話,什麼都說得出來,若不是他妻子說起,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見著文博文身形,立即躲得遠遠的,他做過些不好的事,說出去的話,他的官職怕是保不住了。

 文博文不當回事,回到府裡讓文全將沈懷淵當年死的原因散播出去,至於真相是什麼,就讓張兆志和覃家自己去查了,傍晚的時候,文博文在書房處理公務,文全說周氏和小七來了。

 文博文抬頭,灰沉沉的天像要下雨似的,「先領著人去雅築院,去知會二少夫人一聲。」周淳玉幫著寧氏打理後宅了,不得不說,周淳玉卻是有兩下子,寧氏在他跟前稱讚好幾次了,周淳玉做事進退有度,對下人態度鬆弛有加,尋不到一絲錯處,有周淳玉幫忙,寧氏確實輕鬆不少。

 沈月淺近日小腹常常有墜痛感,身邊半步離不得人,第一次沈月淺喊肚子痛的時候,玲瓏以為她要生了,急忙去門口叫三位產婆,最後竟然是虛驚一場,龔大夫說還要再等些時日,讓沈月淺放寬心,可沈月淺如何能輕鬆下來,整日在院子裡無事可做,容易東想西想,玲瓏平時講的那些故事,恐怖的,好笑的都沒有用了,周氏來了,玲瓏身心輕鬆不少,稟告沈月淺的時候歡心不已,「夫人和小少爺快到了,奴婢去廚房讓桂媽媽準備些小少爺喜歡吃的糕點。」

 走出門的時候,玲霜讓玲瓏守著,她去就是了,沈月淺喜歡玲瓏服侍,玲霜和玲霧看得出來,前幾日沈月淺整晚睡不著覺一直是玲瓏守著,幾日下來,玲瓏眼圈周圍的黑色一層又一層,玲霜過意不去。

 玲瓏不和她爭,轉身走了回去,不到一刻,就聽到屋外傳來狗叫聲,以及小七的喊叫,「姐姐,姐姐。」

 沈月淺會心一笑,她坐在椅子上,不想起身,每次坐下的時候壓著肚子難受,好一會兒才能適應過來,這時候,她就不想起了,小七跑到門口就停下,一大一小的狗跟在左右兩側,小七雙手撐著腿,緩了緩氣息,低頭盯著仰頭等他吩咐的兩隻狗,小七直起身子,「姐姐懷孕了,你們不能進屋,就在門口趴著,不認識的人來了叫兩聲。」

 沈月淺聽著他小大人似的吩咐哭笑不得,正欲和玲瓏調侃小七兩句,一雙肥嘟嘟的手拉起了簾子,明明是寒冷的天,小七額頭竟彌漫著薄薄的漢意,「姐姐,娘也來了,在來的路上呢。」

 小七放輕腳步,一步一步地走到沈月淺跟前,目光先是落在她肚子上,隨即移到沈月淺臉上,驚奇不已,「姐姐,小侄子們好像又大了很多呢。」差不多半個月沒見過沈月淺了,她的肚子比起之前真的大得多,小七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回目光,爬到沈月淺旁邊的椅子上坐下,瞥向茶几上的盤子,沈月淺明白他心中所想,「玲霜給你拿好吃的去了,再等一會。」

 小七扭了扭身子,乖乖坐好,雙手搭在雙腿上,脆聲道,「好,我等著,府裡廚娘做的糕點都沒有桂媽媽做的好吃,我要吃棗泥糕。」好似椅子上有釘子似的,小七又挪了挪屁股,貼向沈月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擱在沈月淺肚子上,「他們怎麼都不動了?」想了想,話鋒一轉,「我是你們的舅舅,以後要乖乖聽我的話,我會帶著你們到處去玩,還會給你買糖葫蘆,糖人,還有花燈……」

 小七嘴裡碎碎叨叨念著,沈月淺眉眼含笑,側目打量著身形高了不少的小七,周氏進屋的時候她才移開了目光,和小七異口同聲地叫了聲娘,周氏盯著她圓滾滾的肚子,好笑道,「肚子又大了,看來我的外孫長大不少,孩子就該這樣。」

 沈月淺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解釋道,「我起身又坐下太麻煩了,娘不要和我一般介意才是。」換做甯氏,沈月淺不敢說眼前這番話,周氏的話她一點都不用擔心周氏會生氣。

 「你坐著就是了。」周氏來是得了周家的消息,覃家查齊家和沈懷淵的事情,心底自然希望文家好,周家人上門的話意思太過明顯,她來探望沈月淺的話就說得過去了,想著外邊傳言,周氏歎了口氣,「你是個有福氣的,不管發生何事,平平安安生下孩子才是最好的。」

 沈月淺已經沒了文博武剛離開京城時的難受了,嘴角掛著淺淺笑意,目光落在周氏端著茶杯的手上,周氏的手和她不同,肉嘟嘟的,好似所有的贅肉都長在了手上似的,文博武最喜歡這種手,每次捏著她的手總抱怨不長肉,回過神,沈月淺微微一笑,「我心裡清楚的,娘放心吧。」文博武不在,她要他回來的時候看到三個平安健康的孩子。

 「你清楚就好,我來是有事找博文,可否讓你身邊的人給他去信?」

 沈月淺知曉外邊的事情,明白周氏找文博文是為了和刑部徹查齊家和沈懷淵之死的事情,忍不住問周氏,「爹的死如果不是意外,娘會傷心嗎?」

 周氏還沒說話,旁邊的小七驚呼起來,嚇得沈月淺身子一顫,周氏訓斥了他兩句,抬眸望去,卻是玲霜掀開簾子,端著盤子進屋,盤子裡的棗泥糕顏色嬌豔欲滴,小七迫不及待地下椅子,踮起腳尖拿,周氏緊緊擰著眉,訓斥道,「哪兒學來的規矩?幾步路的距離都等不得了?」

 小七吐了吐舌頭,索性一隻手端著盤子坐到窗邊去了,周氏歎息,與沈月淺說小七的壞話,「他在府裡也沒這樣丟人現眼,翻過年大了一歲,常常鬧著要和吳二出府玩,外邊情形複雜,我沒答應,竟想著法子和我鬧脾氣,院子裡的植株被他拿剪刀剪得參差不齊,幸好平時沒有什麼客人,否則進府看著那樣的情形不知道怎麼笑話我呢。」

 孩子大了本來就有叛逆的時候,沈月淺不以為意,好笑道,「小七心裡有數,您慢慢和他講道理他會明白的。」可能沒有爹的緣故,小七懂事地比旁人要早,和周氏鬧無非也是無關痛癢,沒有觸碰周氏的底線罷了。

 「你幫著他說話就是了,看看他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很多時候我都想著,要是你爹在的話,小七的性子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周氏知曉沈懷淵的死另有蹊蹺後對小七就愈發疼愛,沈懷淵不願意去,是她讓沈懷淵放心走的,結果,卻再沒等到他回來,當時她如果挽留他一句,沈懷淵為了她也是會抗旨的,被降職無所謂,人在就好,可惜,一切都回不到過去了。

 沈月淺目光一凝,鼻子有些發酸,「爹在的話定然會像寵著我一樣寵著小七的,我記得小時候娘對我管教甚嚴,一直是爹爹幫著我,娘您總有操不完的心,爹爹則心寬很多,您和爹爹性子好,我和小七的性子也不會差,您別太操心了。」沈懷淵在的時候,最愛說周氏瞎操心,性子使然,周氏不是慈母的性子。

 「那些事你還記得清楚,你小時候我一直擔心你被你爹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子,女孩子還是端莊穩重地好,還好之後之後改過來了,否則,我只怕更操心。」周氏陷入回憶,聲音也有了淡淡的悵惘,「你爹甚少與人交惡,外邊的事情我知道一些,沒想到有的人哪怕你不招惹他,他也是會張口咬人的。」和沈懷淵成親的時候,周氏只想過小戶人家的生活,沒有多少人,一家人和和氣氣的,誰知,沈懷淵得了爵位,沈家的事情也複雜起來,最後,落得家破的結局。

 沈月淺眼眶濕熱,莞爾一笑,好笑道,「都說您是瞎操心了,我才不會讓您操心了,小七也不會。」說著,問窗邊坐著的小七,小七吃得津津有味,也沒聽清兩人說了什麼,一股腦地笑著,周氏好笑又好氣,只能默認下沈月淺的話。

 文博文和周淳玉來的時候,母女兩已經移開了話題,不管沈懷淵的死如何,都改變不了沈懷淵已死的事情,說得再多都不能讓沈懷淵活過來了,有的只是她和周氏共同的美好的回憶,其中夾雜著的淡淡的思念。

 周氏見著文博文,也不拐彎抹角了,開門見山說了來的緣由,「本來你娘要來親自來的,想想不合適,讓我走一趟,覃家和張大人共同查齊家和你姑父的事情,想問問你們是個什麼意思?」

 文博文料到周氏來就是因為這件事,故而才會帶周淳玉過來,周淳玉望向旁邊的文博文,文博文沉吟道,「勞煩您轉達一聲,按著規矩走就行,齊家的事情乃鐵板錚錚的事實,至於伯父的事情,還辰屏侯府一個公道就行。」

 周氏沈月淺在沈家遭遇的事情眾所周知,如果沈懷淵在,二房就不會陷入那樣的境地,雖然最後分家出來單過了,可辰屏侯府在京中明顯不如之前顯赫了,這點,傳到誰耳朵裡都覺得周氏是被連累了的,皇上會給沈懷淵一個公道的。

 周氏紅了眼眶,面上感激道,「不管查不出來的真相如何,沖著你有這份心思,我替你伯父謝謝你。」

 「不礙事的,都是一家人了,何須客氣。」思索許久,文博文讓周氏再傳達幾句話,張兆志是個貪生怕死的,齊家的事情查到齊老太爺身上估計就不敢往上了,此時需要一個人逼迫他才能成事,說了兩句話,文博文還有事情忙,「伯母難得來,今晚就住下吧。」

 「不用,明日小七要念學,待會就回去了。」周氏準備等沈月淺生孩子那兩日過來住幾天幫忙看著,文家現在的境況不算明朗,文博武又不在,她擔心沈月淺身子有個好歹,這樣的話,今晚是不能留下了,否則傳出去,對侯府名聲不太好。

 沈月淺也覺得周氏回去比較好,周氏在,她心裡就更緊張了,周氏走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文博文文家侍衛送周氏和小七回去,最近事情多,京裡不太平,擔心周氏在路上遇著什麼事。

 果然如文博文所想,張兆志查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心裡害怕更甚,準備將所有的事情推到齊老太爺身上,覃家不允許,手裡有張兆志的小辮子,橫豎都是死,張兆志當然願意先將對方弄死了再說,於是,接著往上查到了二皇子府,張兆志誠惶誠恐,二皇子記到皇后名下,名義上是太子親哥哥,二皇子和齊家聯手貪污受賄,還大肆收買朝堂官員,張兆志寫摺子的手都在發抖,有意給覃家記一功,對方不領情,讓張兆志自己領功就是了,沒有法子,張兆志將自己關在家中琢磨了一晚上,才寫了五頁紙出來。

 呈上去的時候,張兆志面色慘白,二皇子一蹶不振就算了,但凡有翻身的機會,他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其中的彎彎繞繞他想得明白,心裡不死心,給文博文去了消息,如果文博武在他還能和他講講情面,畢竟,當初韓家的事情也是他出面解決的,希望文博武看在之前的面子上給他一條生路,可如今文家文博文說了算,張兆志一顆心不上不下,遞消息回來的小廝說文博文不在京城,去城外軍營了,張兆志灰頭灰臉,心底暗暗希望皇上因為這件事怪罪二皇子才好。

 皇上見著摺子,並沒有想像中的經驗,二皇子身邊的那個人不惜自殘也要進宮不就是想要幫著二皇子坐上這個位子嗎?皇上神色不明,將摺子遞給內閣幾位大臣,和太子二皇子傳遞著翻看。

 摺子上列舉了二皇子一系列罪證,且證據確鑿,齊家斂的金銀珠寶算起來和尤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齊家還在京城有處地下錢莊,專門負責洗錢,這種事,張兆志花了兩日不到就查不出來了,和當時韓家的事情沒什麼兩樣,背後有誰推波助瀾不言而喻,張兆志站在旁邊,一言不發,頭埋得低低的,希望誰都不要發現他才好。

 太子一臉凝重,瞥了眼張兆志,心裡冷哼一聲,調轉視線,目光落到二皇子身上,這個二哥和他從來不親厚,年紀小的時候就有意無意避著他,兩人一個母后,去皇后宮殿請安的時辰永遠都對不上,後來他才漸漸明白,二皇子和他不是一個生母,皇后耳提面命讓他多親近二皇子,他心中也是願意的,可是非但沒拉近兩人的關係,反而讓雙方關係愈發僵硬,年紀漸長,兩人都知道如何收斂脾氣了才慢慢有了往來,私底下兩人都是沒有交集的,他和七皇子氣味相投,也明白有的人天生不對付,和性子沒有關係,七皇子在他跟前做多過分的事情他都能感受到沒有惡意,換做二皇子,他心裡卻是懷疑的。

 二皇子知曉這件事瞞不過去了,卻也不會傻等著被人咬一口,待摺子傳到他手上的時候,二皇子一個字一個字得真真切切看著,好一會兒太才抬起了眉頭,主動站出來應下這些事,「其中一些罪名兒臣承認確實有其事,可一些完全是子虛烏有,地下錢莊自來被朝廷所禁止,兒臣萬萬不會知法犯法,兒臣想問問張大人,昨日為何會派人去文家想要見津唐?」

 太子蹙眉,張兆志從二皇子嘴裡聽到他名字的時候就知道不好,沒想著是因為這件事,惶惶不安道,「微臣是有事想和文二少爺說,微臣也派人請過周家老太爺,覃家這戲協助微臣辦事,功勞不小,覃家也知曉前前後後事情經過,寫摺子的時候微臣想要讓覃家人出面,不料被拒絕了,微臣先讓人去周家,本想讓周家勸勸覃家,周老太爺沒有見微臣,微臣這才想著讓文二少爺出面勸勸。」

 覃家不僅僅是周家的姻親,還是文博武手下得力副將,讓文家出面也說得過去,說完這番話,張兆志冷汗直冒,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差點掉進了圈套,幸好文博文沒有見他,真是見了,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父皇,其中很多罪名都是子虛烏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兒臣承認和齊家有所往來,可是並沒有牽扯到那些事情,齊家自己做的兒臣也不知曉,至於錢財,兒臣承認有和齊家共謀一些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兒臣也是人,從來不會嫌棄錢少,至於貪污受賄也是被污蔑的,兒臣生辰,文武百官送禮,簡單的人情世故禮尚往來怎麼也被灌上了這種帽子?就是四皇弟敢保證生辰沒有收到文武百官送的禮嗎?有的事情兒臣不好出面,借齊老太爺的手做些生意,有什麼錯?」

 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張兆志卻冷汗涔涔,第一次見識二皇子也是巧舌如簧之人。

 皇上不言語,深邃的目光緊緊盯著二皇子,良久才轉開了視線,落到幾位元內閣大臣身上,滿朝文武百官都不敢亂說話,屏氣凝神等著,等著幾位德高望重的人說話。

 「眾位愛卿怎麼看?」

 其中一位是二皇子岳丈,避嫌不說話,另外三位皆低著頭,不明白皇上的心思,怕說錯了話,三人面面相覷好一會也沒個主意,稍有不慎就將二皇子推入萬劫不復之地,幫著二皇子說話又擔心引太子不快。

 皇上眼底盡是意味不明的笑,「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人敢說話的嗎?覃愛卿,你和張愛卿查的事情,你怎麼看?」

 皇上的話一落,有人提心吊膽,有人重重的松了口氣,側著耳朵,準備聽聽覃副將的看法。

 覃塘面色凝重,常年在軍營的緣故,容貌粗獷,劍眉入鬢,看上去就是個魁梧有力的,他無所畏懼地站出來,聲音鏗鏘有力,「皇上命末將和張大人查這樁事情就是對我二人的信任,事情有了結果,證據確鑿,若還要末將說什麼的話,末將就只能說關於我朝律法了。」

 語聲一落,滿朝震驚,按照律法,二皇子犯下的可是砍頭的大罪,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虧他敢說,一張口就是要二皇子的命,和齊家交好的人心裡都害怕了,二皇子出了事,齊家在劫難逃,保不准他們也是沒有命活的。

 可是,沒有人敢站出來為二皇子說話,生怕一個不小心被灌上同樣的罪名,一時之間,朝堂再次安靜下來,就是二皇子也沒想到對方竟是要他的命,屈膝跪在地上,聲音擲地有聲,「張大人和文家沆瀣一氣,還請父皇還兒臣一個公道。」

 皇上沒吭聲,仍舊冷眼旁觀著,依著年紀長幼,二皇子身後是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五皇子站了出來,凝眉道,「父皇,兒臣也覺著二皇兄是被冤枉的,還請您明察秋毫。」

 因著五皇子一番話,事情好似有了轉機,二皇子一党也有了充分理由站出來為二皇子說話,五皇子幫忙說話,事情就變了樣子了,漸漸,要求皇上重新徹查這件事的人多了起來。

 太子站在旁邊不動,七皇子平時和太子五皇子關係都不錯,眼下也猶豫不決,他看得出來,太子是想任由事情發展下去的,他貿然出言相幫,只怕會惹得太子不快,不幫忙的話,五皇子那邊對他也有看法,七皇子算明白過來,兄弟間確實回不到小時候了。

 遲疑片刻,穩穩站著沒有動,太子心念一轉,心裡不高興是假的,二皇子身後有五皇子,他身後有七皇子,朝堂將他們的兄弟情也劃分開來,太子挑了挑眉,面露愉悅。

 皇上直起身子,疑惑道,「你也覺得你二皇兄是被冤枉的?」

 荀宥點頭,毫不猶豫道,「二皇兄從小就是個正直的,皇后娘娘說的話他從來不敢不聽,像地下錢莊這種事,不說他有沒有這個實力,他最怕的就是皇后娘娘傷心,這種事他一定不會做的,兒臣不是相信事情真假,而是從二皇兄和皇后娘娘相處來看,那些事,二皇兄絕對不會做的。」

 接著紛紛有人站出來為二皇子說話,皇上的視線一一掃過在場的人,目光落到文博文身上,他現在的身上是文家未來的接班人,可他仍站在翰林院一列,皇上看向他,「有人狀告你和張大人同流合污,有意污蔑二皇子,你怎麼說?」

 文博文不卑不亢,視線悠悠落在話說得最多的李大人身上,「微臣和二皇子交集不多,況且污蔑構陷皇子可是殺頭的大罪,這次要是坐實了微臣的罪名,李大人的願望怕就成真了,真可以讓人代管軍營了。」

 他的聲音輕飄飄的,卻傳遞出一個消息,文家和這件事不沾邊,有人巴不得將他拖下水,讓文家完蛋,目光不由得複雜起來,剛才狀告文博文和張兆志勾結的人可就是李大人了,意思不言而喻。

 李大人不明白眾人的目光,一張臉脹得通紅,「我,我可是就事論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