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論茶道
“這可說不定。.”明承見流雲笑嘻嘻,胸有成竹的樣子,便也配合著激蕭光啟一激。
蕭光啟輕蔑的看了明承一眼,兩個不知好歹的小子,不教訓的你們灰頭土臉,你們就不知道“妄”字怎麼寫。
流雲亦無視蕭光啟的輕蔑,知道蕭光啟崇尚茶道,她來杭州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
“古人以為,茶可以散郁氣,驅睡氣,養生氣.除病氣,利禮仁,表敬意,嘗滋味,養身體,可行道,還可雅志,此謂之飲茶‘十德’,故而,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中人皆以崇茶為榮,尤喜在茶事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更有甚至,便如先生,由茶而道,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學生自認愚鈍,對此等精神上的超高修為無限敬仰,所以,求教先生,何謂茶道?何謂茶道之真諦?”流雲虛心求教。
這問題問的甚是廣泛,對茶之道的理解向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無標準的答案,純屬個人的感悟,流雲提出此問,一來是想試試這蕭光啟的深淺,二來,希望能從他話中找出破綻,與他論上一論。
蕭光啟一聽,這小子對茶事倒不是一無所知,不過,小子口氣好大,一上來就問多少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感悟的茶道精髓,他若答不上來,這小子定要是說他是徒有虛名,鑽研了半生茶道卻不知茶道為何,被他嗤笑了去,好……老夫今日便叫你長長見識。
蕭光啟取下背上的竹簍,找了塊石頭坐下,雙手拄著短鋤,略一思忖道:“茶僧曾雲‘一飲滌昏寐,情思爽然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悶。’是以有‘道’與‘茶道’一說,所謂茶道,便是以茶為媒,在沏茶,飲茶,品茶的過程中,修養身心,陶冶情操,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老夫半生領悟,茶之道,皆在一個‘靜’字。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澈,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流雲一臉崇敬道:“先生高論,學生佩服不已,一杯清茗,一個寧靜的氛圍,一個空靈舒靜的心境,可使飲茶之人在虛靜中心靈空明與自然融匯玄通,得以悟道,‘靜’確實是修習茶道的妙法,可是依先生所言,‘靜’不過是修道之途徑,並不能體現茶道之真諦呀?”
蕭光啟抽了一口冷氣,這小子一句話就點中他的死穴,不行,怎麼能讓一個小子輕易的就扳倒了?蕭光啟打起精神來對付,慢聲道:“你急什麼?剛才老夫說的就是悟道之途徑,至於茶道之真諦,老夫總結為‘清,敬,怡,真’四字。清即為清潔、清廉、清寂、清靜,飲茶之具要清潔,品茶之人心境要清寂,寧靜,正所謂‘茶清如露,心潔如佛,清茶一杯,茶佛一理,茶禪一味。’敬”是萬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對己謹慎,人生如茶,空杯以對,才有飲不盡的好茶。‘怡’既是歡樂愉悅,身心健康,怡情悅性,怡情養生。而‘真’即為返璞歸真,寧靜致遠,道法自然,守真養真,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此四字可謂茶道之真諦也。”
流雲心中暗暗佩服,這回說的夠全面的,似乎無懈可擊,既然無懈可擊,那就只有巧論了,略一思忖,開口道:“老子有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佛家也認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給茶道的真諦定下一個一二三四,反倒是限制了人的想像力,淡化了品茶之人用心去感受,去悟道時產生的玄妙之感,正所謂‘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樹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有的‘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有的‘江雲有影月含羞’,也有‘沉碧如洗’,也有‘水漾波光萬片鱗’,同是一輪月,映像卻不同,而,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茶道各自的領悟和感受,學生以為茶道之玄妙就在於其千變萬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學生胡言,讓先生見笑了,學生這就告辭,下山去,不再叨擾先生。”流雲說罷作揖告辭。
明承怔怔立在那裡一時反應不過來,他一直以為流雲能得到閣老的青睞,只不過是討了個巧而已,沒想到她能說出這樣深奧而玄妙的話來,這些話恐怕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的,他這個做哥哥的真是汗顏吶!
“承哥哥,走呀!”流雲催促道,她這招叫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看蕭光啟那迷茫的神情,顯然是陷入沉思,她百分之一百的確定,他會出言留她。
“哦!”明承遲鈍的反應著,流雲說的好好的,說的連那蕭光啟都一愣一愣的,為什麼主動認輸要告退了呢?再說,閣老的信還沒送出去呢!
“承哥哥……”流雲朝明承擠了擠眼。
明承終於明白過來,感情流雲在使手段呢!趕忙跟上,兩人走出沒幾步,身後蕭光啟道:“兩位小哥且留步,天熱,老夫請二位進門喝杯涼茶。”
流雲和明承相視一笑,流雲轉身道:“先生剛才回答的並無不妥之處,學生甘願認輸,不敢叨擾。”只請他們喝涼茶,看起來蕭光啟心裡還是不情願哦!
“哈哈,小哥,老夫自認所言並無不妥之處,但是小哥所言更為玄妙,蘊含禪機,引人深思,老夫已經很久沒有遇到可以論道之人了,小哥且留下,老夫親自沏一壺‘龍井’與小哥一道茗品。”蕭光啟呵呵笑道,這小子是跟他捏拿上了,他蕭光啟又豈是小心眼之人。
流雲大喜,忙道:“如此,學生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