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風塵惡》第46章
江山守 第五章

  當皇後聽聞德妃已經懷孕四個月時,眼前一陣暈眩。周圍婢女驚呼之下,連忙扶住她。她擺了擺手,示意無妨。待穩住心神,方略帶冷淡問道:“消息確實嗎?”

  “今天陛下親口在朝上說的。”

  皇後面色慘白,這意味著消息是皇帝親自下令隱瞞的,是為了防止德妃再次小產。她沈吟片刻,即道:“立刻讓門下侍中入宮。”

  李慕得到召喚,當夜隻身進宮。皇後最近兩年召喚李家親屬次數驟減,德妃自小產後,在宮中地位大增,她父親也在朝堂上開始有所作為起來,皇後為了避免皇帝的猜忌,很少召李慕前來了。

  這次德妃再次懷孕,皇帝隱瞞嚴密,是不是針對李家,還是僅僅是為了防止後宮中爭風吃醋的殘害,很難講。李慕在朝上,聽到皇帝高興地宣佈德妃再有身孕的消息,看到右僕射那爬滿皺紋的臉上那遮掩不住的得意之情,早在兩年多前就深植於心的不安感益加發酵。

  “大哥。”皇後摒退左右,看到衣袂飄飄的兄長前來,直接迎上去,“你也聽說了嗎,德妃她又有身孕了。”

  李慕看著這個母儀天下十餘年的妹妹,她依舊美豔動人,不可方物。皇帝寵愛她多年,她卻一直沒有孩子,這是她的心病,也是李家的心病。

  “娘娘勿憂。”他扶著妹妹坐下,“上回我和娘娘說過,李瑤從老家接過來一個堂弟,眼下已做殿中侍御史。”

  皇後點頭,她不明白這事和德妃之事有何關聯,但她並不插話。

  “他向我提議,皇後在宮中勢單力薄,何不讓陛下再召一個李家女兒入宮?”

  皇後一震,“什麽?”

  “現在後宮中,每個大臣家幾乎都有一個女兒入宮,如果李家有兩人在後宮──”

  皇後是個明白人,李慕這番話表面上說的是後宮李家的女人再增加一人可以打破後宮勢力均衡,實際上說的是孩子的問題。皇帝後宮的這些女人中,她跟著皇帝最久,皇帝還是藩王的時候她便是王妃,可是這麽多年了,看著別的女人懷孕,小產,生育,她自己的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別說她著急,皇帝著急,更著急的還是李家。她看著哥哥,突然發現哥哥和記憶中已經不一樣了,那個曾恃才傲物的哥哥,如今眼中卻深含憂慮。他們李家,是當朝第一顯貴,皇帝能登基,靠的是先父謀劃和趙王的扶持,自趙王隱退封地,他們李家在朝中勢大,皇帝倚重他們,信任他們,然而從什麽時候開始,哥哥愁眉不展?如此想來,皇後心酸難忍,她歎了一口氣,“我陪伴陛下多年,卻一直無福誕下一子半女。沒有皇子的皇後,對於家族來說,只是負累。”

  李慕默然地喝著茶,聽皇後繼續道,“我歲數日長,李家能容我一人在宮中,獨蒙聖恩,已是仁至義盡了。”

  說到此處,李慕也聽不下去,道:“娘娘──”

  皇後阻止他道:“這個皇後的位置,是怎麽來的,全天下都知道。可是,如果我一直做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後,家族的權勢,便止於一代了。”她停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決心,斷然道:“再送人進宮吧。”她狠喘了一口氣,重複道:“送人入宮,哥哥。且此事要快,我也會勸陛下,再從李家挑選一個美貌德行兼備的女子,要年輕健康,早日為陛下為李家,誕下後嗣。”

  李慕見皇後已有決斷,稍稍安心。

  但是他們沒想到,阻止此事的,竟是柳貴妃。柳貴妃聞得皇後欲召李家女子進宮,極力反對,宮外原本受柳家恩惠之人也進言皇帝,德妃孕初,未免影響安胎,不易召新人入宮。皇帝便也暫時將此事放下。

  李遠做殿中侍御史已經一段時間,憑藉李家的勢力,很快升做了殿中侍禦丞。李摯對這個突然冒出的遠方堂弟,備受兄長器重一事,頗有點耿耿於懷。但他自己在皇帝面前不受重用,也只得壓下心底的那些小心思,按照兄長的部署,極力為李遠在朝中打開局面。

  趙王最近的了風寒,未上早朝。諫議大夫初選十二人的名額,是右僕射選拔的,右僕射近年一改只聞禦令而作的風格,頻頻有所作為,很令皇帝欣慰。反倒是先前大受皇帝信賴的王瑜,兩年來在吏部謹小甚微,自做了吏部尚書,反而沒有大的動作,考察任免按制循例而已。

  朝中派系,成了右僕射的於家,門下侍中的李家,以及尚未完全消退的柳家勢力。只是柳家的柳文東,被皇帝派到漠北監軍督戰,離開了於李之爭。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千里之外戰事正酣的漠北,卻發生了一件原本不應該發生的事。

  威武軍陳兵馬鑼關三個月之久,依舊無法打下。軍情來報,百濮王原本派出的兩路大軍被安州大軍在關外攔截,雙方互有損傷,但百濮並無退兵之意,也在安州城外三百里地對峙起來。

  百濮雖未增兵馬鑼關,但羅恭所率領的部下越戰越勇,威武軍久攻不下,糧草輜重從忽而營地不停運來,經常會碰到百濮小股部隊的偷襲,導致軍內士氣一時間有所渙散。

  在漠北打仗,離家萬里之遙,貴在神速。如此陷入攻防陣地戰,於威武軍大為不利,主將連番召集各個將軍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然而此時,軍中卻得到一個驚天霹靂般的消息──西伏九部一如所有人預測,叛亂了。

  這個時間顯然是謀劃好的,威武軍陷於馬鑼關的膠戰,安州軍嚴於防守,恒州軍當初分兵南下支援蘿州後,朝廷便再沒有返還的旨意。恒州軍要抵抗西伏九部的叛軍,很是吃緊,趙王得聞,立即上書朝廷,懇請回封地帶軍平叛。皇帝也在考慮和趙王商量,是否朝廷派兵前去增援,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後宮一場大風波,讓所有人始料不及。

  一直不怎麽受皇帝寵愛的賢妃和淑妃,在皇後設宴上中毒,淑妃中毒不深,但賢妃卻危在旦夕。因此事禍及皇後,皇帝大為震驚,竟連恒州之事也耽擱下來。

  張翎不知道姐姐的事,一心只關注著西伏九部的動向和與羅恭的對峙。這日大軍再次被羅恭擊退,他回到營帳,煩躁惱恨不已,不似平時那般警覺,所以當他突然聽到身後一個陌生的聲音:“將軍”時,嚇了一大跳。

  “將軍莫驚。”一個黑色的身影從燭影中走出來,單膝跪在他前面,“小人乃恒州軍密探,奉王爺的命令,在將軍進入漠北後,一路保護將軍的安危。”一面說,他一面雙手奉上一物,是一枚通體黝黑的小令箭。趙王告訴過張翎,凡持有此物者,皆屬恒州軍在百濮的密探,可以信任。

  張翎何等人物,此刻見到恒州軍在百濮的密探,即刻猜到來意,忙問:“可是恒州軍前線有變?”

  那人隱秘保護張翎已久,知道眼前這個人不再是當初京城傳說懦弱無能的小侯爺,也不隱瞞,開門見山道:“小人懇請將軍,救一救栗州百姓。”

  張翎一愣,不知道這話從何說起。

  那人分辨張翎的臉色,暗中對趙王如此嚴密保護張翎的心思,不免怨憤起來,想趙王封地數百萬民眾,怎麽能這麽輕易將兵符給了外人!但那人還是隱藏住心思,將聲音壓得更低,解釋道:“西伏叛軍兵分兩路,一路攻打恒州,一路卻攻打栗州。栗州僅有守兵四千,還有百姓自發組織的民兵,已經死守栗州西防城門十日,只怕支援不住……趙王因無旨意,無法趕回封地,現只有將軍能救栗州了!”

  張翎突然靈光一閃,從懷中掏出趙王給他的權杖,連聲音都顫抖起來:“你是說這……兵符?”

  他雖知道這就是趙王麾下大軍的兵符,但趙王沒有點破,他也就如掩耳盜鈴般不去細想。但被來人如此相求,也容不得他不去體會趙王對他的那份江山相托相守的恩情。想到這,他眼窩一熱,卻強自忍耐,“栗州軍情緊張,朝廷怎麽會不放趙王回去?”

  那人看了一眼張翎,猶豫片刻,才道:“陛下後宮突生變故,賢妃娘娘和……和淑妃娘娘都中了毒──”

  “什麽!?”張翎臉色大變,一把抓住來人的手腕,失聲道,“你說什麽?”

  那人連忙安慰道:“將軍寬心,淑妃娘娘中毒不深,已經無礙。中毒厲害的是賢妃娘娘,因此事發生在皇後娘娘宮中,陛下無心朝政,趙王才不得不滯留京中,無法趕回封地。但栗州軍情緊張──”

  張翎此夜收到連番刺激,強自平靜心神,京中有趙王在,姐姐應該不會有什麽大礙,真有什麽事,朝中定有旨意下來,而他在漠北趕回去也幫不上什麽忙……栗州吃緊,趙王無法趕回封地,他還拿著趙王的兵符……威武軍和羅恭在這裡膠著下來,這情形就算再打一個月都有可能。他該怎麽辦,不,他該怎麽樣把兵符給栗州送過去。

  “將軍,”那人察言觀色,知道張翎在思忖,又道,“恒州軍在戰中,無兵符或不見趙王本人親至不得分兵,這是先趙王立下的規矩。西伏就是趁著趙王不在封地才敢發難栗州,還請將軍顧念栗州百姓。”

  栗州既然如此緊張,皇帝為何不讓趙王回封地?這個想法讓張翎打了個寒戰──皇帝不知道趙王將兵符給了他,必是想以此脅迫趙王將兵符交予朝廷使者,甚至乾脆在栗州被破後由朝廷直接派兵去栗州抗敵,接手栗州防務,趙王人在京城,對封地的控制必定不如人在當地。朝廷在要求藩王納稅後,進一步扼殺藩王對封地的控制,財稅之後,便是軍隊了。拿百姓之命做賭注,皇帝未免太毒!

  “將軍……”

  張翎本想將兵符交予這人帶走,但轉念一想,這兵符如此重要,是趙王親手交予他,栗州既然軍情緊張,他從馬鑼關策馬趕去一日一夜就到了,不如替趙王看看恒州栗州的情況再做打算。那是趙王的封地,趙王的百姓,他不能坐視不理。打定主意,他斷然道:“你帶路,我們今夜就趕去恒州軍營。”

  那人雖有覺悟會費上一番口舌說動張翎冒險去恒州,而張翎也會準備些時日起身,卻不料張翎當機立斷,竟說走就走,不由得吃了一驚,“將軍這就走?”

  “事不宜遲,今夜就走。”

  “可是威武軍中的事務?”

  張翎嗯了一聲,“你等一下。”說罷,他走出營外,和外面守著的親兵嘀咕了一陣,又走進來,掃視了一下帳內的東西,走過去,呼哧一下將被子掀起,弄亂,吹熄了蠟燭,道:“可以了,走吧。”

  “……”

  張翎見那人狐疑,解釋道:“沒事,我讓人去請示主將,帶兵刺探敵情,主將必會應允。”他已算是蔡季將軍的心腹,這點把握還是有的。

  兩人取了馬,剛跨上,張翎便渾身一僵。那人見狀,順著他目光望去,也是面色一變。在他們不遠的前方,有幾個人正朝著主將的營帳走去,那些人中有一個人正皺著眉看著他們──柳文東。

  張翎腦海中閃過好幾個選擇,下馬立即和柳文東寒暄,或者乾脆調轉馬頭走人回來再解釋,或者直接在馬上打招呼表明只是出行一趟,或者……然而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柳文東卻別過眼,裝作沒見到他們一般和那些人一道走進主將的營帳。

  “將軍……”

  張翎想到他和柳文東過往的交情,想到兩人把酒言歡互引知己,定下心神,不再遲疑,“走吧。”趙王將他看得比江山重要,他便要保護趙王苦心經營的一切。

  兩人徹夜縱馬,直奔恒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