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風塵惡》第27章
27

  中秋之後,南方突然大雨不斷,大有成災的趨勢。柳文東授課也不再準時來,想也知道定是被皇帝叫去想對策。

  今年南方大雨來得遲,又正值秋收季節,皇帝焦急可想而知。張翎和柳文東的交情已非一般,兩人偶爾出宮後還會尋個酒樓一起吃吃飯,看柳文東食不下嚥的樣子,張翎猜測南方的災情必然加重。

  “已經下了幾個官員去堵水了,雨再不停──”

  柳文東還沒說完,忽然聽到一人驚叫:“柳兄?──建安侯?!”

  兩人循聲望去,也是一怔,是王瑜。

  王瑜顯然也沒料到會遇到這兩人在一塊,但已經碰上了,自是一塊坐了。柳文東和王瑜皆是皇帝倚重大臣,年齡相仿,又都是溫厚之人,目前來說尚未有什麽利益衝突,因此交情不錯。柳文東見王瑜表情凝重,想到皇帝連日來頭疼之事,心下一動,問:“怎麽,陛下派你去治水嗎?”

  王瑜點點頭,“正是。”

  柳文東和張翎對望一眼,都心道看來局勢真不容樂觀。王瑜長籲一口氣,強顏道:“你們吃了沒,我倒是餓了。”

  張翎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大人想過治水之策沒有?”

  這是他們自王瑜離開侯府後第一次交談,王瑜聽到他問,也不抬頭,一邊夾菜送嘴裡一邊道:“增派民力,加固河堤。如果不能將水堵住,只怕頃刻間會成萬里澤國。”

  張翎問:“如果水勢過大呢?”

  王瑜道:“繼續加固,必須得保住百姓的房屋田地。陛下已經下令,凡災區,免田賦兩年,現在還有一個重任,就是防止災民流散。”

  張翎再三遲疑,還是道:“大人可曾聽過勢能?”

  王瑜疑惑:“勢能?”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力過大,即可為能,水勢亦是如此。”張翎曾對自己承諾,再不言政,可眼下是幾十萬百姓受災,按照朝廷堵水固堤的方式,只會變成更大的水患,“大人加固河堤,水勢無法疏泄,只能聚集為能,其力量之大,相信大人也能猜到。”

  王瑜確實沒想到這點,自古治水便是堵漏,他臉色一變,問:“不然如何?”

  “大人可曾想,疏引?”張翎道,“水勢如若堵不住,終究會衝垮河堤,但如果將這股勢力,分而殲之,應該會更為妥當。”

  “分而殲之,你是說,分洪?”

  “正是,大人。兵法也有說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不若則能避之。如果我們將此次大水看成敵軍,敵軍百倍於我們,只能避其鋒芒,分其兵馬,而後伺機全殲。”

  王瑜略一沈思,覺得此計雖好,可也有不妥之處,“可是分洪的話,豈不仍舊要淹沒良田?”

  “所以才要疏引,引其到疏導之地。大人,治水也得舍小謀大啊。”

  這一番話,說得在座兩人都是神色複雜。柳文東知道張翎醉心兵法,但不想他能嫺熟用於其他事物;王瑜則是對他一直存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此刻聽他娓娓道來,既驚訝又激賞。

  王瑜放下筷子,抱拳正色道:“今日方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張翎搖頭道:“大人,我這是紙上談兵,如何運用到實處,能否運用到實處,還是得看大人您。您身系南方幾十萬人性命家產,張翎惟願您能馬到功成,順利治水。”

  王瑜飯也吃不下了,決定即刻進宮面聖。他走後,柳文東半開玩笑道:“張兄,我今天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張翎苦笑:“快別取笑我了,我不過在你面前賣弄而已,王大人要是用我的建議而沒有治好水,我只怕要提著頭去領罪。”

  第二天,王瑜便作為皇帝欽派的特使,冒著雨快馬至南方治水去了。這一去,便是兩個多月。

  南方水患成災,皇帝也罷了所有的歌舞夜宴,朝廷籌集錢糧,源源不斷運往災區。但凡大災過後,必有瘟疫流民,皇帝焦心的事不少。趙王這日白天被召進宮與皇帝對弈,發現皇帝心不在焉,微笑問道:“聽說右散騎常侍進了一個治水的好法子,而且現在水也確實堵住了,怎麽陛下還有其他什麽煩心事嗎?”

  皇帝道:“說到治水,朕還想謝謝你。聽王瑜說,這個法子是你養的那孩子告訴他的。沒想到真的奏效,那孩子是這次治水的功臣。”

  趙王也聽說過這事,此刻他表情不變,依舊笑道:“法子是他告訴的,用不用全在陛下,能不能實現,全在右散騎常侍。這麽說來,他其實不過說了幾句中肯的話而已。”

  “有幾句中肯的話,實屬難得啊。眼下朝中,盡是些偷合苟容之輩。”

  “陛下言重了。陛下朝中,有為之臣不在少數,又恭逢聖主──”

  聽到聖主兩字,皇帝嗤笑一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皇帝也難為空虛之朝啊。”

  見終於說道正題,趙王放下棋子,問:“陛下可是憂心,朝廷已無多餘的錢財救災?”

  皇帝略帶嘲弄地說:“趙王何必明知故問?朝廷為何要控藩財政?因為藩王們分走了天下三分之一的財稅,現在還不到藩王納稅之時,去年打完仗,今年又遇到水患,朝廷確實捉襟見肘。”

  趙王笑道:“為人臣者,君憂臣勞。今年臣的封地雖然收成不好,但往年積累之財還是有的,臣願貢獻陛下金二萬,權作此次賑災之用。而且臣相信,其他藩王和臣俱是一樣心思,陛下憂心國政百姓,作為陛下的骨血,怎能不為陛下分憂?”

  皇帝聞言,那俊逸的臉上露出一絲光彩,他雖城府極深,但南方水患百姓流離失所之事壓在心頭,令他寢食不安,此刻聽到趙王如此表態,自是喜出望外:“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他高興得站起來在亭中踱步,像是想到了什麽,突然抬頭對侍立一旁的內侍道:“傳旨,趙王忠孝侍君,精誠謀國,即日賜出朝議政之權。”他眼角余光見趙王似要推拒,忙道,“趙王,你久居京中,偶爾陪朕說話玩棋,不免浪費你經天緯地之才,隨朕一同治理國家不好?”

  這話說得趙王驟然色變,忙離席叩道:“陛下,臣不過是想為陛下一解煩憂,不敢居功。況且藩王不得入朝議政,是祖宗定下的規矩,陛下實在──”

  “行了。”皇帝打斷他,走過去拉起他,笑道,“就這麽定了。朕,還要謝謝你呢,弟弟。”說著輕輕拍著他的手,

  趙王垂下眼簾,掩蓋住自己的情緒,只覺得被皇帝握住的手冰冷無比。

  就如趙王所說,趙王貢金二萬之後,鄭王即刻貢金萬五出來,其餘的藩王亦紛紛解囊,朝廷的燃眉之急就這麽解決了。但是以此換來趙王出朝議政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