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風塵惡》第61章
江山守 第二十章

  內侍皇命離開,皇帝微笑地舉起酒杯,對下麵的人道:“今兒是魏王滿月,眾卿務必盡興共歡。”

  張宛兒亦淺笑舉起酒杯,對恭賀的人一禮,先飲為盡。

  “愛妃。”皇帝溫柔地看著張宛兒輕聲道,“朕也要謝謝你,為朕安全誕下瓊兒。”

  “這是臣妾的福氣。”張宛兒微笑道,“貴妃也很快會為陛下再添一位孩子。”

  皇帝不置可否,飲盡杯中之酒後,微微傾向她,柔聲問:“如果朕,還想你再幫朕生個公主,你可願意?這樣,你與我,便是兒女成雙了。”

  張宛兒臉頰微紅,輕垂眼簾,細細應了一聲:“好。”

  皇帝輕輕在她額上一吻,“快些養好身子,再為我生個像你一樣的小女兒,我必呵護一生。”

  趙王的馬車飛速馳往北城門,到了和王瑜約定的地點,停下來。一個灰色的身影迅速竄上馬車,弓身進去,揭開帽檐,正是當今門下侍中,王瑜。

  他朝著趙王點點頭:“都安排好了。”然後他看向斜斜靠在車裡的張翎,看到那滿頭白髮,和黯淡的眼珠,心下沈痛,“張兄……”

  張翎聽到王瑜的聲音,尋聲伸出手,握住他,誠懇道:“此恩,沒齒難忘。”他指的是之前王瑜為他御前求情,和眼下為他籌謀出城之事。

  王瑜是皇帝最看重的心腹大臣,能這樣為他,等同於背叛了皇帝。他沒想過在最危急關頭,竟然是他來救他。

  王瑜神情複雜地看著這個人,他曾疑他,怨他,後來敬他,爾後憐他,今夜和李慕聯手送他與趙王出城,只怕今生再也無法相見,他握著那包裹著重重傷布的手,他在獄中受盡酷刑未吐露一字的事,已傳遍朝廷,胡嶽因失察畏罪自盡,大理寺匆匆結案,他對趙王的忠心令人驚嘆羨豔。“保重。”千言萬語,他只剩這一個詞。此後,這人便要和趙王,遠赴邊關,鎮守西北,終身不得回中原了。

  皇帝等著消息,內侍神色難堪地又跑進來,耳語:“陛下,禦林衛撲了個空,他們並未往西南城門。是否全城搜捕,請陛下下旨。”

  皇帝面帶微笑,卻咬牙道:“蠢貨,這兩人還有一人重傷,上天入地也得把這兩人抓住。”

  內侍不敢再言,只得應是走了。

  張宛兒看在眼裡,疑惑地問:“怎麽了?有什麽事麽?”

  皇帝道:“貴妃孕中鬧脾氣,想讓朕過去陪陪她。”

  張宛兒喔了一聲,道:“陛下不去看看?”

  皇帝搖頭:“今兒是瓊兒的滿月,朕想多陪陪瓊兒。”

  “既然如此。”張宛兒笑著招來隨身婢女,“去把魏王抱出來吧。”

  快到城門時,他們都感受到了空氣裡游離的緊張和殺氣,駕車的是趙王的兩個親信,俱是武功高強之士。兩人全神戒備,促馬飛奔。張翎與趙王握著手,閉目養神,王瑜懷著揣著皇帝曾賜予他的金牌令箭,一臉沈穩。

  不知從哪裡傳來兵器交接的聲音,張翎體虛,耳力大不如前,趙王一下繃緊神經,想到握著的人,又強迫自己放鬆下來。

  王瑜是個文臣,沒有趙王敏銳,卻也發現了氣氛的不同。他畢竟在朝中磨礪良久,只是問:“還有多久到?”

  其中一個駕車的人道:“就在前方──”話音剛落,一個人已離座飛起,低聲喝道:“你護王爺先行,我殿後。”

  隨即就是叮的一聲,雙劍撞擊聲。這回連張翎也聽到了,他臉上一動,卻被趙王按住,“馬上就出城了。”

  張翎想說,實在不行你先回封地吧,我還有姐姐護佑。但話到嘴邊又忍下去。他和趙王易地而處,必不會獨自回去。

  “什麽人──”城門守衛發現馬車不顧夜晚封城的禁令,竟直直駛來,厲聲道,“下車──”

  王瑜掀開車簾,拿出金牌令箭,上面赫然寫著“如朕親臨”四個大字,喝道:“誰這麽大膽子,敢阻擾本官出城公務?”

  守衛認得他是當朝門下侍中,面色惶然:“大人,剛接御林軍飛鴿傳令,緊鎖城門,不許任何人外出。”

  皇帝第三次看到內侍的時候,耐心已然耗光,結果內侍告訴他的消息更為爆炸:“他們從北門出城了,是否派人截殺?”

  皇帝緊緊握著酒杯,一字一頓:“不是緊鎖城門嗎?怎麽出的?”

  內侍猶豫了一下,才道:“守衛說,那個……門下侍中大人拿著金牌令箭……”

  皇帝面色鐵青,內侍又道:“他們還未走遠,派殺手截的話還有可能──”

  就在這時,張宛兒輕輕拍著魏王,哼著歌,沖著皇帝一笑:“張翎小時候,臣妾也是這麽哄著他睡的。”

  皇帝揮手讓內侍稍後,笑道:“怎麽是你哄他?”

  “母親自生下張翎,就身體不好。張翎基本上是臣妾帶大的,所以張翎一直說,長姐如母,便是如此。”

  皇帝哦了一聲,試探道:“今天是他外甥滿月,也不見他來。朕派人去請他罷。”

  張宛兒面不改色,道:“他身體不好,來不了就算了。滿月見不到,總有白日,周歲之禮,況且他是魏王的舅舅,總有見面的時候,來日方長。”

  皇帝點點頭,“瓊兒是不是累了?要不讓乳母抱下去睡吧。”

  張宛兒便交給早等候在旁的乳母,又對皇帝道:“陛下是不是有什麽急事?不如先去處理?”她看向來回幾次的內侍。

  皇帝略一掂量,灑然笑道:“算了,瓊兒滿月之日,什麽也沒有你我之情重要。”

  張宛兒聞言舉杯笑道:“陛下,張翎和臣妾說過一句話,您也知道,張翎平時不好詩書,但這話臣妾聽了卻回味良久。他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臣妾聽後,便希望與陛下能如此。”

  張翎從小不好古詩詞,從小學到大學能記住的詩詞數量寥寥可數,能記住這個全靠小時候死記硬背的功勞。他對張宛兒抖得書本不多,但這千古名言,張宛兒一聽就記住了。

  此刻張宛兒巧笑倩兮說出這句詞,皇帝正心虛,聽到後面色一變,細細咀嚼,覺得此句妙不可言,他歎了口氣,召來內侍:“罷了,今日朕不想再聽任何和魏王無關的事,退下吧。”

  內侍乖覺得很,看了一眼含笑飲酒的張宛兒,心道淑妃果然厲害,便應是退下。

  出了城門不過兩裡,馬車便停下來。王瑜從馬車中跳下來,接著是趙王。這時,兩個身穿黑色盔甲的兵士迅速從月色中縱馬疾馳而來,直直停到趙王跟前,翻身跪下:“王爺!”

  趙王點點頭,接著對王瑜長偮到地:“今日之恩,來日定當厚報。”

  王瑜扶起趙王,道:“王爺只要為國盡忠,鎮守國門,即是全了你我今日之誼了。”

  趙王點頭道:“自當如此。”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物,塞到王瑜手上,“還望王大人替小王將此物呈於陛下。”

  王瑜見此物通體晶瑩,是一隻被折斷的玉箭,他熟悉本朝歷史典故自是知道這是何物,失言道:“姑洗碧玉?”

  趙王點頭道:“正是。”

  此物乃當年,趙王和李家約定姑洗宮變時的信物,皇帝靠趙王以及李家在姑洗宮變中誅殺齊王,登基為帝之事舉國皆知。傳言,皇帝為報恩,承諾李家,立李家女兒為皇後,待生下皇子後便立為太子;承諾趙王,子孫後代若有人能拿出碧玉令箭者,除大逆之罪外餘罪皆免,且趙王之爵位世代蔭襲。趙王此刻拿出這令箭,此情此意令王瑜不得不動容。

  “趙王,此物──”

  趙王慨然道:“也請大人代小王面呈陛下,小王和張將軍將蒼老邊關,永世不會踏足中原。為陛下的太平盛世鞠躬盡瘁,鎮守西北。此物小王也用不上,便還奉於陛下。”

  王瑜正色道:“王爺護國之心,我必直呈陛下。請王爺放心。”

  趙王點頭,從車裡將張翎抱出來,跨上黑甲兵士帶來的馬,深深看了一眼身後的京城,掉轉馬頭,喝道:“回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