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侯門驕女(換夫記)》第114章
第115章

 燕親王已經被仇恨逼瘋了,如果不是他在私底下幫襯太子,太子逼宮不會如此順利。

 在太子和皇后緊鑼密鼓的進行逼宮準備的時候,皇帝因為大明江南和邊疆的事情弄得精疲力竭,龍體越發的不好,不是因為一口氣強行撐著,沒准皇帝早就倒下了。

 皇帝雖然強打著精神,不想讓任何人看出疲態,但皇帝的年歲擺在那裡,先是三皇子一家慘烈自焚而死,接著大明接二連三的發生動盪,皇帝能撐下去已經很不容易。

 他迅速的消瘦下去,朝臣和皇子們都看得出皇帝苦苦支撐,似強弩之末。

 皇子們加快把太子弄下去步伐,而太子也在私底下謀劃著逼宮事,唯有一心想要解決大明朝所有隱患的皇帝不知情,他自負能掌控全域,自負皇子和太子還是在他的掌控範圍內。

 皇宮中,皇后娘娘向太后進言,“正因為國政艱難,才要凝聚士氣。京城如今的權貴重臣人心不穩,不如趁此機會,讓他們入宮好生的熱鬧慶祝一番,臣妾聽說秦王世子進兵神速,短短半月已經抵達江南。百姓都說秦王世子有老秦王的風範呢。”

 提起老秦王,總能讓太后開心起來。

 皇帝精力不濟,太后比皇帝年歲還大,雖然多年養尊處優,但身體也不怎麼好了,上了年歲的太后最怕一個人,也最怕孤獨。皇后的建議還是打動了太后的。

 越是艱難的時候,皇上和朝臣也是應該團結一致。

 “世子妃也已經許久不曾入宮了,聽說她嫂子平安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嬰孩,永甯侯世子樂得合不攏嘴巴呢,本來雙生不是很吉利,但平安母女平安的話,那可就是大吉大利的好事了。最近永甯侯世子忙著照料孫子孫女都不怎麼入宮,皇上念叨了好幾次呢,誰能想到在滿朝文武貴胄中,皇上和永甯侯世子最談得來。”

 皇后笑盈盈的說道:“不如讓蕭氏抱著孩子入宮?”

 “她入宮作甚?”

 “太后娘娘忘了太子妃了?”皇后臉上的喜色淡了許多,“兒媳想著新出生的嬰孩是不是可以幫太子妃轉轉運?太子的身體也不是全然不能留有子嗣的,太子妃身體更是很好,偏偏他們一直沒有動靜,皇上嘴上不說,心裡也是著急的,兒媳也是,但說深了,惹太子妃啼哭反倒不好。”

 太后娘娘沉吟了一會,“也不是不成,不過孩子太小,哀家怕傷到嬰孩,傷了永甯侯世子的心,別看永甯侯世子什麼都不在意似的,整日裡除了吃喝玩樂外跟個二愣子似的,其實他心裡很有分寸,最最在意至親之人。他兒媳婦好不容生下一對孫子,正是他高興的時候,萬一因為進宮受了涼……哀家沒臉見嘉敏郡主,聽說嘉敏郡主也很疼惜曾孫輩。”

 在大明民間有一種說法,過到自己名下的嗣子終究是別人的孩子,但嗣子生下的孫子如果養在自己身邊,同親孫子也差不了什麼的,嘉敏郡主雖然沒有把曾孫抱養到身邊,但也時常去看望,時刻關心著。

 因為換子的事情,太后始終代替老秦王虧欠嘉敏郡主和永甯侯。

 嘉敏郡主一生無子,好不容易盼來了孫子,太后必然要慎重一些,多為他們考慮。

 “如今秋高氣爽,哪會傷風呢?況且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奴才伺候,孩子由蕭氏抱著,您還不放心?”皇后擦拭了一下眼角,“母后,兒媳只想讓太子妃沾點喜氣。”

 太后歎了一口氣,終究還是疼愛自己的孫子,也曉得最近過得很不好,如果有可能,太后並不建議皇上廢了太子,如果太子妃有身孕,也許可以皇上對太子偏重一些,沒准太子就能熬過此刻的危機。

 太后擔心太子,同樣也擔心皇帝,廢太子,傷得是他們父子的感情,太子好不了,皇帝又能好到哪去?

 皇帝的年歲大了再也經不起折騰,皇帝最喜歡同姜二爺說話,也是因為姜二爺更純粹,對皇上沒要求,或者姜二爺會說些子女之間的事情,被皇子們傷害的皇帝能得到片刻的寧靜。

 “哀家可以下旨讓蕭氏抱孩子進宮,不過,跟在蕭氏身邊的人也要多注意,孩子是最要緊的,明白嗎?”

 “兒媳明白。” 皇后很感激太后,心想總算是把蕭氏和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從太子口中探得消息,唯一能救太子性命的女子就是蕭灼華,太子也說高人批過蕭灼華的八字,旺夫旺子的命格,她也是唯一生下太子子嗣的人。

 君奪臣妻,讓人不恥,可太子情況特殊,只要有一分希望,皇后就不打算放棄。

 用夫家威脅蕭灼華只怕她不會聽命,如果有孩子呢?

 無論是蕭灼華,還是遠在江南為皇上辦事的蕭睿華和秦王世子都沒有辦法拒絕。

 “還有秦王世子妃,兒媳也想見見呢,不知她是不是懷得也是雙胎,聽說是要生了吧。”

 “是啊,許是還有半月。” 太后道:“她還是別折騰了……”

 “母后此言不妥,秦王世子領兵在外,朝廷上傳言頗多,畢竟阿澤的身份不同其他王府世子,宮中設宴,誰都可以不到,唯有秦王世子妃必須得到的。”

 “也是。”太后點點頭:“她既然嫁了阿澤,便有許多的迫不得已。讓人好好的伺候她,哀家特許她宮中乘轎。”

 “母后您真真是疼她呢。”

 “她身子重,哀家總不能叫忠臣良將寒心了。”太后分析道:“邊疆和江南都不太平,若是讓哀家說,江南的事情才是皇上最為看重的,邊疆這些年沒少鬧,可也沒見蠻夷打到京城來。江南關係著大明一半以上的稅賦,一旦江南動盪,大明必然會內亂不止。皇上早就說過,能亡大明的人不是蠻夷,而是大明人。”

 皇后似懂非懂的說道:“皇上看得如此精准,想來早有安排的,不過皇上既然把江南的重擔交給了秦王世子和蕭大人,對他們兩個一定很有信心。他們也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母后如此榮寵他們的家眷,他們敢不用死力麼?您看蕭大人的兩房妻子是不是也都請來?”

 “蕭卿家雖然是肩挑,但皇室不可能承認他的二夫人,既然召見,自然要召見他的夫人姜氏,不過聽說她的病……”

 “母后,兒媳聽說姜氏的病情好轉了不少,只是最近少見人罷了。”

 “那就讓她們一起進宮。”

 “好的。”

 皇后的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把姜璐琪弄進宮來,她就是想姜璐琪指證蕭氏會醫術,另外她也想拿住蕭睿華的短處,等太子登基後,才可讓遠在江南的蕭睿華俯首貼耳。

 如同太后所言,江南不能亂,江南亂,大明亡。

 ******

 太后要在宮裡設宴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皇子,貴胄,重臣的家眷都要入宮,用以激勵士氣,皇帝曉得太后的良苦用心,點頭贊同,“你去給母后送個消息,就說朕讓她操心了……咳咳……”

 皇帝的龍體每況愈下,總是感覺胸悶氣短,而且時常咳嗽,太醫用溫良的湯藥為皇上調理身體,可效果並不怎麼好,皇帝隱隱覺得自己的時間恐怕也所剩不多了。

 他不想死,他還做夠皇帝,也沒為大明選定最好的繼承人。

 “宣永甯侯世子姜承義。”

 “遵旨。”

 姜二爺被一道聖旨宣召入宮,他是一臉的不高興,同小孫子玩多好啊,誰耐煩入宮?既然皇上直接下了聖旨,他連反對的資格都沒有,別說皇帝宣召他入宮,就是讓他去死……嗯,他也要琢磨琢磨的,能不死還是不要死了罷。

 “皇上……” 姜二爺被皇上消瘦樣子嚇了一跳,“您怎麼瘦了這麼多?”

 在旁邊侍奉皇上用藥的總管太監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二愣子真是什麼都敢說,他們這**伺候皇上的奴才千方百計的證明皇上龍體很好,如今全被姜二爺一句話拆穿了。

 換誰誰都不敢直面說出這種話,姜二爺真是不怕死喲。

 皇帝把湯藥推到一旁,倦怠般一笑,“只有你才敢同朕說真話。”

 “您要保重才是。”姜二爺道:“朝廷上少不了你。”

 “行了,這話旁人說得比你動聽得多。”皇帝把姜二爺召到近前,“朕如果不下聖旨,你是不是想不起入宮來看看朕?你算算你鬧了多少的事兒?沒朕維護,你只怕……咳咳……”

 “臣一時忙,沒顧上。”

 “也只有你敢這麼同朕說話。”

 “臣說得是實話。”

 姜二爺表情很真誠,的確說得是實話,雖然口上總是說時刻不忘皇帝,但誰會有事沒事的一直想著皇帝?他新添了一對孫兒,瑤瑤又即將臨盤,他哪來的心思應付皇帝?說忙忘了,已經是很含蓄的說辭了。

 “實話好,朕如今就想聽聽實話。”

 皇帝被奴才和太醫們龍體無恙,精神健碩弄得很鬧心,但他是瞎子,看不到自己的狀況,他是不想旁人知道自己精力不濟,不過他也明白他再強撐著也做不到隱瞞過時刻關注他龍體的人。

 “外面一定紛紛攘攘的很熱鬧吧。”

 皇帝這句問話讓身邊的內侍很緊張,生恐姜二爺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是他們不想告訴皇帝,而是怕皇帝氣壞了身體,讓病情更加沉重。

 姜二爺道:“您問得哪方面?”

 “就沒有人說朕龍體不好?”皇帝的目光盯著姜二爺,“你一向同朕說實話的。”

 姜二爺道:“臣真沒聽說這件事,要不臣入宮第一眼看到您能嚇了一跳嗎?外面……臣已經很久沒去了,前些日子您讓臣在大營裡待著,後來臣兒媳婦生產,臣照料孫子,更沒時間外出了。”

 最重要得是瑤瑤不讓他出門,就是他翻牆,瑤瑤都能讓人把他給提回來,別說沒去市井玩,就是趙王幾次相邀,他都尋了蹩腳的藉口沒有去。

 皇帝凝視姜二爺良久,道:“縱使沒出門還能沒得到一點消息?”

 “您龍體有恙的事情,誰敢說啊,想也知道的,誰說誰……”姜二爺比劃了砍頭的動作,“市井百姓聰明著呢,曉得什麼可以議論,什麼打死也不說。況且能知道您近況的人非富即貴,哪會去市井胡混?臣想他們都在暗自注意著您的動向,這種事情……很少有同人商量的,有個詞……讓臣想想,對了,對了,臣女說過,和光同霽。”

 “真難得你還挺懂事,還曉得和光同霽?”

 “您別小看臣行嗎?臣最近給孫子念書,水準很有進步的。”

 “給你孫子念書?”皇帝換了個姿勢,精神比方才好很多,“朕記得他剛出生,還不會說話,他聽得懂?”

 “臣女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臣挑些詩經啦,唐詩啦念給他聽,努力培養他讀書的興趣,您也曉得臣和臣子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臣的孫子總得有點長進吧,畢竟孩子的舅舅是蕭大人,都說外甥像舅,臣倒是希望他在才學上能像蕭大人。”

 “簫卿?他才學的確不凡,不過朕看重你的性情,你孫子像你最好。”

 皇帝緩緩的說道:“姜老二,朕今日叫你來,除了問問你外面的消息外,朕有一件事託付給你。”

 姜二爺臉色泛起苦澀,“您曉得臣,手不能提,肩不能抗,您讓臣吃喝玩樂成,有大事的話,您真不該找臣……”

 “在你能讓楊帥附身的時候,這件事註定只有你能做。”

 “皇上……”姜二爺苦逼的認命了,當年他真的只是想報復楊門太君,沒想到會弄得如今脫不了身的地步,“您說吧。”

 “你出宮後,立刻動身去大同。”

 “去大同?”

 “對,是去大同,拿出去對付楊門寡婦的氣勢,把大同總兵給朕抓起來,留下一部分人馬鎮守大同……不行,你把大同總兵那一鎮的兵馬都給朕帶回來。”

 “可您不是京郊大營嗎?用得上大同的鎮兵?”

 “朕對京郊大營沒有信心,他們在京城駐紮太久,朕擔心他們早已經不知道被誰收買去了。”

 “您為何選擇大同?”

 “因為大同的駐軍是楊帥的護翼,明白嗎?他們骨子裡刻著楊字,朕換了清洗了很多次,可這支鎮兵始終印著楊帥的烙印,朕無法消除,後來累了也就不想消除,因為他們忠誠于楊帥的信念。”

 皇帝歎息道:“忠君愛國,你覺得朕捨得消除這份烙印麼。”

 楊帥的忠君於皇上而言,是理解不了的,也許他忠誠得是大明皇室,而不是他。

 以前皇帝只能把這支力量放在前面,如今有了姜二爺,他有可能會用到這支力量。

 “臣明白了。”姜二爺猶豫的說道:“臣保證會盡力把他們帶回京城,然臣也不敢保證能做到。畢竟臣不知楊帥,也學不來楊帥。”

 “盡力去做。”

 如果皇帝不是莫名感覺到危險,他不會輕易動用這支力量,因為這支力量一旦回京,平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然萬一被楊家鼓動得生了反意,局面將無法收拾。

 也就是說這只力量是一柄雙刃劍,殺敵之外也有可能割傷自己。

 不到萬不得已,皇上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許姜承義能讓皇上的勝算大一點。

 姜二爺辭別皇帝出了宮門,本來是答應皇上直接出城的,可他卻直奔永甯侯府,隨扈他的侍衛很是無奈,“皇上讓世子爺直接去大同。”

 “我需要準備點東西,同我小孫子告別。”

 “皇上的意思……”

 “要不你進宮去問皇上?”

 “……”

 “我很快就會出城,不用你催,耽擱不了皇上的差事。”

 姜二爺自知智商不夠,此番出京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如果不去問問瑤瑤的意見,心裡沒底,同時姜二爺也怕京城出現變故,今日看皇上的意思,京城有變的可能性非常高。

 趙鐸澤領兵在外,蕭睿華在江南幫趙鐸澤,姜二爺又要去大同調兵,一旦京城有變,永甯侯府老的老,小的小,平時還好,瑤瑤足夠應付變故,可如今瑤瑤即將臨盆,萬一……他們縱使兵權在握,不在京城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不把這些事情都告訴給瑤瑤,姜二爺怎能安心?

 所以他拼死也要回趟侯府。

 侍衛對姜二爺沒有任何辦法,臨行前皇上交代過外出辦事,以姜二爺為主,他們還能為了姜二爺回家同親人道別就去皇上面前告狀?皇帝如今可是指望著姜二爺呢。

 他們的分量同姜二爺根本沒法比,況且姜二爺的女婿秦王世子又哪是好惹的?

 此時給姜二爺行個方便,以後也好再見面不是?

 誰都知道只要秦王世子平定江南,回京後必然會得到重用,庶子怎麼了?一樣可以封王!

 左右時間還很充足,侍衛們默認了姜二爺回府的事情。

 *****

 姜璐瑤此時已經得到太后的懿旨,讓她和嫂子抱著孩子入宮赴宴,她正思索著這場宴會幕後的原有,姜二爺突然闖進來,道:“瑤瑤,你說皇上是不是怕皇子們逼宮?”

 “怎麼了?”

 “皇上讓我去大同調兵,他已經不信任京郊大營的將領了。”

 姜二爺灌了一口茶水,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我是不想去的,可皇上非要讓我去,不去只怕是不行,如果事情不嚴重的話,皇上不會調深深刻著楊帥烙印的護翼入京。”

 “禍起蕭牆,果然如此。”姜璐瑤道:“皇上讓您去,您只能去了,不過路上要多當心一些,能調來兵馬最好,若是不成……您就找個地方躲起來,千萬記得不能同人硬拼。”

 “同誰?”

 “我覺得是楊門太君或者趙鐸溢,如果是楊門太君……你看情況而定,如果是趙鐸溢……你就跟他說,楊帥寧可含冤莫白,也不想看到天下大亂。”

 “趙鐸溢會聽我的話?”

 “他不是聽你的話,而是聽楊帥的話,他同楊帥是一樣的人,縱使他綁了你,也不會要你的命。不過楊門太君……她最恨的人就是我們,所以如果能拿住她就下狠手,如果拿不住……爹,您一定要躲起來,不用管京城的事情,我總能護住侯府上下的。”

 “我記住了,可是楊門太君不是去寺廟出家了麼?你又讓楊家寶給楊家送過消息,楊家看不住她?”

 “看不住。”姜璐瑤苦笑道:“不做死就不會死!楊門太君不把楊家僅存的那點臉面折騰沒了,她豈會甘心?因為恨我們,想報復我們,她是一顆最好用的棋子,她畢竟是楊帥的遺孀,為楊帥守節這麼多年,京城鬧出的事情傳到大同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樣,如果大同的將士如此重要的話,楊門太君一定會親自去的。”

 “瑤瑤的意思是,這只力量到底聽誰的,在於我給那個老寡婦對決?”

 “沒錯。”姜璐瑤點頭道:“趙鐸溢可能回去,但他太像楊帥,很好對付,能不能掌握這只力量,就看爹能不能壓住那個老寡婦了。”

 姜二爺道:“雖然我不喜歡老寡婦,但壓她沒商量,瑤瑤,對付旁人也許我不成,但對付老寡婦,嘿嘿,我豈會讓她得了便宜?這次我就讓楊帥休了她不可。”

 “爹,您還是要小心點的。”

 “我知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