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雕明》第17章
第一卷 第017章 物以稀為貴

 果然,鄭老闆聽到陳林提及師尊,眼前頓時一亮,說道:「你的師尊是哪位?」

 陳林搖頭說道:「對不起,我不能告訴你有關我師尊的名諱。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師尊是在應天府的某位國公爺的府上掌管廚房的,這是他的得意之作。」

 鄭老闆默默的點點頭,對他這番說辭,倒也沒有什麼懷疑。他潛意識裡也覺得,能夠用瓜果蔬菜雕刻出如此精美的造型,絕對不是泛泛之輩能夠做到的。這樣的神人,肯定被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給吸納了。

 應天府裡面,最最有名的就是國公府,就是魏國公府,徐達的後人。眼下的魏國公,叫做徐輔(fu),是成化元年世襲的,絕對是一等一的權勢,就是皇帝陛下對他都是非常尊重的。在南京城,魏國公代表的就是最高權力了,還是掌兵權的那種。

 至於眼前的這個鳳戲牡丹,會不會是假冒偽劣產品?那完全不需要擔心。別的什麼東西都可以作假,唯獨手工藝是無法作假的。如果連這樣的眼光都沒有,鄭老闆自己一頭撞死算了,還開什麼觀海樓啊?早就虧死了。

 鄭老闆說道:「小老弟,你不遠從應天府跑來這裡……」

 陳林看看四周,壓低聲音,乖巧的說道:「那個,師尊在安慶府這邊有位小妾……」

 鄭老闆馬上就露出我懂的意思,連聲說道:「明白,明白。」

 到此,他是再無懷疑了。這小傢伙的師尊,肯定是想撈點外快,享受齊人之福。這種事情,他是見得多了,一點都不懷疑。他便說道:「小老弟,你師尊的寶貝,開價多少啊?你可是要知道,在安慶府,我可是最大的買家了……」

 陳林不假思索的說道:「師尊說了,一百兩銀子,不講價!」

 鄭老闆猶豫片刻,覺得這個價錢有點貴了。畢竟,一百兩銀子已經不是小數目了。

 哪怕觀海樓是安慶府最大最有檔次的酒樓,想要賺取一百兩銀子的利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偏偏是這個節骨眼的時候,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其實,食品雕花的價格,真的不值一百兩銀子,十兩都不值。關鍵是噱頭。如果他將這個作品擺在客人的面前,能夠討得客人的喜歡,能夠讓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這個東西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毫無疑問,這個東西絕對能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簡單的來說,這個東西的價值,其實就在吸引客人的注意力方面。萬一觀海樓不要這個作品,讓別的酒樓得到了,那麼,別的酒樓就有了炒作的噱頭,客人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去。一不小心,就會讓某些客人產生錯覺,覺得觀海樓還不如別的酒樓呢。這個食品雕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是證明了廚師的檔次的。

 這一點,正是陳林最清楚的。他賣的絕對不是食品雕花這麼簡單,他賣的其實就是一個噱頭。一個獨一無二的噱頭。他在每一個地方,都只賣給一家酒樓,就是為了保持噱頭的作用。一旦失去了這個作用,那食品雕花就爛大街了,沒人要了。

 用幾個瓜果蔬菜雕刻出來的東西,保質期又不長,能賣多少錢?賣一兩銀子別人都覺得虧了。自毀財路的事情陳林當然不能做。

 鄭老闆猶豫著說道:「小老弟啊,你看這個價格……」

 陳林淡淡的說道:「鄭老闆如果不要的話,我就到其他的酒樓客棧推銷去。」

 鄭老闆咬咬牙,終於是果斷的說道:「好,我要了!」

 陳林含笑說道:「盛惠紋銀一百兩!」

 鄭老闆說道:「小老弟,你會不會還賣給其他人?」

 陳林肯定的說道:「老闆請放心,在安慶府,我們絕對不會賣給你的競爭對手。」

 鄭老闆說道:「不行,不管是不是競爭對手,都不能賣。」

 陳林舉起兩個手指,說道:「沒問題,加二十兩紋銀,我立刻消失。」

 鄭老闆雖然是肉痛的要命,覺得陳林是在變相的敲詐勒索自己。但是,他又覺得,自己得到的好處還是最多的。將別的酒樓都壓下去,才是他目前最迫切的需要。他不可能讓這樣的噱頭,被別的酒樓搶去。那就後患無窮了。

 「好,我答應了。」鄭老闆當即讓人拿了銀兩,交到陳林的手中。

 按照陳林的要求,其中一百兩是紋銀,總共是二十錠,每錠五兩。其他的二十兩則是散碎的銀子,大大小小的都有。這也是為了方便使用。

 要說銀子作為通用貨幣,最大的不好之處,就是隨時都得帶一桿秤,不稱別的,就是為了稱銀子。此外,還要分辨銀子的成色什麼的,的確是有些麻煩。

 但是,也沒有辦法。大明朝的朝廷在貨幣發行方面,是很不負責任的,很不科學。寶鈔這個蛋疼的東西就不說了,後來的鑄錢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朝廷一廂情願,明明鑄錢的份量不足,卻又限定多少個錢兌換多少銀子,完全違背市場規律。最終的結果,就是鑄錢逐漸的退出市場,但凡是有一定數量的交易,都是用銀子結賬的。

 「一百二十兩……」根生和茂生這一次,總算是沒有那麼驚訝了。

 畢竟,三十兩銀子和一百兩二十兩銀子,對於他們來說,概念都是一樣的。

 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銀子。估計他們的父親陳木旺從來也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銀子。偏偏以他們的腦袋瓜子,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用南瓜、白蘿蔔、紅蘿蔔雕刻出來的東西,居然這麼值錢。為什麼這麼值的東西,自己的父親就沒有學呢?

 一時間,根生和茂生兄弟,都忍不住有個強烈的想法,就是勸說自己的父親轉行。以自己父親的雕刻基礎,只要學上一兩年,應該也能夠賣出不錯的價錢吧?比做木工要強得多了。他們兩個也是忍不住想要學,以後走到哪裡都可以賺錢。

 根生腦子裡藏不住東西,直截了當的說道:「麟哥兒,你這個手藝是從哪裡學來的?可以教給我們嗎?」

 陳林笑著說道:「當然可以啊!」

 根生說道:「那是要練習多久,才能賺錢啊?」

 陳林說道:「想要賺錢,哪有那麼容易啊?至少得練上三五年吧!」

 根生和茂生就情不自禁的有些退縮了。至少需要練習三五年?豈不是說,這三五年的時間裡,自己都沒有收入?算了,還是乖乖的做跟班吧。

 陳林笑了笑,說道:「我可沒有騙你們,我練習了六年了!」

 在學校裡面練習了三年,到酒店上班以後,又練習了三年,不就是六年了嗎?

 縱然如此,在後世,他的食品雕花水平,也不見得是最優秀的,只能說是中上水平。比他水平高的人多了去了。他也就是沾了穿越者的光,跑到明朝來,才能借這麼手藝賺錢。如果是在前世的話,最多也就是一份工資加一點獎金吧了。

 茂生說道:「麟哥兒,你怎麼不多弄幾個?」

 陳林搖頭說道:「數量多了反而不好。多了就賣不出價錢了。」

 根生和茂生都很是疑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他們看來,這麼賺錢的生意,那是越多越好啊!最好是每個酒樓都賣他十個八個的,那簡直是賺翻了。就算茂生的算術不是很好,也可以計算出,十個一百二十兩,就有一千多兩了。

 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不賺白不賺。

 陳林卻是心知肚明,這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所謂物以稀為貴,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是看準了機會才下手的。

 食品雕刻,在宋朝的上層社會就已經流行開了,只是沒有流傳到民間而已。到了明朝,也是有廚師鑽研食品雕花的,只是沒有系統的研究,將其當做是烹飪的附屬品,沒有從骨子裡面重視,只有在一些非常隆重的場合才會出現。

 最最重要的是,封建時期的手工藝,從來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寧願失傳,都不會輕易傳給外人。這食品雕花的手藝也是如此。估計在安慶府,都沒有誰知道哪位大廚最擅長食品雕花。哪像後世,只要你願意交學費,自己又肯努力的話,肯定能學到一點點的。

 這年頭,就是圖個新鮮。如果觀海樓有了食品雕花,其他的酒樓客棧,肯定會知道的。他們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刺激。到時候,說不定會有人主動的找上門來。

 他答應了鄭老闆,在安慶府是不會將食品雕花賣給別人了。但是,如果是其他的州府呢?那就不在他的承諾範圍之內了。只要有人找上門來,他肯定是要做生意的。

 是的,陳林的主意,就是要讓有心人找上門來。

 畢竟,自己搞推銷的話,賣不出好的價錢,也很難打響自己的牌子。

 最重要的是,陳林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讀書,是準備考取功名,而不是玩物喪志。他不能整天都將自己掩埋在食品雕花當中。雖然他有可能憑借食品雕花,給自己積累下一筆不菲的財富。但是,如果沒有權力防身,多少的財富,最終都是給人做嫁衣裳的。沈萬三的例子就在前面,後來人如果還重蹈覆轍的話,只能說是自己太笨了。

 在食品雕花和考取功名之間,他肯定選擇後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