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妝容聖手》第132章
第132章 封誥

  待第二日到安郊軍營輪值,項望山的上峰一聽是高太后要將項家夫婦召入宮中,眼裡即刻有遮掩不住的震驚,二話不說就揮手讓項望山回家打點去了。

  項望山沒想到太后這金字招牌這般好用,自然樂得輕鬆,便跟徐曼青一起收整了一番,待到定好那日,就隨著聶定遠夫婦一道進了宮去。

  這三進宮的由頭是藉著聶孔兩家的成婚之喜,總要論個輕重,在聶家小倆口進安華宮謝恩的時候,項望山和徐曼青也十分知情識趣地在外殿等候。

  半晌之後果見聶定遠攜著孔恩霈出了來,後邊跟著的嬤嬤手裡還拿著數個錦盒,一看便知是太后賞下的。

  還沒來得及說上話,後腳就又出來一個嬤嬤,徐曼青一看還是個熟臉的,立刻朝她福了福身子。

  只聽那嬤嬤道:「太后傳你倆進去。」

  孔恩霈微笑著朝徐曼青使了使眼色,便安靜地退出大殿外了。

  徐曼青跟在項望山後頭進了內殿去,因今日有外臣在,故而項望山就算入了內殿也只能在屏風外磕頭請安,沒有高太后的傳喚是進不得裡頭去的。

  徐曼青隨項望山在屏風外磕了頭,只聽太后說了句平身之後,便單宣了徐曼青一人入內,那語氣聽著隱約帶了幾分急切。

  一旁的宮人給徐曼青打了簾子進去,徐曼青一看,太后還真是興致勃勃地端坐在主位上看著自己。

  一見徐曼青進來,太后便朝她招了招手。

  「過來給哀家瞧瞧,這麼久不見,到底是胖了還是瘦了?」

  徐曼青著實沒想到她這樣一個女子還能讓太后這般惦記,受寵若驚之餘,心下也暖洋洋的,立刻走進過去讓太后好好端詳了一番。

  高太后一看這許久不見的徐曼青不僅多了幾分之前沒有的成熟嫵媚,氣色也是一頂一的好。而且徐曼青這回的身份直接由平民女子換成了從四品的官夫人,衣著也比之前的要光鮮了許多。這種種變化加起來,更讓眼前的這個小女人顯得靚麗非常。

  高太后是見多識廣的人,哪能看不出徐曼青現下的情況十分好,放心之餘卻又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緒在。

  「原本還想著若是你不幸年少失業,哀家還能給你當個倚仗,不過現下看來,是用不著哀家操這份心咯!」

  徐曼青笑道:「民婦何德何能讓太后掛心?實在是罪該萬死。」

  雖說徐曼青現下已經是官夫人,但大齊於歷史上的明清兩朝不同。在明代或清代,只要丈夫封了官,母親和妻子都能一並封蔭,而只有有了誥命的官夫人才能自稱臣婦,故而徐曼青只能以民婦自稱。

  在大齊,封誥這種事自然也有,但卻是錦上添花的嘉獎性質。皇帝老兒高興了就給封一個,若是臣子沒有什麼卓越貢獻,那便不封誥。故而封誥這事兒在大齊極為風光,這不僅僅是因為封誥之後,女人也能每月領一份皇糧的緣故,更重要的是顯示了皇恩眷寵,說出去別人都得敬上三分,誰又敢把朝廷命婦看低了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不到的就是好的,高太后看徐曼青是越看越順眼,可偏偏又因為她有了夫家,拉不到身邊來,失落之餘又有些好奇,便讓宮人將項望山一道傳了進來——她倒想親眼看看能娶到這等妙人的項望山到底是個何等人物。

  項望山進了內宮,立刻便跪下行禮,眼神一直放在太后的裙擺之上,絲毫沒有亂飄,禮節上倒是無從挑剔。

  高太后給項望山賜了座,待項望山起身坐下,這才算是看清了項望山的長相。

  這身板這氣度果然都是一等一的好,一點都不像是草根出身的平頭百姓,比起出身世家的聶定遠來不相伯仲,就是見著她這個當朝太后也沒有驚慌諂媚,倒是跟徐曼青初次入宮時的表現差不離。

  如此看來,這項望山倒還真是個靠得住的。

  高太后挑不出項望山什麼毛病,便將眼神掃回徐曼青身上,不疾不徐地歎了一句:「哎,得夫如此,你這後半生也算是有了個依靠。不過……也不知該說你是個有福的還是個沒福的……」

  項望山聽了高太后的話心下一個咯登,總覺得高太后已有所指,但具體為何卻無從猜測,便也只得坐在原處靜觀其變。

  高太后吃了口茶,又道:「你這孩子果真是個有能耐的,哀家之前便聽說聶家和孔家的這門婚事是一波三折,誰知最後竟然還是成了。這孔九丫頭臉上的毛病也是你給收拾的,今日她到宮裡來謝恩,親眼見了才發現她那臉還真是全好了。這事兒若論功行賞,你可得記個頭功。」

  徐曼青趕忙道:「太后過獎了。這聶大將軍是民婦夫君的拜把兄弟,孔九小姐又是民婦的閨中密友,幫了他們也是在成全民婦自己。這婚事最後能成,也是月老早就安排好的,哪裡輪得到民婦居功?」

  高太后道:「你也莫謙虛了。若是別人還說不好,但你是伺候過哀家的,有多少能耐、多少斤兩,哀家豈能不知?」

  高太后話鋒一轉,忽又道:「昨日太醫院來報,說周侍御有喜了。」

  「周侍御?」

  徐曼青一時半會有些反應不過來,後想起她認識有「侍御」一稱的人,也就只有之前被送進宮的玉芍了。估計是因為她在淪落風塵前本姓為周,入宮之後不能再用在環彩樓時的藝名,故而恢復了本名。

  「恭喜皇上、恭喜太后。」

  項望山和徐曼青紛紛行禮賀喜,雖然玉芍出身卑賤,但只要懷了龍種便能母憑子貴。皇帝的子嗣不嫌多,誰又能說得清這玉芍日後會不會是另一個高太后呢?

  高太后道:「皇上已經下旨將周侍御提為婕妤,她今日來給哀家請安,得知你要入宮,也是思念非常,待尋得時間,你倆倒是可以見上一面,只當是敘敘舊也好。」

  徐曼青心念一動,看來這玉芍在宮裡頗得高太后歡心,否則高太后也不會這麼突然地就提起讓她與玉芍相見之事。

  但後宮之事向來複雜,且她徐曼青作為外臣之妻,雖然有前塵可尋,但與內宮的娘娘結交過密,也不見得是件好事,弄不好還會無端引來猜忌。況且在她與玉芍相見之時,若沒有節外生枝倒還好,就怕玉芍被旁人動了點手腳啥的恰好讓她碰上,那還真是有嘴都說不清了。

  徐曼青真不知此事對她來說算是喜還是憂,但既然高太后已經提起了,她也斷然沒有不應的權利。

  不過想到這玉芍是因為皇帝想要倒權臣馮嗣侗的台才將她以中秋宮宴的名義招進宮來的,而馮嗣侗又與定國公秦遠征是死敵,既然項望山是秦遠征一手提拔上來的,與玉芍被看成是一個陣營的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在徐曼青若有所思的當口,又聽高太后道:「你伺候過哀家,又幫扶過周婕妤,就連聶節度的嫡孫和孔承旨的嫡女都受過你的恩惠,放眼官家命婦,又有誰的心思能比得上你?」

  「如此這般,哀家便給你做個主,封你為從四品恭人,你可歡喜?」

  徐曼青一聽,太后這是要給她封誥了,當下是又驚又喜,但卻沒有被衝昏頭腦,立刻跪下道:「民婦謝太后美意,可是民婦上有婆母,豈敢越過受封?」

  高太后見徐曼青還真是堪當寵辱不驚四個字,便又笑道:「這事何須你來操心?既然你這做兒媳婦的都已經受封,你婆母的份自然不會少了去。」

  徐曼青一聽,這才與項望山一道磕頭謝恩了。

  平身而起,徐曼青心下卻難免有些打鼓。

  這誥命自古以來都是丈夫給妻母掙回來的,可這回太后卻是當著項望山的面給項寡婦和她都封了誥,還將封誥的理由說得這般清楚明白,擺明了就是讓項望山知道這誥命並非全是他的功勞,反而字字強調是徐曼青慧手賢心給爭回來的。

  高太后這般做,雖是在給徐曼青撐腰,但誰又知項望山內心裡是個什麼想法?

  可眾目睽睽之下,徐曼青哪裡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擔憂和惆悵來?只得露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模樣謝過高太后的大恩。

  高太后見徐曼青高興自己也是開心,便說:「你有了誥命,以後便能常常入宮請安,倒是多來給哀家解解悶才是。」

  原以為高太后扯著她又是談天又是封誥的,再待不過多久就會放她離開了,誰知高太后明顯意猶未盡,直截了當地就開口跟項望山提了要求。

  「哀家這把老骨頭許久沒舒展了,便跟項將軍打個商量,讓你家媳婦在安華宮裡多待一些時日,伺候哀家可好?」

  項望山明顯地愣了一下,竟然破天荒地沒在第一時間答上話來。

  徐曼青趕緊幫著他回道:「承蒙太后錯愛,臣婦自然求之不得。」

  高太后見徐曼青搶著把場子圓回來了,倒也沒有追究項望山的失儀,揮了揮手便讓人把項望山領著出宮去了。

  項望山又哪裡想到這好端端地進一次宮,自己的媳婦兒竟然被人搶了——而且還搶得光明正大理所當然,讓他心中苦悶非常,但卻連說個「不」字的權利都沒有。

  項望山難得恍惚地一路被人領著出了宮去,等回過神來才算是明白今兒這齣戲完全是高太后在替徐曼青給自己下馬威呢!只要有太后在背後撐腰,就算徐曼青是農戶出身且父母雙亡又如何?哪怕項望山現下已經是一品大員,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也得敬徐曼青三分了。

  可惜高太后又哪裡知道,他項望山怎麼捨得讓自己媳婦吃一丁點苦頭?真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如今高太后來這麼一招,卻從護犢子生生變成棒打鴛鴦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