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妝容聖手》第15章
第15章 以雞代婿

  徐曼青回到洪村之後,想起那日在咸安城裡遇到王志遠的事,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只盼著項寡婦那邊手腳能再俐落些,趕緊把該辦的事都給辦了,以免夜長夢多。

  找了個空閒日子,徐曼青則又讓張嬸陪著一起到里正家走了一趟,說是要將剩下的兩畝水田也一並賣了。

  里正自然覺得得奇怪,便隨口問了問緣由。

  徐曼青原本還有些猶豫要不要現在就與里正實話實說,但思及她若嫁不出去,里正也要被牽連,也算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便言辭含糊地說已經找了門親事,到時候要將徐奮也一道帶到城裡去,但沒明說是項家。

  里正一聽自然心喜,原本他還擔心著這徐家閨女的名聲問題,可現下卻見徐曼青已經有了去處,賣田也有了正當理由,便從善如流地答應了下來。

  剛處理完水田的事,徐曼青前腳剛邁進家門,就見徐奮興沖沖地迎了出來。「姐姐,花媒婆來了!」

  徐曼青一聽,心中大喜。估計這項寡婦也是盼兒媳心切,竟然這麼快就又托花媒婆上門了。

  徐曼青難掩心中的喜氣,趕緊理了理髮鬢,快步進了門去。

  這花媒婆本就是摻和這兩家人的事最多的外人,這裡面的門門道道沒人能比她更清楚了。當日她受項家的托來退婚,也是親眼見到這徐家的閨女羞憤撞牆的。

  原以為這事兒就這般板上釘釘,沒有絲毫轉圜餘地了,誰知這人心竟然變得比六月的天還快,才沒半個月的功夫,項家的老娘竟然又遣她來上門提婚了,而且提親的對象還是原來那個徐家!

  花媒婆是吃這行飯的,知道有些暗地裡的事情不應該問那麼清楚,可這事實在是峰迴路轉,十分蹊蹺,饒就是她這般有「職業操守」的人,在碰到徐曼青恰好不在家的情況下,也忍不住跟那年歲較小的徐奮旁敲側擊了起來。

  這徐奮也是個十分機靈的,自然知道什麼事該說什麼事不該說。本來他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就不該摻和大人的事,只要花媒婆一問,他就一概露出一副迷茫樣。別說裝不知了,貌似連問題都沒大聽明白。

  花媒婆歎了口氣,也只得端著瓷碗喝著熱水等徐曼青回來。

  還好未等到半個時辰,徐曼青便回來了,身後還跟著張嬸。

  那花媒婆見徐曼青進門,趕緊從小凳上起身迎了過去,一邊笑著一邊拱手說道「恭喜恭喜」,心裡卻暗暗吃了一驚。

  原本花媒婆還以為這徐家當家的沒了勢必要落魄,前不久還聽說徐大壯的殮葬還用的是賣田得的錢,再加上之前親眼目睹徐青撞牆,花媒婆早已做好了會見到一個落魄憔悴的女人的心理準備。可誰知一看這站在自己跟前的徐曼青,渾身上下哪裡帶有一絲一毫枯槁蠟黃的臉色?雖然是一襲粗布綠裙,但愣就是讓她穿出了端莊秀麗來,比第一次提親時候的初次見面莫名地美上了幾分,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徐曼青朝花媒婆福了福身子,也算是打了招呼。

  張嬸見那麼快就有媒婆上門來提親了,也是打心眼兒裡為徐曼青感到高興。

  最近這段日子,因為上次出面幫徐曼青賣田一事,兩家人走動挺多。這青妞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個性沉穩了不少,最重要的是知事理懂進退了,更得了她的喜愛。這一來二去的,張嬸都快要把她當成自己的半個閨女了。

  如今這最愁人的婚事若是解決了,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了。

  張嬸也是方才在里正家才聽徐曼青說親事已經談得差不多了,誰想到剛回家就碰到了花媒婆。

  花媒婆也不含糊,直接就把項家的婚書遞給了徐曼青,然後還要將徐曼青的庚帖再度帶走。

  張嬸好奇地張眼一看,只認得婚書上寫的是一個「項」字,心中頓時大為震撼,不過又思及這提親的可能恰好又姓項,未必是之前退婚的那個項家,才強忍住情緒,沒過多表露到面上來。

  徐曼青接過婚書,立刻將早就用紅紙包好的一串銅錢交給花媒婆算是打賞。花媒婆笑嘻嘻地接過,順口問道:「我此次來還要問問姑娘,這婚期打算定在什麼時候?」

  徐曼青思忖了片刻,回道:「項大娘如今寡居在家,我實在放心不下,只想趕緊去照顧她老人家。我家已無長輩,還請她全權做主就是。」

  此話一出,張嬸早已目瞪口呆,只有早就已經知根知底的花媒婆還在機靈地搭著話。

  「其實項家那邊早就挑好了幾個日子,這次也是一同差我來問問的。既然姑娘這麼說了,我就給項家回一個最早的日子,就下月初八,姑娘看如何?」

  今日已經是二十五了,離下月初八也就還剩下十多天的功夫,照理來說沒有那麼趕的。但無論是項家還是徐家,都已經無力承受再一次的打擊和變故,只想著趕緊把所有事都塵埃落定了才好。

  張嬸現下算是回過神來了,知道這項家竟然又來提親,難免有些不安,便向花媒婆問道:「我聽說項家的小子已經隨軍入伍了,這堂可如何來拜?」

  花媒婆道:「原本項家那邊也想過要在項家宗族裡找一個旁支的未婚兄弟來替項望山迎親的,但現下如此倉促,一時半會的也定不下來……」

  花媒婆看向徐曼青的臉色有些為難:「如今,便只能以雞代婿,要委屈徐姑娘了。」

  張嬸一聽要以雞代婿,難免有些火光,但又思及徐曼青現下的尷尬身份——既無陪嫁又帶著幼弟,而且還是曾經被退過親的,就什麼抱怨都說不出口來,只能生生地憋著一肚子火沒處發。

  相對於張嬸的怒氣,徐曼青倒挺淡定。

  以前她也曾聽說過以雞代婿的習俗,似乎流行於東南沿海一帶。

  這種婚俗也被稱為「公雞拜」,是用公雞代替新郎與新娘拜堂的一種儀式。這種婚俗的形成也挺有意思——在海邊或海島上的漁民,男女兩家擇定婚期後,在成婚當天,如新郎出海捕魚遇上風暴,不能如期趕上吉日良辰,男家便用公雞行拜堂禮。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雞,按捺雞頭和新娘交拜。拜堂畢,在公雞頸上懸一條紅布,並將雞關進洞房,以飯食餵養。待新郎出海歸來後,才將公雞放出,故當地民間有「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洞房」之諺。

  後來這一婚俗逐漸流傳開來,便發展為適用於有婚約的男方意外身死後要為該男子房中續人,或者男子病重無法起身拜堂等各種新郎缺席的場合。

  如今項望山是隨軍入伍無法親自拜堂,找隻公雞來效勞,禮節上也完全說得過去。

  只不過這以雞代婿的婚俗一般只會在男強女弱的婚配格局上使用,女方一般都出身於貧賤家庭。若女方本身娘家強勢,又是低嫁,夫家是斷然不敢提出這項要求的。

  花媒婆自然覺得這項寡婦提出以雞代婿是為了給徐家閨女一個下馬威。

  畢竟項家這回算是吃了回頭草,有那麼點自打嘴巴的意思。若再不壓一壓徐曼青的威,等到她嫁進項家還真不知要鬧到什麼境地去了。

  只不過這一點還真是有些冤枉了項寡婦。

  畢竟項寡婦自帶著項望山往咸安城裡搬之後,總是害怕自家兒子被宗族的人搶走,已經多年未曾到本家走動。如今這風急火燎地要立刻找人替項望山拜堂,本就是搶了別人家彩頭的事,若不是私交十分好的親戚,是輕易不會點頭答應的。

  這無奈之下,項寡婦也只得提出以雞代婿的法子了。

  徐曼青對這婚俗倒是無所謂的,在她看來,就是跟隻公雞拜堂,也好過給那噁心巴拉的王志遠做妾,心下也沒覺得多委屈,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花媒婆見這項徐兩家的婚事這般一波三折地終於定下來了,心中也是歡喜,趕緊收了庚帖要往項家遞了。

  花媒婆前腳剛走,後腳張嬸就拉著徐曼青的手長吁短歎道:「我苦命的青妞喲,我苦命的青妞喲!」

  徐曼青又哪能不知張嬸心中所想,明白她也是好心,不過是在替自己鳴不平罷了。

  只是當下徐曼青真沒有什麼好埋怨的,若不是項家還願意迎她入門,她免不了要蹲牢子配小子。現下有了個名分,她已經很知足了。

  最後反倒是徐曼青把張嬸安慰了一通,張嬸才算是消停了下來。

  捻著眼角,張嬸問道:「婚期那麼緊,你這嫁衣什麼的,都收整妥當了嗎?」

  徐曼青笑道:「都妥當了。」

  這還真是多虧了那位她從未謀面的徐青的親娘黃氏——不是黃氏早就知道自家閨女刺繡女紅拿不上台面,早早地就為她備好了嫁衣,徐曼青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去湊足這些婚嫁用的行頭了。

  張嬸見徐曼青這邊似乎沒什麼遺漏的,便也打算走了。

  徐曼青一路將張嬸送了出去,臨別又拜託道:「嬸子,我爹娘都不在了,我出嫁那日,還想請您來幫忙打點打點才是。」

  張嬸連忙回道:「那是自然的。」

  兩人又閒話了兩句,張嬸這才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