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嫡妻原配手札》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色

曾柔的娘姓齊,如今也有六十左右的年歲,她誓死如歸的的眸子見到曾柔時,並沒有大吃一驚,也沒有被救下的喜悅,「小柔,娘來找你了,黃泉路上咱們一起走罷,當年……是娘沒給你找對夫君,是娘沒教養好你,別怪娘。」

 聽齊夫人越說越詭異,曾柔忙打斷她的話,「娘還沒去呢,我也沒死啊。咱們好好活在當下,誰想讓咱們走黃泉路?」

 「沒死?怎麼會?玉王爺說你已經被皇帝廢了皇后的位置,給皇貴妃騰地方了啊,怎麼會沒死?我的女兒寧可死了也不會受皇貴妃的侮辱的。」

 曾柔滿頭是汗,消息的滯後性害死人吶,她俯身以前狀況是比較危險,但現在……曾柔還沒做夠皇后,怎麼可能被皇帝廢了?

 「娘摸摸我的臉,我真沒死。」

 「啊。」

 齊夫人枯瘦的手掌碰觸曾柔的臉頰,溫熱,細膩的肌膚告訴她,女兒還活著,她又從後面看到了畢恭畢敬解救曾家親眷的侍衛,多日的壓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撲進曾柔的懷裡,「小柔……嗚嗚……」

 「娘,都過去了,都過去了。」

 「有本宮在,沒人敢欺負你們。父兄之仇,侄女之怨恨,本宮會一樣一樣的討回來的。」

 齊夫人抹著眼淚問道:「小柔還是皇后娘娘?」

 「嗯。」曾柔將齊夫人攙扶起來,「娘同我好好說說,到底怎麼回事?玉王爺瘋了不成?再如何曾家也是皇親國戚,父親是國丈,沒有確實的廢後消息,他怎敢……怎敢……」

 如今這群開國功勳王爺被皇帝當作豬來養,尤其關外這群空筒子王爺更像是混吃等死的種豬。

 曾柔本沒指望著他們有智商,可這位欺負皇后娘家的玉王爺實在是……說他是蠢豬,蠢豬都哭了。

 便是消息有滯後性,一日沒接到曾柔的死訊或是獲罪的消息,他應該不敢如此急迫的羞辱曾家。

 齊夫人將事情講了一遍,大體總結,曾家落魄了,曾柔的親侄女,也就是死去兄長的女兒出落的花容月貌,不知怎麼就在關外囂張跋扈的玉王爺見到了,追求無果後,玉王爺就同曾柔的父親說,要納她為小妾,曾家嫡出的女兒幾代沒有做小妾的,曾家雖然落魄,但祖訓尊嚴還在。

 曾父怎麼可能同意?

 他拒絕了玉王爺,沒想到玉王爺竟然領著王府侍衛來搶人,曾父拚死維護孫女,但曾家這群老弱病殘怎麼可能抵得過玉王爺?曾小姐也是個烈性的,直接投井死了,曾父見玉王爺逼死了孫女,雖然被玉王爺的人打折了腿,但他還是去了關外的衙門狀告玉王爺,

 關外的官員同玉王爺串通一氣,狠狠的羞辱了曾父一番,又以誣告罪打了曾父三十板子,曾父回家後,便吐血而亡,曾柔的兩叔叔去衙門討公道,結果被衙門的大人關進了牢房,生死未卜。

 沒有男丁,玉王爺更是囂張的上門來……死了一個,還有好幾個花樣少女,他就是要佔有皇后的侄女!

 曾家剩下的小姐,只有兩個被關外的尼姑庵護著落髮,其餘的為名節自盡了。

 曾家的女眷不堪欺辱,相約自盡。

 虧著有忠僕不忍看主子們自盡,換了準備好的毒藥,如此曾柔才有機會救下她們。

 聽了事情經過後,曾柔氣得渾身直打哆嗦,封建社會沒有文明社會能比的民主和公正,沒有司法的公正性,像曾家這樣被權貴欺壓的案子不知有多少,曾柔此時只感覺刻入骨髓的痛恨。

 「你們去給本宮打聽清楚,玉王爺就算是一隻蠢豬,他也應該知曉誰不能惹!」

 「遵旨。「

 總管太監和侍衛被皇后說陰森森的話語嚇得臉色煞白,連忙跑出去打聽消息,總管太監曉得皇上給了皇后自專的聖旨,在關外,所有王爺勳貴的性命都掌握在了皇后手中。

 齊夫人抹著眼淚,她同幾位女眷也被冷若寒冰的曾柔嚇得夠嗆,」小柔……皇后娘娘。「

 曾柔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娘,我沒事的。」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面對這群只能以死抗爭不公平的婦人們,曾柔是憐其不幸,哀其不爭的。

 尋短自盡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關外的大員除了牧守安民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就近監視這群王爺,按說官員是不可能同玉王爺串通一氣的。

 曾家再落魄,若是沒人指使也不可能落到人人欺負的境地。

 玉王爺是個蠢豬,被人收買不稀奇,但關外的官員也被人收買……並同玉王爺共同進退,那麼這件事就絕不簡單,只要挖出來他們串通的證據,曾柔有足夠的理由誅殺他們九族!

 血債還是要用血來償還!

 還有背後設下陰謀詭計的人,曾柔怎麼可能放過?

 即便是將關外的天捅破了,將京城弄得天翻地覆,曾柔也要鬧下去!

 也許借助此事,曾柔可以讓天下百姓明白什麼是國母皇后,什麼是律法公正。

 當然這也是曾柔的立威之戰。

 此戰過後,想來那群想憑著金手指刷皇后的人會明白,皇后既然作為最後的boss,可沒那麼容易推倒的。

 曾柔對侍衛和太監總管越嚴厲,他們調查的越是積極,尤其是太監總管,他除了伺候皇帝外,還有一個官職是東廠掌印都督,俗稱廠公。

 太監沒有像明朝一樣有司禮監,但卻有東廠,號稱監察百官的東廠,沒有錦衣衛,在東廠卻設有鎮北撫司,此處專門審問犯錯的官員。

 曾柔也是到了關外才想起的這些的。

 東廠只有探查監視權利,並沒審問的權利,鎮北撫司是獨立的,由皇帝親信掌管,為了制衡鎮北撫司的獨立性,但凡涉及四品以上官員的案子,大理寺,都察院等會有人到場旁聽。

 這些制度都是太祖制定下來的,曾柔到是挺敬佩太祖的,在這個世界不會出現錦衣衛和東廠專權的事情。

 總管太監為了結好皇后娘娘,用了東廠的密探,探得準確的消息後,總管太監冷汗狂流……幕後的黑手直指向蕭淑妃的娘家!他如何都想不到一向低調,老實,淡然,不爭的蕭淑妃會讓娘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如果沒有蕭淑妃的娘家人通風報信,又蓄意隱瞞了皇后沒有被廢的消息,便是玉王爺是蠢豬,也不敢欺負到皇后娘家頭上來。

 會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總管太監為美好,淡然,低調,溫柔的蕭淑妃默哀,惹惱了皇后娘娘,看來蕭淑妃也不大有好日子過了。

 「怎麼?還沒查出來?」

 「不是……」

 總管太監著急得滿頭是汗,曾柔反倒不著急了,唇邊蘊含著一抹微笑,盯著手中的茶盞……總管太監肩膀垮了下去,皇后娘娘寧靜下來更可怕!

 並非他為蕭淑妃隱瞞,而是如果是蕭淑妃,皇帝的後宮一準會血雨腥風的。

 「你不說話,本宮會以為是皇上。」曾柔淡淡的話語,自言自語的說道:「除了皇上外,也沒別人了罷。」

 總管太監雙膝一軟,怎麼有種即便是皇帝,皇后也有辦法報仇的感覺?

 「娘娘誤會陛下了,陛下對娘娘一直很看重的。」

 「看重?」

 總管太監垂下腦袋,不敢同曾柔的目光相碰,低聲道:「據東廠的幡子查證,玉王爺和關外的官員誤信了廢後的消息,他們以為陛下會降罪皇后娘娘的娘家。」

 「誤信?以為?」曾柔笑道:「繼續說下去,本宮想聽聽你還能給陛下找出怎樣的理由。」

 「不是,不是。」

 總管太監慌忙否定,「真不是陛下,而是……淑妃娘娘。」

 「淑妃?蕭淑妃!」

 「是。」

 曾柔從總管太監手中拿過了密報,掃了一眼後,再一次問道:」你確定消息是準確的?」

 「是。」

 「蕭淑妃,好得很,爭寵……」

 曾柔坐會到書桌前,抽出她隨身攜帶的匕首,在手腕上劃出了一道口子,將鮮血滴入硃砂中,鮮血比硃砂還要紅得耀眼,用魔石和著鮮血化開了硃砂,曾柔一下一下的磨墨。

 梅子和總管太監聽著磨墨的聲音,他們從骨頭裡散發著涼氣,骨頭很疼,很疼,皇后娘娘不是在磨墨,是在磨他們的骨頭。

 曾柔提筆沾著硃砂給皇帝寫了一封折子,並且將東廠調查出來的結果隨著折子附上。

 「本宮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三日內折子必須送達陛下手中。」

 「遵旨。」

 總管太監不敢耽擱,捧著折子出門,再在皇后身邊待下去,他非的窒息了不可。

 「您將折子送過去,豈不是給了蕭淑妃準備的機會?她最近可是很得陛下看重……」梅子提醒曾柔,「您不在京城,京城又沒有您的人,萬一蕭淑妃狡辯脫罪,讓陛下信了她,您的委屈該怎麼辦?」

 「陛下雖然給了本宮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可本宮卻不能一時意氣用事。梅子,本宮想看看蕭淑妃是如何脫罪的,如何向讓皇上相信,她的無辜。」

 如果皇帝對蕭淑妃起了憐愛之情,曾柔可以一路從關外殺回金殿上去!

 讓她那柄嗜血的寶劍沾滿仇人的鮮血。

 曾柔本來不習慣遷怒,株連,她在古代輪迴了四世,思想上已經能接受封建的思想,曾家的境況實在是太讓人氣憤了,不株連,曾柔如何都無法出了胸口這番惡氣。

 曾家不是因為女兒長得太好而被玉王爺陷害,如果曾家不是出了一個沒用的皇后,曾家也不至於落到今日。

 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們遷怒算計皇后的娘家,曾柔若是太客氣只懲治匪首,曾家冤死的人的靈魂怎會得到安歇?

 「今日蕭淑妃敢為了爭寵謀害本宮的娘家,明日她就敢為了帝位,逼宮弒君!」

 曾柔將外傷藥塗抹到手腕上,她並不喜歡寫血書,但沒有比血書更能讓皇帝震撼的方式了。

 以皇帝的性情……蕭淑妃,你也要好好的表現一番呀。

 「走,去衙門。」

 「是,娘娘。」

 曾柔領著侍衛走到了關外的府衙,因為開國皇帝幾次掃蕩北方蠻族,蠻族躲避中原皇帝都來不及,他們不敢來關外殺掠,因此關外太平了一百餘年。

 關外府衙的最高衙門是巡撫衙門。

 曾柔的車架到了巡撫衙門門口,差役一看馬車旁打著黃旗,簇擁馬車的侍衛穿戴都是宮裡的打扮,聽聞是皇后娘娘到了,差役連滾帶爬的跑進去給巡撫報信。

 巡撫的消息確實因為蕭淑妃的阻擋有滯後性,他在京城也有同僚好友,打聽來曾柔並沒被皇帝廢了……聽聞這個消息,巡撫很後悔,只是大錯已經犯下了,他便想著皇后即便保住了後位,也不是得寵的。

 蕭淑妃在後宮裡甚是得寵,在皇帝面前,蕭淑妃自然會幫他們打圓場。

 巡撫逼死曾家後,也可以炮製出曾家謀逆的證據,將證據往京城一交,再定曾家一個畏罪自盡的罪名,皇帝還能為不得寵愛的皇后徹查?

 沒準到時候,皇后也會被曾家謀反牽連而被廢掉。

 種種的安排想法,在皇后娘娘駕臨府衙時,徹底的泡湯了。

 巡撫萬萬沒想到,皇后不僅沒有被廢掉,還能親自到關外來,從衙門差役的口中,他曉得簇擁皇后娘娘馬車的侍衛是皇帝派來的,是皇帝派來保護皇后娘娘的。

 這說明什麼問題?

 說明皇帝是在意皇后的。

 說明皇后很得皇帝的信任。

 巡撫後背冒出一層層的冷汗來,皇后還沒進府衙,他已經感受到大禍臨頭了。

 「大人,大人,皇后娘娘去了府衙的大堂。」

 「什麼?」

 坐在巡撫衙門書房的巡撫大人猛然站起身子,「大堂?皇后去了大堂?」

 「是,娘娘說,她要借您大堂一用。」

 巡撫一聽這話,不敢再耽擱了,一溜小跑的跑向大堂,皇后娘娘膽子可真大,不怕旁人說她干政麼?巡撫一邊跑著,一邊琢磨,如果皇后一怒之下血洗玉王府的話,陛下一定會有所不滿。

 他就沒想到曾柔敢殺了自己,因為他是朝廷命官,能決他生死的人只有皇帝一人。

 一進大堂,巡撫抬頭看去,皇后身著便裝坐在大堂的主位上,皇后的容貌不是極美的,也沒穿鳳袍顯示一國之母的氣勢,不知怎麼巡撫只感覺到胸口沉悶,彷彿喘不過氣來一樣。

 他甚至沒有懷疑皇后是假冒的,在皇后那雙冰冷平靜的眸光下,巡撫感覺後背像是背著荊棘,刺痛著,高高在上的皇后主宰著他們的性命。

 雙腿以軟,巡撫跪下了,「下臣見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好半晌,巡撫聽不見皇后叫起的聲音,他不敢移動自己的雙膝,跪得筆直,「娘娘。」

 「本宮在想,當強權遭遇強權時,會是什麼個結果。」

 在曾柔沒到關外前,巡撫和玉王爺是強權的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欺壓關外的人,如今曾柔來了,手中握有無上的權柄,曾柔突然想讓他們明白被強權壓迫的滋味,

 「皇后娘娘,請聽下臣說。」

 「你先等一等,本宮想聽玉王爺怎麼說的。」

 曾柔向總管太監點了點頭,「宣旨罷,別讓巡撫糊塗著。」

 總管太監展開一直斜抱在懷裡的聖旨,操著奸細的嗓音誦讀聖旨,巡撫放外任的時,見過總管太監,雖然巡撫出京到關外有三四年了,但總管太監的容貌變化不大。

 掌著東廠的掌印都督,皇帝最信任的太監總管,這兩個職位代表的意義,不言而喻。

 巡撫有滅頂之災的感覺。

 「關外一切事務,交由皇后處置,令朕賜還曾家國公爵位,恩封曾家諸人,以彰顯皇親國戚之威,曾氏家族為朕妻族,辱曾家既為辱朕……」

 巡撫聽了聖旨後,癱軟在大堂上,他方才打算再一次化作泡影,強權遭遇強權……他徹地的感受到當初曾家人的痛苦和無力反抗。

 「娘娘,下臣知罪,是玉王爺……玉王爺……」

 「只是玉王爺麼?」

 「還有……還有……」

 「你說出來本宮也不會繞了你,因為答案你說是不說,對本宮來說意義不大,證據在或者不在,對本宮也沒太大的影響,只要本宮相信了,你以為本宮會饒了她們一家?如今本宮說得話就是證據!」

 「娘娘。」

 「所以本宮不想聽你說話呢。」

 曾柔揮手讓巡撫住嘴,侍衛直接堵住了巡撫的嘴巴,「她確實是皇帝的寵妃,可是寵妃可以有很多個,但皇后只有一人!皇上不會廢了本宮皇后的位置,本宮可以讓她做不成成寵妃,」

 「玉王爺到了麼?」

 「娘娘,玉王爺打算畏罪自盡,被屬下阻住,他暈著……您看……」

 侍衛從外面像是提著死狗一樣提著玉王爺上了大堂,這名侍衛受過曾柔的指點,功夫不錯,對曾柔也算是忠心的,自然一路上沒少給玉王爺苦頭吃。

 對於關外這群當豬養的王爺,侍衛們並沒看到眼裡。

 皇后娘娘發威,他們敢不盡力?

 皇后娘娘這根大腿,如今看起來又粗又壯,怎麼都要抱緊了的。

 將玉王爺扔到大堂上,聽皇后說潑醒,侍衛將一桶涼水澆到玉王爺身上,玉王爺打了個哆嗦,身上的肥肉亂顫,抬頭看向曾柔,「皇后娘娘……臣祖上於國有功。」

 「於國有功,不意味著你能免死,祖上是祖上,你搶錢民女,陷害皇親國戚,將國丈府逼入絕境,在你眼裡,還有陛下嗎?本宮的父親再不好,在本宮還是皇后的時候,他就是陛下名正言順的老丈人!」

 「娘娘,誤會,誤會啊。」

 曾柔冷笑道:「誤會?來人,廢了他惹禍的根子。」

 侍衛看了皇后一眼,

 曾柔道:「踢廢了他的命根子,本宮以為這也是誤會呢。」

 「是。」

 侍衛抬腳對著玉王爺的□運足力氣踹了一腳,玉王爺哀號,「本王要……要進京鳴冤……皇后,你不能這麼對功臣之後。」

 「本宮不會攔著你進京城鳴冤的。」

 曾柔讓人準備囚車,將玉王爺一家老小都裝進囚車中,不是要鳴冤嗎?曾柔倒要看看敢不敢接下這張狀紙,玉王府被查封,曾柔收了一些玉王爺的罪證,她坐在大堂上代替巡撫接了很多的訴訟,曾柔從嚴處置了一批官吏和勳貴王爺。

 曾柔不怕殺人,甚至不用請旨,直接將罪有應得的官員王爺盡數誅殺,他們的家人流放在當地,以前他們仗著權勢欺壓別人,這回權勢沒了,自然會有百姓和新到任的官員欺壓他們。

 關外血色瀰漫,整個勳貴階層彈起皇后來,如同談虎變色一般,不是沒有人給京城的親朋送信,送出去的消息大多石沉大海,皇后雷霆手段,重新梳理了關外的勳貴和官吏。

 此後僥倖活下來的人,對皇后娘娘的敬畏,遠遠超過對皇帝的敬畏。

 皇后……在關外誅殺了一千於人,她根本不管勳貴是不是在京城有背景,只要犯了事兒,盡數誅殺。

 京城,皇帝放下了匯總回來的折子,搖了搖頭,」皇后的脾氣太重了點。」

 他既然讓曾柔出氣,便不會阻攔曾柔,只是殺戮過重的曾柔……讓皇帝多了幾分的忌憚。

 皇帝並不是個愛砍大臣腦袋的君主,他卻立了一個嗜血的皇后!

 曾柔不在這段十日,他一直努力找尋超越曾柔批注的女人,可每一個人都讓他失望……他好不容易調養得陽氣十足的身體,又被後宮的妃嬪弄得有點精力不濟。

 那一日用了蕭淑妃做的飯菜後,皇帝在行房時候差一點……差一點得了馬上風,蕭淑妃到底在飯菜裡加了什麼?皇帝喜好美色,可不是耗費生命為前提的。

 皇帝打算等曾柔回來,再一起處置蕭淑妃,因為皇帝懷疑蕭淑妃也是個妖孽呢。

 他不明白,他的後宮到底怎麼了?群妖亂舞,難道是亡國的徵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