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庶女悠然》第71章
71匪饑匪渴

兩位大小姐都勒令她親自見面,親口解釋,這可難了,悠然哪出得了門呀,已是定了親的大姑娘了。

 再說了,去安家看張憇還好,安夫人只是規矩嚴整,忍耐她一下也就過去了。去吉安侯府看水冰心,可就費勁了,老爹都已經放出話了,悠然不利東南,不便去外祖家,這會兒可怎麼改口。

 悠然愁眉苦臉的寫了回信過去,聲稱不便出門,結果水冰心的第二封信馬上到了,信上只寫著一行大字:姐姐我懷孕八個月了!

 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急性子張憇的第二封信倒是慢悠悠的到了,上面絮絮寫著自己懷孕後家人不許外出的苦惱,以及如何思念如何想念好朋友。

 真摯之情,溢於言表。

 這都什麼損友。晚上悠然憤憤跟老爹說了,孟賚目光中閃過一絲銳利,悠然心中一緊。

 “這麼說,你又要出門了?”孟賚慢條斯理問道,“你上次出門,是什麼時候?”

 “忘了,忘了。”悠然結結巴巴的,心虛呀。

 孟賚心中漸漸升騰起怒氣,張並這臭小子,太也大膽,這般明公正道的勾引自家女兒。換庚貼下小定的事顯是張並和悠然是通了氣兒的,悠然本來什麼都不瞞著老爹,如今居然跟個外人有商有量把自己親爹扔在腦後,這還沒過門呢。

 女生外向。女生外向。

 孟賚陰沉著一張臉,悠然心中發怵。孟大伯已是帶著孟老太太、顧氏、蔚然離京回了泰安,對外解釋理由還是很堂皇的“老太太突然夢到過世的老太爺,思鄉心切,務必要即日便返回。”“長子長婦,自然是陪老太太回原籍”,這邊孟賚即將嫁女,年邁老母一時心血來潮要回原籍,便有孟大伯這孝順兒子帶著媳婦女兒即刻陪著返回,外人都道孟家兩兄弟體貼順從母親,是真孝順。

 既把這幫不招人待見的女人送走了,又落了個好名聲,這已經很好了呀,就是孟老爹親自出手,也不見得會有更好的結果了。悠然惴惴不安的想著,那老爹是為什麼不高興呢,為什麼不高興呢?

 “悠兒,你就這麼信不過爹?”孟賚緩緩問道。

 悠然一個激靈,“怎麼會?我當然信得過爹。”又諂媚的補了一句“我最相信的人,就是爹爹了。”

 孟賚“哼”了一聲,“是麼?信得過爹,你會有事不跟爹說,反倒跟他商量?”

 怎麼跟您商量啊,這裡面牽涉到您親娘!您如果知道我跟大伯說了什麼,不得抽我呀。您那親娘,不給她弄走真是不行了,不定她哪天犯糊塗呢。悠然暗想。

 悠然剛要出口辯解,突然想到一句話。“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這句話是人際關係處理的一個法寶。但常常會被不知不覺的忽略。還是優先解決老爹的情緒,再進入解決問題的環節好了。悠然決定。

 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孟老爹介意的並不是具體事實,他只是吃醋了。女兒生命中會有一個男人比自己更重要,這令他犯酸。

 “我這不是心疼您嗎?不捨得您受累。”悠然實話實說,“這麻煩事兒,就該年輕人去操心。”老爹年紀大了,該休養了。

 “你爹我還不老呢。”孟賚哼哼道。雖然還氣,但悠然語氣中的關切,語氣中的孺慕之情,已經讓他舒服了不少。

 “那是,爹看上去依舊玉樹臨風!”悠然猛拍馬屁,在腦海裡搜尋著誇人的詞句“溫文儒雅,英俊灑脫,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若她再小兩歲,就該拖過來打屁股!孟賚瞪著悠然,眼裡慢慢有了笑意。

 不過,還是不許她出門。“吉安侯府不能去,早就說了你不利東南不便去外祖家,這會子又去了,不是自己打嘴麼?”,孟賚的語氣不容置疑,“安家,也還是別去了。”和張並已經定了親事,魏國公府有關的其餘人等,最好離遠些,免生是非。

 “是。”事已至此,悠然只能答應。

 “也不知你祖母,在泰安怎麼樣了。”孟賚歎道。畢竟是親娘,雖然從小不待見自己,更給自己添過無數麻煩,但想起她在京中過慣富貴日子,也不知回到泰安後能不能適應。

 “爹給你大伯的金銀,你大伯都不肯收。”孟賚為此十分不快,唯恐孟老太太回鄉後過得不舒坦。

 “大伯不收是對的,”悠然笑咪咪,大伯哪裡有臉收金銀,先不說他那老妻闖了多大禍,單說這麼些年都是二房養老太太,他也不該收的。“您想想,回泰安過日子,若多帶金銀,十分花用,街坊鄰居的看著未免眼熱,顯得老太太與眾不同。倒不如和光同塵,比大傢伙好一些卻又不必好太多,這才是長久之計,您說呢?”回泰安過日子還把京城的款兒擺出來,您這是想招人恨呢。

 人不能比自己的鄰居強太多。如果是二十一世紀,比你鄰居強太多的時候,就該換社區了。本來住公寓的改別墅;本來住聯排的改獨棟。

 “爹,您不能太自私了只想自己,您這些年是盡孝了,也要讓大伯盡盡孝心啊。”悠然一本正經的勸孟老爹。娘不是你一個人的,你也要給其他人機會吧。

 “就你歪理多。”孟賚橫了悠然一眼。

 “我改!”悠然痛下決心。

 “那倒不必。”孟賚微微笑,改什麼呢,不必改,再有兩年嫁出去了,讓那個臭小子頭疼去。

 時光過得飛快。轉眼間已到了嫣然出閣的日子。盧家依足規矩娶了嫣然過門。高門嫡子,聘禮豐厚,嫁妝也豐厚,嫣然這門親事挑不出一絲毛病來。

 幸虧老太太趕在臨走前給嫣然撈足了嫁妝!丁姨娘暗自慶倖。等到三朝回門看見嫣然一臉嬌羞,旁邊站著清俊灑脫的新姑爺,好一對璧人!丁姨娘眼淚都快下來了。

 等到西寧侯府來下聘的時候,丁姨娘略有不快。因為四姑爺只是西寧侯府一個庶子,聘禮居然比盧家嫡子的還要體面。“庶出的,也不收斂收斂。”丁姨娘小聲嘟囔道。四姑娘的聘禮怎麼能比三姑娘更多呢?

 很快,更不收斂的事就來了。安然風風光光出閣後,新婚剛一個月,李澤就被派駐大同,任參將,安然也跟著一起去上任!

 “還能帶家眷呢?”丁姨娘不快。三姑娘還日日要服侍公婆呢,四姑娘倒能出去單過了,這到了大同,還不是什麼事都由四姑娘說了算?聽說四姑爺對四姑娘是言聽計從的。

 “關她什麼事?見不得咱們姑娘好。”杜姨娘的小丫頭墜兒忿忿不平的說道。姨娘的院子又不大,又離得近,誰也瞞不過誰。

 杜姨娘只笑了一笑。其實也沒什麼,嫣然和安然一前一後出嫁,做娘的忍不住對比了一下而已。有什麼呢,何必在意。

 西寧侯府。

 世子李潤汗都快下來了,沖上首怒氣衝衝的侯夫人急道“娘,您這是做什麼?爹都下了令了,讓他們小倆口一起上任,您這是打什麼別呀。”小六李澤要帶新媳婦走,那就帶吧,有什麼呢,為了這個大動干戈?

 “休想!”侯夫人高氏森森道“你爹瞞著我做的好事!說什麼給小六娶一個文官家的庶女,還說禮部侍郎家的婢生女,配侯府的庶子,正合適。”

 “是啊,”李潤點頭,“是這麼回事。小六跟他媳婦是挺配的。”小六機靈,性子跳脫了些,小六媳婦安靜溫柔,正好可以規勸規勸他,管管他,這不,小六真還挺聽媳婦話的。

 “你懂什麼?”高氏怒吼道“你爹打的好主意!為了栽培小六,真是煞費苦心!說什麼文官家的庶女,結果娶過來是平北侯的大姨子!”

 平北侯在軍中是什麼威望,他根本一句話都不用說,只要大家知道小六是他連襟,自會有人照應。

 李潤詫異道“這有什麼不好麼?”攀上這樣親戚,有什麼不對的?

 高氏恨鐵不成鋼的看著親生兒子,“你呀,你就是實心眼兒!他是你庶出弟弟,若他有人扶持,有了大出息,將來還會把你放在眼裡?還會聽我這嫡母的話?”

 本想養廢這個庶子,無奈西寧侯看得緊,這小子自己也機靈,竟沒能如願。

 李潤拂然道“他再有出息,也不敢不聽嫡母吩咐!不聽命於嫡母就是不孝,您還能拿他沒轍了?至於我,我是嫡長子,侯府註定是我的,他再有出息,能翻出天去?您真是想多了。聽我的勸,別跟爹再鬧了,放他們走吧。”鬧到最後也是看著他們走,還不如不鬧。

 不管侯夫人鬧或不鬧,安然只管有條不紊的收拾行裝。

 李澤倚在羅漢床上,一臉魘足,溫柔的看著安然走來走去。這有了媳婦的日子,真好。

 李澤勸她,“歇歇吧,別累著了。”安然笑笑,“我不累。”李澤無奈道“不急著收拾。不一定能不能走成呢。”

 安然胸有成竹,“一定能走成。”李澤面帶疑惑,安然也不解釋,只低頭微笑。這是成親時就提出的條件,西寧侯既已答應了,就不能反悔。孟老爹是被大姐姐的事嚇住了,總想讓女兒們都離開婆婆生活。

 嫣然願意跟著公婆過富貴日子,喜歡什麼都是現成的,那是她自己選的。安然可不是,寧願吃點苦,也要自己當家作主。

 天大地大,為什麼要局限在這一個小院子裡,為什麼要局限在針線活上?想到就要海闊天空,安然心境陡的豪放起來,笑吟吟的拿起做了一半的繡活兒,扔到窗外。

 李澤看著有些放縱的妻子,也跟著她笑起來。

 跟孟家二房幸福的姑娘不同,大房的獨女蔚然,正痛苦萬分。

 “我不!我不嫁那麼一個人,我寧願死!”蔚然已經哭不出來了,父親要把她嫁給一個縣令的小兒子!那縣令寒門出身,家境既不寬裕,更沒什麼前程。

 如果不是曾經有望嫁給平北侯,或許蔚然現在不會這麼絕望。

 孟大伯是縣令,男方父親也是縣令;男主家境不寬裕,跟孟大伯差不多;蔚然人才好,那縣令的小兒子人才也不差。說來還算門當戶對,只不過前後對比實在太強烈。

 顧氏嘶啞著嗓子求孟大伯“再等等吧,不能給蔚姐兒定這麼一個人呀。”

 “都十七了,還怎麼再等。”孟大伯淡定說道,“再等,能等著什麼。”

 顧氏愣了愣。在這偏僻地方,還能等著什麼呢。若是在京城,倒還能再托人尋尋看。“依我說,大爺當初就該跟我一道賴上平北侯,二爺是不忍心違逆自己親哥哥的呀。”顧氏還念念不忘。

 孟大伯冷冷的瞪了她一眼,輕蔑道“也就是你這樣的無知婦人,才會有這種無謂想頭。一個馳騁沙場的大元帥,由著你給她塞哪個女兒便是哪個女兒?你當人是什麼?”

 “可,可他,命中註定要娶排行第五的姑娘啊。”顧氏怯怯道。

 孟大伯氣笑了,“這你也信!京城排行第五的姑娘多了去了,怎麼不去別家求?京城多少人家想嫁女兒給他!”

 顧氏被笑得無地自容。

 笑了半晌,笑完了,孟大伯沉下臉來,沉聲對顧氏說道“蔚姐兒的事便這樣定了。你只安心在泰安服侍老太太吧,若服侍的好,便都好;若你生事要攛掇老太太上京城去,你可給我小心著!”

 顧氏面有驚懼之色,只聽孟大伯一字一字說道“你這輩子,不是在泰安,就是在樂安,再別想去京城了,聽明白沒有?”

 看著丈夫放下狠話後無情的離去,顧氏終忍不住,痛哭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匪饑匪渴,德音來括”出自《詩經.小雅.車轄》,可以譯為“淑女來會合,我不再饑渴。”詩經裡的饑渴,常暗指男女**。

 “德音” ,美好的品德聲譽。“括”,猶"佸" huó,聚會,會合。“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聚會,一個是勤力於耕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