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判斷依據
這面銅鏡的背部採用的並非傳統的浮雕藝術,而是貝殼鑲嵌手法,在鏡子背面,用無數細小薄平的貝殼裝飾品鑲嵌了一幅精緻傳神的花鳥美人圖。
仕女挽著高高的發髻,手中握著一團蒲扇。
這個仕女的線條頗為圓潤,體態豐盈,充滿靈動之氣。
在美人的頭頂,花朵和枝葉四下散開,分佈在整個銅鏡的背面緣邊,有四朵比較大的花朵並列在銅鏡的四個角,花朵微微向兩側傾斜,在花下各有一隻張開翅膀的鳳凰。
手指撫摸過那有質感的花鳥美人,雖然貝殼花彫的紋理很難摸出不同,但是霍思寧還是在花彫和銅鏡的銜接處還是摸出了細小的不同之處。
兩件東西的熱度和靈力都沒有差別,不過在這個銜接處,這兩樣東西的熱度有明顯的間斷,證明這凸出來的花鳥美人和銅鏡並非一體的。
霍思寧又仔細地將鏡子打磨光滑的那一面仔細地看了看,在這面不發熱的鏡子邊緣,能看到斑斑鏽跡。
古銅生鏽後會產生綠繡,但這面鏡子既然是假物,鏡面上顯然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自然生鏽,多半是作假的人為了混淆視聽,通過特殊手段故意在鏡子上弄的假鏽。
她用指甲在鏡面的鏽跡上輕輕地刮了刮,再一抹,就看到有一些粉狀物脫落。
看到這情況,霍思寧心下頓時瞭然。
這種故意做假鏽跡的手段,在古玩作假上屢見不鮮。
只是有的做舊粗糙,懂行的人只需要用肉眼就能分辨出來;而有的則做得非常逼真,讓人不太好辨認。
霍思寧如果沒有透視,若是只光憑手感,恐怕還真不能斷定這面鏡子上的鏽跡是作假而成。
霍思寧兩次摸東西的速度都不算快,雖然她有右手透視,但是她的基礎知識並不算紮實。
加上她這個人一向做事嚴謹,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下結論,所以很多細節問題她都留意到了。
一直到監考官敲鐘提醒她時間到了,她確認沒有任何疏漏之後,才抽回了自己的手退下講台。
摸完了東西的鑑定師們紛紛坐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有的人在偷偷打量周圍其他鑑定師臉上的表情,有的人則閉幕沉思,似乎在對他們心中的那個答案進行推敲。
霍思寧抬眼朝著馬立文看了一眼,隨即便收回了實現,依然回到她所在的角落裡做好。
這次中期考核將決定最後留下來的十位鑑定師進行終極PK,很多鑑定師都是摩拳擦掌,誓要在這次比試上和場上眾人比個高下。
每個人心裡都對周圍的對手有忌憚和防範之心,所以從進場到摸東西,大家臉上都不動聲色,生怕被其他人看出端倪來。
等到最後一個人也摸完東西走下講台,工作人員動作迅速地給每個人都發放了一張白紙。
這個時候,主考官石慶雲才站起身來宣佈:「答卷已經分發到你們手上,下面給你們半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作答,時間一到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將試卷統一收上來。」
霍思寧拿到答卷之後並沒有立即就寫答案,而是靜靜地開始沉思起來。
那套留聲機還好說,基本上可以確定整套機器是1905年哥倫比亞經典,因為唱箱被損毀了,所以物件的主人找了個仿製的桃花心木唱箱搭配上去。
而與留聲機相比,銅鏡反而更難判斷一些。
那個銅鏡背面是一副仕女花鳥圖,上面的花彫採用的應該是螺鈿工藝。
螺鈿又稱鈿嵌或羅鈿,在古玩界也有叫「鈿螺」的,它是唐代所特有的雕刻藝術。
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
這種用天然之物打磨製成的東西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唐代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其他工藝品上。
從銅鏡背面的紋飾風格以及畫風就可以確定,那個銅鏡背面應該是唐代所出沒錯。
只是正面呢?有什麼判斷依據?這是蒙眼考核,只摸不看,她的答卷自然不可能寫上她利用天眼所看到的東西,只能站在一個蒙眼者的角度去填寫答卷。
判斷古玩最基本的方法,其實和中醫上的望聞問切是一樣的。
除了用肉眼看和用手觸摸之外,還可以靠耳朵聽以及靠鼻子聞。
想到這裡,霍思寧猛地想起她之前摸銅鏡正面的時候刮掉的那些銅鏽,不禁低下頭去看向自己的手指。
她將指甲縫隙中一點不易察覺的粉末摳出來,用大拇指和小拇指輕輕摩挲了一下,又將指尖湊到鼻尖聞了聞,鼻間似乎有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銅腥。
霍思寧的臉上露出了笑意,真正的古董銅器最多帶著出土後的泥土氣息,不應該有銅腥味兒。
銅腥,這應該是最直接的證據了。
霍思寧旁邊的那幾個鑑定師其實距離霍思寧並不遠,只要稍微一瞄就能看到霍思寧答捲上的答案。
只是他們都覺得霍思寧太過年輕,並不相信她寫的答案就是正確的。
在他們看來,與其相信一個黃毛丫頭,倒不如信自己的一雙手。
十分鐘的時間,霍思寧就順暢地將心底的答案寫了出來,她也沒在座位上繼續磨蹭,而是直接將答卷交給了旁邊的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送到了主考官的手中,她則淡定地坐下來靜靜地等待。
半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棘手,提起筆來卻遲遲動不了筆,似乎腦子裡有很多東西要寫,但是真要寫起來卻發現很多地方根本解釋不通。
說起來這次考核還真是有意思,主辦方給鑑定師們下了兩個套,兩個木箱子裡的東西都不能完全的說是真品或者贋品,所以除非真的摸出問題來,否則光靠瞎蒙是很難蒙到答案的。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答題者如此糾結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