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1章 與時俱進
甬道進入的方位和油耗子挖掘的盜洞方向是相反的,三四十米的甬道深入進去,就等於是深入到了這座山峰的腹地,如此深的古墓穴,也難怪一千多年來也沒有人能夠找到古墓的入口了。
要知道,葛洪這個人可以說是非常有名氣的方士,史料記載也頗多,凡是有一點腦子的盜墓賊,都知道這人羽化後,他的那些巨大的財富,肯定是跟著他一塊兒葬在了墓穴之中,這樣巨大的誘惑,不可能沒有盜墓賊沒來羅浮山尋過寶。
但是除了油耗子之外,這個古墓卻一直沒人光顧過,這就說明這個古墓埋藏得足夠深了,不然在明知道羅浮山就是葛洪羽化的所在,整個羅浮山就這麼大,那些人沒道理會找不到。
葛洪也是個聰明人,他自知自己要是死了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人覬覦他留下來的財富,所以為了防止自己的肉身被毀,他才會另外選擇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峰作為他的墓穴地,而且在建造墓穴地的過程中,他也一定是暗中悄悄進行的,不然不會一點野史記載都沒有。
他刻意將生前的痕跡,包括洗藥池、煉丹灶等他生活過的場所都留了下來,就是為了轉移那些來探查他古墓的人的視線,讓那些人誤以為他的古墓也在附近。
他的這一招無疑是非常奏效的,流傳了千百年,世人大張旗鼓地供奉著他的葛仙祠,卻不知他另外在山林深處還建造了一個古墓用來藏匿肉身。
若不是有油耗子這個偏門左道挖盜洞高手,恐怕想要找到這個古墓的甬道入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當然,這是建立在考古隊都是普通人的情況下,若是有霍思寧這種帶著作弊器的,那又另當別論。
要知道,當初霍思寧可是單憑一雙手,就探測出了雲嶺古墓的整個構造情況,還繪製出了結構圖,給當時負責雲嶺考古發掘工作的謝道遠他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福音。
霍思寧和謝道遠等人隨著油耗子一道來到了古墓大門處。
這是一處巨大的石門處,石門是對開的,石門應該是整塊的蛇紋石製成,石門吻合相當嚴密,門縫處估摸著勉強能塞進去幾張刀片的厚度。
在這兩道門上,各自鑲嵌著一隻仙鶴,神鳥作昂首前視狀,張口露齒,脖頸長長仰著,腹兩側羽翅微揚,做展翅高飛狀。
在仙鶴的喙裡,各自銜著一個青銅製圓環,不過經過一千多年的侵蝕,再加上油耗子上次闖入古墓的時候並未進行過任何的保護措施,這圓環此刻已經是鏽跡斑斑,非常脆弱了。
謝道遠跟丁亮那邊工作做得還是十分到位的,一個戴著手套開始在石門上用刷子刷著,不斷取樣,另一個負責拍攝,全程都沒搭理一旁站著的油耗子和霍思寧。
霍思寧倒也不覺得尷尬,想了想她也戴上了手套,伸出手來摸向這張石門。
一摸到這蛇紋石,一股清清冷冷的濃郁靈氣就順著手掌朝著霍思寧這邊湧來,霍思寧心下只覺暖洋洋一片,面上表情也變得分外柔和起來。
慢慢地,她的眼前出現了這個石門內部的情況,在石門的上下各自有一個卡槽,將這兩張蛇紋石門固定住了,而在卡槽內,各自有幾個銅球鑲嵌其中,很顯然這些球就是石門滑動時的滾珠。
這種石門,霍思寧小時候在鄉下就見到過,所以並不覺得陌生,但是這種構造的東西,在一千七百年前竟然就有了,霍思寧不免覺得驚奇,不得不感慨這古人的智慧,並不比現代人就差到哪裡去。
因為油耗子進過古墓裡面,這就足以說明這張石門並沒有什麼古怪,所以在謝道遠那邊取了樣並拍了視頻後,謝道遠就示意油耗子將這張石門推開。
這樣巨大的一張石門,肯定是不可能強硬地推就能推開的,幾個人早就注意到這石門上有一個類似於密碼鎖一樣的東西,是在左右兩張門合攏的正中央位置,一邊各佔一半,就像是現代的門鎖一樣。
霍思寧也查看過了,這個門鎖並不算特別,應該是非常簡單的門鎖,但這門鎖牽連著一個奇怪的齒輪,那齒輪處有一根銅絲線,一路蜿蜒延伸到了古墓最裡面。
霍思寧也不知道這齒輪是什麼用意,但一個古墓無外乎就是預設機關而已,所以多多少少也還是能猜測到一些,大概也就是古墓被不懷好意的人闖入,若是不知道石門的解鎖密碼,那麼強行破門而入,那就會觸動到這個齒輪,同時牽連到古墓裡面的某個東西。
要麼就是觸發機關,讓闖入者中招死亡或者知難而退,要麼就是自爆,將古墓內的某個最重要的東西直接給毀了,讓闖入者什麼也得不到。
不過,不論這兩個情況究竟是哪一種,霍思寧他們都不用擔心,畢竟油耗子已經能夠從裡面拿出一個藥王鼎,就說明他肯定是有辦法的。
油耗子顯然也是不知道密碼的,但這貨卻有一個靈活的腦子,他有很豐富的盜墓經驗,所以一看到那門鎖,就知道那玩意兒輕易碰不得,但現代科技給了他一個很強悍的東西,那就是千斤頂。
他那洛陽鏟上預裝了拐釘,剛剛好能夠將石門的縫隙微微撬起,然後再將千斤頂塞進去,一點點往下壓,巨大的壓強直接就將那蛇紋石給抬了起來。
這樣的辦法有些討巧了,甚至就連霍思寧都覺得聞所未聞,但偏偏是十分奏效的。
石門被抬起,那門鎖上扣起來的卡槽就發出咔擦一聲,然後就這麼開了!
一旁的謝道遠和丁亮都不由得朝著油耗子這邊看了過來,眼神裡帶著一種古怪的神色。
油耗子倒是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聳聳肩道:“不要以為我們這些盜墓的就只懂得什麼分金定穴八卦堪輿之類的老一套,我們也是與時俱進的,這千斤頂可比鏟子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