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十樣錦》第166章
第166章 分家

  武定侯出京戍邊的旨意一下,往日裡平靜的武定侯府起了微瀾。先不說男人們那裡怎麼樣,只說侯夫人也要同去,那麼侯府內由誰管家呢?

  雲娘心裡早有一本帳,因此接了旨再被祖父傳過來時便娓娓地道:「按新法子理家已經幾年,事情亦都理順了,且每年都余些銀子,就是突然出些事體也不怕,如今孫媳婦想著,挑個妥當公正的人暫理幾年也沒什麼。」

  她早想好了請三嬸母親幫忙,三嬸母親與自己最好,私心又小,還有才幹,且家中還有祖父壓著,定然不會出事。

  正待向祖父一一回稟,祖父卻擺了擺手,「不必那麼麻煩,我是想告訴你們,我正想藉著這麼個機會分家,也免得你們不在京裡哪一房出了事牽連侯府。」

  一家子上百口人,自然良莠不齊的,平日裡也難免沒有犯些小錯,不論是哪一房,傳出去都說是武定侯府的。好在玉瀚脾氣剛硬,不論什麼輩份,只要在外面犯了事便先送到京兆府尹處依律處罰,回了家中又是一重罰;而雲娘在府內寬嚴相濟,又十分公正,總算能令外人讚一聲武定侯府好門風。

  如今他們出京了,倒也不至於就能立即出什麼事,但是老侯爺卻未雨綢繆,連話也不肯聽,「你們也不必說什麼我還活著不能分家的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家裡人口實在太多,我亦沒精神看住他們,早些分出去早些清靜。」說著吩咐玉瀚給永昌侯、濟寧侯等幾個姻親府裡寫了帖子,分家總要有舅爺們來看著。

  想想二叔一家分出去之後,再回府裡果真就變了,先前總當府裡是他的家,他自然要處處舒心暢意,指手劃腳的,可一經分出去再回來,他不過是客,就是想說什麼都要先在肚子裡思量一番,舉止更是帶著小心了。

  雲娘總還要再勸上一勸,玉瀚卻已經坐在桌前寫了,他一向不喜府裡這些人專門在雲娘面前生事,也從不掩飾,現在祖父有命,連推都不肯推讓一下的。

  到了分家的日子,各位接了帖子自然都給面子,一時全到了,就是先前分出去的二房也回來了。

  老侯爺發了話,請來的諸位心中都道老侯爺心狠,就連生下來就殘疾的小兒子也不肯網開一面,俱要一同分出去,只怕將來影響了武定侯府嫡支。

  可大家畢竟也懂得這是治家最明智的法子,勸了幾句,也知是面子情便就停了,有心的再看了帳,見家產分得果真公道,無心的連帳都不看,有老侯爺在,怎麼分還不是他老人家的一句話,誰還敢駁回不成?便都上來畫了押,或真或假地囑咐外甥們出府後一定要立起來,又向老侯爺和玉瀚拜託將來還要照應他們。

  大約是因為二房分家時已經給了大家一個預警,這一次各房的人再沒有哭求的了,大約自那時起大家也便為今日做好了準備。而且,在雲娘的新政下,只要是會過日子的,早已經攢下一筆銀錢,對分出去也沒有過去那樣恐懼。

  老侯爺看分過家產,便又向一直神色不郁的五房太太道:「你也不必如此模樣,老五與別人不同,我自要單給你們一房多幾處好莊子,幾家好店舖,只要守著安心度日,幾代人衣食無憂。」說著果然讓人又拿出些契書,果然是最好的。

  大家見了,就是羨慕,也爭不得,畢竟別房的人都是身子健全的,托了老侯爺的福或是謀了官職,或是另有營生,唯五房一直什麼也不成。

  這還沒完,老侯爺又板臉道:「雖然將你們分出去了,可總還是我的兒孫,我再沒有不惦記的道理,」說著再拿出一疊銀票,給每一個未成親的孫子孫女曾孫子曾孫女一人一千兩銀子,包括還在肚子裡沒出來的,「這是我的私產,給孩子們將來成親時用的。」

  雲娘在心裡粗算一下,只給孫輩的便要幾萬兩銀子,五房又幾萬兩,再想到前兩日祖父賞了自己和玉瀚兩萬兩銀票到遼東時用,只這一次祖父便拿出十萬以上兩的銀子,祖父果真是有錢的!

  正在心裡慨歎,卻聽祖父又道:「沒分出去的這幾處,我也一樣給東西給銀子。」又叫人拿了契書銀票上來。

  雲娘便趕緊道:「我們這一房就不要了。」畢竟已經偏得了兩萬兩。

  祖父一擺手,「這都是我給小輩們的,不用謙讓。」看分好了,向所有人道:「我老了,這一次也就將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明白,一會寫了分家文書,請大家都畫押留名作證。此後分家出去的各房再有什麼,我也顧不得了。至於我的身後事,也留了幾萬兩銀子,總能結果自己,到時候可著這銀子辦就是。」

  一時之間竟將大家都說得傷感起來,寫了分家文書,竟不知說什麼好。

  雲娘見狀,便起身讓鄧嬤嬤拿出早準備好的荷包來道:「這幾年府裡頗餘下些銀子,算起來也是大家的份例,今天也按人頭分下去,雖然不多,可也能添補些家用了。」

  祖父便笑了,向大家道:「我平日裡不說,只怕你們以為我自誇,我這孫媳婦,心裡再善良不過,也不怪皇后母親對她青眼有加。家裡這些余銀,本是她千辛萬苦攢下的,到了這時候卻一分不差地拿出來給大家,你們家中的小媳婦哪一個能做到這樣的?」

  大家紛紛稱誦,直道侯夫人大度慷慨,亦有人知道當年老武定侯對這個孫媳婦其實是百般不滿的,也放出話來要為孫子另娶的,只是現在誰還會提起?

  總之,武定侯府這一次分家十分地體面,京城裡再有哪一家分家時出了些是非的,竟都要道一聲,「看武定侯府怎麼分的家。」

  待玉瀚和雲娘準備好一切,在卜定的日子出發前,府裡西邊已經空了下來,大嫂帶著一群兒女們搬了過去。先前她一直不肯讓出侯府的正房,雲娘也只聽任著。後來崢兒和畋兒說親時都因此受了挫,又有容妃讓人捎話提點,方才搬走,但也只在東邊的一處房舍,現在不想她倒是主動要去府西邊。

  可見,她就是心裡有再多的不滿和怨恨,也知道這一次她們沒有分出去,正是侯爺和侯夫人看在丈夫的面子上,將自己當成喪夫的寡嫂一般奉養,但是他們一支再不可能是武定侯府的嫡支了。

  且真正的武定侯夫妻都搬出了侯府,她住哪裡又有什麼意思呢?

  又讓豐姨娘來傳話,「有什麼事只管說,家裡如今人少了,更是要互相幫襯。」

  雲娘方悟,大嫂此舉竟是有深意的,以此來讓自己領情,又以為畢竟侯府分了家,唯留下繼母和長房一支,管家的事還不是要落在她的身上?

  就是交給了大嫂的庶子媳婦,難道還能繞過她們的嫡母!

  雲娘便向豐姨娘淡淡一笑,「謝謝大嫂惦記了。」其餘竟什麼話也不多說。

  沒兩日,大嫂又遣了庶子媳婦過來幫忙,她也只客氣地拒了。雲娘面上向來都是和氣的,可是卻不會再讓大嫂掌家,就是大哥的幾個庶子媳婦也一概不用,就算是再好的也不成。

  其實也是為她們好,畢竟真有了什麼事,他們在嫡母面前也難辦。

  而且此時雲娘亦不想將原先準備托付的三嬸娘請來幫忙,剛剛分出家,且不論三房自己也正忙,只是這請神容易送神難,雲娘才不做傻事呢。

  雲娘看好了寄居在家中的姑奶奶,她本是祖父的庶女,嫁的亦是少年舉人,原本一切如意,卻不想夫家遭了禍事,一家子盡被土匪殺光了,巧在那時她帶了兒女們回家省親,由此便再沒離開武定侯府,反將夫家那邊的田地家產俱賣了,再不想回那傷心之地。

  因她是客,這一次分家也與她無關,倒是來悄悄探了雲娘的話,雲娘倒不差她一家幾口人的用度,且她又是祖父的老老女,祖父一向也偏疼幾分的,便將她與另外兩房親戚還依舊留著,此時請她來管家,祖父那邊方便,大嫂也說不出什麼。

  且這位小姑姑的長子已經十五六了,眼見著就要科考,到時候有了讀書人身份,再娶一門親事,總要搬出去,她夫家雖然沒落了,卻也是世宦人家,最要顏面的,就是將來也不至於尾大不掉。

  事情三下五除二的交待了,雲娘亦不擔心,小姑姑是管過家事的人,對武定侯府也熟,人品亦不差,縱是不能有多出挑,可總能確保無大過錯,且府裡又有許多用老了的下人們幫著。

  辭別祖父時,大家都傷感起來,雲娘自祖父手中接過嵐兒和崑兒時,竟有些動搖了,這兩個孩子是府裡祖父唯一抱在懷裡哄的小輩,也許真該留下的,至少留下一個。

  倒是祖父見她眼圈紅紅的反笑了,「祖父身子硬朗著呢,我是定要等到浩哥兒立下軍功,成了總兵之後方能閉眼呢,所以你們只管去,等從遼東回來時再給我多帶幾個曾孫曾孫女!」

  不說還好,這樣一說,雲娘就掉了淚,嵐兒便拿小手幫她擦,「母親,不哭,弟弟都懂事不哭了,母親怎麼還哭起來了呢,小心讓人笑。」

  大家俱都笑了,玉瀚便扶了她上車,在她耳邊一笑,「心總這樣軟,只記得別人的好處,不記得壞處。」又把兩個孩子也都送了進去,「沒幾年我們就回來了。」

  車聲轔轔,駛出了武定侯府,雲娘打開簾子回看府門前高大的門廊,心裡竟十分不捨,當日進京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可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在這裡過了幾年的時光,生下了一對兒女,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