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民國之文豪崛起》第804章
民國之文豪崛起 794【袍哥救國會】

  門客,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當中,屬於一個出鏡頻率極高的詞彙。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孟嘗君,相傳門客三千,還讓「雞鳴狗盜」這個成語流傳至今。王二、袁巫九和鄭仁通三人,雖不能簡單把他們稱作雞鳴狗盜之徒,但其實也差不了多遠。

  純粹混飯吃的門客屬於最低級,更高級的可稱「士」。日本在此方面受影響極深,他們所謂「武士」,其實也是一種門客的存在。

  對於這三個傢伙,周赫煊沒有太多想法,純粹是耗點米糧養起來而已,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雙方並非主僕或僱傭關係,更類似於江湖朋友,合則聚,不合則散。

  平時大家相處,周赫煊總帶著探究的意味,旁敲側擊,想知道對方真實的追求和想法。

  但王二等人連自己都不清楚,反覆說著「替天行道」。他們不在乎錢財,更不在乎法律,只在乎某種樸素的道德,並將這種道德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

  說白了,就是三個活得稀里糊塗,卻又自認為清醒的人。

  這種人放在和平年代,絕對是社會不穩定因素,而在混亂時期卻有著立足之地。

  實際上,周赫煊之前所說也非完全正確,刺客手段雖然不能根除貪官漢奸,但還是有點用的,至少能夠提供威懾遏制力量。特別是全面抗戰爆發之後,行刺之風如火如荼,為後世的抗戰神劇提供了大量靈感和素材。

  最典型的就是「金陵毒酒案」,兩個中國軍統特務,毒翻了日偽高官數十人。其中包括「維新政府」(汪偽之前的南京傀儡政權)行政院長梁鴻志、立法院長溫宗堯,以及日本總領事館書記官宮下、會計船山等人。

  那兩個特務叫做詹長炳和詹長麟,早在1934年,就被戴笠安排進日本駐華公使館當雜役,最初目的不過是收集情報而已。全面抗戰爆發後,詹氏兄弟的全家都死於南京大屠殺,但他們還是忍受著痛苦和仇恨繼續給日本人當雜役。

  直到某天,接頭人給他們帶來「氰化鉀」,目標是殺死在南京的全體日本高層和漢奸高官。可惜氰化鉀量太少,稀釋到大量酒類飲料當中,只毒死了兩個,剩下幾十個日偽高官都靠洗胃救活了。

  若是有人給他們提供足夠多的氰化鉀,當時整個華東日佔區的行政系統都要崩潰,因為出席酒會的都是日偽高層大人物。

  值得慶幸的是,兩位投毒英雄都安然無事,他們為日本人「服務」多年,日本特高課完全沒料到他們就是兇手。其中詹長麟活到了2008年才逝世,死後被南京市政府授予鍍金銀質獎章。

  我們還應該記住尚振聲先生,黃埔六期畢業,金陵毒酒案的實際策劃者,詐降擔任汪偽政府某部參謀長,暗地裡實為軍統南京區區長。後因密謀刺殺汪兆銘,尚振聲被日偽特務盯上,遭叛徒出賣被捕,臨刑前高喊「抗戰必勝,漢奸必亡」,被亂槍打死,年僅39歲。

  或許,家裡住著的這三位門客,抗戰爆發後可以推薦給戴笠,讓他們發揮一下自己的專業才能。

  嗯,周赫煊是這樣想的。

  還有一個人讓周赫煊很頭疼,那就是袍哥會的褚授良。這傢伙天天來周公館拜訪,說要幫週神仙做事,但他只會打打殺殺,連行刺手段都不熟練,習慣了帶著扁鑽正面硬懟。

  難道讓他擔任哪家工廠的保安隊長?

  「週神仙,你就讓我跟著你混嘛。」褚授良今天又來了。

  周赫煊無語道:「你袍哥當得好好的,怎麼總想著跟我混?」

  褚授良氣憤道:「袍哥會越來越莫得意思,范哈兒這種外八門弟子,現在居然都被奉為上賓。袍哥會,早就不是以前的袍哥會了。以前我們做的啥子?安定地方,照顧窮人,抱團取暖,現在一個個就曉得賺錢!」

  「以前的袍哥會,真有你說的那麼正面光彩?」周赫煊樂道。

  「呃,」褚授良尷尬一笑,「反正比現在更好。」

  哥老會最初形成於水匪結社,幹的就是殺人搶劫的買賣,比起源於漕運的青幫更加污穢不堪。但在晚清正式結社之後,哥老會卻標榜仁義,勸人向善,安穩地方,擁有絕對乾淨的內八門,又有藏污納垢的外八門。

  一切好事、正事,都是內八門做的,榮譽屬於哥老會,此類俗稱清水袍哥,老大被稱為「舵把子」、「舵爺」。

  一切污事、爛事,都是外八門做的,他們只是臨時工,被蔑稱為渾水袍哥,跟哥老會沒多大關係,老大被稱為「老搖」(搖舵的)。

  聽起來是不是像青幫中的「清流」和「濁流」?

  這就導致哥老會在四川聲譽還不錯,甚至到了21世紀,四川話裡都有「哥老倌」,相當於東北話裡的「大兄弟」。

  其實內八門、外八門兩位一體,都是哥老會的組成部門。特別是最近二十年,外八門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多,漸漸反客為主,把正統的哥老會內八門都壓制了。

  甚至,范哈兒靠著強大的財力和實力,已經由「渾水袍哥」晉陞為「清水袍哥」,正式加入袍哥會「仁堂」,而褚授良卻只能留在「禮堂」。

  仁義禮智信,仁堂講地位,義堂論錢財,禮堂靠武力。

  這也是褚授良不願再留於哥老會的主要原因,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又不願在范哈兒這種外八門面前跪舔。

  周赫煊實在被纏得不行,問道:「現在重慶袍哥會的總舵主是誰?」

  褚授良說:「以前是張培爵,現在總舵主的位置空著。」

  周赫煊有些驚訝,張培爵是晚清四川保路運動的領導人之一,20年前就被袁世凱害死了,屬於辛亥革命元勛,不顧個人得失的愛國軍閥,兩年前還被南京政府追為烈士。此人居然是重慶哥老會的總舵主?

  周赫煊笑道:「你不是看現在的哥老會不慣嗎?那就自己來當總舵主。」

  「我不行,總舵主哪有那麼好當的。」褚授良連連搖頭。

  哥老會實在是很恐怖,勢力盤根錯節,遠比青幫更加厲害,但凡地方有頭有臉的人,大部分都屬於袍哥人家。它遍及四川各地,連每個村鎮都設有堂口,涵蓋社會各界人士。

  官員、士紳、地主、文化人加入仁堂;商人加入義堂;土匪、地痞、流氓、士兵加入禮堂;農民、手工業者、車伕、船伕加入智堂;和尚、道士、賣唱的等下九流者加入信堂。

  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人有人,要兵有兵,有些鄉村鎮縣,甚至超過70%的男子都是袍哥人家,就問你怕不怕?

  想在這種情況下當某地總舵主,太困難了。這也是重慶總舵主位置空缺20年的原因所在,誰都不服誰啊。

  直到老蔣把重慶設立為戰時陪都,才選出新的總舵主——黃埔一期畢業生石孝先。

  褚授良專門給周赫煊介紹了詳細情況,周赫煊說:「如果不能當總舵主,那你就自己成立一個袍哥組織。嗯,名字嘛,就叫『袍哥救國會』,宗旨是:服務民眾、團結鄉里、熱血報國、救亡圖存。上一任重慶袍哥總舵主張培爵先生,是愛國好男兒,為了國家統一而放棄榮華富貴,最終被袁世凱害死。現在內有四川大旱,外有日寇入侵,袍哥人家大好青春,為何不追求救國救民之道?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褚授良聽得眼睛發亮,但很快搖頭說:「我只會打打殺殺,在本地袍哥會有些威望而已。但我沒錢,也沒有能力組織團體,這個袍哥救國會怕是做不起來。」

  「我有錢,只要你一心報國,錢糧這些我來出。另外,我家裡現在住著三個義士,你可以讓他們幫忙出謀劃策,」周赫煊笑道,「可以先從救災做起,現在重慶一些村鎮還有饑荒現象,你帶人救災把名聲搞出來。」

  褚授良躊躇滿志,搓手道:「那好,既然周先生你肯出錢,這個事我就辦了,保證把袍哥救國會整出名堂!」

  周赫煊哈哈大笑,誰說雞鳴狗盜之徒不能做正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