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鐵禦史
李宇來了又走,關注的人並不多,主要是知道李宇的人不多。當然,只要知道他的,一般都是有些身份的,如永定侯、唐總督、蘇巡撫這些。這些老傢伙,一向寡言,即使知道也不說什麼的,只是心下難免都想,閩王手段當真了不得,竟把文康長公主的兒子弄過來了。
文康長公主的兒子,這就是李宇的政治身份。
不管李宇懂不懂打仗,有這麼個人在閩地,文康長公主那護短的脾氣以及在皇室的地位,她兒子過來,對閩地就是大大的利好啊!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覺著,閩王的政治手腕還是很不錯滴呀~
連永定侯在與五皇子商量著安排武試比來的年輕子弟時,都把自家一個叫崔昶的子弟安排到了柳扶風那裡,與李宇做同事。唐總督默默的把柳扶風的糧草官由一位無名小官換成了自己侄子唐政,其目的不言而喻。五皇子看他們各自安排,簽任命時道,「自己人,我自然是放心的。還是那句話,差使當好,他們的功勞,沒人搶得走。要是在差使上出了差子,別來我這裡說情。」
唐總督笑,「王爺放心,臣等怎敢怠慢差使。他們倘不是那塊料,把他們擱過去,倒不是給他們機會,反是害了他們。」
永定侯亦道,「定不辱王爺所命!」
三人一道商量著,把武比出來的十幾年年輕人都予了軍職,軍職不高,但都是實缺。此時閩地不穩,在軍中自然風險大,但同樣的,倘有運道,收益一樣大!
將各軍職發下去,五皇子又同兩人商量著藥草軍醫之事,五皇子道,「我看軍中大夫配置實在不足。」
這事兒,唐總督永定侯都發愁,唐總督道,「咱們閩地原就貧瘠些,就幾個州府有幾個說得過去的大夫,到各縣,好一些的縣還有藥堂,窮些的縣藥堂都沒有,就更甭提村裡了。多是些巫師巫漢或是搖鈴串巷的赤腳大夫。各藥堂征人,也都是有數的,再怎麼也得給藥堂留下個坐診大夫。」
永定侯這裡,原本穆元帝派了太醫在新軍裡,上一場大敗,太醫也英勇就義了。
五皇子道,「訓練一些人手如何?」
唐總督與永定侯都給五皇子問住了,還是永定侯道,「王爺,行醫都要五年以上的學徒方能跟師父學著看方抓藥,至於把脈開方,更得有些年頭才成。」
五皇子將手一擺,「我是說,戰場上多是外傷,醫道精湛的,處理重傷。要是些輕傷,不如讓老大夫們配些現成的傷藥,單訓練一批包紮的人手,戰時可做應急用。」
永定侯在軍中多年,立刻道,「王爺這法子,倒是可行。找些手巧懂藥材的,平日裡也能幫著處理藥物,再讓軍醫教些包紮的本領,練熟了一樣用。其實打起仗來,鮮少是疑難雜症的,無非就是槍傷箭傷,再有缺胳膊少腿的事,醫道精湛與否不大要緊,會治外傷就成。」
唐總督自然也不笨,道,「還是王爺見識深遠。」
五皇子道,「一點子小事,這也是沒法子,誰讓咱們這裡大夫不夠,偏生咱們這裡也不算戰區,沒法子請旨調派,先自己想法子吧。」接著又說到藥草糧草的事。
總之,五皇子對於後勤是事無俱細的關懷。
五皇子但有空還準備去看一看新兵招募情形,但去之前得先同妻子去廟裡祭奠一回岳母。閩安城裡最有名的寺院就是閩安寺了,五皇子提前打發人過去知會了閩安寺方丈一聲,寺裡自是求之不得,提前將寺廟打掃乾淨,還同五皇子府的親衛商量著做了保安措施。五皇子給那次祈安寺的刺客之事鬧出不少的心理陰影,故此,在這上頭尤為注意。
謝莫如一向不怎麼講究排場的人,以往祭祀母親也只是同五皇子倆人去,此次卻是沒拒絕閩安城誥命相隨之事,排場相當大。
隔壁靖江王還著人送了奠儀,來送奠儀依舊是上遭的錢長史。錢長史奉了奠儀,道,「王爺聽世子說王妃每年龍抬頭這日都要祭奠魏國夫人,以往離得遠不方便致意,如今離得近了,王爺著小臣過來代他致意。」
「多謝你們王爺想著。」謝莫如命人收了奠儀,道,「當年,你們王爺與外祖母輔聖公主多有分歧,恩怨不少,如今還想著念著外祖母的,也就是你們王爺了。」
錢長史躬身一歎,還跟著去祭了祭魏國夫人。
正在募兵籌備糧草藥品備戰的諸人都有些看不懂了,我靠,這是謝王妃要同靖江王重敘親緣的意思麼!王爺,你是個啥意思啊!
王爺沒啥意思,王爺在祭過岳母後就帶著王妃去看新兵訓練了,當然,也沒忘了去當地駐軍的軍營看看。尤其發軍餉的日子,王爺還經常打埋伏,搞個微服私訪去看兵士的軍餉可發到各人手裡。五皇子早有話在先,以後誰敢貪一文軍餉,分分鐘就是掉腦袋的事!
給五皇子這一整治,軍中氣象煥然一新。
倒是靖江王聽了錢長史的回稟,聽了謝莫如說的話,不由一歎,道,「果然是寧平皇姐的後人哪。」歎完之後就問,「閩地現在招募多少兵馬了?還沒開始造船麼?」
看吧,人家傳統就是該來往時來往,該相殺時相殺。
魏國夫人祭日時,靖江王打發長史官送了奠儀,待得靖江世子生辰,謝莫如五皇子也打發張長史去送了壽禮。
永定侯同李九江說及此事時,李九江剛剛第一期五千募兵結束,笑道,「靖江王畢竟是世祖皇后親子,與先帝與輔聖公主都是至親。王爺王妃自然也不是外人,說來,皇室王妃,就是咱們王妃同靖江王血緣最近了。既到了閩地,離得這樣近,自然該多來往。」
這個道理,永定侯自然明白的,永定侯道,「只擔心小人多事,恕我直言,閩地離帝都畢竟遠些哪。」
李九江雲淡風輕的一笑,「這樣的話,王妃既然敢說,事先怎會不做些準備呢。」
永定侯心下微凜。
李九江這話既然敢說,自然不是在搪塞或者糊弄或者隨口一說,憑永定侯對李九江的瞭解,李九江說話,從來不輕率。
永定侯的政治經驗,立刻明白,不是五皇子夫婦對穆元帝報備過,就是事先有什麼別的準備,總之是不會讓穆元帝誤會的準備。
永定侯笑,「這就好。」他現在自然是盼著五皇子夫婦越順遂越好,永定侯只盼著帝都說五皇子壞話的人裡頭沒有大皇子一系的人才好。
但,這話他既然知曉,實在不能確定大皇子能不知道。再加上先前五皇子找穆元帝告狀軍備之事,直接導致大皇子丟了兵部的差使。這仇結的,憑永定侯對女婿的瞭解,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化解的啊。如果此話傳回帝都……
李九江似乎看出永定侯笑容下的擔憂,微微一笑,端起青瓷盞,淺呷一口。
事實上,有一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謝莫如與五皇子就藩前,私下見過穆元帝一面。穆元帝與謝莫如,彼此既有血緣又有親緣,但,兩人對彼此的感觀委實一般,但,這委實一般的感觀偏偏並不影響倆人政治上的合作。
謝莫如事先打聽了一些靖江王同先帝、輔聖公主之間的事,就與穆元帝說了,「當年靖江王自宮內搬到宮外,待世祖皇后過逝,輔聖公主打發靖江王就藩,靖江王當恨極了輔聖公主,但如今,最懷念輔聖公主的人想必也是他了。」
穆元帝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五皇子當時還給媳婦使眼色,唉喲,別盡說叫父皇添堵的話啊。謝莫如說完後就道,「這話,我會同靖江王說。我說這話,想必靖江王不會為我保密,我們遠在閩地,介時陛下不必聽信小人讒言。」
穆元帝儘管臉色不大好,依舊道,「朕並非偏聽偏信之人,你們只管放心就藩。」信不過謝莫如,他也信得過自己兒子。而且,穆元帝不相信謝莫如會背棄當朝投靠靖江王,靖江王能給謝莫如的,遠不比當朝多。
永定侯自是不知曉這等內情,但在李九江的話語間,這位經驗老道的侯爺隱隱察覺了些什麼。
太子大皇子同樣不知,可惜的是,沒有李九江這樣的人來提點他們。此二人相信的是眾口爍金,積毀銷骨,三人成虎。
好在太子大皇子這把年歲,自不會親自上陣,但二人在朝中多年,忠心之人也有不少。先是禦史台的一位小禦史說聽此流言,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不如陛下派欽差問一問閩王,閩王妃可有說此不妥之言。
小禦史不值一提,鐵禦史先斥,「此話不知有何不妥!靖江王本就與先帝、輔聖公主車、寧榮大長公主同母所出,如今先帝、輔聖公主仙逝,靖江王身為人弟,難道竟毫不念想兄姐!此乃正經人倫之義,爾等不糾百官之錯,不察民風之艱,竟在此挑撥皇家骨肉,是何居心!」
小禦史能出來打頭陣,也是有所倚仗的,他道,「輔聖之功,天下皆知,陛下更是年年祭祀未少,謝王妃怎能說,還想著念著輔聖公主的,就是靖江王了!這話,臣以為大大不妥!」
鐵禦史氣地,「你從哪兒聽來的這話,怎麼我一樣住在帝都就沒聽到!你好靈通的消息!」
「老大人不必顧左右而言他,臣為陛下之臣,老大人雖是左都禦史,小臣忠心的只是陛下一人,小臣為禦史,風聞奏事,乃是小臣本分!」
「放你娘的屁!在此離間皇家骨肉,還是你的本分了!」鐵禦史非但一張鐵面,暴脾氣亦是滿朝皆知!直接一記老拳把小禦史打了個滿臉花!
小禦史再伶牙俐齒也得下去止血裹傷了,鐵禦史因御前動手,被罰倆月俸祿。鐵禦史道,「剛剛臣氣極,一時失禮。實在沒見過這等渾人,閩王閩王妃剛剛就藩,與靖江王封地毗臨,做了鄰居,又是多年未見的親戚,誰還不興說兩句客套話,也被這等小人尋出不是來。難不成叫閩王妃對靖江王長史說,你家王爺與輔聖公主深仇大恨,真真氣殺老臣!」
鐵禦史這一席話倒所穆元帝聽笑了,鐵禦史正色,「還有一事,閩王妃就是閩王妃,口口聲聲說什麼謝王妃,真真小人!當初閩王在帝都時,臣也沒聽誰說起過謝王妃,都是說五皇子妃,如今閩王這一就藩,就成謝王妃了,哼!當年景帝栗太子、武帝衛太子,皆因母族過於顯赫,世人方如此稱呼。我看謝大人家不過中等人家,如今就有人稱閩王妃為謝王妃,不知是何居心!不然,怎就單單這樣稱呼閩王妃,而無人稱其他王妃?其他王妃母族,並不遜於閩王妃!陛下!閩地剛剛大敗,閩王就藩,新政盡出,皆是利軍利民之政,難免得罪了小人去,且閩王離得遠了,陛下定要戒備小人挑撥。不然,日後藩王就藩,豈不人人自危!」
鐵禦史堂堂正正一席話,穆元帝又賞了他半年薪俸,貶了剛剛那小禦史去!
鐵禦史心下鬆口氣,他雖是個暴脾氣,能做到左都禦史,閨女被選為皇子妃,鐵禦史自然是個明白人。諸皇子怎麼爭,不關他的事,他可不能叫人誤會了去!
這是鐵禦史的私心,當然,自公義來講,鐵禦史也見不得小人作祟,影響朝政!
在朝廷紛擾之中,閩地迎來了第一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