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千山記》第177章
第176章 深謀

  明眼人都知道,五皇子開始收攏人心了。

  這很正常。

  而且,地方官也並不反感。畢竟,五皇子收攏人心幹的都是好事。如今吏治尚可,有這麼位成天想著民生建設的藩王,對於地方官而言並非壞事。

  何況,他們是流水的官,五皇子卻是鐵打的藩王,不出意外的話,閩地非但是五皇子的封地,以後五皇子的子子孫孫們也要住這裡的。這江山是人老穆家的江山,閩地是五皇子的地盤兒,五皇子又不是個昏饋人,自然要好生經營閩地的。

  謝王妃雖然氣派足了些,做的都是賢良王妃的份內事,在帝都她每年冬天都設粥棚施粥,如今到了閩地,也是一樣。王妃都這樣了,餘下有些體面的人家自然有樣學樣,只是還得控制施粥規模,不敢越過王妃去。

  朱雁以為謝莫如不會再舉行的宴請當地士紳的宴會,在進入臘月的時候舉行了。

  朱雁給謝莫如的名單很是中肯,名單上的人都是閩安州有名望的書香人家,餘家亦在其間,余謝兩家是正經親家,這是正經親戚,早在謝莫如與五皇子到閩安州的第一天,餘家就遞了帖子請安,不久後就往王府遞帖子親自過來拜見。

  來的是余家族長太太,余大太太。

  余大太太年歲比謝姑太太略長些,出身就是閩安州齊氏家族,余大太太與謝姑太太是嫡親妯娌,倆人都不是傻的,余大太太是族長嫡系,謝姑太太嫁的雖是二房,余姑丈也是嫡出,本就親近。而且,倆人娘家,齊家是閩安州的經世家族,謝家在帝都也算中上人家,何況謝姑太太的嫡親兄長為一部尚書,正經實權高官。妯娌二人關係不差,故而,余大太太說起話來也是恭敬中透出親近,道,「說來娘娘到的第一天我就該來的,只是想著那時娘娘千頭萬緒,且一路上車馬勞頓,故而不敢輕擾。所以,直到現在才過來給娘娘請安,還請娘娘恕怠慢之罪。」

  謝莫如笑,「早就見了親家太太的帖子,又何罪之有?在帝都時亦聽姑媽說起過親家太太,我們這一就藩,以後就長長久久的在閩安了,咱們來往的時候啊,多著呢。」

  余大太太一聽這「親家太太」的稱呼就輕鬆了些,笑道,「可不是麼,自從知道娘娘與殿下分封在閩地,我們無一日不盼著娘娘與殿下早日過來呢。」這話絕對是實話,余家長房未曾出仕,二房顯赫明顯勝過長房。不過長房會做人,兩兄弟情分深厚。余家與謝家正經親戚,謝莫如是閩王妃,不說什麼借王府的光,就是本身這關係也能唬住不少人的。余大太太知道怎麼拉關係,先是問候了謝莫如在閩地的生活,說了些閩安城的境況,接著就說起在帝都的余帆余瑤兄妹來。

  謝莫如不論余帆餘瑤,還是對在北昌府的余姑丈謝姑太太夫婦,都有所瞭解。余大太太這把年歲,本身能做家族宗婦,自身素質也是不差的,寥寥數語也知道謝莫如與二房關係是真的不錯,余大太太十分歡喜,二房妯娌是謝王妃嫡親的姑媽,最親近不過的血親,余大太太就盼著她們親近才好。

  要來之前,余大太太不是不心裡打鼓的,倒不是她消息靈通知道謝莫如在帝都的名聲,主要是她娘家族弟在總督府任職,說起過謝莫如,聽說總督大人在謝王妃面前都是戰戰兢兢的,謝王妃一說話,五殿下都不敢高聲。余大太太是個素質中上的大家主婦,論地位遠不能與謝莫如比的,雖說兩家是親戚,但倘若謝莫如哪裡不順意發作幾句,她除了聽著,還是聽著。如今說起話來,倒覺著謝莫如挺和氣的人。

  倆人說著話,氣氛極好,謝莫如就同余大太太打聽了,「親家太太娘家姓齊,營建司倒是也有位齊大人,不知親家太太可認得?」

  余大太太笑,「我有位娘家堂弟,在營建司當差。要是我沒想錯,娘娘說的該是我這位堂弟,他現在就管著藩王府營造的事。」

  謝莫如淡淡一句,「倒是見過。」

  余大太太十分懇切,「他是個憨人,原本叔叔家是想他科舉的,他偏愛木匠機巧,房屋建造,我娘家叔嬸也沒了法子,只得隨他了。」

  謝莫如微微頜首,並未多言。余大太太見謝莫如不再多說,她自然不會不識趣的再提自己娘家堂弟。

  總之,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親戚初次見面的寒暄。謝莫如的親切在一定的範圍內,不過,謝莫如能抽出時間來見一見余大太太,也足以說明對餘家的好感了。

  而這次謝莫如宴請閩安州的士紳女眷,自然還會有餘大太太的一份請柬。

  江行雲亦是謝莫如的座上賓,在帝都城時,謝莫如府上也會有這樣的茶話會,她們諸妯娌公主都是輪流做東的。一般這個時候,江行雲鮮少過去。此次在閩安府,五皇子剛祭奠過江行雲父祖,自來身份都是互相抬舉的,江行雲也樂得出席。

  再說,就是沒有政治考量,她本就與謝莫如交好,謝莫如需要她出席的話,她一樣會答應。

  江行雲就坐在謝莫如左下首,一道與諸家太太寒暄,閩安府裡,有些年頭有些歷史有些名聲的也就是余張徐齊四家,余家就是謝姑太太的婆家,余大太太先前就見過,謝莫如也略知一二。張家在閩安城也有些年頭了,子弟一直念書的,前朝出過侍郎,現在張家三老爺在外頭任著知府,並不是什麼高官,但在閩安州也是數得著的人家了。連張嬤嬤知道張家的歷史後都覺著不可思議,道,「這就算有名望的人家了?」祖上最大官兒不過侍郎,如今家族子弟最高官職是知府,這讓一直在尚書府當差,後跟著謝莫如到王府的張嬤嬤都有些覺著,這閩地果然無甚人才啊!其實是張嬤嬤想左了,帝都朝廷攏共才有六位尚書,算起來一個省也合不上一個啊。張嬤嬤雖是下人,但因為當差的主家顯貴,故而眼界頗高。

  倒是齊家,如今有些落敗,如營建司的齊大人就是齊家子弟,他家家族最出息的子弟就外頭任同知的一位齊四爺,據說是家族的明日之星。但因為齊家祖上前朝是有過爵位的,在張嬤嬤看來,倒比連祖上都沒顯貴過的張家強。

  至於徐家,商賈之家,徐家族長捐了個五品職,竟能與士紳之家的太太同列,張嬤嬤更覺大開眼界。不過,張嬤嬤對自家王妃的眼光還是放心的,因為謝莫如根本沒給徐家發帖子,轉而請了閩安州官辦書院的馮山長太太馮太太。

  與這些人,就不必行宴了,無非是嘗嘗閩州本地的茶,說一說閩地風土人情,最後表達一下對書香之家的讚賞,尤其謝莫如說,「王爺對有學識的大儒最是祟敬,在帝都時,北嶺先生的聞道堂就是王爺奉禦命親自操持的,此次過來就藩,雖不能請北嶺先生親至,也特意請了幾位北嶺先生的高徒一併過來閩地,以利教化。諸位皆是書香之家出身,族中但有向學子弟,皆可過來請教。就是馮太太,我聽說你們山長的學問亦是極好的,都是有學識的大儒,多可切磋,以興文道。」

  謝莫如很瞭解人心,這些人家論家世,很難說得上顯赫了,只能在小小閩地稱雄,在謝莫如面前說家世更只有自卑的份兒。而謝莫如也沒有在這些人面前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所以,就要有個好的話題。沒能說家世,更不好說財富的,這更不玷污了書香的清白,所以就得說文化。

  家世沒落怕啥,咱書香出身啊!家境清苦怕啥,咱書香出身啊!爵低職微怕啥,咱書香出身啊!

  基本上,謝莫如就是這麼個意思,這麼個茶話會下來,幾家太太仍是恭恭敬敬的模樣,心裡卻覺著,閩王妃不愧是書香出身,果然有見識,不是那等淺薄人。

  當然,氣派也是極氣派的。

  謝莫如天生氣場,也是沒法子的事。

  謝莫如讓江行雲一併參加茶話會,自然是有其用意的,謝莫如想摸一摸閩安府的底,但她身份太高,等閒人真巴結不到她跟前兒來。就譬如徐家,據說是閩地首富,但身份之天差地別不說,加上徐家是大皇子的人,謝莫如還不想見他們。

  江行雲就不一樣了,江行雲與謝莫如十幾年的交情,再加上江行雲出身是有的,可論身份現下只是民女,所以,江行雲在身份上就便宜許多。何況,她祖籍又是閩安州,哪怕現在宋家沒人了,只是人丁不旺的緣故,而非是有什麼罪責。

  故而,江行雲往上能結交官宦世家,往下能見商賈平民,較之謝莫如,便宜不知凡幾。

  謝莫如的用意,江行雲自然也猜到了一些。

  而且,她住在自家祖宅,有些太太要走她的門路,比登王府的門更加方便也是真的。

  江行雲道,「這些不過小事,也是瑣事,我來效勞是無妨,只是你莫捨本逐末。」

  謝莫如問,「何為本,何為末?」

  江行雲雖為孤女,到底將門之後,當下便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謝莫如道,「暫不急,也急不得。」

  「你心裡有數就好。」

  謝莫如輕易不與他人吐露心思,江行雲不是他人,故而,謝莫如終是道,「都說永定侯帶兵有一手,我卻覺著,永定侯做將領可以,但並非名將。你說呢?」

  江行雲道,「世間名將,有一種是天生的,少年成名,不為罕見。史上如白起、項羽、韓信、衛青、霍去病等便是名將。還有一種,百戰磨練,方能一展光華。永定侯為將的本事,我不好論斷,但永定侯做官的本事肯定是不錯的。」

  謝莫如笑笑,要不為何在御前保下永定侯呢?

  謝莫如是個極聰明的人,聰明人,說話上便有所克制,所以,有些話,謝莫如是永不會訴諸於口的。所以,能同謝莫如做朋友的,首先也要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能明白朋友的心思,這是做朋友的首要條件。

  謝莫如從來不擔心永定侯政治上的本事,可眼下,謝莫如需要的不是政治上的聰明人,如江行雲所言,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一國如此,一地亦如此。要完全掌控閩地,沒有一支自己的軍隊是不成的。更何況,謝莫如所需不僅僅是一支軍隊,想要短時間內扭轉閩地戰敗的頹局,她需要的是一場勝利!

  並非柳扶風所言的,□□。

  於謝莫如,她需要的是讓五皇子在諸皇子間出人頭地,而□□只是一個太平藩王所需要的計量。

  她迫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遏制靖江王府,以此令五皇子獲得更多的權力,所以,不能走□□之策。

  謝莫如需要勝利,那麼,就需要兵,需要將。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這道理,謝莫如當然懂。

  但,不算無能的永定侯都一敗塗地,謝莫如需要的自然不是尋常不算無能的將領,她需要的是能扭轉局勢的名將。

  還是要能為她所用的名將。

  謝莫如無意識的摩挲著左手中指一枚紅寶石戒子,江行雲道,「現成的名將倒有一個。」

  謝莫如道,「你是說海匪白浪。」白浪這名,就是在帝都也有幾分名聲,無他,永定侯就是慘敗在他之手。但其何許人,帝都一無所知。

  江行雲點頭,「我總覺著,這人不簡單。」

  謝莫如道,「難啊,這人約摸名字都是假的,更不知他是何出身,何相貌,短時間內連他的蹤影都不知道。」

  想到永定侯那一場慘敗,江行雲搖頭,「朝中實在沒有擅海戰的人。」永定侯不算名將,但也不是無能之人,他都敗得這麼慘,換朝中別的武將來也是一樣的。

  「不一定是海戰,陸戰上的名將也可。」

  江行雲道,「我所知道的,安夫人算是一個。」

  謝莫如倒是滿意安夫人的人選,只是,「安夫人在南安州,不能久離駐地。」安夫人不能離開南安州,永駐閩地。

  此話題一時無解,只得暫告一段落,謝莫如換個事問,「到年下,藩王府的宗廟能蓋好麼?」

  江行雲對分內之事一向清楚,她道,「宗廟已經蓋好了,就差裡頭的器具了。」她既明白,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且五皇子第一年就藩,臘月自然要祭祖的,自然會先蓋祠堂。

  謝莫如道,「這就好。」不然大過年的,在總督府過年倒是無妨,但在總督府祭祖宗就有些不合適了。謝莫如也不願意丈夫去廟裡祭祀。

  江行雲道,「王府外牆已圍起來了,正中起自寧安門到端禮門、承運門、到殿下理事所用銀安殿,經銀安殿就是祟德門、祟德殿,祟德宮後為娘娘所居正宮長春宮,長春宮後寧泰門,這些正殿正門都建好了,現在還能施工,不過聽說閩安州臘月總有幾日也是很冷的,到時會停幾日,最遲明年月二也就得了。」

  五皇子聽說了藩王府的建設進度,都贊了一句江行雲能幹。建藩王府的事,到底是小事,五皇子道,「扶風回來了。」

  「怎麼說?」謝莫如側臉望向五皇子,臉側垂下的步搖珍珠卻是紋絲未動。

  五皇子道,「眾說紛紜啊。有一些海民不願意回去了,尤其他們開的山地,由他們耕種,海沿子到底不太平。也有一些想著祖宗在家鄉,根子在家鄉,是願意回去的。」

  謝莫如遞給五皇子一盞溫茶,道,「永定侯怎麼說?」

  「永定侯懷疑有海民串通海匪,為後頭戰事計,不同意海民遷回。」五皇子呷口茶,一併將諸人的意見說了,道,「扶風和九江的意思是,不能怕嗆著就不喝水了,願意遷回的就遷回,不願意遷回的就地安置。」

  謝莫如口氣平淡,「這事,怎麼有怎麼的好處,倒不慎要緊。」

  「我想著,還是依民意,願意遷回的就遷回吧,想就地安置的,命各縣做好安置的事就是。」五皇子道,「我卻是不怕海民通匪,他們不通匪,還抓不住海匪的尾巴呢。只是,現下眼瞅著就是臘月,回遷的事,待明年再說不遲。」先釣一釣,也沒什麼不好。

  謝莫如道,「這些都是小事,殿下還是想想徵兵的事吧。」

  說到徵兵,五皇子的臉色不禁鄭重,他放下茶盞,坐直了身子,道,「今兒我去瞧了剩下的海軍,哎,就剩兩千七百一十三人了,其中還有五百多傷殘的,是打不了仗的。這一敗,非但人死了不少,連帶海船器械盡數葬送。要徵兵重建海軍,談何容易呢。非但要有人,船隻重新打造,就是一筆不菲開銷。朝廷的銀子我還不知道麼,一夏一秋,稅賦未到朝廷戶部的銀子就各有去處,這會兒朝廷斷拿不出這樣大筆的銀錢來。就是明春也沒有,等銀子就要明夏了。」

  謝莫如道,「不一定要建海軍哪,前番永定侯兩載時間建海軍,已經證明不行了,不是嗎?既如此,何必再建海軍。」

  「不建海軍,如何繅平海匪。」

  「海匪難道不上岸麼?讓他們上岸,在陸地上打。」

  五皇子唇角直抽抽,握著媳婦的手,語重心長,「你相公與海匪不熟啊,難道我叫人家上岸人家就上岸,那我還不叫他們趕緊投降哪。」

  謝莫如笑嗔丈夫一眼,「你聽我說,我是想著,海戰明明打不過人家,這會兒就別海戰了。咱們把閩地守得嚴嚴實實,鐵桶一般,還怕沒人著急麼。」

  五皇子剛要說,那這樣還征什麼兵啊,閩地本身兵也不少……不過,這話只在喉嚨裡打了個轉,就咽回去了。未就藩時,四皇子與五皇子抱怨,說朝廷將藩王的八千親衛減為五千,五皇子還勸四皇子呢,五千八千差不多啥的,體諒朝廷啥的。但尼瑪就藩後才知道,不要說五千親衛,就是八千也不夠使啊!就像閩地,永定侯說海民與海匪勾結,當然,這話永定侯沒在外說,是私下同五皇子說的,五皇子心裡還是信的。自來壞事,多是內裡先壞。海民就這樣了,那駐沿海的將軍呢?駐地的官員呢?

  五皇子不是懷疑將軍不忠,但他也不信自己振臂一呼,這些將軍們就會忠於自己。五皇子從不天真,忠誠,不是這樣容易的事,也不是這樣簡單的事。五皇子現在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親衛軍了,藩王府不是在帝都的王府,想一想,二百畝地的藩王府,五千親衛都不一定夠用!

  所以,他媳婦說征陸軍的時候,五皇子沒有一口回絕,他先是沉下心來思考了一段時間,最終道,「你說的有理,倒提醒了我。現在一時不能海戰,先征了兵來,在陸上訓練也是好的,總不好這樣白白的耽擱功夫。」

  五皇子對於徵兵的將軍也有自己考量,道,「如今閩地各將領,都有自己駐地職守,他們怕是沒空參與新軍訓練。永定侯手下也只剩李將軍和王將軍,再招募的新軍,怕是將領不夠。只是朝廷承平日久,朝中一時選不出出眾武將,我這些年在禮部當差,當的是文職管的是文事,兵部的事知道的就少了。咱們就藩前我想了許久,著實沒有太合適的將領。我想過了,咱們帶來的人不少,要是有願意訓練新兵的,如當初大鳳王朝取武進士一般,先行武試考過,雖這法子不一定就是最好,但希望能擇出幾人。」

  這也不失為一個法子。謝莫如道,「這法子也不錯,殿下是想自咱們帶來的人裡選人。」

  「都要給機會,閩地當地習武子弟,只要來歷清白,都可。」五皇子封的是閩王,這個時候不能太偏心,一碗水端不平,閩地士紳怕是不滿的,五皇子道,「還是要永定侯做個總攬的。」驀兵還要安永定侯之心。

  謝莫如道,「我覺著,這事還是慎重,咱們帶來的人,哪怕是東宮給的人,縱使無能些,忠心是有的。軍隊非小事,忠心第一。殿下要是擔心士紳不滿,不如先給他們些甜頭。」

  「怎麼給?」五皇子連外人都能虛心請教,自己妻子能幹,他是盡知的,故而常聽取妻子的意見。

  謝莫如道,「殿下親身延請來的江北嶺的門徒們,不如辦一所官學,教導士紳子弟。」

  五皇子並不笨,他接了謝莫如的話道,「非但閩安城的士紳子弟可以來就讀,外地士紳之子也可來就讀。」

  「對!」

  這斬釘截鐵一個字,落在五皇子心裡就定了五皇子的心神,五皇子贊道,「你這主意好。」

  謝莫如笑,「那我就再給殿下提個醒。」

  「只管說就是。」

  「此次徵兵不同以往,自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徵兵大將軍一職,當由殿下親自兼任!」

  五皇子震驚的險站起身,謝莫如一手按住他的肩頭,沉聲道,「殿下聽我說,永定侯敗的太慘了,他雖爵高,但此時難安眾人之心,威望已不足。唐總督,總理一省軍務尚且忙不過來,若陛下屬意唐總督為練兵人選,當初就不會派下永定侯!蘇巡撫是個好官,但他一向只理民政,軍務上怕是尚不及唐總督,何況,唐總督尚不是合適人選,蘇巡撫更不能勝任大將軍一職!我提議殿下兼任,有我的私心,也有我的公心,私心上講,殿下從未管理過軍務,趁此機會當學起來才是!公心上說,殿下的身份,地位,威望,沒有人比你更合適!殿下也不要以為這是與永定侯爭權,永定侯知道大將軍一職是何滋味,勝,當榮,敗,當辱!這幅擔子,不好挑,所以,我希望殿下來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