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奪嫡之九
帝都風雲莫測,甭看胡家長房老太太朱氏又出了回大名,傅顏亦一躍為帝都城最鋒頭人物,不過,這帝都城權貴圈裡的眼睛啊,還真沒看他們,這些人哪,一半盯在東宮,一半就盯在閩王府。
東宮也是小二十年的儲君,哪裡就能給人瞧出端倪,縱然朱氏來此一出大家都尋思是東宮指使,可東宮一幅光風霽月的模樣,前頭有個小內侍胡亂說話還給東宮一頓板子發落了出去。且但有人在太子面前說半個字的傳國玉璽,太子必嚴斥了去,那凜凜正氣,就甭提了。用大皇子的話說,裝,真會裝!不管大皇子什麼樣的酸話,反正東宮對五皇子是沒有半字不是,對於謠言,更是遇則斥,見則止的。再說閩王府,謝王妃倒是出來闢謠了,人謝王妃都說了,傳國玉璽沒有的事,誰要是傳這謠言,就是盼著天家不和呢。當然,謝王妃的原話比這更加厲害,人家的原話是,傳謠言的人,是眼紅天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謝王妃的厲害,不要說權貴圈,帝都城內外就沒幾個不知道的,因著謝王妃厲害,謝家也算帝都顯赫人家,前些年族裡的閨女卻是不大好嫁的,無他,人家就怕娶進門個母老虎,以後日子沒法過。不過,近年來五皇子越發長進,尤其今把江南都平定了,一時間,謝家的女孩兒突然就從滯銷轉了熱銷。大家都尋思著,哪怕進門是母老虎,提前下注也弄個姻親情分。反正誰家族中沒有適齡子孫呢,縱那些大家大族捨不得那頂頂尖兒的子弟,拿個二等的出來,也是願意聯姻的。至於謝家,謝家嫡系是沒有適齡女孩子了,其餘旁系比起謝莫如這等嫡系嫡女出身,也只能算二等了。說來謝府嫡系還有個次一等的謝莫憂,雖是庶出,與謝王妃卻是同父的,結果給戚國公府手快搶了去,如今想來,大家只恨戚國公這老賊下手忒快啊!非但得一謝氏女為媳,他家那兒子在江南撈了多少好處,當然,大家混的圈子有了檔次,這好處並不是指黃白之物,就是再多銀子,能買來戚三郎如今的前程麼。江南打了三四年的仗,死多少人,戚家那小子愣是沒事兒,還不全憑賴五皇子照應著。打仗這事兒,只要不死,論功行賞,總有官升的。
所以,謝王妃的厲害,五皇子的勢頭,大家就想著,現下就有人把個傳國玉璽的事兒鬧得滿城風雨,閩王府定不能吃這啞巴虧的。可這大家都準備好瓜子茶水等著看大戲呢,謝王妃沒動靜了,謝王妃把這帝都的事兒寫了封信託人給五皇子送去了。
五皇子雖說想快點兒回帝都,可一時又哪裡走得開,事實上,五皇子連帶手下人都忙得跟狗一樣,地盤兒是打下來了,各處的官員缺口,還有各處駐兵安排,糧草分撥,城防建設,是的,打仗時是往死裡打,刀槍劍戟水火無情,啥招都使,可打完了,還得重修城重鋪路。另外,各種百姓的安撫宣傳,要告訴百姓,叛逆已伏誅,天下太平了,大家安安心心過日子吧。再者,五皇子更得防著段四海趁夥打劫。說起這事兒,五皇子就來火,靖江王死啊死的把子孫托於段四海,這是何等的有眼無珠啊,還不定搗鼓了多少寶貝出去呢,白叫段四海占了便宜。一想到那些寶貝,五皇子就心疼。
且,千頭萬緒的事,五皇子處置起來也不能不叫他皇爹知道,於是,左一封奏章右一封奏章的往帝都裡遞,伴著奏章,也有五皇子的家書私信什麼,穆元帝從來不耽擱江南的摺子,每次看過五皇子的摺子,與內閣議了,還得給兒子回批,這以往穆元帝回批,不外乎一個「可」或「不可」,今就不能這般隨意,怕兒子有不明白的,難免多寫上幾句點撥一二。不過父子倆對於江南事務許多看法是一致的,譬如在留駐兵馬上,江南雖平,可小夥流寇也不少,這裡頭,有一些是靖江殘兵,打仗時逃跑的未能收編的,還有就是趁夥打劫的匪盜。所以,江南得有人留下,以免生亂。五皇子把麾下將領各級名單遞上去,隨他皇爹圈吧,當然,五皇子也都把些有頭臉的將領做了介紹,譬如柳扶風,五皇子是想讓柳扶風回帝都的,與他皇爹說了,柳扶風在江南七八年,都沒見過媳婦了,家裡還有老娘祖母,都有年歲了,該回帝都團聚。如李宇這樣年輕的,多呆幾年沒關係。當然,現下太平了,也把李宇媳婦接過來比較好,不耽誤傳宗接代。這話就很合穆元帝的心思,穆元帝當然更信任自己外甥。再有就是各級文官配置,先時五皇子從權安排的,穆元帝並沒有大動,主要是五皇子最大的官兒也就安排個巡撫,余者都是小官,知府同知啊這種,論起功來,還多有升遷,主要是江南空出官職極多,北昌侯都說不湊手了,穆元帝哪裡會同兒子爭幾個官缺,這也忒小家子氣了。再者,戰中做官的,還能活下來,都是有些功績的,尤其相對於那些先時降了靖江的軟骨頭,這些官員多麼勇敢多麼忠貞多麼值得嘉獎啊。
因五兒子給長臉,且也知道五兒子是個記掛家裡的,穆元帝還特意著內侍于汾給謝莫如送信時說了一句,「倘有家書只管遞過來,可一併送往江南。」
今,謝莫如就寫了封家書。
穆元帝素有些個拆信愛好,一見謝莫如這家書就不禁道,「果然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聖人誠不欺我啊。」謝莫如也沒寫別的,無非就是說孩子們大了,她每個孩子給了處小莊子小鋪子,叫孩子們學著打理庶務,學些經濟世俗。看到這裡,穆元帝還覺著,雖是婦人心思,倒也不算沒有計較。其實,穆元帝也得承認,人家謝莫如把孩子養的不錯。謝莫如這信裡家長里短了一番,就說起傳國玉璽的事兒了,謝莫如寫得實在,先說自己起初沒當回事兒,就以為是有人想給咱家添添堵,不想傳國玉璽還有內情,把她與謝尚書打聽的舊事內情也在信裡同五皇子說了。謝莫如給五皇子出了個主意,說,你這把江南平定了,大功一件,可我瞧著,怕是太招人眼。近來讀史,看到蕭何自汙的事,頗有感觸。你在江南的差使,也不必太用心,把咱們閩地打理好些就得了。那什麼,要是有人送禮,你也別死抗著不收,該收就收。還有,聽說江南土地肥沃,多置些田地。事也不必做得機密,漏給禦史知道些,待你回來叫禦史參一本,你立刻把土地銀錢往上一交,咱們一家子也就平安了,想來日後也沒有傳國玉璽的謠言了。
蕭何自汙的事,穆元帝當然知道,這是漢朝的事兒。就說漢高祖劉邦出去打仗,留蕭何監國,蕭何是幹的兢兢業業,百姓愛戴,生生累出一場大病來。蕭何正覺著自己是一盡職盡責的好人呢,他家裡就有人提醒他,你醒醒吧,你都丞相了,上頭也沒官位給你升了,你這麼苦幹大幹的弄這麼高的聲望,你是想幹啥?你弄這麼高的聲望,叫陛下如何賞你,賞無可賞,你想想是個什麼下場?家人這麼一說,蕭何醍醐灌頂,立刻做了些借錢不還民怨沸騰的事兒,劉邦打仗回來,見蕭何干得不咋地,反倒挺高興,蕭何得以平安。
謝莫如拿此事給五皇子出主意,這叫什麼餿主意!真個女人心眼兒!也就看到這眼前一畝三分地了!穆元帝想了想,依舊將信封好,命人連同奏章一道發了出去。
五皇子正忙得跟狗一般,見著他媳婦的家書,打開來一看,前半截還挺美的,想著家裡幸虧有他媳婦看著,孩子們學習也有個進度,五皇子當差多年,深知不能光會讀書,以後孩子們當差啥的,必要懂得經濟世俗,不然容易被騙。看到後半截,五皇子登時大怒,心說,老子還沒回去呢,就有人給老子下絆子。他這會兒早把靖江王宮裡的財物清點明白了,五皇子頗有良心,這些年打仗,將士們發點兒打仗財他睜隻眼閉隻眼的,不過,靖江城和平投降,故此,王宮裡的東西,五皇子沒叫人動,一樣樣都封存好了的,連帶靖江王的各種璽印,一一都收繅了,就等著回帝都上交他皇爹呢。結果,就有人造謠說他得了傳國玉璽,這打哪兒說理去啊!
五皇子召來柳扶風等人說了此事,五皇子猶帶怒容,道,「真個天地良心,咱們這打了好幾年的仗,眼瞅要回去了,給來這一出。這無中生有的,也忒陰毒了些!」
這事,五皇子沒瞞著,卻也沒張揚,在座的也就是柳扶風、李九江、江行雲、李宇、蘇巡撫、唐總督幾人,如李宇、蘇巡撫、唐總督雖算不得心腹,可這些年相處下來,彼此都處的不錯。且這事沒有瞞著的必要,早晚他們也能知道。近來,大家忙著各種事務還忙不清呢,驟聞此事,都震驚不已。便是唐總督這樣的老油條也覺著傳國玉璽這絕戶計使得太過陰損,不過,大家都是官場裡的老狐狸了,陰損的事也見得多了,唐總督立刻道,「殿下還需寫份奏章澄清此事方好,萬不能讓人誤會了去。便是我等,既知此事,必給殿下做個佐證的。」這謠言,倘真傳大了,事發江南,五皇子倒黴,他們這些近臣怕也落不得好去。
五皇子輕歎,「此事,可大可小,我只擔心幕後之人別有用心。這幾年,死了多少人,將士們刀裡來火裡去,總算把仗打完了。大傢伙兒有此一遭,沒白操這幾年的心出這幾年的力,以後史書上都會留個名兒。我自己,老婆孩子,也想過幾年舒心日子。人說,樂極生悲,咱們還沒樂呢,眼下便有禍事臨頭,也是告誡我等,縱有些許功勞,亦需謹言慎行方好。這傳國玉璽一事,蘇巡撫你雖年長,卻也不見得知這裡頭的舊時淵源,倒是唐總督,應知曉幾分吧。」
唐總督先時反應那般迅速,就是因知些舊事,生怕此事鬧大。見五皇子點他的名,唐總督謙道,「臣虛長幾歲,說來那時臣也不過剛有功名,正遇著朝廷平判英國公謀逆之事。英國公謀逆大案,說來牽扯極深,我也是聽人說的,裡頭還有柳將軍祖母娘家寧國府滅門一事。」唐總督雖未親歷舊事,但他出身官宦世家,人面廣,消息也靈通,且畢竟經歷了舊年風雲的尾巴,這件事唐總督還真知道的七七八八。就從老寧國公遺折上書一事說起,三言兩語便交待了傳國玉璽來歷,五皇子聽著邪乎,問柳扶風,「老寧國公如何知道英國公家裡事的?」
柳扶風無奈,「殿下,那會兒臣還沒影兒呢。」
五皇子一拍自己腦門兒,「可不是麼。」
柳扶風道,「臣以往倒是聽臣祖母說起過寧國府舊事,可也就是唐總督說的這些了,再多的,家祖母彼時剛嫁給家祖父,再者,她是女眷,寧國府的事知道的也並不多。後來寧國府滿門抄斬,如家祖母的兄弟都是在刑部大牢便沒了的,就是家祖母也沒得見最後一面,再有些王家子孫,或流或放或殺,現也沒人了。」
五皇子聽得不由一歎,「王妃在信中所寫,也就是唐總督說的這般。這傳國玉璽,到底誰也沒見過。如今又嚷嚷出來,不知道到底意欲何為呢?倘是小事我並不擔心,就擔心有人借機構陷罪名。我總是父皇親子,眼瞅要回帝都論功,我不願你們白辛苦這幾年。」
蘇巡撫道,「殿下安心,陛下聖明燭照,斷不會為小人所惑。」
五皇子道,「你們心下都有個數,我知道你們都不是輕狂人,我也不擔心你們,只是,誰手下沒幾個人呢,不見得個個就是穩當的,你們多瞧著他們些,別先前刀槍劍雨都過來了,結果轉頭填別人坑裡去,我瞧著,這還只是個開頭呢。」
諸人皆應了。
五皇子同諸人談了一回心事,其實心下倒並不擔心江南議功之事,縱有人要添堵,也得看看時機,當初江南設大總督行轅,南安侯手下是何等配置,帝都沒有權貴之家不伸手的,基本上都派了家族子弟過來。後,江南生亂,有死了的,也有活著的。再經三四年戰事,大浪淘沙,勝下的基本上都是有些本事的。這些人,有了江南戰功,各家族都要著力培養的子弟,縱想看他閩王府的笑話,為著自家子弟著想,也不能攔著江南議功。要是個聰明人,待江南議功之後再翻出玉璽之事,五皇子才真個要擔心呢。
五皇子擺出一幅愁緒臉,回宮思量著她媳婦信上的話,難不成真要收銀子置田地,自汙一下?說實話,五皇子倒沒少收禮,他雖然把話撂下說只要靖江肯降,不傷民一指。五皇子的確沒擾民,也沒去搶劫大戶,可架不住大戶心下不安哪,只怕五皇子不收禮。五皇子收這些人的東西倒還真不手軟,不過,他想著,自己留一部分,到時往上交他皇爹一部分,家裡小子們也大了,成親不能沒銀子啊,閨女嫁人,雖然內府會出一部分嫁妝,自家也得給閨女陪嫁呢,還得給媳婦留些私房。五皇子想啊想的就想過日子上頭去了,穆元帝對五兒子不滿的也就是這一點,成天就想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就像五皇子體恤江南屢遭戰亂,向他皇爹要些優厚政策,穆元帝也有此意,便給江南免了兩年稅,要知道,江南是亂了好幾年,可就一個地方沒亂,便是閩地。五皇子還厚著臉皮的把自己封地加進了免稅大軍裡去,說閩地雖未經戰亂,這幾年百姓們也苦啊,稅比以往納的重,如今天下太平了,該與民休息。
五皇子七想八想的,一想就腦洞大開的想遠了,待李九江過來,已到了晚膳時候,五皇子道,「九江來得正好,與本王一道用膳。」指指下首椅子,令李九江坐下說話。
李九江謝了座,笑道,「臣過來,是有事要與殿下回稟。」
「難得見你面露喜色,想來定是好事。」
「勉強算是吧。」李九江正色道,「殿下可還記得白浪此人。」
「這自然記得,當初永定侯不就敗在他手裡麼。」說來五皇子曾懷疑過白浪與英國公府有關,聽說當年英國公府裡就養了頭白狼做祥瑞。
「若是沒差,臣已查明此人身份。」
五皇子頓時一震,連忙問,「是誰?」
「說來還是殿下的大熟人,便是跑了的靖江前元帥馮飛羽。」
「怎麼會是他?」五皇子頗是詫異。
李九江眉目一緩,「初時臣也不大信,不過,這是臣審過穆三等人後才知曉的。說來起初靖江雖有水軍,卻是不敵段四海這些海匪。馮飛羽出身靖江世子母族,他初時去軍中未久便嶄露頭角,但靖江王偏愛穆三,那時,穆三母族邱家與鎮南將軍趙陽為世家,趙陽說馮飛羽不凡,將來下一代將領必以他為首。邱家人走了心,便尋個機緣將馮飛羽調離了陸軍放到水軍去。偏生馮飛羽有本事,在水軍竟也能出頭,當初永定侯那一戰,不過是他於水軍首戰,因先時永定侯收拾了好幾撥海匪,邱家覺著是個硬點子,才叫馮飛羽去撞南牆。想著馮飛羽若戰敗,立刻就能將人攆了去,還給靖江世子抹了黑,不想這人打仗上委實夠本事,永定侯都栽他手裡。因當初他們是扮成海匪,馮飛羽便隨手用了白浪這個名字。他一戰告捷,本應大為嘉獎,邱家卻說礙於朝廷,不好大肆賞賜,又將馮飛羽這般人才,在水軍可惜了的,畢竟水上戰事較少,倒將馮飛羽又調回陸軍去。」
五皇子感慨,「虧得靖江昏頭啊。」放著馮飛羽這樣稀世奇才,竟然不用。不然,這江南還真不好打了。
李九江一笑,「可見天道在我東穆。」
五皇子感一回慨,又道,「說句公道話,靖江雖有昏頭的時候,可見這靖江城的繁華,就知他也有他的本領。」
李九江道,「江浙繁華自不消說,只是,有一樣,靖江被豪門世族左右,重庶輕嫡,左右搖擺而不能決斷,方有今日。」
五皇子深以為然。可又一想,自己也是庶出,且攜此戰功回朝,父皇想必也會多看重自己幾天,就不知太子是個什麼臉色了。這麼想著,五皇子又覺著,庶出有庶出的難啊。不能建功吧,沒人瞧得起。但凡出頭吧,又有人眼氣。
因是談論軍務,室內並無他人,李九江輕聲道,「殿下在江南立有大功,不知可想過封賞一事沒有?」
李九江是最早跟隨自己的心腹,五皇子心下坦蕩,也沒什麼不能說的,便道,「本王已是親王,封賞無非銀米。打仗這幾年,想來朝中也不寬裕,封賞什麼的,江山是我老穆家的江山,我為朝效力,也是應當的。」
李九江道,「殿下果然一派忠孝之心。陛下以孝治天下,殿下如此想,亦不負陛下多年言傳身教。此番殿下回帝都,亦當好生侍奉蘇妃娘娘才是。」
五皇子不是笨人,李九江孝啊孝的說了一通,五皇子也就警醒了,想著李九江先說靖江嫡庶不明,琢磨著難道李九江是想我母妃爭一爭皇后之位,五皇子自己先否了,這不大可能,東宮並無太大過失,這會兒要想他母妃做皇后,朝臣就不答應。退一步,五皇子有些為難的同李九江道,「說來,宮中已有趙謝二位貴妃。」
李九江輕聲,「皇貴妃之位不是空懸多年麼?」
李九江聲音雖輕,五皇子的感覺卻猶如天上一道九霄神雷落下,把他腦中所有思緒炸的一團亂麻,五皇子的右手不由抖了抖,他是個實在人,也沒扭捏,道,「能成不?」五皇子要說不是為了自己,那是瞎話,可他也是為了讓母親在後宮出人頭地,不叫人小看了母親去。
李九江微微一笑,附耳在五皇子嘀咕了一番,五皇子連連頜首,深覺李九江是個能倚重之人,便將媳婦給他私信上說的自汙的事一併告知了李九江。李九江略一琢磨便知謝莫如這話是說了一半,不過,在五皇子面前,他不好直說,不然,五皇子對謝王妃雖素來敬愛,更有夫妻之情。倘他一外人能看出來,五皇子身為丈夫卻看不出,倒叫五皇子多心。李九江便沒說那一半的話,直接道,「王妃這主意雖好,不過,依臣看,雖盡善,未盡美。」
「嗯,不瞞九江,我也想著,我與父皇向來無事不談的,我這樣自汙,倒顯著不信父皇似的。」
「殿下英明,臣說未曾盡美便在此地,蕭何與劉邦,不過君臣。殿下與陛下,卻是父子。父子之間,無事不可言。不過,世間小人頗多,王妃這主意,殿下用則用矣,待回帝都倘陛下相詢,殿下只管實言相告。」
五皇子道,「那豈不是要把王妃交待出去了,不好不好。」他倒不擔心自己父皇,父皇不會說兒媳婦的不是。五皇子是擔心慈恩宮,太后沒事還要生事呢,這事給太后知道,能有他媳婦的好麼。
李九江一笑,「妻以夫貴,只要殿下好,娘娘有何不好的。何況,女人家,心思略窄些也是有的,殿下私下與陛下陳情便是,不為外人道,並不會於王妃名譽有損。」
五皇子仍是道,「那也等我回去同王妃商議過再說。」
李九江不得不說,五殿下實在是個厚道人,殊不知謝王妃此信就是讓五皇子明用自汙之計,日後好與穆元帝坦白,一則如今帝都謠言穆元帝不出面彈壓,他日有人上表彈劾五皇子,穆元帝定會伸手的。二則,讓五皇子在穆元帝面前坦白,也可滿足穆元帝為君為父那掌控一切的心理需求。五皇子厚道,也不枉謝王妃輔佐他多年了。李九江笑,「如此,殿下著臣去為您刮刮地皮如何?」
五皇子忍俊不禁,「先吃飯先吃飯。」又道,「九江你也學得促狹了啊。」
李九江坐下,陪五皇子用了晚膳,別個不說,江南論享受絕不亞於帝都,先時五皇子在閩地那窮鄉僻壤的地界兒,如今住進靖江王宮才知道人家靖江王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用過晚膳,五皇子也沒忘給他皇爹寫封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寫的不是別事,就是那傳國玉璽謠言的事,五皇子生怕他皇爹被人騙了,還說,他媳婦信裡同他說了,傳國玉璽還關係當年逆臣英國公舊事,這是不是靖江奸細在發壞啊,父皇你可千萬別上當。啥傳國玉璽啊,在靖江王王宮寶庫裡連根傳國玉璽的毛都沒見著。還跟他皇爹說,媳婦在家,膽子小,孩子們也小不頂事,他母妃又是個身子骨不好的,都指望著他皇爹呢,您老可得給辟闢謠啊。
先不說穆元帝收到五兒子的信,看五兒子信中說「媳婦膽小」的話,禁不住唇角抽了又抽。就說這謠言吧,委實不像話,蘇相都報上來了,穆元帝也想著,眼瞅著要年了,謠言滿天飛也不吉利,穆元帝就要管一管的時候,事情卻有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