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召虎》第454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

 張遼在城外與眾首領約定三事後,便回了馬邑城,由長史荀彧和別駕張既對一眾首領講解編戶、屯田等政令實行之法。

 一套政令要推行下去,需要從上到下的接續和配合,尤其是對於不懂漢人政令的胡人,更要因地制宜,引導到位,否則很容易出亂子。

 平定休屠各這場大戰,雖然規模很大,但作用不過是威懾,正如張遼一向闡述的,軍事是為了政治服務,大戰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安定幷州,使幷州能夠得以治理。

 威懾有了,接下來就要趁熱打鐵,做好治理之事,若是治理不好,先前的威懾也會化為流水,所以治理之事至關重要。

 為此,張遼專門將長史荀彧從河東調來太原郡,統御大局,推行政令,他相信憑荀彧的大才,處理這些問題遊刃有餘。

 統御大局的人有了,還需要基層的人才,幷州這片土地不同於其他州郡,它脫離漢庭太久了,胡漢雜居,情況很是複雜,治理起來難度要比其他州郡難得多。

 所以張遼此次將手下的精英干將幾乎全部調來了,對幷州的郡縣人事全面佈局,除了雁門太守郭縕、上黨太守袁基、太原太守審配、西河太守崔鈞沒動外,其他五郡皆做了補充。

 他任命沮授為雲中太守,同時兼領右軍師之職,與趙雲共同守衛雲中郡,同時處理雲中休屠各的後續安撫之事。

 任命耿武為朔方太守,耿武曾擔任冀州牧韓馥長史,後來被張遼手下暗影救出,一直在張遼手下做事,此番也被委任為一郡太守,協助高順安定邊境。

 任命李旻為定襄太守,領定襄之事,李旻曾為潁川太守,後來協助典韋處置黑山眷屬安置之事,如今黑山軍基本安定下來,所以此次在河東書院的李旻也被拉了出來為張遼賣命。

 任命射援為五原太守,領五原之事,射援為皇甫嵩女婿,曾在張遼擔任司隸校尉時任從事,其本身能力也極為出眾,治理一郡不成問題。

 任命荀攸為上郡太守,同時兼領中軍師之職,上郡不是匈奴的勢力所在,而是羌胡勢力所在,不易安定,所以張遼必須派一個有大才的人去擔任。

 除了五郡太守外,張遼將司馬朗、賈逵、徐庶、石韜、法正、王粲、賈璣、賈穆、常林等一眾青年英才全部調任至五郡郡府任郡丞或到各縣任縣令。

 這些人都是俊才,放到這些位置正當其用,張遼相信,憑藉他們的能力,足以將政令迅速推行,安置好胡人。而且越是複雜的環境越能歷練人才,對他們而言這些位置正是歷練,能讓他們儘快成長起來。

 但即便如此,張遼估計胡人編戶之事阻力仍然很大,為此他又臨時組織了宣講團、巡查團,宣講團宣講政令,巡查團則巡查政令實施情況,對於發現的漏洞不妥之處,也會及時報之長史荀彧處理。

 軍事威懾在先,大刀闊斧治理在後,幷州諸郡縣風風火火的行動了起來,編戶、屯田、建裡亭制,並行不悖。

 與此同時,張遼俘虜的三萬休屠各匈奴兵也派了大用場,一部分被高順、趙雲帶去修復幷州北部被破壞的長城城關。漢武帝時在幷州北部從東到西修建了萬里長城,後漢以來邊塞亂,一些城關多有損壞,此時張遼便要將這些城關修復了,在防禦上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修復長城,就是開渠、建坊,開渠是要方便更多的百姓飲水和增加可灌溉良田,建坊則是將胡人遷徙到坊內,形成里正制度,與漢人一般管理。這種方式可以漸漸削弱胡人的部落制,令他們逐漸轉變為以家庭或宗族為主的漢人管理體制,漸漸漢化。

 張遼又大力鼓勵小麥和棉花種植,如今沒有花生和玉米、土豆之類的作物,小麥和棉花卻都適合在幷州種植,尤其是幷州西北為河套地帶,不同於後世的沙漠化,此時土地極為肥沃,被譽為塞北江南,開發好了便是張遼的糧倉。

 除此之外,張遼在太原、雁門、雲中、朔方、五原、定襄等郡中開邊市,將河東、中原的絲綢、瓷器、糧食、鹽等運輸到這裡交易,換取胡人的獸皮、牛羊和戰馬,當然張遼對鹽和糧控制的很嚴,經營的商人都有專門的鹽引和糧票。至於鐵,是完全不可能作為邊貿了。

 如今雖然與鮮卑形勢未明,但商人是永遠禁絕不了的,塞外缺乏一些常用物資,塞外商人常常入關貿易,開了邊市之後,他們可謂大喜過望。

 在飲食上,張遼引入了河東的飲食,蘇嫿手下的胡姬在晉陽、雁門開了胡姬酒家,將各種美食推廣開來,與邊市配合,也吸引塞外胡人來做貿易,張遼的暗影也趁機進入了塞北,打探地形和情報。

 除了這些,張遼印象最深的就是幷州的煤炭了,他對於幷州的煤炭開採進行統一管控,設立了專門的官吏管理。如今對於煤炭的開採自然不可能如後世那般輕易,但這樣也好,憑藉目前的條件怎麼開採也不會造成什麼汙染,而這些煤炭開採出來後,除了冬季禦寒外,主要就是鍊鐵了。

 對於鍊鐵,張遼瞭解的實在不多,他只知道建造一些高爐可以提升冶煉溫度,達到更好的效果,至於具體怎麼做,就交給馬鈞和鐵官了。他期望這些能帶來改變,但也並沒有太高期望,畢竟在如今的時代,很多條件限制,有些東西是根本搞不出來的,但只要能發展一些,便是進一步了。

 至於火藥,張遼不是沒想過,但他做不出來,而且也不知道火藥會帶來什麼不可預測的後果,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

 農業、商業、手工業,百業齊放,張遼在幷州這片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行動著,他同樣也沒忘記軍事。

 軍事才是他最根本的保障,幷州民風剽悍,是最好的兵源地之一,張遼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優勢,他在幷州各郡縣招募青壯,充實各軍,除了漢人外,更鼓勵胡人子弟從軍,可以編入各軍,也可以作為義從軍。

 至於騎兵訓練,張遼更不會放鬆了,幷州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騎兵,此次趙雲的驍騎營和徐榮的重騎兵都擴編到了兩萬,張遼從休屠各斬獲的四萬匹戰馬全部用於騎兵。

 兩營四萬騎兵看似很多了,但在未來的征戰鮮卑中根本不夠用,張遼對於自己騎兵規模定位在五年內達到十萬,而騎兵的根本在於戰馬。

 目前張遼戰馬有六萬匹了,卻根本不夠用。他一方面從幷州的胡人部落購買了不少戰馬,另一方面則通過中山豪商蘇雙和張世平從鮮卑和烏桓不斷引進戰馬。

 與此同時,張遼重建馬政,要發展騎兵,關鍵還在於自己養馬,否則戰馬作為消耗品只會後繼無力。

 如此一來就不能缺少馬政,前漢騎兵的強大正是由於完善的馬政和對河套地區的掌控,如今張遼掌控了河套,已經具備了養馬的基礎,自然要建立馬政,源源不斷的培養戰馬。

 張遼在雲中、朔方設立了馬場,又設定了馬丞,專門負責培養戰馬,以建騎兵,在未來十年裡,他要讓自己麾下的騎兵超過大漢其他州郡的所有騎兵,在機動方面佔據優勢,可以實施閃電戰、劫糧、迂迴等戰術。

 除了騎兵訓練,張遼在太原郡開設了第一所軍事學院,名為靖遠武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