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
聽到張遼口吟出的詩句,郭嘉看著山崖那一簇簇桃花,嘖嘖道:“主公這四句詩格律不凡,又有趣,之四言、五言,更多了幾分意境,嘉實是望塵莫及。
越是嚴謹、越是有謀略的人,越不會作詩,缺乏那種多愁善感的思緒,郭嘉的思路算是天馬行空了,學識也很淵博,但要他作詩,有些難了,因此頗是羨慕張遼。
“確是好詩,七言四句,更開古之先河。”另一邊馬的袁基唸叨著這四句詩,也是嘖嘖稱,不過他見過張遼的三字經,張遼這個主公在他心裡早已是博學多才之人,因此對於他會做事也不怪,只是津津有味的讀著。
張遼不過是看到山晚春氣象,一時有感而吟,被郭嘉和袁基誇讚,登時老臉一紅,好在他臉皮夠厚,並沒有反駁二人,坦然的接受了誇讚。
身為主公,總是要有些獨特的本事,才能令各個領域的手下心服,不是麼?
張遼一念及此,便心安理得了,一切都是為了天下,抄襲也是為了大局,嘿嘿……要是有一天在曹操面前搶先抄出他的短歌行,不知曹操會是什麼反應?一想到這裡,張遼心更是大樂。
這兩個月來,他在黨整編了兵馬,等袁基各項政令也進行到位,屯田已然耕種,而典韋的鬼面軍已經沿著滏口陘滲透到了冀州一側,與黑山軍也有過幾次衝突,均是典韋獲勝,已然掌控了從黨到冀州的要道。
根據暗影和典韋鬼面軍打探到的訊息,如今袁紹還沒有向韓馥露出獠牙,但已經暗在與黑山軍接觸了,而且郭圖已然從河內北。
張遼便不再遲疑,立時帶著袁基悄然離開了黨郡,趕赴冀州去見韓馥。
此行張遼帶了一千驍騎營,而典韋的八千鬼面軍也提前開赴冀州一帶山林,打探情況,隨時策應。
至於黨郡,由毌丘毅領兵鎮守,毌丘毅手下三千丹陽兵本擅長山地作戰,加楊漢、郭成與牽招,足以應對任何變故,何況如今黨四面山林賊寇早已被典韋的鬼面軍掃清。
張遼此行趕赴冀州,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借糧,一個是借人。
糧草不論,多多益善,而人才,張遼更是看了不少,首先是田豐和沮授,絕不能留給袁紹去糟蹋。
只是要招攬田豐和沮授也頗是不易,一來他現在名不正言不順,還是董卓手下,二來田豐家境還好,沮授卻是出身冀州大族,要讓他離開冀州跟隨自己或袁基,實在是難如登天,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
除了田豐、沮授二人,還有審配,此人性格正直剛烈,也很有軍事能力,只是此人與沮授是同樣的問題,也是河北大族,招攬難度極大。
武將方面,張遼看的是韓馥手下的將領高覽了,有張郃的一封信,想必招攬高覽還是很有希望的。
至於韓馥手下目前最倚重的麴義,張遼反而沒太在乎,麴義的能力絕對是沒問題的,但此人出身涼州,桀驁不馴,野心也不小,便如同董卓那般,弱肉強食,沒有忠義之念,即便收復了,也是禍患,反不如敬而遠之。
除了韓馥的手下,另外還有一人,張遼勢在必得,是趙雲!到了冀州,這個猛將怎能放過!
眼下公孫瓚開始即將南下冀州,趙雲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投奔的公孫瓚,自己須要搶在公孫瓚前面,否則趙雲到了公孫瓚手下還好,畢竟沒呆兩年回家了,但遇到劉備不妙了。劉備的魅力是不容小覷的,令多少俊才甘願相從,不離不棄。
雖然自己與劉備是結義兄弟,但這件事絕不能相讓,門都沒有!
當然,冀州的人才實在很多,還有鼎鼎有名的盧植,雖然在幽州,卻在谷郡,毗鄰冀州,盧植是天下有名的大儒,曾任北郎將,乃是漢末除了皇甫嵩外的又一員名將。
不過此人連公孫瓚和袁紹都難以拉攏,自己拉攏的希望更小了。
看著張遼在馬思索,一旁的郭嘉道:“主公,此行須要見機行事,待韓節被袁紹逼得窘迫之時,我等再出手,可收效。”
張遼點了點頭,這是趁火打劫,渾水摸魚,順手牽羊了,自己好像最擅長乾的是這個,何況還有郭嘉在一旁策劃。
……
冀州,鄴城,州牧府,年過四十的冀州牧韓馥高坐首,頭戴高冠,一副名士打扮,下首可謂人才濟濟,有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李歷、騎都尉沮授,其餘還有荀諶、辛評、辛毗、審配、田豐等人。
其耿武、閔純、李歷、沮授、田豐、審配都是冀州本地的官吏和名士,而荀諶、辛評、辛毗等人卻是北的潁川名士,出身潁川荀氏、郭氏等世家,一南一北在韓馥手下形成兩個派系,時有爭鬥。
環顧下首,韓馥心暗歎,他雖然沒有什麼雄才大略,但久經官場,自然不是傻子,將手下眾人的這些爭鬥都看在眼裡。
韓馥出身潁川,本該偏向跟隨他來到冀州的荀諶、辛評、辛毗等人,但冀州本土世家實力太大,他雖是名義的冀州牧,但冀州的實權還在這些州官手,如果這些人反對他,他會被完全架空,所以他不得不屈從於本地世家之力,大力任用冀州之人。
手下冀州官吏,除了他看不慣的田豐和審配外,其餘耿武、閔純、李歷、沮授都任以重職,州郡的政事完全由冀州本土勢力掌控,反而荀諶、辛評等人暫時沒有重用,或者說根本無力插手冀州政事。
韓馥也感到荀諶等人對他很是不滿,但他卻另有想法。
在韓馥的打算,待他逐步真正掌控了冀州之後,自然會大力重用這些同鄉之人,與冀州本土勢力抗衡,但目前卻不行,他對冀州的掌控力還太弱。
事實,韓馥從到任後,已經著手在削弱冀州本土勢力了,州官名望最高的治從事劉惠已經被他免去官職,罰去服勞役了。
劉惠是山名士,擔任冀州治從事,在韓馥手下職務最高,在沮授、耿武等人之。去年橋瑁發檄討伐董卓時,韓馥心思不定,召集諸從事商議是助袁氏還是助董卓,劉惠便當眾斥責韓馥:興兵為國,安問袁、董?
此言令韓馥大是慚愧,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心暗恨劉惠。劉惠似乎也察覺到自己得罪了韓馥,便忙又獻了一個緩和的計策:兵者凶事,不可為首,宜先看其他州郡的動向,有發動者,然後再響應,冀州是大州,勢力最強,只要響應,無論遲早,其他諸侯實力不濟,功勞也不可能超過冀州。
但韓馥這一遲疑,兗州刺史劉岱便寫信來,威脅要攻打韓馥,韓馥慌忙起兵,又把拖延的責任歸咎於劉惠,想要趁機斬了他,除去冀州本土勢力的領袖。
只是耿武、沮授等人並排擋在劉惠身前,以死逼迫韓馥放過劉惠。韓馥無奈之下,只能退一步,免去劉惠官職,當場披囚衣,發去服徭役,劉惠死在徭役。
對於冀州的治理,韓馥已經感到了心力疲憊,若在太平之時還好,但如今天下形勢混亂,北面幽州公孫瓚兵強馬壯,窺伺冀州,而西面太行山更有百萬黑山軍屢屢劫掠諸郡縣,令他心憂懼,喘不過氣來。
何況他忘不了治下渤海郡還有個車騎將軍、討董盟主袁紹,更是窺視在側,令他寢食難安。
韓馥手下有三萬兵馬,但近半數都失去掌控,當初他初入冀州時,屯兵黎陽的麴義歸附於他。麴義出身涼州世家的西平麴氏,曾隨皇甫嵩討伐黃巾,戰力不凡,令他大是歡喜。
韓馥對其頗為信任,本想要任用麴義安定冀州,引為臂助,卻不料麴義藉助他的信任,暗掌控了五千多兵馬,桀驁不馴,漸漸失控,幾次違揹他的命令,強橫霸道,令韓馥大是悔恨和忌憚。
如今唯有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都督從事趙浮和程奐還算聽他的命令,此二人手下有一萬弓弩兵,屯駐在河內郡,監視著袁紹,同樣也威懾著麴義,令他不敢妄動。但此二人也是地方豪強,關鍵時候有幾分忠心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魏郡鄴城還有五千兵馬,東面清河國、北面趙國、鉅鹿郡和安平國也有一萬多兵馬,至於更北面的山、常山、河間,還有渤海郡,他目前完全無力掌控。
冀州到處都是豪族,九個郡國之,郡不過三個,而國足有六個,何謂國,這些都是漢室王侯的封地,地方勢力太過強大,他根本無力得罪。
於是在今年之初,韓馥響應袁紹,準備一起扶立劉虞為帝,只要得個擁立之功,便能化解自己的危機,至少性命安全了,官職也不會目前差,說不定還能做到三公之位,卻沒料到劉虞不願意稱帝,令他空歡喜一場。
在韓馥一邊聽著屬下報告,一邊沉思之事,突然一個護衛慌忙跑起來,急聲道:“使君,大事不好了,麴將軍反了!”
韓馥聞言,面色大變,慌忙起身,看向眾人:“麴義反了,該當如何?”
一旁沮授沉聲道:“當速速調兵平亂!”
韓馥連連點頭:“張南、焦觸在鄴城,當令他二人帶兵前去平亂!”
田豐出言道:“張南、焦觸非是麴義之敵,謹守城池,急調趙浮、程奐二位從事,前後夾攻,可破麴義。”
韓馥搖頭道:“遠水難救近火,何況趙浮、程奐在河內防範董卓,豈能擅離?必被諸侯責備。”
田豐看韓馥此時還是優柔寡斷,氣得當即閉了嘴巴,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