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撿個將軍做老婆》第71章
☆、第71章 文武將軍

 遷往濟洲府的鄉民們,從全國各地慢慢抵達濟洲,有了平王的監管,當地官員也不敢出亂子,這些人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安置。因原本就有不少的空屋子與荒廢的田地,他們一來,就分到了住宅與田地,又得到了一些種子與糧食。這些人就安心住下來了。雖然日子艱難,但也有了盼頭。從此他們就有了新家,有了新的生活。

 與此同時,耿秋和余明儀把家裡最後的一批存糧也全部捐出去了。這幾年,兩家也算得上是北縣的產糧大戶了。他們兩家各有約三百畝田,產出基本沒有賣掉,一直存著,就是知道,朝廷供應給北邊軍隊的糧食肯定不夠。

 於是,這幾年的一點積累,基本上是消光了。雖然得到了朝廷的表章,但這種虛名,對耿秋來說,也沒多大意思。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快點打完戰,讓阿昊他們早日歸家。他天天擔心,就怕刀槍無眼,傷著了他們。這幾年他就沒睡過個安穩覺,就害怕阿昊會有個什麼。這樣的日子,也實在是太磨人了。

 有時候,阿牛會問:「父親,我爹爹幾時回來?」

 望著孩子渴求的目光,耿秋只能回答:「快了,快了。」

 阿牛的功夫一直沒有落下,除了讀書,也一直按照阿昊的要求,在習武。看著這個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那張與阿昊神似的臉,耿秋有時候都恨不得偷偷哭一場,思念是一種磨難,更何況還得擔心阿昊的身命安全。這種日子,簡直令他不敢往深處想。現在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四處打聽北方的戰事,總想從別人的嘴裡得到阿昊安全的消息。余明儀也很明白他的心意,通過周大人也經常從官方弄到消息來告訴他。

 因朝廷的大力管治,雖然北邊在一直打戰,但卻並沒有過多的影響到其他各地的民眾生活,除了各家的日子都過得苦了些,其他的一切都還好。並且還令得一些商隊,更加活躍。因為要頻繁的運送糧草兵士,鄉民,往北邊去濟洲府,這些運糧運人的路線,居然漸漸繁華起來。天南地北的物產,居然慢慢彙集到了濟洲府。原本人庭冷落的濟洲府漸漸恢復了人氣,變得興旺起來。

 對於耿秋來說,最大的好處,居然是寫信更方便了,因為來往的商隊多了,信的運輸就更加頻繁了。兵士們除了寄信回家,也會寄一些銀錢回家,畢竟他們打戰是有俸祿的,甚至偶爾也會有些戰利品,慢慢的,民間居然也開通了一條專門的運送這些信件與物品的商隊。家人們收到這些東西后,總會想方設法的給兵士送寄點東西,比如衣物,吃食等。這樣一來一往的,商隊的生意居然很好,慢慢就形成了規模。

 耿秋和阿昊的通信多了起來,但畢竟是在打戰,阿昊的信都非常簡短,基本上就是報個平安,但每每收到信,耿秋的心情都非常好。他會一遍又一遍的看信,每每睡不著的夜晚,就拿回來慢慢看。

 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爭,平王帶領的將士們時不時的就取得一點勝利,一步步,一點點,慢慢的驅趕著北蠻人。三年之後,終於取得了較大的勝利,使得北蠻人完全放棄新洲,只得退據北涼。

 因為北涼地處險要,易守難攻,大慶多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北蠻人佔著天險,再也不肯退後,他們現在只需要保住北涼就好了。畢竟他們在這裡已經生息繁衍下來了。而大慶朝,國貧兵疲,已經是舉國之力與北蠻人抗爭了五年。北涼已經在北蠻人手中五年了。人都在這裡生根發芽了。他們是咬死也不會放手的。

 最重要的是,南蠻人經過這五六年的觀察,蠢蠢欲動,他們知道大慶朝與北蠻人的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北蠻人已經把大慶朝快拖跨了。南蠻人想要一舉發難,幸虧南韁駐守的兵士多,而且一直一刻也不敢放鬆的監視著南蠻人,雙方之戰一觸即發。南蠻人不停的騷擾邊關,弄得駐地的將軍,恨不得一天一份戰報送上來。

 朝廷眾大臣經過三天三夜的商議。決定放棄北涼。

 這一回,連平王都贊同。於是,雙方開始和談。

 和談也是件很不容易達成的事情,畢竟雙方的條件,都擺在這裡呢。

 而在和談中,平王得到了一個重大的信息。原來當年大將軍之死,果然是事出有因。當年五皇子一係為了得到兵權,趁著將軍與北蠻人作戰時,居然出手暗算了將軍,但因為將軍出事,影響了軍心,以至於北蠻人趁機滲透進大慶兵士中來。而又因北蠻人撐握了這一個把柄,使得駐守在這裡的將軍,不僅要疲於應付自己人,他肯定不敢把暗算將軍的事情漏出去,又還得半遮半掩的答應北蠻人的一些要求,給他們好處,以至於後來完全失控了。

 可以說,北蠻人在沒有開戰之前,就已經撐握了半個北涼,軍士中都有不少人是他們的呢,有些邊遠的地方,那些所謂的大慶百姓,都是北蠻人所扮呢,甚至連新洲他們都滲透了不少人過來,裡應外合,所以他們才會輕而易舉的斬殺十萬大軍,順利佔領北涼。

 而後來的十萬大軍,卻是因為太子的表兄,原本就是知情者,他來是與北蠻人談判的,而不是來打戰的,但北蠻人哪能讓他如意,趁其不備,很快就干掉了他,比幹掉前面的十萬大軍還容易呢。得知這一消息,平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在猜測十萬駐軍是怎麼回事?但同時,他也明白,北涼是要不回來了,因為人家不僅是佔領了這裡五年,而是經營了近十年了,或許更久。

 這一消息,平王令心腹朱三親自帶回京城。皇帝得知後,差點氣得吐血,他不知道自己的這排行第五的兒子,原來還是個狠角色呢。原本他還以為這個兒子不堪大用呢,沒想到人家一直是扮豬吃老虎呢。但這是個家醜,他也不敢讓世人知道,自己的兒子居然是個通敵叛國的奸人,這簡直太打皇室的臉了。所以,太子立馬無聲無息的暴斃了。

 太子死後,皇后一病不起,沒多久也去世了。平王與北蠻人談好後,就搬師回朝了。他一樣也不敢把太子一系與北蠻人的事情說出來,畢竟這種事情,是說不出口的,總不能讓天下百姓知道,原來是帝王家的在通敵賣國呢。所以只得想法安撫,當年與將軍一同出事的眾將領。

 然後,程忠一干人等就成了替罪羊,雖然他本來就罪該萬死。

 阿昊等人與平王一道回京,雖然算不上風光無限,但也算是勝利返朝。原本阿昊是想留下來,守衛在這裡的,但是平王不肯留下他,而是留下了另一位心腹大將。有了他的守衛,眾人也能安心返京。其實返京的只是各大人物,兵士們依舊在駐守在這裡。

 因為和談的最後結果,訂下北涼歸北蠻人所有,但北蠻人每年送給大慶朝牛羊各五百頭。這樣的結果,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壞。但大慶朝極需要休養。現在他們最大的敵人,不再北蠻人,而是南蠻人。大慶朝目前要全力對付南蠻人。

 不過大慶朝吃了大虧,這回可是在北涼附近派了重兵把守,而且不停的操練兵士,嚴肅軍紀,不敢再給外族人一絲機會。

 阿昊等人與平王回京,立馬被輪功行賞,因阿昊身份特殊,又是前護國大將軍的兒子,所以被朝中各大臣建議直接封他為新的護國大將軍,但阿昊堅持不肯接受,他不認為自己現在的功勞有這麼大。朝廷只好先分賞了其他人,再安撫了原先因其父所受影響的眾人家。

 阿昊這幾年原本就戰功纍纍,陞官進爵,本是平常,因阿昊不肯當護國大將軍,朝廷最後也依了他。因其文武雙全,就封他為文武將軍,從此原本荒廢的將軍府更名為文武將軍府。

 雖然其父的冤屈洗清了,但阿昊心裡卻一點兒也不舒服。雖然他與平王並肩作戰幾年,同生共死過。但是在這件事上,平王的做法令他很有些不舒服,平王為了維護自己的兄弟面子,與維護帝王家的面子,把罪名安在程忠等人身上,卻隻字沒提前太子的事情。

 阿昊環顧將軍府,望著惜日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悲痛,他並不開心。雖然父親也算是洗清了罪名,可是程忠一事,卻令他像吞了蒼蠅一樣噁心。程忠是自殺的,並沒有等到宣判,他就死了,死之前阿昊去見他,但程忠卻並沒有和他說一句話,只是認了罪。

 沒過多久,新的文武將軍府就修葺一新,擇了吉日,阿昊搬進來了,他這回還帶著曾大山。

 曾常平,曾常安二人皆有軍功,都封了小將領,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曾大山卻因為年紀大了,也懶得當官,並且也習慣的生活在將軍府,所以他乾脆帶著朝廷的賞賜,與阿昊回來了,準備就在將軍府養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